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錢孟傑
北歐海濱,陽光親吻著每一粒沙,熠熠金光閃爍出尼德蘭王國別樣的風情,海風輕輕柔柔……
卻……被這些不明生物給吃了……
莫驚慌,這不是復活的恐龍骨架,而是一位荷蘭老爺爺發明的仿生獸而已,因為這個小怪獸,哦不對,是大怪獸,以風為動力,故被冠以這霸氣側漏的網紅名——食風怪獸。
你只要對他吹吹風,就可以自己行走
風不斷,它就不會停
而除了風以外,一束陽光都可以變成它的動力,隨時可以跑出來嚇人!
放上一排太陽能充電板,效果就會變成這樣!
等等,還要超級加大版
不僅能隨風奔跑,還能在沙灘上自由自在的散步
天氣好的話,他還可以在沙灘上曬曬太陽
甚至還可以住進裡面,隨著他們領略旅途的風光!
圖中這位老大爺就是這些仿生獸的建造者,同時也是這些不耗電不燒油機器的發明人:泰奧·楊森!
這位不簡單的老爺爺名叫泰奧揚森,是一位出生於1948年的動感雕塑藝術家, 曾求學於代爾夫 特理工大學物理系,後轉為學習繪畫。 1980年代因「飛行UFO項目」成名。從 1990年代開始「海灘野獸」系列動能藝術項目,他辛苦的努力了20年,目標都是在創造動感雕塑行動的逼真度, 最後他以塑料管和塑料瓶的組合模式印證了雕塑是可以擁有自己的生命甚至是移動自己。
楊森爺爺說過「The Walls Between Art and Engineering Exist Only In Our Minds.」
(藝術與科技的界線只存在於我們心中。)遲暮之年,他用生命書寫了奇蹟與輝煌,他創造性地將科技和藝術完美結合,被譽為」當代達文西「尚不足矣。將漫長的時光融入科技,將畢生事業融入藝術,想必也只有咱楊爺爺能做到了~
嘖嘖,大玩具們簡直不能再可愛啊,這樣的爺爺請給我來一打好麼!!!
這些食風怪獸以管為骨,以風為翼,捕食海風,追逐濤浪,所向披靡;
這些食風怪獸靈動俏皮,沙灘嬉戲,精巧動人:
楊森卻認為,他不是造物主,他只是牧羊人,他們應有體面和自由。
(泰奧將動物的四肢結構簡化成簡單的線和點)
它們依靠風能運作,藉由簡單的感應器躲避障礙,風暴來臨時,懂得打樁將自己固定在溼沙裡。 他允許生物們之間互相比賽,選出優勝者進行再造而進化成越來越複雜的生物。 這些生物體以風力系統為行動的基礎, Janson 希望他的生物最終能擁有神經系統,肌肉以及先進的感應裝置,自行在海灘上生存進化。
他們雖身著脆弱的骨架,卻有著頑強的生命,以自然為生,同自然抗爭。有了帆,便食風前進;安上太陽能電池板,每束陽光都是動力。這些根據機械原理製造出的機械生物有著最不屈的精魂。
已經按捺不住對這些大傢伙們海灘生活的好奇心?那就看段視頻一睹為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