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7,完美還原劉慈欣,它比《流浪地球》早四年

2020-12-04 P站星選

來源:動畫學術趴(babblers)原創: 野草

一部被譽為對劉慈欣《三體》故事情節以及精神內核神還原的高分動畫短片。

文 / 野草

要說2019開年最火爆的高分科幻電影,沒有誰比《流浪地球》更能當此殊榮。這部電影在社交媒體的口碑迅猛擴散,人們紛紛成了《流浪地球》的自來水。

《流浪地球》

其小說原作者劉慈欣更是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

劉慈欣

而除了《流浪地球》,還有一部2015年的短片,曾俘獲了無數劉慈欣讀者和粉絲們的目光。

這部短片在2015年豆瓣電影年度榜單上,榮獲年度評分最高短片。目前豆瓣評分8.7。

這就是致敬劉慈欣被更多人所熟知的《三體》的一部短片——

水滴

Waterdrop

導演王壬

一部看似簡單,實際上暗藏玄機的動畫。上線之後被譽為對劉慈欣《三體:黑暗森林》情節以及精神內核的神還原。

如今來看,《水滴》從觀念上和敘事的新穎程度上,真的可以說絲毫不遜色於《流浪地球》。

一鏡到底,畫面當中沒有人物,卻讓聲音與畫面的結合把人類對未知文明無知卻傲慢的態度刻畫得淋漓盡致

我們先來看片子,然後再和大家聊聊作品描寫的背景。全片14分鐘,並不短,但如果你有時間,建議看完全片。視頻奉上——

《水滴》全片

「水滴」是什麼?

在《三體》的故事中,水滴是三體文明發射到地球的一個尺寸不算大,形狀頗為可愛的水滴形物體。

這是個啥呢?三體人快遞過來的禮物嗎?

而實際上,這是三體人發射的——探測器

在短片的末尾,探測器水滴緩緩行入地球艦隊中央。片子到這裡就結束了;後面發生了什麼呢?

密密麻麻的,就是地球艦隊

只有看過《三體》原著小說的讀者才知道:接下來,這枚看似人畜無害的水滴,不費吹灰之力地摧毀了人類的整個太空艦隊。真正的秒殺。

在原著小說裡,用了兩個非常生動的詞來形容這枚水滴:「上帝的筆尖」和「死神的繡花針」。靈巧,堅硬,無所不摧。它能以第三宇宙速度飛行,而且它的飛行規律完全超越了宇航動力學,可做到直角轉向。

這是地球文明第一次在與三體文明面對面的時候,被毫不留情地碾壓。水滴,是《三體》故事內的重要歷史拐點:人類從地球逃亡的可能性被扼殺了。

《水滴》的視聽語言手法是非常特殊的。通篇就是一個大幅度的、近乎無休止的拉鏡頭。對水滴的觀察從微觀逐步變為宏觀。

在地球艦隊被水滴摧毀之前,地球人曾嘗試用電子顯微鏡近距離觀察這枚水滴。

人類看到了什麼呢?

很多沒來得及了解《三體》故事的觀眾,第一反應往往是:這TM都是些啥玩藝兒!?都是一些粗糙的、混亂的,毫不精緻的質地結構。不知所云。一個表面粗糙的水滴探測器,這有什麼意思嗎?

但實際上,這真的是水滴表面的結構嗎?三體人就丟過來這麼個破東西給我們?

恰好相反。水滴,擁有完全光滑的表面。

這枚水滴探測器,是用「強相互作用力」構造而成。在宇宙中四種基本力當中,這是最為強大的一種力。分散的分子結構在這種力的作用下,可以變成有規律的、緻密的結構,因而可以做到完完全全的光滑。三體人已經可以輕鬆掌握對強相互作用力的控制使用,和人類文明根本不在一個量級。

正因為它有完全光滑的表面,因此便可以完美反射出任何東西的物象。實際上,我們作為觀眾所看到的,都是水滴表面反射出來的【地球軍艦的表面細節】。

水滴的表面

對地球文明來說是如此完美

一枚小小的「水滴」,成了地球文明的鏡子。

原來,我們自己造出來的東西,才是那樣粗糙不堪。

我們地球文明所能製造出來的東西,和三體文明一比……簡直就是一團垃圾。

短片《水滴》,放棄了那些對前因後果的交待,就把所有的精力集中放在刻畫「透過水滴表面,映照出了什麼」這一點上。

映照出的,無非是人類的渺小,以及自大。

如果你仔細聽聽短片裡的聲音設計,會發現地球文明的可悲就更加顯露無遺。我們大肆地討論外星生物、文明與科技,殊不知討論和丈量的基本標準仍是屬於我們自己的,這是多麼局限。

夏蟲不可以語冰。和地球人又怎麼去聊遠在想像之外的科技與文明?

《水滴》用最簡練的畫面,表達出最深刻的主題。

《流浪地球》

最後補充一下我對小說《三體》(重新/再次)做影視化改編的期待吧。畢竟此前《三體》的電影化未能成行。

《流浪地球》改完了,成功了,也火了。我個人也非常喜歡這部春節檔口碑炸裂的新片。但《三體》作為劉慈欣筆下的第一大IP,其改編可能要比《流浪地球》的改編更耐看,也更有意義。可能不是電影,而是劇集。因為《三體》實在是太宏大了,一部電影,甚至兩三部電影的體量不見得能講清楚。但也正因為這份宏大,《三體》讓無數讀者魂牽夢縈,無法忘懷。

《流浪地球》的電影版,和原著小說也是非常不一樣的。如果《三體》也可以在遵從原著精神內核的前提下迭代為一個2.0版的、可以順利上映的影視化劇本,再加上優秀的概念設計團隊支持,必定會讓我們的科幻作品水準再向前一大步。

我們想要的,不僅是《流浪地球》火了之後的「好嗨呦」。並不是單有這一部好電影,就意味著中國科幻的春天已經到來。

- END | 動畫學術趴 -

相關焦點

  • 豆瓣8.8分,比《流浪地球》早4年,劉慈欣:我心中的《三體》電影
    去年賀歲檔,有一個黑馬級的科幻電影橫空出世,引領了觀影狂潮,那便是改編自劉慈欣同名小說的《流浪地球》。隨著影片人氣的不斷升高,原著作者兼編劇的劉慈欣再度進入大家的視線。大家在驚訝於《流浪地球》恢弘壯闊的時代背景和瑰麗特效時,也不禁疑問,劉慈欣最著名的《三體》什麼時候上映。其實早在幾年前,《三體》就有電影版的計劃,可惜最後流產。電影雖然沒能拍攝,但是在劉慈欣心中,卻有一部短片,拍出了他心中的《三體》,而且比《流浪地球》早了4年。
  • 比《流浪地球》早4年,這個留美學生拍出了劉慈欣都滿意的科幻短片
    我 明 白 你 會 來,所 以 我 等最近的院線電影可以說是《流浪地球》的天下了。自從大年初一上映之後,這部電影在社交媒體的口碑迅猛擴散,人們紛紛成了《流浪地球》的自來水。目前累計票房36.51億,超過《紅海行動》,成為內地電影票房亞軍(冠軍為《戰狼2》56.8億票房。)在北美上映甚至遭遇一票難求的景象。
  • 《流浪地球》加長版上映,但它依然只拍了原著的冰山一角!
    之前,劉慈欣作品將被漫改的消息一經傳出,立刻引來科幻迷的瘋狂刷屏。 很多人都激動地問:什麼時候??!! ——就是現在,今年它終於完成了!重磅推薦這套《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 4冊)。
  • 《流浪地球》並不完美,但豆瓣一星真的中肯嗎?
    作為劉慈欣《流浪地球》原著的讀者,自從聽說要翻拍電影內心就是十分忐忑的。說實話,如果是一部言情小說的話翻拍沒有問題,我們只需要評價他的故事情節和狗血程度即可,但作為一部科幻小說,我還是不太敢相信國內製作團隊的水平。
  • 《流浪地球》豆瓣攻防戰
    春節假期過去,但是《流浪地球》的熱潮未減,而且隨著《流浪地球》的熱潮,是非越來越多了。先是傳統的一波吳京黑,來給《流浪地球》打出一分,試圖拉低《流浪地球》的得分,這屬於傳統操作。然後,有水軍來拉低得分,這也是春節國慶檔期,為了壓低對手分數,提高自己票房來壓低《流浪地球》的分數,這也是常規操作。但是,後來的事情就有些出人意料了。
  • 《流浪地球》結尾處彩蛋無人能懂,作者劉慈欣卻早已埋下伏筆
    《流浪地球》作者劉慈欣力壓莫言,餘華等作家,以年入2000萬w版稅收入位列作家榜首富。但是卻有人說把他抬的太高了,他不應該在此列。但是近期他又出神作,攜帶實力作品殺出重圍,位列冠軍,狠狠地打了說他不行的人的臉。也讓人再次見識到科幻的「燒腦」之力。《三體》《流浪地球》後劉慈欣再出神作,網友直呼:「太燃了」。
  • 年初三流浪地球單日票房近1億 劉慈欣流浪地球內容簡介
    2019年春節期間的幾部賀歲檔影片,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流浪地球》。上映之前的點映即收穫了超高口碑,大年初一上映之後,僅兩天就已突破4億元,且後勁十足,大有「逆襲」之勢。在春節檔上映首日即在淘票票獲得9.3的高分,豆瓣評分也是8分以上,在十餘部影片中遙遙領先!
  • 深度解讀:流浪地球作者劉慈欣眼中的AI模型?
    流浪地球計劃科幻情節又是出於什麼樣的科幻背景下創生的?下面編者帶大家一起來解讀流浪地球作者劉慈欣眼中的AI模型?劉慈欣之末日憂思——人類地球未來命運預測科學家們對未來地球災難預測有很多種可能,目前科學界已證實公開很多關於宇宙天體領域的理論學術,這些為我們能夠預測遙遠的未來事件提供創想,而基於這些創想可以延伸到很廣泛的梗概。
  • 流浪地球豆瓣電影評分不到8,票房卻超20億,原因在這裡
    春節檔的電影中有部叫《流浪地球》的科幻電影火了,雖然豆瓣電影評分不到8,票房卻已經超20億,幾乎佔據了春節檔電影票房的三分之一。流浪地球海報《流浪地球》講述的是在不遠的未來,太陽因為衰老加速膨脹,地球面臨被吞沒的滅頂之災,不得不開始逃離太陽系
  • 劉慈欣《流浪地球》電影預告:帶走地球浪跡宇宙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 記者 張之穎】根據劉慈欣小說改編的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公布了首支概念預告片,在一曲《送別》的陪伴下,畫面上都是積灰已久的雜物,報紙,收音機等等,顯得十分悽涼。雖然《三體》電影擱淺,但是這部《流浪地球》正在製作中,預計2018年上映。 該預告片長度約為30秒。
  • 因為《流浪地球》慘遭一星差評的豆瓣,真的做錯了嗎?
    國產科幻片《流浪地球》斬獲了20億元的票房,但在豆瓣上的評分上,各路人馬卻陷入到一星和五星的拉鋸戰中。最近幾天,《流浪地球》擁躉將怒火轉移到了豆瓣身上,他們紛紛進入到App Store和各大安卓應用市場中,開啟了給豆瓣打一星差評的報復性舉動。剛看完了《流浪地球》的小雷,在這場大戰中,作為一個吃瓜群眾,也是看得目瞪口呆。
  • 郭帆拍流浪地球花6年,三體10年拍不出,改編劉慈欣到底有多難?
    同時,劉慈欣在很早的時候就曾談到過,《三體》的影視改編難度非常大,想在視覺、故事層面完美實現《三體》影視化比較困難。《三體》最大的問題不是太長,涉及的概念太多,而是主題太複雜。對於科幻電影來說,背景可以複雜,故事可以複雜,但主題一定不能複雜,不然無異於影視化上的自殺。
  • 看過電影《流浪地球》,為什麼還要推薦你讀劉慈欣的原著小說?
    根據劉慈欣兩部小說改編的科幻題材電影《流浪地球》和《瘋狂的外星人》成為了這個春節檔熱度最高的作品。前者目前斬獲了超20億的票房,並被譽為中國硬科幻電影的開山之作,口碑從朋友圈一路炸裂到外媒。後者是由叔圈扛把子黃渤、沈騰傾情主演,面對「天外來客」的意外降臨,展開了一場啼笑皆非的跨物種對決,讓人腦同大開和忍俊不禁。
  • 中國造:帶「流浪地球」回家!
    《流浪地球》——有人說它可以讓人原諒一切不完美,也有人說它是部沒有失望的中國科幻片。隨著影片的走紅,這句臺詞也跟著火了。流浪地球,就是讓地球在太空中流浪。說著簡單,但自轉、公轉、引力等怎麼解決?此外,《光明日報》發文評價《流浪地球》:「作為中國科幻電影元年開山之作,《流浪地球》所代表的正是華語科幻電影的希望,它的意義不僅僅是將文字化為影像,更是為中國電影行業打開了科幻之門」;《紐約時報》亦稱其為「標誌著中國電影製作新時代的到來」。科幻片?災難片?親情片?
  • 《流浪地球》這麼火,為什麼《三體》沒人拍?劉慈欣終於說出原因
    在去年,一部《流浪地球》成為了國產電影中的爆款,原著作者劉慈欣的想像力,再一次受到了大家的認可,但是劉慈欣還有一部比《流浪地球》更受追捧的作品,它就是《三體》。但是讓很多粉絲都不解的是,《流浪地球》都已經改編成電影了,可是為什麼《三體》卻遲遲沒有影視化的消息呢?究其原因,主要還是由於目前國內的科幻電影技術還處於起步階段,如果拍攝《三體》,很難將其中的內容100%還原,換句話說,因為大家不想毀掉經典,所以暫時沒有人敢拍。
  • 流浪地球出漫畫了!劉慈欣科幻小說改編漫畫,三體動畫還有多遠?
    《流浪地球》電影相信大家都看過,但是漫畫版的《流浪地球》已經來了,科幻巨匠劉慈欣的四部作品已經改編成了漫畫,你有沒有看呢?《流浪地球》電影在佔據了2019年那個春節檔,大家都在討論著《流浪地球》這部電影,也帶火了網上的一批又一批段子,特別是那句臺詞「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都已經快成了交通標語了。這部電影是改編於劉慈欣的同名小說《流浪地球》,那麼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位科幻巨匠。
  • 《流浪地球》在豆瓣上毫無理由的差評,讓人憤怒,網友做法絕了
    《流浪地球》在豆瓣上毫無理由的差評,讓人憤怒,網友做法絕了《流浪地球》作為中國第一部真正的科幻片,開啟了中國科幻從零到一。在春節的影院排片上面可以說是力壓寧浩的《瘋狂的外星人》和周星馳的《新喜劇之王》。
  • 《流浪地球》打分事件,豆瓣電影開始老齡化了嗎
    《流浪地球》後發先至一騎絕塵,在票房和口碑兩方面都甩開了同行:截至2月12日晚10點其票房達到25.95億元,貓眼、淘票票評分分別高達9.3分和9.1分,豆瓣評分則從開畫時的8.5分一路下滑至了7.9分。孰料此時網絡上突然出現了對豆瓣評分的質疑,傳言《流浪地球》豆瓣評分裡出現許多修改評分五星改一星點讚數量卻不變的情況,且傳言有收錢給差評的水軍存在。
  • 《流浪地球》打分事件,豆瓣電影開始老齡化了嗎?
    孰料此時網絡上突然出現了對豆瓣評分的質疑,傳言《流浪地球》豆瓣評分裡出現許多修改評分五星改一星點讚數量卻不變的情況,且傳言有收錢給差評的水軍存在。這頓時激怒了大量喜愛《流浪地球》的觀眾,不少人湧入應用市場裡給豆瓣App打一星進行報復。豆瓣隨後回應評分大幅修改屬於非正常評分,不會計入總分。
  • 差評《流浪地球》,豆瓣火了!
    而最近,因為《流浪地球》被網友惡意評分的事情,豆瓣卻意外的「火了」。以前的國產科幻電影實在是。帶給人們的精神衝擊太過重口,大家本來對這部電影基本處於觀望態度。上映的第一天,它的票房只排第四,然而到第三天它就遠遠地把別的電影甩到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