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來了,許多噩夢也隨之而來。深夜,你剛剛看完最新的綜藝節目,關掉了電腦,把手機插在充電器上,並且關燈上床。當你閉上眼睛準備睡覺的時候,心裏面最後那一點小小的憂慮變成了現實:你的耳邊傳來了轟炸機般的嗡嗡聲,手臂和腿上仿佛傳來了若有若無的、發癢的感覺......
(圖片來自Discovery節目《病魔纏身》)
在這個季節裡,聊到蚊子的人大多都會咬牙切齒或者一聲長嘆。雖然世界上有大約3500種蚊子,我們這麼說有冤枉了其中3300多種不吸血的蚊子的嫌疑,但蚊子確實是世界上最危險的生物之一。
在比爾·蓋茨的著名博文《世界上最致命的生物》(The Deadliest Animal in the World)中,蚊子以每年殺死約72.5萬人的紀錄排名第一,打敗了排名第二的人類(每年殺死約47.5萬人)。在衛生條件落後的地區,蚊子吸血可能給人類帶去各種傳染病,不論是瘧疾、登革熱、腦炎,還是寨卡病毒、黃熱病,這些病毒都可能通過它們細長的嘴,神不知鬼不覺地進入到身體裡。
世界上最致命的生物排名,由造成人類死亡數量從低到高排列。(圖片來自www.gatesnotes.com)
因為蚊子的存在,我們的皮膚又疼又癢、睡眠質量下降,甚至有人因為它進了醫院。那麼問題來了:如果人類真的把蚊子消滅了,你的夏天會變得美好起來嗎?
首先,蚊子滅絕這件事,多半不會在人類滅絕前發生。為什麼?
在1億多年前的恐龍時代,就已經有了蚊子祖先存在的證據。它們經歷了地球上發生過的、各式各樣的大滅絕事件,憑藉自己強大的繁殖能力和適應能力走到了今天。所以,下次遇到蚊子的時候,先別著急,這個小傢伙的祖先可是經歷過恐龍時代的生物。
(圖片來自Discovery節目《病魔纏身》)
那麼,蚊子如果真的滅絕了,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對於你來說,你的夏天可能會更清淨,你的睡眠可能會更香甜,不用擔心身上難看而瘙癢的疙瘩。但對這個世界來說,就沒那麼簡單了。
全世界每年有上億人感染瘧疾,其中近百萬人死亡。作為瘧疾的主要傳播者,蚊子的滅絕會讓瘧疾的傳播會大大減少,讓瘧疾肆虐的國家擁有更加健康的人口狀況,並且能省下一大筆醫療費用。
正在被惡性瘧原蟲感染的紅血細胞。(圖片來自Discovery節目《病魔纏身》)
不過在自然界裡,許多以蚊子為食的昆蟲、鳥類和兩棲動物可能就要過一段苦日子了,蚊子的滅絕會讓這些生物的菜單上少一道美味。幸運的是,這不至於讓這些物種餓死。億萬年的進化已經讓許多生物明白了一個道理:死磕在一道菜上是會死人的。
比如,經常吃蚊子幼蟲的食蚊魚。
蚊子的幼蟲又稱為孑孓(jié jué),通常生活在水中、泥沼等等潮溼的地方。一度被認為是「滅蚊英雄」的食蚊魚就以孑孓為食。一些科學家曾擔心,一旦蚊子滅絕,這種魚類也可能會滅絕。但研究表明,食蚊魚只吃孑孓是無法存活的,沒有孑孓可能不會影響他們的存活。
食蚊魚。(圖片來自Discovery FOOTT COLLECTION)
不僅如此。
有的研究者認為,沒有了蚊子時不時帶來的微弱感染,人類和其他不少生物都會經歷一段免疫力下降的過程。蚊子對植物的繁衍也有一定影響:許多昆蟲都擔負著為植物傳粉的作用,蚊子也不例外。如果蚊子滅絕的話,不少植物會失去一種傳粉的途徑。
畢竟,除了南極洲之外,地球上的其他地方都有蚊子的存在,並且和各種不同的生物共同生存。
衣服上爬滿了蚊子的研究人員。(圖片來自Discovery FOOTT COLLECTION)
那麼,假如人類把蚊子消滅了,這個世界會變得更好嗎?
對於人類來說,也許會變得更好。但是當蚊子消失之後,總會有新的疾病和新的載體出現。對於自然界來說,一個物種的滅絕可能會造成一段時間的混亂,但是強大的自然系統總會回歸到一個新的平衡中來。所以,沒有了蚊子,世界大概不會有什麼變化。就像沒有了你我,甚至沒有了人類,太陽依舊照常升起。
也許,對於這種經歷了上億年滄海桑田的飛蟲來說,人類或許只是一邊保護生態系統、一邊忙著破壞生態平衡的奇怪生物罷了。下一次飽受蚊子侵擾的時候,不妨隨著嗡嗡聲幻想一下波瀾壯闊的恐龍時代吧。
(圖片來自Discovery節目EATEN ALIVE)
(來自Discovery探索頻道節目《生命的轉機:傳染病》《病魔纏身》,部分資料來自維基百科相關詞條,並遵循CC BY-SA 3.0協議,CC BY-SA 3.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