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困難,是美國七分之一的異性戀夫婦所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特別是那些超過35歲的人。最近,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TAU)和謝巴赫醫療中心(Chaim Sheba Medical Center)研究人員取得的一項研究成果,可提高接受體外受精(IVF)治療的女性的受孕機會。
據報導,他們的最新研究揭示了先天免疫系統(人類與生俱有的免疫力,而不是後天獲得的)的基因,與卵巢壽命之間的關聯。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最近的《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上。該研究成果是TAU Sackler醫學院Shiri Uri-Belapolsky博士論文工作的一部分。
根據在實驗室小鼠中開展的研究表明,白細胞介素-1(IL-1,先天免疫系統中的一個關鍵蛋白)的遺傳缺失,可提高受精可用的卵子的數量,同時提高卵巢對IVF程序中荷爾蒙刺激的反應。對於那些初時對激素治療反應不良的婦女特別有效。
Uri-Belapolsky博士說:「我們發現,先天免疫系統的基因與女性生殖之間,有著明顯的聯繫。我們的研究結果指出,中和IL-1蛋白質的影響以減慢破壞卵子的自然過程,可望為開發新的治療方法提供基礎,例如,IL-1阻塞,將提高IVF周期中恢復的卵子的數目,並減少注射到女性體內的激素量。」
IL-1和生育能力之間的聯繫,是科學家們在研究「IL-1在動脈粥狀硬化中的影響」的過程中,偶然發現的。在一項令人驚訝的研究結果中,IL-1缺失小鼠的生育壽命,比對照組小鼠延長了20%。
雌性哺乳動物,包括人類,生而具有有限數量的卵子,受生物鐘的支配,生物鐘規定生殖期限在大約50歲結束。在過去的十年中,出現了推遲生育年齡到高齡的趨勢,已經導致了IVF治療數量的相應上升趨勢。有研究報導,炎症可對IVF預後和卵巢儲備有不利影響。這項研究報導稱:「確定可能的罪魁禍首,如白介素-1,可能為引起卵子缺失的根本機制,以及實際的幹預措施,提供深刻的見解。」
Shalgi教授稱:「我們的研究結果有專利保護,當然,還需要在小鼠和人類中開展進一步的研究,以確定這一治療時機。我相信,我們將把這項研究推入到人體臨床試驗中。然而,在我們開始這些試驗之前,仍然有許多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