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熱映的《流浪地球》經歷了兩次秘鑰延期,一共上映了90天,總票房高達46億多人民幣。
作為國產科幻電影的開元之作,《流浪地球》從官宣開始就受到了大家的熱切期待。上映後更是頻頻超越紀錄,風頭無兩。
《流浪地球》改編自劉慈欣同名科幻小說,故事設定在2075年,講述了太陽即將毀滅,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而面對絕境,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的故事。
劉慈欣的同名小說流浪地球發表於1999年,當時的劉慈欣還是一名電力工程師,令人驚訝的是劉慈欣當時只收到了2000元的稿費。
而如今《流浪地球》改編成電影後,異常火爆,票房高達46億多人民幣,那麼就會有很多人都非常好奇,劉慈欣憑藉這部電影能夠拿到多少錢呢?
如果是一次性買斷版權,劉慈欣恐怕只能拿到十幾萬,如果是按票房分成,大劉拿到的大概也就拿到幾百萬。
這樣看來無論哪一種分法,相對於46億來說都少的可憐。對此有很多為網友都說:看到這些數據之後,難怪劉慈欣不願意拍《三體》了。
其實和《流浪地球》比起來,其實《三體》才是劉慈欣科幻小說的巔峰之作。
2019年一份榜單顯示,劉慈欣憑藉《三體》斬獲了1800萬的版權收入,超越餘華、莫言等知名作家,成為了作家榜首富。
不可否認的是,《三體》真的是一部好作品,也是亞洲第一個唯一一個獲得雨果獎的作品,堪稱中國最有影響力的科幻巨作之一,雨果獎由「世界科幻協會」頒發,有著「科幻屆諾貝爾獎」之稱。
《三體》前後被翻譯為10多種語言,全球銷量早已突破2100萬冊,當初在日本上市的時候7天就加印了10次。
歐巴馬、雷軍、馬化騰眾多大咖都是三體迷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在讀過《三體》的第一部後,親自發郵件給大劉催更,甚至通過美國外交部找到中國外交部協調此事!以國家政府名義向作者催稿。
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說:「我非常喜歡《三體》!嚴重推薦!如果你也對中國的歷史、虛幻現實、科幻小說感興趣,你也會喜歡這本書的。」
微軟創始人蓋茨在接受採訪時就提到了《三體》,稱自己一直非常想讀一讀,並表示人們對它的評價非常高。
蓋茨說:「我一直非常想讀《三體》。很多人和我推薦這本書,我可能會在回美國飛機上開始讀。」
卡梅隆大導演曾和劉慈欣面談過,並衷心希望能夠獲得《三體》的改編機會,也自稱自己是三體的粉絲,覺得它是部偉大的科幻小說。
馬化騰,在一次採訪中被問及看什麼書,他想都沒想,就直接回答:《三體》,以及劉慈欣最近的幾個。
雷軍甚至發到了朋友圈: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分享讀《三體》的體會,其中的哲學道理對制定公司三到五年戰略非常有幫助!
高曉松說,三體是把中國科幻文學突然間提高到了世界級的水準。
《三體》共3本,分別是:《三體I》——地球往事、《三體II》—— 黑暗森林、《三體III》—— 死神永生,一部比一部好看。
我第一次看《三體》當時的感覺是從未有過的震撼,這來自兩方面,一個是閱讀的震撼,另一個是思考的震撼。
當我在閱讀第二部《黑暗森林》時,我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章北海不願意用核彈打擊其他逃亡戰艦。直到看完後,我才明白章北海的用心良苦。
《三體》中的宇宙觀,是一個弱肉強食的黑暗世界,沒有道義、文明、禮儀可講,看哪個行星不順眼就跟它來一個武器打擊。
想要在這樣的環境中生存,那就要保持獸性,為了生存無所不用其極。章北海不去發射核彈,就是在等待其他戰艦上的人覺悟過來,然後犧牲自己,成全對方的覺醒。
章北海這樣的人物在書中其實比比皆是,正是這些為了人類所甘願犧牲的角色,讓《三體》這個故事在冷酷中不失人性的光輝。
在這裡,我想給那些還沒有看過的朋友推薦《三體》這套書,我本人在看過後,感覺自己的眼界開闊了許多,看問題也更加長遠。
而且對價值觀,對人生觀都有了新的思考和選擇。
現在全套正版《三體》只要69元,折合每本才20多元,就能收穫重新認識世界的感覺,這樣的經典著作,不讀一次實在是人生的遺憾。
如果你覺著這個世界的小說太平庸了,那就去讀讀《三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