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真人版電影《獅子王》以全新的姿態上映啦!
由於電影中沒有一個人類,都是會說話的動物,對於「真人版」小編單純的理解為迪士尼的炫技:「看我們酷炫吊炸天的特效,毛髮根根分明、絲絲順滑。」
也確實,雖然故事情節中規中矩,但畫面之精美,讓你仿佛置身非洲草原,近距離地與動物們來個親密接觸。
作為十一年前拍出《鋼鐵俠》,開啟漫威宇宙的喬恩 費儒(沒錯,看到他是不是格外眼熟,上個月的《蜘蛛俠:英雄遠徵》中他還忙活過一陣子)。「哈皮」,這個託尼 斯塔克背後的男人,在導演了佳作《奇幻森林》之後,這次又在《獅子王》中把新技術運用的淋漓盡致。
當然,動物造型的「過於真實」,也帶來一些質疑聲:「不可愛」、「面癱」,「就差趙忠祥老師的旁白了」……
但小編覺得,如果真得再加上誇張的人類表情,看起來會不會更為突兀和違和呢?在真實姿態和擬人表情之間,的確是很難取捨,左右為難。
好了,如果你打算去看這部真「獅」版《獅子王》,先來了解一些背景知識吧!真實的動物世界和電影會有一些出入。
兄弟反目?不存在的
我們都知道《獅子王》故事的主要矛盾是辛巴的叔叔刀疤心懷叵測謀害辛巴的爸爸木法沙,驅逐辛巴,從而掌控獅群。
在早期的劇本裡,刀疤和木法沙的設定並不是兄弟。確實,在真實的動物世界中,兩頭雄獅最不可能做的事就是手足相殘,只有極少數情況下會有不同血緣的雄獅結盟搶奪獅群的領導權。
雄獅兄弟一旦獲取領導地位,它們會分享權力。其實,在獅子的世界裡,最重要的權力就是交配權。對於兄弟倆而言,不論是誰和雌獅交配產生的後代都延續了自己的基因。所以在真實情況下,它們不會就此還爭執不休。
不過如果木法沙和刀疤和平相處,共同養育仔仔,可能就直接全劇終了……
有情人終成兄妹
我們再來說一下辛巴幼時的玩伴、成年後的伴侶——娜娜。其實,它們倆應該完全沒可能在一起。
在真實情況下,獅群為一夫多妻制,雌獅的地位高低差別不大,可能只是年齡更長的在捕獵時承擔更多領導責任。所以,並不存在「王后」一說。這樣一來,辛巴和娜娜只能是同父異母的兄妹。
而且你會發現,木法沙的獅群裡似乎就只有辛巴和娜娜兩個幼崽。其實雌獅的懷孕期一般是三個半月,一次就會生二至四隻幼崽。很顯然,除了辛巴和娜娜,在擁有六隻成年雌獅的情況下,木法沙的獅群種群結構似乎有一些問題。
背鍋,我們是認真的
說完獅子,我們不得不提影片中陰險狡詐的鬣狗。鬣狗是狗嗎?
在分類學中,鬣狗科和貓科動物的親緣關係可不遠。它們同屬食肉目的貓型亞目,不要以為它們名字裡帶個「狗」就認錯了家族。另外,在曾經的動畫片中,片子中的這些反派鬣狗曾經被錯誤地翻譯為土狼。
其實土狼背了個大大的鍋,它是鬣狗科四種動物中體型最小的,而且完全人畜無害,它們完全以白蟻為食。片子中的「反派」其實是非洲最常見的體型最大的鬣狗——斑鬣狗。
真正的土狼長這樣
圖片來源https://static.boredpanda.com
獅子臉盲症?其實可以這樣區分
在觀影過程中,你可能會遇到一個問題:除了刀疤,其他獅子不說話的時候你完全臉盲,特別是母獅子們,成年後的娜娜和自己的婆婆似乎長得一毛一樣。
有什麼辦法可以分辨不同的獅子呢?
一個普遍使用的方法是根據鬍鬚上的黑點圖案來區別。有研究跟蹤觀察後發現,每隻獅子都有自己獨特的鬍鬚點陣排列方式,並且貫穿一生始終不變。
看鬍子上的點對我們普通人來說也太難了吧,能不能來點更實際的方法?
當然,雄獅蓬鬆的鬃毛也是很好的辨別方法,不同的獅子擁有不同大小和形狀的鬃毛。它不僅是在領域中一種地位的象徵,也體現著獅子的健康狀況。(和木法沙擁有同樣基因的刀疤,有沒有可能因為吃的太油膩而造成了「脫髮」???)
這也意味著,鬃毛是會改變的。不同的年齡階段,雄獅的鬃毛也是不同的。
耳朵缺口的位置和一些永久性傷疤也可以幫助識別。獅子的耳朵經常因為打鬥和捕食有不同程度的缺損,影片中刀疤也是因為眼睛上的疤痕使得特別容易區分。
還有如掉了的牙齒、丟失的鼻子、特別短的尾巴等等也可以作為特徵來辨別。
那麼,獅子的年齡怎麼區分?
請分辨辛巴的伴侶娜娜和母親沙拉碧。
從流失的膠原蛋白和臉部下垂的程度,你大概可以猜到右邊是沙拉碧,左邊是年輕的娜娜(瞎說的)。
除了體型,要分辨獅子的不同成長階段,可以用一個更簡單的方法:看鼻子!
小獅子和年輕獅子的鼻子通常是粉色的,隨著年齡的增長,鼻子會開始有黑點產生(這並不是黑頭),通常8年後,鼻子就全變黑了。
看電影的時候可以留心觀察一下,每隻獅子是否有具體特徵哦~
《獅子王》電影的一大特點是,動物絕對多到你眼花繚亂,還能看到小獅子、小獵豹一起奔跑的大型吸貓現場。
讓我們再來認識一些你可能叫不出名字的「群眾演員」。
彭彭和丁滿
在我們的童年回憶中,片中還有兩位配角很是受人喜愛,那就是彭彭和丁滿。這對兒活寶靠著「Hakuna Matata」無憂無慮的生活著,並擔負了把辛巴撫養成獅的重任。
在真實世界中,身為非洲疣豬African Warthog(Phacochoerus africanus)的彭彭其實當然在非洲獅的菜單上。通常情況下,獅群會捕捉較大型的角馬、斑馬這樣的獵物,但在食物較少、或者遇到方便捕捉的未成年個體、或者落單的疣豬時,當然也會大快朵頤。所以,彭彭這麼一隻「圓胖」的豬豬獨自生活,其實是一件很危險的事。
至於丁滿,很多人都錯誤地以為它叫做狐獴乃至貓鼬,其實人家的的標準中文名是細尾獴Slender-tailed Meerkat(Suricata suricatta),是標準的群居動物。
生活在草原和開闊平原地區,依靠族群不斷挖掘的洞穴而生。依靠後足直起身子站立,是細尾獴最大的萌點。雖然有人說曾經看到過這樣的場景……在真實的情況下,一隻細尾獴和一隻疣豬的組合應該是不大可能發生。
犀鳥沙祖
犀鳥沙祖也是重要的配角。它是一隻非洲很常見的地犀鳥,標準名為黃嘴彎嘴犀鳥Eastern Yellow-billed Hornbill(Tockus flavirostris),它們的確就像電影中的沙祖一樣喜歡在地上活動,以捕捉昆蟲為食,這兩種只分布在非洲的犀鳥的種群都處在下降的過程中。
拉飛奇
像法師一樣存在的拉飛奇,它的真實身份是山魈Mandrill(Mandrillus sphinx),在分類學上,它們屬於廣義的狒狒。
臉上鮮豔的紅藍配色和隆起的鼻梁和吻部是它們的雄性第二性徵。電影中似乎隱去了一點,那就是它們臀部其實也是這個配色,這可能是編劇覺得不符合法師嚴肅的形象吧。自然狀態下的山魈是最大的猴科動物,和真實的山魈相比,電影中的拉飛奇可是瘦弱了不少。
影片中還出現了眾多頗有亮點的龍套們。例如在鳥類中,有銜著辛巴的毛回去築巢的肯亞的國鳥紫胸佛法僧Lilac-breasted Roller(Coracias caudata)。
在哺乳動物中,啃食金合歡葉片時吞下獅毛時的長頸鹿,其實是長頸鹿的亞種獨立後的網紋長頸鹿Rreticulated Giraffe(Giraffa reticulata)。
以及被斑鬣狗們驅趕,撞死辛巴的斑紋角馬Blue wildebeest(Connochae testaurinus)群,我們常常在紀錄片上看到的東非動物大遷徙的主角就是它們。
和辛巴、彭彭、丁滿一起在山林間吃油滑的蟲蟲、搗毀白蟻窩的還有——
耳朵同樣大大的蝠耳狐Bat-eared fox(Otocyon megalotis)
圖片來源:https://en.wikipedia.org
電影裡出現的可能是蓬尾嬰猴Thick-tailed Galago(Galago moholi)
圖片來源:https://www.nairaland.com
長相奇特的東非象鼩Zanj Elephant Shrew(Rhynchocyon petersi)
圖片來源:https://calphotos.berkeley.edu
以及一隻經常在英文字典裡排在第一位的土豚Aardvark(Orycteropus afer),注意雖然中文裡豬和豚原本是一個意思,但叫人家土豬也是不對的。
那個害怕被辛巴吃掉的牛科狷羚亞科麋羚Red Hartebeest(Alcelaphus buselaphus)。
看看你們能不能在電影中發現它們!
我們喜愛獅子王是因為我們愛這個浪漫而鼓舞人心的故事,雖然真實的動物世界不會像電影和動畫片那麼圓滿,但有時候我們也會說,大自然的真實一面,才是這個星球生生不息的魅力所在。
註:本文無水印&未標註圖片均來自《獅子王》截圖
本文為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原創,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