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流浪地球》早4年,這個留美學生拍出了劉慈欣都滿意的科幻短片

2021-01-11 騰訊網

當你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其實你已經明白小編要說什麼了,點個關注啦~接下來的內容相信你會喜歡,如果喜歡記得給我們一個評論哦,你的評論就是小編前進的動力。

我 明 白 你 會 來,所 以 我 等

最近的院線電影可以說是《流浪地球》的天下了。

自從大年初一上映之後,這部電影在社交媒體的口碑迅猛擴散,人們紛紛成了《流浪地球》的自來水。

目前累計票房36.51億,超過《紅海行動》,成為內地電影票房亞軍(冠軍為《戰狼2》56.8億票房。)

在北美上映甚至遭遇一票難求的景象。

劉慈欣帶著他的第一部影像化作品,就這樣開啟了中國硬科幻的大門。

對了,今天大劉還和詹姆斯·卡梅隆進行了對談。

對談名為【「卡梅隆的科幻故事:對話劉慈欣」】,簡直是科幻屆的神仙打架。

圖@未來局科幻辦

現場大劉問卡梅隆,你想看到中國拍出怎樣的科幻片?

卡梅隆還暗戳戳地cue了大劉:

「我覺得應該拍《三體》

」。

《流浪地球》之後,想必很多科幻迷們和卡梅隆一樣更加期待著《三體》電影問世。

只是大劉在今天的對談裡也說到,現階段想拍一些容易的,《三體》對於目前的經驗來說有一定困難。

但對於粉絲來說,《三體》沒消息就是好消息。

在等待《三體》上映的日子裡,下面這部短片或許能幫你解解饞。

《水滴》

短片名為《水滴(WaterDrop)》,作者王壬,在製作這部短片時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建築系的一名在讀研究生。

當年他透露製作這部視頻的打算時,人還在國內,還是個大四本科生。歷經三年,這部短片終於在2015年面世。

片中致敬了劉慈欣《三體2:黑暗森林》中水滴的概念,再現了三體人水滴探測器完虐人類艦隊陣列前的接觸場景。

很多書迷在看到這部短片之後都稱它完美還原了《三體》中關於水滴的描述,還有人說「有庫布裡克《2001太空漫遊》風採」。

在《三體》宣布電影化之後,網友還在微博上評論:

「只求電影拍的跟這短片一個水平就夠了」

「水木社區」BBS上,劉慈欣還曾親自評論這部短片:

「可以負責任地說,這就是我心目中的《三體》電影,如果能拍出這種意境,真的死也瞑目了。」

可見這部短片在科幻迷心中的地位。

沒有看過《三體》的人可能不知道水滴是什麼,我稍微解釋一下。

水滴是《三體》裡三體人的一個探測器,它早於三體艦隊到地球。

彼時地球已經有了足夠強大的星級艦隊力量,一千多艘像小城市一樣大的星際戰艦和上百萬軍隊的太空軍,但就是這一股龐大的力量,在不到二十分鐘時間內,被這個叫水滴的探測器瞬間完結,沒有任何還手能力。

也就是說,想要毀滅地球文明,一個「水滴」就夠了。

而短片的內容,就展現的是在地球艦隊被水滴摧毀之前,地球人嘗試用電子顯微鏡近距離觀察這枚水滴。

那麼,人類看到了什麼?

在短短14分鐘內,短片用「一鏡到底」的方式,從微觀特寫到鏡面宏觀完美展現出水滴的樣子——

由小至大,不斷拉伸。

直到三體水滴與整個地球艦隊相遇。

場景非常震撼。

但當你以為這部短片只是展現了水滴的全貌,你就太小看它了。

在片中後半部分的宏觀視角下,我們從水滴表面鏡像中看到了木星上的日出,又看到水滴側身在陽光和「油膜」中拖下長長的尾影。

可是要知道,水滴擁有完全光滑的表面。

那前面微觀視角下粗糙不平的細節,還有一排排螺絲釘又是什麼?

隨著看到水滴穿過一排排整齊陳列的艦隊,我們才頓悟,微觀視角下大部分場景都是從水滴的表面映照出來人類艦隊的表面細節。

人類企圖觀測水滴的形狀,卻反而看到了自己這邊微觀物體的倒影,連自己艦隊飛船上的一顆螺絲釘內部的微觀結構都看得清清楚楚。

那些看似恢弘磅礴的艦隊,在微觀上卻何其粗製濫造。

水滴的光滑度超出了人類觀測的極限,預示著三體文明技術對人類的碾壓。

片中最開始從廣播中傳來沒有溫度的解說和之後靜謐悠揚的音樂對比,將人類艦隊的狂妄自大、粗糙落後的科技與三體水滴探測器所代表的高等文明之間強烈的反差表達得淋漓盡致。

也讓這種碾壓式差距壓抑到令人絕望和窒息。

當自信的人類用自詡發達科技與文明窺探宇宙,得到的恐怕不過是管中窺豹的一場笑談。

2015年的《水滴》,雖然是一部學生作業,完成度卻非常之高。

2019年的《流浪地球》,過硬的工業水準交出了合格的答卷。

從短片到長片,從《水滴》到《流浪地球》。

中國電影從業者在一點點證明,我們不是拍不好中國科幻,只是需要一點時間。

相信在《流浪地球》之後,勢必會湧現一批中國科幻電影。

V姐期待接下來能看到更精彩的本土科幻,也希望有朝一日能等到《三體》搬上大熒幕。

只是希望那一天,不會來得太晚。

再次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把小編的文章看完,有地方不好的希望大家多多評論,小編會改正這樣會讓小編把更好的作品呈現給大家,請大家多多關注我!愛你呦!

相關焦點

  • 豆瓣8.8分,比《流浪地球》早4年,劉慈欣:我心中的《三體》電影
    去年賀歲檔,有一個黑馬級的科幻電影橫空出世,引領了觀影狂潮,那便是改編自劉慈欣同名小說的《流浪地球》。隨著影片人氣的不斷升高,原著作者兼編劇的劉慈欣再度進入大家的視線。大家在驚訝於《流浪地球》恢弘壯闊的時代背景和瑰麗特效時,也不禁疑問,劉慈欣最著名的《三體》什麼時候上映。其實早在幾年前,《三體》就有電影版的計劃,可惜最後流產。電影雖然沒能拍攝,但是在劉慈欣心中,卻有一部短片,拍出了他心中的《三體》,而且比《流浪地球》早了4年。
  • 豆瓣8.7,完美還原劉慈欣,它比《流浪地球》早四年
    文 / 野草要說2019開年最火爆的高分科幻電影,沒有誰比《流浪地球》更能當此殊榮。這部電影在社交媒體的口碑迅猛擴散,人們紛紛成了《流浪地球》的自來水。劉慈欣而除了《流浪地球》,還有一部2015年的短片,曾俘獲了無數劉慈欣讀者和粉絲們的目光。這部短片在2015年豆瓣電影年度榜單上,榮獲年度評分最高短片。目前豆瓣評分8.7。
  • 郭帆拍流浪地球花6年,三體10年拍不出,改編劉慈欣到底有多難?
    10萬元一併打包出售《三體》全版權其實,據劉慈欣在一次採訪中介紹,早在2009年,他即以10萬元的價格一併打包售出《三體》包括影視、遊戲以及相關周邊的改編開發權。因為當時國內的科幻改編市場還很冷清,他可選擇的餘地並不多。
  • 《流浪地球》票房45億,劉慈欣能拿多少錢?難怪不想拍《三體》
    《流浪地球》根據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同名小說改編,但很少有人知道,這部小說當時發表的時候,劉慈欣得到的稿費只有2000塊。2019年大年初一,電影《流浪地球》「橫空出世」成為電影春節檔口的黑馬刷爆了社交媒體。
  • 流浪地球出漫畫了!劉慈欣科幻小說改編漫畫,三體動畫還有多遠?
    《流浪地球》電影相信大家都看過,但是漫畫版的《流浪地球》已經來了,科幻巨匠劉慈欣的四部作品已經改編成了漫畫,你有沒有看呢?《流浪地球》電影在佔據了2019年那個春節檔,大家都在討論著《流浪地球》這部電影,也帶火了網上的一批又一批段子,特別是那句臺詞「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都已經快成了交通標語了。這部電影是改編於劉慈欣的同名小說《流浪地球》,那麼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位科幻巨匠。
  • 要拍出下一部《流浪地球》,除了暢銷科幻小說還缺什麼?
    近日,國家電影局、中國科協也印發《關於促進科幻電影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將科幻電影打造成為電影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點和新動能,把創作優秀電影作為中心環節,被稱作「科幻十條」。有了優質科幻文學資源,就可以拍出下一部《流浪地球》嗎?「科幻」熱下,科幻電影的春天來了嗎?
  • 《流浪地球》口碑持續走高 科幻之火生生不息
    在談到影片創作和拍攝初衷時,郭帆導演講述到:「做科幻片是我從小的夢想,當有機會拍《流浪地球》的時候,我特別激動,希望竭盡全力將真正意義上的中國科幻呈現在大銀幕上,證明給大家看,我們中國有屬於自己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從籌備到拍攝歷經了四年多的時間,這個過程異常辛苦。
  • 專訪《流浪地球》導演郭帆:科幻電影的土壤是這個時代
    《流浪地球》改編自劉慈欣同名科幻小說,在上映前,劉是其最大、也幾乎是唯一的IP。儘管自2015年,劉慈欣小說《三體》獲得世界科幻文學最高獎雨果獎,國內掀起科幻熱潮。但實際上,國內真正的科幻粉絲數量尚且有限。
  • 《流浪地球》之後,中國科幻小說不再流浪?
    《流浪地球》劇照。圖/《流浪地球電影製作手記》《流浪地球》之後科幻不再「流浪」本刊記者/毛翊君本文首發於總第891期《中國新聞周刊》在剛剛過去的這個春節裡,親戚朋友忽然意識到飛氘似乎從事了一個能發財的行業。
  • 劉慈欣:建築科幻文學王國
    2019年春節期間上映的一部名叫《流浪地球》的科幻電影火了,截至目前票房已突破46億元。這部電影是根據劉慈欣的同名短篇科幻小說改編而成的。有趣的是,與《流浪地球》同期上映的還有一部名叫《瘋狂的外星人》的科幻電影,也改編自劉慈欣的作品《鄉村教師》,口碑和票房也很不錯。
  • 《流浪地球》票房46億,劉慈欣分多少?難怪他拒絕卡梅隆拍三體
    1999年,小說《流浪地球》首次發表,當時的劉慈欣還是一名電力工程師,憑藉這部作品,劉慈欣得到了2000元的稿費。《流浪地球》票房46億,劉慈欣分多少?難怪他拒絕卡梅隆拍三體2019年,根據劉慈欣《流浪地球》改編的同名電影上映,在科幻電影技術相對落後的國內,這部電影卻憑藉精彩的劇情,良心的製作,不僅收穫了炸裂的口碑,而且斬獲了46億票房的傲人成績。
  • 深度| 流浪地球來自「科幻世界」中國科幻四天王都從這裡起步
    有人說,中國文化界的「科幻元年」正式開啟了。劉慈欣、郝景芳、韓松等響噹噹的科幻文學界「大神」,都曾經是一本叫做《科幻世界》雜誌裡一名普通的作者。《流浪地球》、《鄉村教師》等如今大放異彩的作品,都曾最初被登載在這本雜誌上。不少資深科幻迷認為,創刊於1979年的《科幻世界》雜誌,才是曾經孕育中國科幻元年開啟者的舞臺。
  • 《流浪地球》這麼火,為什麼《三體》沒人拍?劉慈欣終於說出原因
    在去年,一部《流浪地球》成為了國產電影中的爆款,原著作者劉慈欣的想像力,再一次受到了大家的認可,但是劉慈欣還有一部比《流浪地球》更受追捧的作品,它就是《三體》。但是讓很多粉絲都不解的是,《流浪地球》都已經改編成電影了,可是為什麼《三體》卻遲遲沒有影視化的消息呢?究其原因,主要還是由於目前國內的科幻電影技術還處於起步階段,如果拍攝《三體》,很難將其中的內容100%還原,換句話說,因為大家不想毀掉經典,所以暫時沒有人敢拍。
  • 劉慈欣原著科幻大片《流浪地球》正在休斯頓上演,《瘋狂外星人》延期放映
    而備受矚目的根據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同名原著改編的電影《流浪地球》昨日起正在休斯頓影院放映中,豆瓣評分高達8.2!《流浪地球》被譽為華語電影的第一部硬核科幻大片,「開創中國科幻元年」等等。該片在休斯頓等北美多個大城市與國內同步上映(IMAX 3D版,下圖為休斯頓放映場次),在加州夜場一票難求,反響熱烈。
  • 劉慈欣又有三部科幻將拍大電影
    從曝光的項目名單上來看,戰爭、科幻、青春、奇幻、動作冒險等類型豐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科幻第一人」劉慈欣除了《三體》《鄉村教師》等已曝光的在運作項目之外,又有《流浪地球》《微紀元》《超新星紀元》三部作品成為了計劃中的電影新項目。
  • 劉慈欣談《流浪地球》:科幻電影不能照葫蘆畫瓢
    劉慈欣談《流浪地球》:科幻電影不能照葫蘆畫瓢 19-03-12 新華社 「科幻小說把未來的各種可能性排列出來,讓我們擁有一個更開放的頭腦,能夠面對未知世界的各種可能性。」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8日在阿聯杜拜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
  • 《流浪地球》結尾處彩蛋無人能懂,作者劉慈欣卻早已埋下伏筆
    《流浪地球》作者劉慈欣力壓莫言,餘華等作家,以年入2000萬w版稅收入位列作家榜首富。但是卻有人說把他抬的太高了,他不應該在此列。但是近期他又出神作,攜帶實力作品殺出重圍,位列冠軍,狠狠地打了說他不行的人的臉。也讓人再次見識到科幻的「燒腦」之力。《三體》《流浪地球》後劉慈欣再出神作,網友直呼:「太燃了」。
  • 看過電影《流浪地球》,為什麼還要推薦你讀劉慈欣的原著小說?
    根據劉慈欣兩部小說改編的科幻題材電影《流浪地球》和《瘋狂的外星人》成為了這個春節檔熱度最高的作品。前者目前斬獲了超20億的票房,並被譽為中國硬科幻電影的開山之作,口碑從朋友圈一路炸裂到外媒。後者是由叔圈扛把子黃渤、沈騰傾情主演,面對「天外來客」的意外降臨,展開了一場啼笑皆非的跨物種對決,讓人腦同大開和忍俊不禁。
  • 《三體》要拍科幻電影了!如果沒這個元素肯定難超越《流浪地球》
    看起來是個好消息,自從有了流浪地球,中國的科幻片開啟了硬核時代三體是劉慈欣的一部力作,據說這部影片還得到了前美國總統歐巴馬的青睞,甚至讓秘書打來越洋電話,催著劉慈欣續集。與流浪地球的內容鮮明比,三體似乎不太容易搞清楚具體的情節,要知道科幻片是要需要具化的,也就是說道具要有具體的形狀,而小說只需要寫就行,到底是啥樣,甚至導演也不是太清楚。
  • 《三體》短片出世,劉慈欣看完稱:這是我心目中的《三體》電影
    《三體》是中國科幻小說界的巔峰之作,擁有大量的粉絲。作者劉慈欣也被稱為「中國科幻第一人」。隨著改編自劉慈欣同名小說的電影《流浪地球》的熱播,《三體》的粉絲們希望儘快看到《三體》的上映。然而,自2015年開拍歷經5年,遲遲未能上映,這讓《三體》的粉絲大失所望。但此時,另一部以「三體」為原型改編的電影《水滴》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