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慈欣談《流浪地球》:科幻電影不能照葫蘆畫瓢

2020-12-05 半島網官網

劉慈欣談《流浪地球》:科幻電影不能照葫蘆畫瓢 19-03-12 新華社 「科幻小說把未來的各種可能性排列出來,讓我們擁有一個更開放的頭腦,能夠面對未知世界的各種可能性。」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8日在阿聯杜拜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

當天,劉慈欣在杜拜參加阿聯航空文學節並舉行與讀者見面交流會,現場座無虛席。隨後,他還為大量排隊等候的讀者一一籤名。

劉慈欣說,科幻文學作品能引導讀者特別是青少年讀者對科學產生興趣,開拓他們的視野,激發他們的想像力和創新精神。青少年讀者應該涉獵各類文學作品,去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

劉慈欣說,他曾經喜愛過列夫·託爾斯泰、阿瑟·克拉克和王蒙的作品。「正是我閱讀過的這些作品讓我成為今天這個樣子。」

他表示,中國科幻作品要想獲得世界性的影響力,得到外國讀者的認可,必須要能講出屬於自己的好故事,把科幻本身不可替代的部分發揮出來,給國外讀者不一樣的感覺,這樣才會有影響力。

劉慈欣創作的長篇科幻小說《三體》2015年獲得被譽為「科幻界諾貝爾獎」的雨果獎。「《三體》已經被譯成近20種語言面世,希望今後能出版阿拉伯語版的《三體》。」劉慈欣說。  

談到由他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流浪地球》近期在國內取得票房成功,劉慈欣認為這主要是電影主創團隊努力的結果,自己的作品只是一個背景和起點。他認為,這部電影整體上有出人意料的進步,但跟美國製作的科幻大片仍有一定差距。「作為第一部國產科幻大片很鼓舞人心,進步主要在特效、科幻理念和如何用中國人的情懷講故事。」劉慈欣說。

劉慈欣表示,雖然《流浪地球》取得成功,但不能照葫蘆畫瓢都走這條大投入、大製作的路,那肯定走不通。他期待未來的中國科幻電影風格多樣化,但現實是目前還缺少歐美科幻電影完善的工業體系,缺少包括科幻特效、科幻編劇在內的專業人才等。

在被問到科幻是否會因科技發展而沒落時,劉慈欣回答,有這個趨勢,但科幻電影和科幻文學要分開來看,科幻電影將會有很大發展空間,但科幻文學的前景不明朗,原因比較複雜,但的確存在讀者群和創作群都在減少的現象,也缺少有影響力的科幻作品。

「科幻小說只是把各種未來的可能性排列出來,至於哪一個會成為事實,這不是科幻作家能夠預測的。」劉慈欣說。

返回半島網首頁>>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的改編:理性屬於科幻文學,感性屬於科幻電影?
    欣賞完《流浪地球》的觀眾,大多是激動的。「中國人也能把科幻電影拍好」,這是影迷的心聲,也是對《流浪地球》最有力的肯定。談到電影的成功,當然不可能繞開劉慈欣的原作。那麼,我們應該把功勞歸於出色的文本,還是導演的改編?科幻文學的影像化,到底有沒有訣竅?電影《流浪地球》,幾乎顛覆了小說的主題《流浪地球》的原作篇幅很短小,不過20來頁。
  • 媒體:《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
    主創合影 片方供圖   《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  ■ 社論  《流浪地球》的精神內核頗為符合近年來科幻電影的發展趨勢,即不再著迷於地球毀滅,而更多探討人性與情感的複雜。  2月7日,春節檔票房大戰的第三天,作品中口碑最好的《流浪地球》直接實現票房逆襲,登頂春節檔單日票房榜首。
  • 《流浪地球》:中國電影「科幻元年」是如何開啟的?
    電影改編自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一個太陽即將毀滅之時,人類同心協力拯救地球的故事:地球即將「墜入」木星,宇宙危機四伏,流浪地球時代中的人們只能挺身而出共同戰鬥,既為了拯救地球,也為了人類尋找新的家園。
  • 《鄉村教師》如何改編成為一部《流浪地球》式的硬科幻電影?
    截止2月13日,《流浪地球》累積票房已經突破26億元,《瘋狂的外星人》以16億元的票房佔據第二位。兩個今年春節檔的頭部影片,按理來說由於類型的完全不同,無法進行直接比較,但由於共同的「劉慈欣+科幻」標籤,很難避免被影迷和業內人士進行討論。然而,很多劉慈欣書迷在看完《瘋狂的外星人》之後,就有了上當受騙的感覺。
  • 《流浪地球》:讓中國科幻電影不再「流浪」
    2019年春節檔第三日,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便逆勢而上,截至2月9日發稿前,累計票房已達14億元,排片佔比和上座率在各大數據平臺均排列第一。票房證明觀眾的選擇核心依然是電影品質,因為《流浪地球》的電影觀感超出了大家的心理預期,情節、畫面、音效都足以用震撼來形容。
  • 票房奔40億,《流浪地球》讓中國科幻進入主流視野
    《流浪地球》熱映這幾天,科幻作家陳楸帆一直關注著網絡評論,五星鐵粉和一星黑子之間的罵戰,演變為黨同伐異的網絡暴力行為,很多人藉助電影闡釋自己的觀念並無限放大:「每個人都努力證明自己是對的,對方是錯的,無法接納不同的觀點,爭得你死我活。」電影票房奔著40億一騎絕塵,原著作者劉慈欣遭受著一輪猛烈攻擊。
  • 為什麼說《流浪地球》不能標誌著中國科幻元年的到來?
    浮躁的IP化、影視化、爭奪大眾注意、努力通俗化的年代還能不能容下一篇創作的淨土?《流浪地球》海報引爆票房的《流浪地球》被視為「中國科幻元年」的誕生而獲得了大量關注。《流浪地球》是災難片而不是科幻片《流浪地球》改編自劉慈欣的同名小說,講述因為太陽即將擴張並發生爆炸,人類必須用推進器帶著地球逃離家園、前往比鄰星的故事。電影大幅度改編了原作的情節,將原作中描繪地球通過木星引力加速離開的幾個自然段進行大幅度擴寫成片。
  • 《流浪地球》後又一新片正式立項 改編自劉慈欣科幻小說
    此前傳聞成真,繼《流浪地球》之後,劉慈欣又一科幻小說被搬上大大熒慕。日前,據媒體報導,國家電影局2020年5月立項公示顯示,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全頻帶阻塞幹擾》正式立項。影片的備案單位是北京聚合影聯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易常春擔任編劇。
  • 「彩虹爺爺」驗證「流浪地球」劉慈欣寄語科幻「黃金時代」
    中新網北京11月1日電 (記者 張素)在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的結尾,主人公駕駛飛船衝進離子束引爆木星。從科學角度來說「木星會不會被引爆?」,英籍科學家、北京化工大學特聘教授戴偉(David Evans)選擇用實驗驗證。
  • 流浪地球出漫畫了!劉慈欣科幻小說改編漫畫,三體動畫還有多遠?
    《流浪地球》電影相信大家都看過,但是漫畫版的《流浪地球》已經來了,科幻巨匠劉慈欣的四部作品已經改編成了漫畫,你有沒有看呢?《流浪地球》電影在佔據了2019年那個春節檔,大家都在討論著《流浪地球》這部電影,也帶火了網上的一批又一批段子,特別是那句臺詞「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都已經快成了交通標語了。這部電影是改編於劉慈欣的同名小說《流浪地球》,那麼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位科幻巨匠。
  • 看過電影《流浪地球》,為什麼還要推薦你讀劉慈欣的原著小說?
    春節假期結束,也宣告了今年的電影春節檔正式落下帷幕。根據劉慈欣兩部小說改編的科幻題材電影《流浪地球》和《瘋狂的外星人》成為了這個春節檔熱度最高的作品。前者目前斬獲了超20億的票房,並被譽為中國硬科幻電影的開山之作,口碑從朋友圈一路炸裂到外媒。
  • 國家電影局點讚《流浪地球》:系科幻電影裡程碑
    陸亮對《流浪地球》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並代表國家電影局向影片的主創團隊和出品方表示祝賀,他稱讚《流浪地球》的出現具有「科幻電影裡程碑」的意義。他在發言中表示,「每攻克一個電影類型,中國電影產業和中國電影藝術就會更多一份信心。《流浪地球》帶領我們攻克了科幻電影。
  • 《三體》該拍科幻電影了,沒有這個元素,很難超過《流浪地球》
    由《大聖歸來》導演,田曉鵬將拍攝現場電影《三體》。他看起來像是好消息,自從流浪地球問世以來,中國科幻小說迎來了硬核時代三體性是劉慈欣的傑作,據說該片還贏得了前美國總裁歐巴馬的青睞,甚至還請秘書長打電話到海外催促劉慈欣續集。
  • 流浪地球後,劉慈欣科幻《球狀閃電》也被改編,網曝陣容很有意思
    不過,自從《流浪地球》上映之後,「科幻」這兩個字在國內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近期,網上又有消息傳來:科幻巨作《球狀閃電》也被改編成了電影,很快就要上馬、開機,作為劉慈欣的大作,還是挺讓人期待的。    在科幻小說領域,劉慈欣絕對是一把好手,《三體》、《流浪地球》等都是他的作品。
  • 作家劉慈欣:《流浪地球》75%特效是國內團隊做的
    《流浪地球》講述了在未來,太陽即將膨脹為紅巨星會毀滅太陽系內所有行星,人類啟動「流浪地球計劃」,在地表建起無數臺行星發動機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新家園,人類進入漫長而黑暗的集體大逃亡的故事。   由郭帆執導的電影在小說基礎上做了大幅改編,加入了一對父子攜手化解地球危機、解開多年心結的故事。同時呈現了大量視覺奇觀,包括末日冰封的上海和空間站救援。
  • 流浪地球創華語電影海外開畫最佳成績 老外被圈粉
    這個春節,《流浪地球》火了,就像其他可以引起熱議的話題一樣。有人給這部中國國產的科幻電影很高的評價,說《流浪地球》是中國科幻電影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大突破,2019年是中國科幻電影真正意義上的「元年」。當然,《流浪地球》也受到一些觀眾的吐槽。「導演是文科生吧?」「科學性上,理科生表示看不下去,太多細節經不起牛頓定律和相對論的推敲。」
  • 《流浪地球》沒法複製,但科幻電影的未來是星辰大海
    「大家要以冷靜和理性的態度來看待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是不容易複製的,最重要的還是正心正念地回到創作本身的規律上,不要過分追求盛行的電影類型,如果你能在專注的電影類型中做到極致,是有非常大的市場空間的。」
  • 《流浪地球》好看?這15部科幻電影更不能錯過!
    今年賀歲檔電影可謂熱鬧空前,票房成績和最高口碑的席位無疑被《流浪地球》拔得頭籌,它也被譽為是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的巨作。看完《流浪地球》,一定激起了你對科幻電影的回憶,也有許多人紛紛開始回刷科幻經典。那麼,你最不容錯過的科幻作品有哪些?
  • 《流浪地球》結尾處彩蛋無人能懂,作者劉慈欣卻早已埋下伏筆
    《流浪地球》作者劉慈欣力壓莫言,餘華等作家,以年入2000萬w版稅收入位列作家榜首富。但是卻有人說把他抬的太高了,他不應該在此列。但是近期他又出神作,攜帶實力作品殺出重圍,位列冠軍,狠狠地打了說他不行的人的臉。也讓人再次見識到科幻的「燒腦」之力。《三體》《流浪地球》後劉慈欣再出神作,網友直呼:「太燃了」。
  • 《流浪地球》為什麼引發「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大討論
    《新華社》接連發表《中國科幻電影在農曆新春邁出新一步》《我們為什麼需要科幻》等多篇評論,《參考消息》也轉載了《紐約時報》的評論《<流浪地球>標誌中國電影新時代到來》。本文將回顧並梳理以下問題:中國科幻電影元年概念的提出及其背後的時代脈絡;為什麼大家都在期待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為什麼普遍認為是《流浪地球》而不是《瘋狂的外星人》開啟了新的時代,這種觀點是否具有合理性,並分析當下對《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評論兩極分化的原因。《流浪地球》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