去年賀歲檔,有一個黑馬級的科幻電影橫空出世,引領了觀影狂潮,那便是改編自劉慈欣同名小說的《流浪地球》。
隨著影片人氣的不斷升高,原著作者兼編劇的劉慈欣再度進入大家的視線。
上一次如此受關注,可能還是在獲得有"科幻界諾貝爾獎"之稱的雨果獎的時候。
大家在驚訝於《流浪地球》恢弘壯闊的時代背景和瑰麗特效時,也不禁疑問,劉慈欣最著名的《三體》什麼時候上映。
其實早在幾年前,《三體》就有電影版的計劃,可惜最後流產。
電影雖然沒能拍攝,但是在劉慈欣心中,卻有一部短片,拍出了他心中的《三體》,而且比《流浪地球》早了4年。
這部影片的名字叫做《水滴》,在2015年的豆瓣年度最佳短片評選中,榮獲豆瓣年度最高短片,目前評分高達8.8分。
青年導演王壬,用自己的方式向劉慈欣致敬。
這部短片全場14分鐘,並且是一鏡到底。看似簡單,實際上暗藏玄機的動畫。上線之後被譽為對劉慈欣《三體:黑暗森林》情節以及精神內核的神還原。
如今來看,《水滴》從觀念上和敘事的新穎程度上,真的可以說絲毫不遜色於《流浪地球》。
一鏡到底,畫面當中沒有人物,卻讓聲音與畫面的結合把人類對未知文明無知卻傲慢的態度刻畫得淋漓盡致。
水滴是什麼?是三體文明對地球的探測器,在原著小說中,它被稱為"死神的繡花針""上帝的筆尖"。靈巧、堅固、甚至是無堅不摧。
它的速度僅次於光速,飛行規律卻完全超越了宇航動力學,甚至可以做到直角轉向。
水滴接近地球,可以說是人類與三體文明的首次交鋒,結果是人類自大自傲,引以為豪的2000艘太空戰艦在半小時內被水滴秒殺。
在人類艦隊被摧毀前,曾用電子顯微鏡近距離觀察這個水滴,結果看到的是粗糙、拙劣、混亂的物質結構。
水滴的表面不是光滑的嗎?怎麼會如此粗糙?
其實水滴擁有完全光滑的表面,它是由強相互作用力製作而成,分子表面實現了絕對的光滑,可以反射任何事物。人類通過顯微鏡看到的,其實是人類太空戰艦的表面。
水滴是一面鏡子,照出了人類文明的拙劣不堪。
當人類以為三體人派了個垃圾來地球時,卻沒想到自己的製作出來的戰艦,跟三體文明的水滴比,才是一堆破銅爛鐵。
《水滴》這部短片,想要展現的便是人類文明,在三體水滴面前,露出的弱小和自大。這也很符合《三體》的價值觀: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三體》這本書,與其說是科幻,不如說是一本人類觀察手冊。書中的內容涉及了社會、人性、倫理、道德等多個層面,引發讀者的思考。
如果大家還沒看過《三體》,那麼我強烈推薦大家讀一讀《三體》。
這本書雖然是科幻小說,但是沒有理科基礎的人也能看懂。
在《三體》中,我們不僅看到了一個冰冷兇險的宇宙,更看到了人性的複雜和對社會拷問。
《三體》一共有3冊《地球往事》《黑暗森林》《死神永生》。一部比一部精彩。
在書中,宇宙充滿了無情的外星人,他們相互攻擊至死方休。而地球如同汪洋大海中的一葉孤舟,在狂風暴雨中朝不保夕。人類該如何面對外星人的入侵?又該如何謀尋生路?
這一切都要大家到《三體》中找尋答案。
原價108的全三冊《三體》,現在僅售83元,也就一頓午飯錢,便能見識世界上最精彩、最驚險的地球保衛戰。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