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了主星的1/4,無論是原生的還是捕獲的,月球都太大了

2020-10-23 科學信仰


在人類還對宇宙一無所知的年代裡,月亮有著與太陽同等的地位,因為從地球上看起來,太陽和月亮就是一般大的,一個統治白晝,一個主宰黑夜。

現在人類對於宇宙已經有了一定的認知,也知道了月亮和太陽所呈現出來的視覺效果是怎麼一回事,其實原理很簡單,太陽的直徑大約是月球直徑的400倍,而地月之間的距離大約為地日之間距離的1/400,所以在地球上看起來,太陽和月亮自然就是一般大的了。月球現在已然成為了人類最為熟悉的地外星球,人類不僅已經親身踏上了月球的土地,而且也已經一覽了月球背面的風貌,但這並不是說月球對於人類而言就沒有秘密了,事實上關於月球還有很多令人不解的地方,而最為典型的一個就是月球太大了,作為一顆衛星,它甚至超過了主星的1/4。


月球的直徑為3476千米,算不上是一顆很大的天體,但問題在於月球所繞行的主星,也就是地球的直徑也不過1.27萬千米而已,也就是說月球的直徑超過了地球直徑的1/4。

這有什麼問題呢?問題就在於這種比例在太陽系的行星之中是獨一無二的,而且是非常離譜的。先來看看木星,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其質量比其餘七大行星加總的2倍還要多,它就像一顆不會發光發熱的小太陽一樣,擁有諸多的追隨者。木星的衛星數量達到了79顆,而其中最大的一顆就是木衛三了,它的直徑大約為5200千米。顯而易見,木衛三是一顆比月球更大的衛星,但關鍵在於木星也比地球大多了,木星的直徑約為14.3萬千米,也就是說木衛三的直徑只有木星的1/25左右。


比地球大的木星是如此,比地球小的火星也是如此,火星作為地球的鄰居,直徑只有6900千米,約為地球的一半,但它的衛星數量是地球的一倍,它擁有兩顆衛星。

火衛一是火星最大的衛星,它的直徑大約為12千米,快接近火星的1/600了。木星和火星是如此,太陽系中的其它行星和它們的衛星大小之比也大體如此,就無需再一一舉例了。為什麼這些行星與衛星的比例都如此小呢?其實這才是正常的,因為行星的衛星無非有兩個來源,一個是原生的,另一個是捕獲的。原生的衛星就是與行星一同形成的衛星,它們與行星的關係就和行星與恆星的關係非常類似。在恆星形成的時候,大量的物質凝聚坍縮成為恆星並吸附周圍的物質,只有外圍極少量的邊角料會組成行星,所以太陽自己就佔據了太陽系物質總量的99.86%。


恆星如此,行星也是如此,先形成的天體會佔據絕大部分的資源,所以能夠留下來組成衛星的資源是非常有限的,所以衛星與行星的比例不會太大。

原生的衛星不會大,被捕獲而來的衛星就更不會大了,甚至於它們會比原生的衛星更小。這是因為如果一顆天體過大,那麼行星是無法將其捕獲的,最好的例子就是火星,它的兩顆衛星都是捕獲而來的,所以它們和火星相比,個頭也非常的小。現在明白為什麼直徑超過地球1/4的月球顯得那麼不正常了吧?不過一個天體既然存在,那麼就必然有它的道理,不正常的比例必然意味著一種不尋常的誕生方式,科學家們認為月球很可能是被撞出來的。


科學家們認為在地球形成早期,地球軌道上還存在著另外一個天體,並將這個假想的天體命名為忒伊亞,而忒伊亞這個名字是希臘神話中月神的母親。

由於天體之間存在著相互的引力作用,所以兩顆軌道過近的天體是無法相安無事穩定運行的,於是在某一時刻,二者相撞了,相撞所產生的碎片在地球的周圍形成了一個類似於土星的行星環,之後,這個行星環中較大的碎塊開始合併周圍的物質,最終形成了一顆新的星球,它就是月球。忒伊亞撞擊說雖然是一個假說,但它也是關於月球形成最合理的解釋。其實在太陽系中大比例的衛星並不止月球一個,雖然太陽系中其它行星的衛星與主星相比都很小,但太陽系中有一顆矮行星,也就是冥王星,它就擁有一顆很大的衛星,卡戎。卡戎圍繞冥王星運動,而它與冥王星的比例比地月之比還要大,它的直徑達到了冥王星的一半。

相關焦點

  • 月球是地球的衛星,作為衛星卻有主星的四分之一大,這正常嗎?
    月球為什麼會那麼大?地球的直徑是1.27萬千米,月球的直徑是3400千米,兩者差距看起來也不是那麼大!但如何和火星與木星與它們的衛星一比的話,地月系比例就太大了!火星直徑:6900千米,衛星:火衛一12千米,火衛二6千米木星直徑:14.3萬千米,衛星:木衛一3600千米,木衛二3100千米,木衛三5200千米,木衛四4800千米其它案例就不舉了,這地月系比例是1/4,木星系最大比例是1/25,這比例猶如最萌身高比,大家找的都是較小玲瓏型,偏偏地球找了個高大威猛的,這肯定有問題!
  • 地月比例很獨特,我們是否能從中找尋到月球形成的答案?
    海王星擁有十數顆衛星,其中最大的海衛一要比天王星身邊的天衛五大得多,其質量可以達到天衛五的200倍左右,如此巨大的一顆衛星如果和它的主星海王星進行比較,也只不過是海王星的1/4500左右,跟地月之間的比例完全沒法比。
  • 月球約4萬平方千米表面有能力「捕獲」水,對探月有重要意義
    英國《自然·天文學》雜誌10月26日發表的兩項研究中,美國科學家團隊報導了對月球上水分子以及可穩定捕獲水的月球區域的不模糊探測,結論認為月球上約有4萬平方千米的表面具有捕獲水的能力。這些發現對將來的探月任務具有重要啟示意義。此前有研究報導過月球表面的水化跡象,尤其是在南極附近。然而,這些探測都是基於3微米的光譜特徵,這個波長無法區分水分子和礦物中的羥基。
  • 月球約四萬平方千米表面有能力「捕獲」水
    來源:科技日報月球約四萬平方千米表面有能力「捕獲」水對未來探月任務具有重要意義科技日報北京10月26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天文學》雜誌26日發表的兩項研究中,美國科學家團隊報導了對月球上水分子以及可穩定捕獲水的月球區域的不模糊探測,結論認為月球上約有4萬平方千米的表面具有捕獲水的能力。
  • 月球未解之謎1:月球是如何形成的?何時來到我們的世界?
    月亮從古到今,都承載了人們對家鄉,對愛人的無限思念,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它的存在對我們是那麼的重要,那麼的特別,可是你是否也和蘇軾一樣考慮過這個問題,它究竟是什麼時候來的?究竟是怎麼誕生的呢?是和地球一同誕生?還是被地球吸引過來?還是有其他什麼故事呢?
  • 中國境內,被譽為犬界4大才子的原生獵犬,它曾是滿八旗的愛寵
    在中國的歷史上,無論是任何朝代,打獵是一個經久不衰的傳統,一直延續至今,一方水土造一方人,不僅僅是我們人類如此,動植物也是一樣,原生獵犬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在我們中國有很多優秀的原生獵犬,因為善於在叢林中奔走追蹤,圍剿猛獸,有的犬種甚至可以攀爬懸崖峭壁,這都是當地的環境造化的它們。而今天我們就聊一聊生活在中國大山中的這5種山地獵犬,它們不僅擁有著深厚的歷史背景,更加在擁有著優秀的狩獵技巧,在深山老林裡面狩獵有著出色的表現,所以深受當地人的喜歡。
  • 月球發現稀有資源,地球只有不足1噸,月球卻超過100萬噸!
    導語:月球發現稀有資源,地球只有不足1噸,月球卻超過100萬噸!不過讓很多人都想不明白的是,為什麼全世界都在不斷對月球進行探索,而不是選擇將「手」伸向太空更深遠的地方。對於月球的探索,一方面是因為這顆星球是離我們地球最近的行星,其探索難度比起其他星球來說是相對較小的,這也是為什麼美、俄這樣的超級大國,最初都以登上月球作為太空探索的目標。
  • 都理解錯啦!到底怎麼回事?
    一種常見的方法是檢查主星亮度的變化--行星經過主星之前會使主星略微變暗。不過這些細微變化受觀測精度的制約,到底是行星引起的,還是噪聲甚至假信號都不好說。因此,人們把那些由克卜勒望遠鏡找到的系外行星候選者,稱作Kepler Object of Interest,前綴為KOI,後面加上一個序號。
  • 命主星—金星,2019運勢會有哪些起伏?
    之前分別聊過兩期命主星守護下的星座在2019年的運勢會有哪些影響,一個是水星,一個是火星。那麼今天再來說一下命主星金星守護下的金牛座和天秤座。如果想知道你的命主星是什麼?首先,你需要先知道你的上升星座是什麼,上升星座的守護星就是你的命主星。
  • 月球年齡有幾歲?人類登月帶回月球巖石,隱藏著月球的年齡
    返回地球後,太空人攜帶了數百公斤的月球土壤和月球巖石。這些月球物質被密封在實驗室中,一些被科學家研究過,少量被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贈予對於其他國家,我國已收到1克。 科學家希望研究這些月球物質並解開月球的奧秘。在對這些物質進行了詳細研究之後,科學家們獲得了隱藏在月球背後的主要秘密。
  • 月球有地球四分之一大,有人認為不正常,你怎麼看?
    有個人提問:月球是地球的衛星,作為衛星卻有主星的四分之一大,這正常嗎?因此,在衛星裡面,月球與地球之間的比例是最小的,這一點無可置疑。但直徑比並不等於大小比,不管是體積還是質量,月球都還是大大小於地球。從體積上來說,地球約月球的49倍;從質量上來說,地球是月球質量約81倍。
  • Anna佔星課堂|三分主星在佔星中的應用
    學會三分主星的解讀方法,也可以幫助來抓住一張星盤的重點。 在三分主星的應用中,更多的使用多羅修斯系統,晝生人著重看太陽,夜生人著重看月亮。比如晝生人太陽落在火象星座,因此第一三分主星便是太陽,第二三分主星便是木星,第三三分主星便是土星。夜生人月亮落在風象星座,第一三分主星便是水星,第二三分主星便是土星,第三三分主星便是木星。
  • 地球將捕獲一顆「新衛星」,月球也將迎來伴侶,卻似乎被改造過
    地球將捕獲一顆"新衛星",月球也將迎來伴侶,卻似乎被改造過衛星是宇宙當中一種比較常見的星球,太陽系當中,幾乎所有的行星都有著衛星,甚至像木星這樣的行星,衛星更是多達79顆,而衛星也和行星、太陽以及各種小天體一起,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太陽系,對於衛星的獲取方式,往往是行星通過自己的引力進行直接捕獲
  • 月球有地球四分之一大,有人認為不正常,你怎麼看?
    有個人提問:月球是地球的衛星,作為衛星卻有主星的四分之一大,這正常嗎?月球在太陽系衛星裡雖然算大的,但沒有地球四分之一大。截止到2019年,太陽系發現的衛星大大小小有205顆,可能還有沒發現的。木星赤道直徑為142984km,因此最大的衛星木衛三直徑,只有木星直徑的約3.7%(見上圖);土衛六的直徑約土星的4.3%,而月球直徑是地球直徑的27%,也就是比四分之一還要大些。因此,在衛星裡面,月球與地球之間的比例是最小的,這一點無可置疑。但直徑比並不等於大小比,不管是體積還是質量,月球都還是大大小於地球。
  • 月球公轉與自轉完全同步,這不是巧合而是自然規律
    在太陽系,自轉與公轉同步的星球很多,這些星球總是一面朝著它的主星,這不是巧合,實際上是被主星的引力潮汐鎖定了。目前,太陽系的所有行星都還沒有被太陽鎖定。原來有人認為水星和金星可能已經被太陽潮汐鎖定了,後來發現並沒有。
  • 我的太陽系形成——(四)(4)你知道嗎,衛星都是行星捕獲的.
    (1)你知道太陽系中一大堆的問題都是什麼嗎,說出來你可能從沒有聽說過。由於上世紀60年代以來,我們人類登上了月球,對月球的了解也就更加細緻,發現月球的很多物質與地球差異很大,如果要按照當代行星演化理論來解釋的話,很多是說不過去的,於是,就又產生了許多月球起源假說,比如,月球是由於地球自轉甩出去的物質形成的,這種學說叫「分裂說」,還有一種說法是,一個較大的宇宙天體碰撞了地球之後,從地球瓦解一部分物質形成了月球,這種學說叫「碰撞學說」等等,關於火星的衛星也有學說提出。
  • 月球竟然可能是人造物?關於月球,無法解釋的離奇現象
    月球與太陽系其它衛星的不同這個假說變相承認了月球不是太陽系的東西,更不是地球上的東西。那具體它是不是能被地球的引力所捕獲呢?海王星的最大的衛星是,海衛1,海王星的質量是海衛1的四千七百七十六倍。天衛3是天王星最大的一顆衛星,天王星的質量是天衛3的兩萬四千六百三十七倍。大家一看就能知道,星球的質量起碼得是衛星質量的四千多倍才能拽得住它的衛星。現在我們的太陽系已知的衛星裡面,不管是行星和衛星的體積比,還是質量比,都沒有超過1比兩千的。就是說行星無論怎樣,在體積和質量上,也得比它的衛星大兩千倍。
  • 嫦娥運行良好 5日11時25分將進入月球捕獲軌道
    資料圖片:「嫦娥一號」的三體定向  國防科工委1日下午在京召開繞月探測工程首次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國家航天局發言人裴照宇透露,嫦娥一號衛星運行狀況良好,預計5日11時25分進入月球捕獲軌道。
  • 每天都能看見的月球,你對它的了解有多少?科普月球與地球的關係
    有人說月球是外星的飛船,是外星人派來監視地球的,上面的隕石坑都是飛船撞的,也有人說月球是地球無意間捕獲的,在地球還年輕的時候,月球路過時被地球的引力吸引了,那關於這兩種猜想都是建立在人類的想像力上,缺乏事實依據,而目前最可信最有說服力的是行星「撞擊說」。
  • 我國的原生魚品種多多,這些原生魚,大家是否都見過呢?
    隨著各位魚友喜好的逐步改變,越來越多的原生魚進入到了我們的觀賞魚大家族中,我國的原生魚種類繁多、色彩紛呈,其中最顯著的特點是鯉科類的原生魚佔據多數,它們佔到了我國原生魚一半以上的比例。鯰類和鰍類原生魚也佔到了大約四分之一的比例,剩下來的就是其他各種原生魚了,在分布上以長江、黃河和珠江這三個流域居多,但是全國各地也是分布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