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長期奉行什麼政策,為何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掉入了二流隊列

2020-12-05 春秋500

01前言

從地圖上看,英國並不處於歐洲大陸,而隔著一個英吉利海峽,為什麼一直以來英國與歐洲大陸的國家,有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幾乎每一場歐洲的戰爭都可以見到英國的身影。而且英國的殖民地在亞洲、美洲、非洲和大洋州,也不在歐洲。為什麼英國人對幹涉歐洲大陸的事務,幾乎成了歐洲大陸的攪屎棍。

為什麼呢?這源於英國一直以來,奉行的大陸均勢政策。

02英國的大陸均勢政策產生的緣由

其實與戰國時期各國的關係有點類似,秦也不允許在其他六國當中另有一個國家強大起來,如果有,必然會用盡各種計謀進行分化瓦解。而英國奉行的正是這種政策。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政策呢,因為英國人在這方面吃了大虧。

原本在12世紀中期,英國還佔有法國廣闊的領地,法國國王為了奪回被英王佔領的土地,與英王進行了持久的戰爭。一直到14世紀初,英國還在佔著法國南部阿基坦地區,這顯然成了法國政治統一的最大障礙,於是法國人努力想趕走英國人而統一法國。已經吃到嘴裡的肥肉,英國當然不肯吐出,同時英法兩國因為貿易利益的關係衝突,兩國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

最終兩國觸發戰爭。最終法國取得了戰爭的勝利。英格蘭喪失所有的法國領地。歷史上稱這場戰爭為「百年戰爭」。

對英國或法國人民而言,百年戰爭是一場災難,英法兩國的經濟遭受重創。後來,英國通過圈地運動發展牧羊業,農奴制也相繼解體,歐洲通向印度的新航線開通、美洲新大陸的發現,刺激了英國羊毛產業的迅速發展。英國成為了世界上最早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國家之一。

在19世紀,它是最大的殖民地宗主國,它的殖民地包括:中國香港,緬甸,印度等東南亞國家,澳洲,北美洲,南非,以及非洲的一些國家……。重視商業貿易的英國自由放任主義登上了歷史舞臺,直到「一戰」以前,包括整個「一戰」時期英國都是處於自由放任主義之下。

從當時整個歐洲局勢來看,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國這位頭號的殖民帝國主義國家,在世界各個地區的利益,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衝擊,在全世界各地與其他列強發生衝突。

因此,歐洲大陸只要有哪一個國家強大起來,英國必然勾結其他國家對其進行制約。當時的美國還不怎麼顯山露水,亞洲和非洲都還處於被殖民中。

其中,英國與俄國在亞洲,與法國在非洲,利益爭奪得非常激烈。由於其他資本主義也發展了起來,繼法國之後,德國也成了英國在國際利益的主要競爭者,英國與德國之間的矛盾,大體經過三個階段:

第一:通過普法戰爭之後,德國打敗了法國,建立德意志帝國,而且發展迅猛,大有取代法國在歐洲大陸位置之勢,成為國際貿易中一個新的老大。剛開始時,英國把矛頭放在法國的頭上,對德國也沒放在心上,與德國之間還沒有什麼嚴重衝突,在一些重大的國際鬥爭中,還會互相支持和幫撐。

第二:由於德國實力劇增,逐漸從爭取稱霸歐洲轉變不奪取全球霸權,雙方關係發生了急劇變化。德國無論在貿易還是在殖民地問題上, 與英國都產生了巨大的衝突。

第三:原本英國海軍無敵般的存在,現在德國對自己的海軍進行大力擴張,對英國海洋霸權形成巨大的威脅,德國的日益強大,顯然是英國不願意看到的。德國在爭奪殖民地、世界市場和制海權等方面威脅到了英國的霸主地位。英德之間的矛盾逐漸成為帝國主義之間的主要矛盾。

為了保證自己的「老大」地位,確保高高在上的優越感不被挑釁,所以英國僅主張恰到好處地削弱德國的勢力,讓其無法與英國爭霸,同時它又反對法國主張的徹底削弱德國,而讓法國再次獨大,所以堅持一定保留一部分德國主權,使德國能與法國形成對抗。相互制約。客觀地講,也正是這種大陸均勢政策的姑息,也是使德國再次均勢崛起的因素之一,為「二戰」埋下了禍根。

英國不僅與新興德國之間產生齷齪,但凡俄、法有一點風吹草動,無論此事是否傷害英國的利益,英國都會強出頭進行孤立和製造對抗,拉幫結派製造各種事端,反正不會讓世界得以安寧。

之所以有這樣的政策,因為當年英國吃了拿破崙一個大虧。因為法國因拿破崙上臺後,歐洲大陸法國一支獨大,成了懸在歐洲各國頭上的一把利劍,也使英國蒙受了巨大的損失,1806年11月拿破崙打敗普魯士,佔領了普魯士首都柏林,為了從經濟上打擊英國發布《柏林敕令》,蠻橫地命令所有的歐洲大陸國家禁絕和英國的貿易。因此,英國對歐洲大陸雄起的國家心有餘悸。

另外英國迫切需要向國民證實自己的執政綱領的正確,需要滿足自身作為歐洲大陸的協調者來控制歐洲大陸國家的「領頭羊」的虛榮,所以,不可避免地選擇了參加各種戰爭和國際事務調節。

03英國大陸均勢政策終歸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因為英國這樣的政策,終於養虎成患,激發歐洲各國的矛盾,於是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也沒能獨善其身,加入了同盟國一方,一之戰後,雖然英國贏得了戰爭,也從戰爭中獲利,獲取了新的殖民地。

但是戰爭的巨大開銷,使得英國財力大傷,因而無法繼續承擔和維持一個帝國所需財政支出。

數百萬人死亡,無數資產被毀,造成政府債臺高築。造成了海外殖民地英國籍工作人員的缺乏。與此同時,在新老殖民地狹隘民族主義情緒高漲,而英國的參戰過程中,非白人士兵在戰爭中受到的強烈的種族歧視,都更加助長了這種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

在經濟上,英國由戰前的債權國變為戰後的債務國。從此,國際金融中心也由英國倫敦轉移到了美國紐約,從而使美國成了世界老大。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國的商船隊損失慘重,航運業遭到重創,使貿易量的急劇下降。

原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英國執政黨自由黨,帶著英國走了正確的路線,通過一系列社會改革和立法,開創英國復興的局面,才使得英國得以高速發展。

自從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的國內矛盾激化,政壇衝突日益加劇,英國自由黨從此開始沒落。1918年一戰結束 ,自由黨還勉強可以與其他政治力量聯合起來,維持自由黨人勞合·喬治的首相地位。

當時的大選中,自由黨的得票率一年不如一年,持續下降,到了1923年英國的大選中,自由黨的得票率首次被工黨超過,淪落為英國的第二大政黨,但是還沒有觸底,而自由黨還在下滑,連第二大黨的位置也沒能保住了。

在國際地位方面,英國也是江河日下,雖然「一戰」結束後的巴黎和會上,英國人還呆在國際事務領導者的地位,由於其經濟、軍事實力的嚴重倒退,已經沒有什麼話語權了,不可能再像「一戰」之前那樣控制世界,其政治、軍事霸主地位被華盛頓取而代之。因此華盛頓海軍會議上規定,英海軍實力不得超過美國。

戰後英國殖民地領土有所增加,卻因戰爭的巨大傷亡與物資損失,但其對領土的控制力大大削弱,原英國的殖民地不斷開始獨立,不同程度影響英國的發展。

04「二戰」之後,英國徹底墜入了二流之國

然而,一戰之後英國還是沒有吸取教訓,繼續採取綏靖政策,讓德國和法國互掐,而俄國進入了蘇維埃時期,被全面封鎖。對德國也不願意一棒子全打死,用來繼續牽製法國。結果法國掐德國心有餘而力不足,不僅扼殺德國在搖籃中的計劃沒有得逞,反而把德國逼向上與俄國建交。不僅德國經濟得以復甦,使得蘇聯也得到極大的發展,而且還客觀地把奧地利人希特勒推向德國的政治舞臺。很快就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這一次英國也是毫不客氣地被捲入了戰爭。

「二戰」結束後,英國雖然還是屬於戰勝國一方,但也由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在經濟方面英國經濟出現了停滯不前的狀態,而且這種狀態盡然持續了近三十年,這種緩慢的發展節奏,終於使英國在世界列強中的實力地位逐步下降。

英國學者戴維·科茨和約翰·希拉德說:「自19世紀末以來,這種現象已經廣泛滲透到英國社會的每一個領域」,「所有輿論都認為情況不妙,社會的衰退在加劇」。

整個社會民眾心理方面,表現為自我毀滅的民族懷疑悲觀情緒,而英國精英階層在製造和散布這種言論。

二戰之後英國城市化進程裡,城市生活環境急劇惡化,人口向狹小城市圈集中,導致了良莠混雜的城市文明及生活方式的浸透。作為最早步入城市化的英國。早在第一次工業革命後,城市化進程加快,工口從鄉村向城市匯集加速,上世紀30年代,英國城市人口已經佔總人口的80%,到了50年,10萬人以上的城市人佔了38.4%。超過90%的英國人,集中生活在佔國土面積10%的大城市中。在急速城市化的過程中,工業汙染對城市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的破壞,城市犯罪率的直線上升,給英國的發展帶來極壞的影響。

從症狀上來看,表現為英國的國民經濟增長緩慢。英國在世界的經濟地位,也是日落千丈。 為什麼是這樣的結果,中外各類學者說得不太一樣。有的強調導致衰退的不同政治、經濟因素。不管怎麼說,有一個道理一直是正確的,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病體沉痼的英國很快丟掉了世界老大的位置,哧溜哧溜地滑到了二流國家的行列中。

05總結

正因為英國一直以來,執行這樣的政策,在所參加的所有國際事務中,並非以正義為原則 ,而是為了反對而反對,為了支持而支持,不是潛心搞好自己的國家建設,間接地造成了第一、二次世界大戰,雖然兩次世界大戰英國都是戰勝國,也獲得一定的利益,但是在一戰之後,美國的影響力逐漸超過了英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強大的蘇聯也站上了國際舞臺,美蘇成了世界的老大,而英國再也無法遏制其他國家的興起,也只能做美國的跟班,「日不落」帝國的太陽也不可迴避的沉落了下去。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在這方面英國已經演示了整個結果和過程,可是仍然有國家在步英國的後塵。

實際上在日常生活、職場和企業中,這樣的事情日復一日的上演,當身邊產生了一個競爭對手時,首先不是想到如何自己和自己的企業,而是背後採取一些不光彩的手段進行中傷和破壞,但最終還是自己吃虧啊!

事實上共贏才是贏,總是想通過打擊別人,來保住自己位置做法終歸是失敗的。過去如此,將來也是這樣的結局。

這就是歷史告我們的經驗和教訓!不同的人讀史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和觀點。讀《二戰全史》,從錯綜複雜的國際關係,除了感受到戰爭的真實氛圍和成敗得失,還能體味到百態人生。

原價296,現價只需要68,咱們平時吃一頓飯、看一場電影也不只這個價錢,而且包裝精美,高端大氣,可也是送禮佳品哦,下手就賺了!

相關焦點

  • 一課譯詞: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Photo by nicollazzi xiong from Pexels「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中文俗語,字面意思是「lift a rock only to drop it on one's own feet」,比喻本來想害別人,結果害了自己(hurt oneself by one's
  •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這個短語的英文表達是:shoot yourself in the foot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He'd have a real shot at winning the election if he
  • 你知道"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用英語怎麼說嗎?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中文俗語,字面意思是「lift a rock only to drop it on one's own feet」,比喻本來想害別人,結果害了自己(hurt oneself by one's own
  • 為何如此多人質疑美國登月?其實美國真沒必要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文/行走天涯 為何如此多人質疑美國登月?其實美國真沒必要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美國登月可以說在近幾年來是航天業當中最受到質疑的工程之一,尤其今年年初,中國將嫦娥4號成功的發射到月球的背面之後,更是讓美國登月再次躍然紙上,那為何美國人在近半個世紀之前所做出的跨世工程,現如今卻遭到如此多的非議呢?甚至有20%以上的美國民眾都在懷疑自己國家究竟是否登陸過月球!
  • 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中國移動宣布好消息,用戶卻不買帳!
    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佛家講求因果報應,中國移動當初做的事情就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早些年中國移動因為網絡覆蓋範圍廣信號穩定等特點吸引了大批用戶的喜愛,不過隨著用戶的不斷增多,中國移動在處處算計用戶的錢包:惡意扣費、套餐陷阱和資費只升不降等套路層出不窮傷透了無數用戶的心,中國移動靠套路賺的錢還少嗎
  • 川普,終是作繭自縛,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10月23日文章《最後一辯》截圖 回顧這二人的廝殺過程,可圈可點之處有很多,時至今日,當拜登即將榮任、川普即將離去之際,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拜登為何取勝、川普又何以 都說川普打的是「七傷拳」,傷別人的同時也在傷自己,確實如此。
  •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30架客機訂單取消,失去中國巨大飛機市場
    但是該國卻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不遵守貿易規則,結果失去了中國巨大的飛機市場,30架客機訂單打了水漂,實在是得不償失。每年的國際通用航空大會上,也會有這款飛機的亮相,而且也獲得了中國很多飛機愛好者的贊同和認可,可以說,捷克的客機貿易在國際經貿合作中是一帆風順的,中國也很樂意和捷克這個國家合作,但他們卻沒有珍惜中國市場,真實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啊。
  • 《情滿四合院》許大茂戲精上身,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結果雙方扭打起來,秦淮茹和秦京茹爭吵當中,秦京茹把自己當年假懷孕的事給說漏了嘴。許大茂萬萬沒有想到本來是算計傻柱的,結果出醜的卻是自己。傻柱和秦淮茹已經領了結婚證,不能拿他們怎樣。反而是自己被秦京茹假懷孕騙婚了這麼多年。容瑄想說:許大茂演了這麼一齣好戲,偷雞不成蝕把米,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你覺得呢?
  • 川普,終是作繭自縛,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對於大選本身,沒太多可說的,靜待結果即可,相對來講,大選背後的一些東西更值得關注。 都說川普打的是「七傷拳」,傷別人的同時也在傷自己,確實如此。事實上,自2018年貿易戰開始至今,美國對華逆差是在不斷擴大的,貿易戰根本沒起到什麼作用,反而是傷了自己卻沒傷到別人,這便是川普即使大選形勢不好,也基本不顯擺自己貿易戰的功績。 2, 傷資本 川普可以保護傳統資本,但沒必要大傷全球資本,即使有矛盾的存在,也應儘量在此二者間尋找一個平衡。
  • 英國幹涉香港事務,我使館:立即糾正錯誤,否則必然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3、英國宣布BNO港人明年起可申請赴英居留當地時間7月22日,英國政府公布了有關英國海外公民護照(BNO)的擴權詳情規定,稱從明年1月起,持BNO港人可申請特別籤證赴英居留,他們還可攜帶直系親屬,包括1997年7月1日後出生的子女。我駐英使館發言人23日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稱將做出有力回應。
  • 山東諸侯擁立秦質子為王,原本想弱秦,結果卻搬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魯、宋、鄭、衛、中山是二流的千乘之國。此外還有活躍在華夏大地上的義渠、巴、蜀等邊陲諸侯國。這些諸侯國共同譜寫了一部精彩紛呈的戰國歷史,只不過到了戰國中後期,其餘相對小的諸侯國要麼被滅,要麼被蠶食的幾近滅亡,話語權已經幾乎沒有了。
  • 首席核科學家遭暗殺,伊朗加速濃縮鈾提煉,以色列搬石頭砸自己腳
    如今以色列是搬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原本通過刺殺法赫裡扎德可以影響伊朗核武器的研製,不過如今伊朗卻是加速了這個進程
  • 蔡英文若是再被美國牽著鼻子走,恐怕會把石頭砸自己腳上
    可笑的是,民進黨當局作為美方的「棋子」卻還樂在其中,但是他又怎麼會知道,他這顆「棋子」只是美方在謀求政治利益時作為惡化中美關係的「一張牌」,但是真正涉及到美方自身實際利益的時候,美方還是會優先考慮自己的利益,至於民進黨當局這顆棋子,那個時候可能就不在美方的考慮範圍之內了。
  • 搬起石頭砸腳?莫迪又對中國APP出手了!中使館火速發聲嚴重警告
    然而印度除了購買武器外,卻忽略了國內的疫情以及印度士兵的防寒物資,這導致印度的戰鬥力依舊沒有什麼進步。但印度政府似乎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反而還對自己的戰鬥力引以為傲,對中國更是咄咄逼人。曾幾何時,印度已經開始抵制了100多款中國APP,這個操作導致印度的很多視頻博主失業,印度最終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 東識自作聰明,那溪搬起石頭反砸了自己的腳
    就像當初她固執地等著星辰見自己一樣,哪怕只有一點希望,她都不願意放棄僅有的親人和愛人。姑母告訴她,幸福是要靠自己去爭取的,所以她總是會再多努力一點,這樣的初月並不卑微。那溪與初月不一樣,那溪不會顧忌什麼深情厚誼,把利用與反利用玩得風生水起,也正是這樣,她才永遠都得不到薛曜的認同和好感
  • 電影《寄生蟲》:抱著石頭的人不僅走不遠,可能還會砸到自己的腳
    果然,自從有了這塊石頭開始,金家真的開始走運了,一家人全都成功「寄生」到了富裕的樸家。正是如此,金家人特別是大兒子,開始相信這塊石頭就是好運的象徵。以至於在大雨淹了金家後,金基宇仍捨不得放下那塊石頭,抱在懷裡睡覺。結果,在後面的劇情中,他被這塊石頭砸得很慘。
  • 推卸責任,慣性甩鍋,歐美擔心些什麼?
    推卸責任,慣性甩鍋,歐美擔心些什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之後,有很多國家都在甩鍋,義大利在甩鍋,德國在甩鍋,英國在甩鍋,美國也在甩鍋,把新型冠狀病毒導致的危機、災難「政治化」,把新型冠狀病毒導致的危機、災難的責任推給他國,這是為何?
  • 鬥羅大陸:黃金一代中最慘的焱,搬起石頭自己砸自己的腳
    近期鬥羅大陸動畫的劇情最大的看點就是小舞獻祭,至於其他的劇情,基本是繼承了原著的劇情走向,大體上沒有什麼懸念。如果說有什麼值得觀看的地方的話,那一定是那些細小的改動。在動畫當中,最開始的時候,唐三故意釋放自己的精神力,讓菊鬥羅月關發現,而之後就是唐三和武魂殿四名魂聖展開大戰的場景。雖然說在這裡的劇情中,動畫對於原著的改編有些離譜,但是唐三以一個魂王的魂力等級去大戰四名魂聖,並且還輕鬆地將對方打傷,還是讓人看得十分過癮的。唐三不愧是經常開掛的選手。
  • 外交部:中方將考慮不承認英國國民海外護照作為有效旅行證件...
    據央視新聞消息 在今天(23日)下午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就英國國民海外護照提問:英方現在表態稱
  •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這場鬧劇什麼時候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