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句與警言:梁信軍關於疫情危與機的十四個判斷​ | 獵雲網

2021-01-15 獵雲網

獵雲網註:梁信軍認為,凡是依靠人流量的行業會受到很大影響,但行業不會消失,不過市場集中度會提升,其中的一些資本不夠厚實的中小企業會陷入困境,龍頭企業迎來重組和做大的機會。房市可能利好,但更可能是曇花一現。文章來源:晨哨併購,作者:梁信軍。

2月15日,復星集團聯合創始人梁信軍應長江大講堂之邀,線上開講了《疫情下的危與機 未來海外高成長市場機遇》。梁信軍認為,不要浪費這場危機,危和機本身是並存在,既要看到危情,又看到其中機會,此外梁信軍拋開疫情影響,給出了未來海外高成長市場的判斷和具體投資建議與忠告。

梁信軍認為,此輪疫情將在5月結束,財政政策應該行動起了對困境中小企業和低端困難家庭進行救濟,為對衝疫情影響,貨幣政策寬鬆和繼續加槓桿可能也是被迫會要採取的手段,但應該是臨時性的而不是長期的,政府去槓桿的戰略不能改變。凡是依靠人流量的行業會受到很大影響,但行業不會消失,不過市場集中度會提升,其中的一些資本不夠厚實的中小企業會陷入困境,龍頭企業迎來重組和做大的機會。房市可能利好,但更可能是曇花一現。股市第一季度有走跌空間,下半年到年底會攀升,並私下打賭說,2月4日起到年底,A股重要指數總體升幅會在20%,港股也會被惠及。

以下為演講錄音中關於疫情危與機的部分整理:

我覺得最重要想講的一個話題,也是今天的講座之前,周立副院長給我發了個簡訊,我們要一起不要浪費這場危機。我覺得,危、機,本身它是共存的。

今天我會給大家講兩個方面題:第一個是疫情下面的危和機,講3~5個月的疫情可能帶來的危和機或者機會;第二個是未來的(機會)區域。未來戰略性的機會或者戰略性的挑戰,實際上是有四個。但因為時間關係,有兩個就完全不展開了,一個是AI的挑戰跟機會,另一個是區塊鏈的挑戰和機會。今天重點講,第一個是區域發展的問題,也就是長期高增長的穩定兌現和經濟體量的這個關係,也就說你要找高增長市場,應該到什麼方向去找?第二個是戰略方面,我會談一談政府跟貨幣信用的問題,要尋找哪裡是長期資產的避風港。

先講第一個話題,就是關於疫情的機會問題。

NCP疫情 兩波影響 持續到五月

疫情的機會,這一頁PPT裡面選用了很多都是孫明春的觀點,孫明春在海通國際宏觀研究方面有一個文章叫疫情下的宏觀政策,說要把困難估計足,寫得非常好。

在這裡面我特別寫了一個標題,是3~5個月的疫情機會,其實也是我對疫情的一個認識。現在官方的口徑認為4月份疫情能夠得到大幅度的減緩,個人預計可能會沒有這麼樂觀,我預計到5月份會大幅度的減緩。不管是4月還是5月,我覺得總是一個短的階段,不是一個長期的事。從供需角度出發,影響已經很清楚了。

第一,春節市場已經失去了。在中國 ,新年跟春節的市場是一個非常大規模的市場,對有些消費行業、消費企業來說,甚至能佔到它1/5或1/4的規模,現在這個市場已經完全不存在了。

第二,接下來還會有一波影響,由於物流還有包括交通、封城這些問題,可能會進一步帶來一些中小企業的倒閉、失業人口的增加、家庭收入的下降,還會帶來第二波的需求和供應方面的衝擊。這個衝擊,我相信不會在四、五月份就結束了,可能還會繼續延緩。

這個損失是放在面前的,是沒有人可以去否定的。

因疫情陷入困境的低端家庭、中小企業的救濟迫在眉睫 財政政策要先動

當然,這也考驗政府下面應該怎麼做?

我的判斷,政府的貨幣和財政政策有一些現在已經開始動了,有一些未來還會啟動。

財政政策肯定會先動了。財政政策重點應該考慮的是兩個方向。一是,怎麼樣補貼家庭。由於就業收入的問題、包括這一次整個新增加的一些開支問題,家庭尤其中低端的家庭,的確是面臨著生存壓力的,所以對這樣的家庭一些消費補貼勢在必行。二是,企業、特別是有很多中小企業的現金流的確是非常緊張。所以政府在財政政策方面,怎麼樣去對這些企業和家庭進行救濟,我認為是迫在眉睫要做的。這個做了也會有效地減少第2輪的需求和供應的衝擊問題,否則第2輪的衝擊可能還是比較大。

滯漲當前,貨幣直接投放受大限

但是政府在貨幣政策方面面臨一個非常大的壓力。

因為1月份的通脹漲得非常快,CPI經過長期低迷(在二點幾左右),在1月份衝高到5.4。5.4在過去8年來是最高了。上一次, CPI基本上是在2012年和2011年,還有2008年、2007年,以及2004年到過5.4的規模,也就是從近20年當中,這是第5次CPI衝到5.4。如果大家要注意一下2003年的非典,你會看到非典過後將近半年多,物價是不斷的往上升的。所以,現在貨幣政策的選用上有一個非常大的壓力,實際上就是我們經濟學上常說的所謂的滯脹。第一經濟不增長了,第二通脹又很大地增加,直接放貨幣下去,可能短期之內是沒有用的。

GDP槓桿率已高達250-260% 經濟繼續加槓桿後果很嚴重

孫明春在那篇文章當中還提到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加槓桿。如果在貨幣政策上加槓桿有哪些風險的問題,我認為他提的也是非常中肯的。

從2017年開始,政府就一直在去槓桿。從2017年到現在為止,在去槓桿、穩槓桿方面,政府的政策一直是比較連貫的。其實,也是因為現在的槓桿的確是非常高了,我們看到像居民部門、也就是家庭部門的債務佔GDP將近50%了。如果居民部門加上企業部門加在一起,大概有210%,也就是企業部門將近160%左右,如果再加政府部門現在官方公布的有37%,基本上250-260%左右。GDP槓桿200%在全球比較來說都是非常高的,中國肯定是最高的一批國家之一。

在這種情形下,如果繼續升槓桿,會帶來兩個現在就能預料得到的後果。

如繼續加槓桿 國內融資成本降低、海外融資成本走高

當前外債已達2萬億美元,佔外儲的43%。繼續加槓桿,境外融資成本走高,如外債持有方再信心不足,擠兌效應非常可怕

第一、是海外的資本、海外的投資人對於中國政府的、企業的償債能力會發生非常大的擔心。償債能力擔心之後,你直接的後果是國家的評級、企業的評級可能會隨之調整,國際融資的成本會進一步提高。甚至會擔心債務的可持續性,以及導致進一步有一些外資的流出,從而對匯率的的穩定都產生非常大的困擾。這不是危言聳聽,大家如果看這頁PPT的右側這張表,現在我們經常說我們的外儲是很高的,全世界第一大,有3萬多億美元,但是,我們的外債從2008年的4000多億美元,現在也一下子就攀升到了2萬億美元。還有一個壓力的地方,是短期外債、也就是一年到期的外債,已經佔了整個外匯儲備的43%左右。如果說外債的持有方信心再不足,擠兌效應是非常可怕。所以,假如說政府採用加槓桿的措施,很大可能會導致兩個結果:第一,外部的融資、海外融資的成本會進一步提高,海外的投資人可能會更加小心。第二,內部,由於你加槓桿,需要發行更多的人民幣債務,融資成本反而是下降的。所以,有比較大的概率,在未來一段時間可以看到內外融資成本的變化,內部融資成本低,外部融資成本可能會顯著地升高。

10%的存款準備金率繼續下調空間有限 該印鈔就得印鈔如果加槓桿的貨幣政策得以實施,那會產生什麼後果呢?

在這一頁裡面放了兩張圖表。其中左邊這張圖表顯示了中國的M2的發行量及年增速的圖。如果直接看M2的總量,是蠻可怕的,已經到了198萬億,接近兩百萬億人民幣的規模。但是如果你看M2的年增速,其實是非常有意思的,從2017年的7月份開始,它的年增速就一直穩定地控制在9%以下,基本上在8%~9%的增速區間,遠遠小於過去比較高的13%、14%這麼一個規模。因此,從2017年的7月份至今,整個中國政府關於控制M2、控制貨幣發行的方面的決心和政策是連貫的。

最近大家也看到,剛剛1月20號之後,央行就降低了存款準備金。我們存款準備金一度曾經高達24%,這相當於,100塊存款中24塊錢要存在央行,而且不給利息或者給的利息是非常低的。這樣等於是限制銀行的信借貸能力,降低銀行的借貸槓桿。

現在,經過幾輪的存款準備金的調減,這一輪之後,調到了10%。10%,與美國對大銀行的要求已經接近了。當然,如果與我國臺灣大概7%左右比,存款準備金這樣一種貨幣政策應用工具還有一點點空間,但空間也不太多。

所以,可能沒辦法,該印鈔就得印鈔。當然,如果印鈔之後,也由於我國的貨幣流動的(特點),它是受限的,不是說人民幣在資本項下可以在全球進行流動,還是受限制的。因此,國內如果M2增速提高,更多會對國內資產價格會產生深刻的影響。第1點我剛才已經講到了,如果M2還要增發,國內的融資成本會比較大幅度的下降,甚至利率也有可能會有一定的調減。另外,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我們不用去猜它的利率

不管是怎麼樣,升槓桿對融資成本,對國內的資產市場影響非常大。國內第一大的資產市場就是房市,第二大就是股市,房市的規模遠遠大於股市。

房市會漲,曇花一現 ,系貨幣推動,非需求推動

關於房市的問題,我一貫的觀點是很清晰的,住房的漲和跌有幾個因素導致:

第一個,房市的問題是供和求的問題,答案是清晰的,在中國整體的範圍內就是供過於求了,特別是住宅。

第二個,房市也是一種貨幣現象,它與貨幣的利率,即銀行的存款或者貸款的利率以及貨幣供應是有關係的。如果利率下降,房市有很大的概率是要漲價,如果加息,房市會跌價。如果你多發貨幣,房市會漲價。如果你控制貨幣發行量,房市會跌或者是不動。現在從貨幣政策來看,可能對房市的漲價是有利的。

第三個,房市的問題也是人均財富和GDP發展一定階段的一種現象。從中國看,無論是人均的GDP,還是二手房的交易量等等,都不支持房價還可以持續地、大規模增長。

第四個,房市的問題也是一種家庭資產配置的問題,根據最近的一次、2017年年底對家庭資產配置的大規模抽樣調查顯示,中國的城市家庭、城鎮家庭90%左右的資產已經配在房地產上,所以我就很難理解,一個家庭90%的資產都已經配在房地產上了,你怎麼能指望它繼續增加對房市的資產配置。所以,如果今年房價漲價,會是曇花一現,並不是整個健康的供需兩旺的現象,更多的是一種貨幣推動,而不是需求拉動的現象。

A股現在跌有空間,股市到年底會漲,私下打賭,漲20%

對股市,毫無疑問,會有催長的效果和作用。我個人在一個小圈子裡跟朋友打賭說,如果按照2月4號的A股的股指,或者說A股50滬深300等等的股指,我個人相信有非常大的概率,到今年年底會有20%以上的增幅。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因為貨幣的發行的問題,當然這只是我個人估計,最後還是要看國家的政策實際實施情況。

當然有一點,從現在開始到整個疫情結束,我覺得股市還是會有跌的空間。其中之一,中國A股有很多會出季報,香港有些公司也會披露它國內的子公司或者主要公司季報,我相信跟非典情況一樣,有很多的A股公司一定會把很多的錢款抖落乾淨,把家底徹底的清倉、弄清楚。弄清楚之後,你淨資產跌、利潤跌,當然股價也會跌。但整個大的形勢,到今年下半年、到年底,由於貨幣的供應關係,大概率股票會漲,當然也會通過港股通傳遞到香港去。

如M2擴大,利好金融機構

所以,今年除了房、股市之外,對金融機構來說也是利好。前面大家都很擔心金融機構的壞帳問題,今年如果整個M2要擴大,對金融機構來說相當於分母擴大。分母擴大,它的壞帳率又下降了,它的壞帳的清繳的緊迫、清理的緊迫性又下降。所以,對金融機構的業績來說可能也是一個利好。

於國家而言,應堅持控槓桿;於疫情緊迫,投放貨幣可理解;如政策由此轉向,會釀成將來不可收拾危機

當然,我想講一個觀點,從國家來說,還是應該堅持關於控制槓桿的戰略。當然,當前由於疫情的這種緊迫性,可能被迫要做一些貨幣投放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說由此政策轉向,其實是在醞釀一個非常大的、更大的將來不可收拾的危機。

因此,如果大家想在疫情的這件事情上能夠有所動作 ,其實就是要猜測和估計政府貨幣政策。

依靠規模人流創造效益的行業受影響,行業市場向龍頭企業集中

市場情緒隨著疫情的5月份左右結束,慢慢也會恢復理性的!當然我剛才提到5月份結束之後,可能還有第二波。

由於中小企業破產,就業人口減少,收入減少導致的後續問題。比如說像旅遊、餐飲、航空、會展這些行業會遭受起碼3~4個月的影響,這麼一個業績的大幅度的下滑,在這種情形下會出現什麼情況?

首先,這個行業是不會消失的,但很多負債率比較高,規模比較小,自身資本墊資不夠厚的企業會被清掃出局,更多的市場份額會向頭部企業集中。凡是只需要人員聚集、人員的大規模流動來創造效益的這種行業都會受影響,但這些行業的頭部企業,未來的規模會更大。大家可以關注一下,如果在疫情的情緒影響的區間裡面,這些行業的估值會大幅度下降。但是頭部企業等到疫情結束之後,它的集中度、它的份額反而會上升的,所以值得看看。

我想特別說,從戰略上這次疫情會帶來兩個非常重大的改變。大家可能還記得2003年的SARS,SARS這件事情,整個產生了兩個非常重要的突變性的變化。

第一個是,第一次把中國的PC遊戲這個行業給它搞大了,之前非常小,從2003年開始,一下子上到比如說百億人民幣這種規模、甚至百億利潤的行業,而那時候電影也就幾十億人民幣的銷售額。

這之後,它還同時催生在線購物。在線的購物包括今天淘寶等等,都從那個時候相當於進行了一次全民教育,老太太、家庭很多主婦都學會了怎麼在網上買東西了。

在線教育被催熟,在線辦公被吹大,手機遊戲肯定先被搞大

這次疫情,影響很大。第一個,就是在線教育,第二就在線辦公。

在線教育的問題,你看,今天對我個人來說也是第一次做主播,我從來沒做過,很多老師也沒做過,有很多學校有很多學院他可能都非常排斥這些東西,我想包括我們長江的很多教授可能都排斥這東西。但是在非常時期沒辦法,你被迫要去做,你做可能感覺也沒壞,學生也是的,過去他可能比較排斥這種在線的學習。現在看,有一些非學歷教育的,他可能覺得這玩意挺好,也比較安全,有些學歷教育的某些課程他可能覺得也很舒服。所以,它會把在線教育的教和學,包括供應方都給他催熟了。

同樣,在線辦公也是類似的例子,原來SaaS其實是非常小的,現在這種情形 ,由於疫情要持續3個月5個月,人的流動是受限制的,大家可能被迫慢慢地把在線辦公這個行業會吹大。

當然在這兩個小行業,即在線教育跟在線辦公搞大之前,首先搞大的是手遊,手機遊戲肯定是搞大的。

中小企業怎麼轉型,業務往線上轉,沒壞處

所以,提到有些中小企業說自己轉型的問題、怎麼辦的問題,我覺得有這麼一次危機,迫使你認真地考慮,把自己的業務往線上轉型,其實是沒壞處的。

你可以認真的想一想,包括像咱們長江商學院在內,都要思考這些問題。

第二個,對所有的企業來說,剛才我特別提到貨幣政策的問題,我覺得有非常大的概率,貨幣政策會很快就會寬鬆,你今天就應該回家去準備怎麼發人民幣債或者獲得長期貸款、政策性貸款以及獲得財政補助的所有資料材料,你今天就可以回家去弄了,如果政府提出來,你第1天就可以上交,下一周你就可以報上材料去,這樣你就很可能3月份就可以融資了。

另外,整個市場低迷,中小企業遭遇危機,也需要有人拯救、有人接盤。我覺得龍頭企業集中擴大自己的行業規模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機。

第四個,是關於供應鏈的問題,通過這一次大家也能感覺到了,如果你的供應鏈全部擺在中國,或者說你的供應鏈沒有可靠的物流的保障,也是存在很大的風險。因此,今後再怎麼樣優化自己的供應鏈的布局方面,可能很多企業家也會有一些新的思考。

當然,這個事情從往壞處去想,疊加了中美的貿易戰之後,的確會導致有很多海外的機構,海外的公司會對中國的供應鏈、安全性產生一定的擔憂,他們可能會做B方案是完全可能的。

中美貿易戰:年增進口1000億美元

今年兌現蠻有壓力,一些國內行業被進口替代、壓縮,一些對別國對中國的出口被美國的出口替代、壓縮

順便講一下中美的貿易戰的問題。

根據中美1月15號籤訂的第一階段的協議,中國在未來兩年每一年要新增進口1000億美元的美國貨品。大家都知道中國現在每年大概進口量是2萬億美元,所以今年按道理來說,我們新增1000億不是個問題,也就是增加個5%,各方面擠擠就出來。

但是今年我們從1月份到4月份,甚至到5月份會損失大概3~4個月的消費。同時,由於這次NCP疫情的整個進展,會進一步損害國內的消費市場數個月。因此,今年1000億美元其實是蠻有壓力的。

如果按照早期的一個全面協議,中國是有可能每年需要承諾新增2000億美元的進口,連續5年到第5年的要新增1萬億美元的進口。大家想想看,我們現在從美國進口的量也就是千把億美元,你一下子說每年要增加2000億美元,連做5年。其實大家可以去琢磨琢磨看,無論是按照第一階段的協議的每年增加1000億美元,連續兩年,還是後面的可能每年增加2000億美元,連續5年。大家都可以想想,第1個1000億美元或者2000億美元,從美國進口,你猜一猜最大可能性的我們是買什麼東西?

我個人覺得,比如說買汽車、飛機是最有可能性的,因為體量大,汽車的體量也很大。然後,川普總統心想念之的就是農產品、肉類,還有包括天然氣,還包括醫藥產品、醫療產品,以及包括金融。所有的這些,從美國購買1000億或者2000億,其實會替代兩個東西。第一個是會替代國內原有的生產和服務供應商,第二個替代的是別的國家對中國的出口,或者中國從美國之外的其他國際市場的進口,所以它是有替代跟壓縮效應。

所以,第一,對中國的生產供應商,包括這些行業毫無疑問是有影響的。第二,也會影響到對中國出口的其它國家,這些國家對中國得出口,將來會有所壓縮和下降。因為如果你連續每年1000或2000億美元的這麼增和減,美國一增1000億,別的國家就減1000億或者減800億,然後200億減國內的生產商,連續五六年做下來 ,第一,會影響一些國家,比如像歐盟、日本對中國的出口,第二,由於他們對中國的出口減少了,它也會加強跟中國的貿易摩擦。當前而言,從美國多買一些東西,影響的是中國的本地的製造業,但是未來還會影響中國的出口這些行業。


相關焦點

  • 賓果智能CEO閔海波確認出席本次獵雲網人工智慧產業峰會​
    【獵雲網北京】10月14日報導近年來,由深度學習引爆的第三次人工智慧浪潮,以及算力的進步和數據的爆發,使得人工智慧技術快速走向成熟,並逐步落地產業應用10月16日,閔海波先生將出席本次獵雲網人工智慧產業峰會,分享其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經驗與思考,和現場嘉賓共同探討人工智慧應用落地和商業化的未來與發展!
  • 從圖靈機到物聯網,開發者需要的是什麼? | 獵雲網
    獵雲網註:關於作業系統,人們耳熟能詳的莫過於Windows、 iOS、 Android,其構成了電腦或手機等硬體設備必不可少的部分。當前,物聯網浪潮來襲,形式多樣的智能硬體也逐步進入人們的視野。
  • 空客中國CEO:疫情帶來「危」與「機」可持續發展是根本
    圖:空中巴士中國執行長徐崗先生民航資源網2020年9月23日消息:新冠疫情侵襲數月,全球航空業在今年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陣痛期,不僅元氣大傷,而且更是對人們選擇航空出行的信心帶來了沉重打擊,不少業界專家都預估需要數年才能得以基本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 夢加睡眠監護儀:「傾聽」你的呼吸 | 獵雲網
    【獵雲網上海】9月30報導(文/小蒙)別說你沒想過「數錢數到手抽筋,睡覺睡到自然醒。」看來「睡覺」和「錢」就重要性而言,那是可以比肩的。數錢到快抽筋時,手筋就會告訴你它快撐不住了。
  • 英語趣配音CEO譚美紅應邀出席2020年度CEO峰會暨獵雲網創投頒獎盛典
    2020年12月2日到4日,以「逆勢生長」為主題的第六屆CEO峰會暨獵雲網創投頒獎盛典在北京舉行。今年獵雲網重點聚焦新經濟體系及新產業結構下成長起來的新一代企業家,挖掘創業新生力量,為2020年在逆境中蓬勃生長的企業搭建互動交流契機。
  • 警報:百度文庫要抄了知乎的後路 | 獵雲網
    如果加入問答功能,那就可能抄了知乎的後路…… 獵雲網 6月28日報導 (編輯:馬凱 )幾乎所有網際網路媒體同行在談到知乎時,都認為,這是一家不錯的網站,上面聚集了很多的專業的人士,每天產生著大量有價值的內容
  • 臉蛋:皮膚測試的智能硬體+APP+社區 | 獵雲網
    創始人段俊濤告訴獵雲網,能夠真正的為女性解決問題、提供價值的才能被稱為真正的智能硬體。臉蛋同時滿足女性的扎堆尋同類心理,建立護膚相關的社區,可以讓用戶互相交流、吐槽、分享,為避免出現知識性錯誤,臉蛋還邀請了專業人士為用戶解決問題。
  • 悄悄話:主打匿名聊天的社交應用 | 獵雲網
    獵雲網12月1日報導(文/衛清)今年年初,市場上同時湧現了多款匿名社交產品,但是使用手機號註冊,一開始就徹底輸在起跑線上了。「悄悄話」的出現憑什麼讓匿名聊天得到保障,下面,讓獵雲網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它。
  • 戰勝創業的天敵:自我 | 獵雲網
    關於改變、創業,我們最大的障礙就是鏡子裡那個盯著自己的自己。而給我們灌輸錯誤信息並阻止我們改變的、最主要的根源還是我們自己。你的自我是製造敘事謬誤的「工廠」,它為了阻止你改變,首先會做的便是阻止你去面對現實。
  • 復星創始人棋局:新生代管理層上位 梁信軍仍是股東
    復星創始人的控制權棋局:「新生代」管理層上位,梁信軍持有股權未減時代周報記者 吳綿強 發自廣州「這都是誤傳,(公司高層)沒有變化。」11月10日深夜,面對外界持續關注的復星人事變動問題,復星國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復星集團」)執行董事、聯席總裁陳啟宇回應時代周報記者稱。
  • 關於網傳「漢中老太太碰瓷」的情況通報
    ​關於網傳「漢中老太太碰瓷」的情況通報 今日,網傳「漢中老太太碰瓷?」現將相關情況通報如下: 8月10日上午7時許,110接群眾報警稱,漢臺區前進路電視塔附近一老年婦女與一小轎車車主發生警情。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一大隊先期趕到現場處警,排除交通事故。轄區北關派出所隨後進行調查。經初查,老年婦女系無事生非,當事車主沒有支付任何賠償。網傳「車主給老人掏了三千元才算了」系謠言。
  • InnoSpace2015(秋季)Demoday,12個項目,12種創業 | 獵雲網
    2、Ai Search: 個性化搜索標籤搜索利器Ai Search是首個基於用戶興趣和個性化需求的優質站內搜索聚合,打造更精準、更高效的私人搜索利器,讓用戶不必再忍受信息量龐大、檢索時效低、個性化功能薄弱的傳統搜尋引擎。
  • | 獵雲網
    獵雲網編輯君不願意相信樂視傻到認為有能力跳過小米,直接挑戰蘋果。果真如此,樂視的勝算又有多少呢?獵雲網編輯君認為,樂視目前能夠毒死(顛覆)小米的可能性仍然不大。小米模式在發展,當雷軍也在逐漸布局生態圈時,樂視超級手機的開放生態基本上沒有任何優勢。與此同時,樂視模式又在某種程度上,在走小米的老路,並且還處於落後狀態。
  • 探尋智慧教育創業風口 「智教資本+獵雲網」開啟巡迴路演
    (原標題:探尋智慧教育創業風口 「智教資本+獵雲網」開啟巡迴路演)
  • ...領投數千萬天使投資,攝星科技要追尋智慧防務的星辰大海 | 獵雲網
    據楊理想介紹,在2015年前後,剛剛進入軍工單位不久的他,曾連續接到業界大佬3個電話邀約,邀請他加入。曾任職於微軟亞洲研究院及阿里,在人工智慧前沿研究和大規模流量商業變現實戰上有深厚積累和豐富經驗的某公司創始人亦曾向他發出過邀請。彼時,楊理想的判斷是,「AI泡沫很大,大家都在炒作概念,不適合真正做事。」
  • 新加坡10大「不差錢」網際網路創業公司 | 獵雲網
    就隨獵雲網編輯君一起來看看新加坡十大資金雄厚的公司吧! 獵雲網3月5日報導  (編譯:圈圈)獵雲網註:新加坡,亞洲初創企業的首選之地,融資環境的優越,讓企業的發展勁頭十足。
  • 馬斯克今晚公布最新火星移民計劃 YouTube直播 | 獵雲網
    獵雲註:馬斯克周一發表推文稱,他將在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召開的國際宇航大會上,公布最新火星移民計劃的「重大改進」和「意想不到的應用」。SpaceX將通過YouTube Live直播該事件。文章轉自:BI中文站,編譯/林靖東。
  • | 獵雲網
    獵雲網4月21日報導 (編輯:馬賑翊)上周,國外一條關於幾大運營商聯合手機製造商,決定在2015年為所有手機預裝「自殺按鈕」(Kill Switch)等反手機盜竊功能的消息,引起了人們的歡呼。
  • | 獵雲網
    獵雲註:如何理解消費升級現象背後的規律,並發掘偉大的消費企業?源碼資本王星石認為,需求分化、此消彼長是消費升級的主要行為模式,「此消」、「彼長」兩個方向都有機會出現獨角獸。獨角獸來自三個象限,即大眾升級需求、大眾降級需求、小眾升級需求。
  • 谷歌驅散雲彩,讓衛星地圖更清晰 | 獵雲網
    獵雲網Via:TechCrunch 1、獵雲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轉載必究,如需轉載請聯繫官方微信號進行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