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一位生物仿生研究員心聲:「追逐簡單自在的科學快樂...

2020-12-06 光明時政

  【摘要】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仿生技術」逐漸成為業界重要的研究方向。其中,生物礦化及生物仿生便是其中一種,也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比如,利用生物礦化及仿生技術製成的血管、人造心臟、人造骨、人造皮膚等,為無數患者帶來生的希望。

  感受基層故事,聆聽一線從業者新年心聲。今天,讓我們走近一位口腔醫院正畸科的一線研究員,感受她從事「生物仿生」研究的勵志故事。

  —————————————

  光明網記者 李政葳

  科學家從螢火蟲發光器的結構中獲得靈感,通過合成螢光素和螢光酶製造出了生物燈具,並廣泛應用在不能利用電源的危險環境中……這段科技趣談幾乎眾所周知,雖然聽起來帶有幾分科幻色彩,但仿生技術離我們並不遙遠。

  北京大學口腔醫院正畸科研究員劉燕,就是這一領域的一位從業者,重點研究生物礦化及生物仿生納米材料製備,並將研究重點放在牙骨礦化機理以及生物仿生納米材料的實際應用上。

  年終歲尾,聊起自己最近的動態,劉燕說,現在正在對生物仿生納米材料的臨床轉化進行深入研究,「儘管要走的路還很長,但已經做好了準備,隨時迎接科學的挑戰」。

  其實,劉燕結緣「科研」工作,與家庭環境密不可分。劉燕的叔叔是我國口腔領域的知名專家,從小在叔叔的影響下對口腔知識有了廣泛了解,也正是在這樣的薰陶下,「科研」兩個字從小就在劉燕心裡扎了根。

  2006年,劉燕進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碩博連讀。期間,作為聯合培養博士,劉燕前往美國喬治亞醫學院牙學院繼續科研之路,並對生物礦化機理及生物仿生納米材料在口腔疾病中的應用進行了深入探索。

  儘管剛到異國他鄉還沒完全適應,但劉燕的身心早已撲在了科研上。在畢業前,以第一作者身份在Advanced Materials、Biomaterials及Acta Biomaterialia等國際頂尖材料雜誌上,發表了8篇高質量學術文章。

  不管走多遠,劉燕都想用所學知識更好地回報祖國。2011年博士畢業後,劉燕回國來到北京大學口腔醫院正畸科進行了兩年的博士後深造。

  提及剛到口腔醫院時的情景,劉燕仍記憶猶新。「那時正畸科實驗室還沒建立,很多研究都無從下手,幾乎一切都是從零開始。」劉燕說,為了能夠進行實驗研究,只能到處「借」實驗室,在其他科研人員使用完畢後利用空隙時間使用儀器。那時,她常常凌晨4點就要起床前往實驗檢測中心,做完實驗後又要馬不停蹄地迎著朝陽趕往北京大學口腔醫院上班。

  在這期間,劉燕對研究方向進行了擴展。起初自己主要針對牙釉質和牙本質的礦化進行研究;後來,在此基礎上,將研究重點轉向了牙骨。牙齒與口腔內的骨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其本質都是礦化組織,她在經過系統研究後發現,在進行正畸治療中,要想移動牙齒,常會與骨頭發生「衝突」,因此牙與骨需要相互配合,這同樣也是正畸的重要原理。

  諸多的「奇思妙想」亟待付諸實踐,劉燕也迫切想要利用生物礦化技術為口腔疾病治療打開一扇新的大門。「做科研的最終目的是什麼,還是要讓研究成果能應用於臨床治療,切實服務更多的人。」劉燕說。

  事實上,對於整個口腔研究領域而言,如何高效實現頜面部的骨再生一直是亟需突破的研究瓶頸。劉燕的課題組經過仔細研究決定,從微納米水平入手,對天然骨組織的各級結構及胚胎發育進行仿生模擬,以便為宿主細胞提供類似天然的微環境。

  為此,他們通過理論計算與熱動力學控制,最終體外重組了天然骨的多級結構。這種仿生合成的支架材料具有天然骨樣的應力分散能力及降解速率,且能調節免疫微環境並促進宿主細胞的招募,實現了內源性骨再生。這一系列成果,也相繼發表在了國際頂尖學術期刊上。

  目前,劉燕團隊正在通過改進材料的理化及生物功能以適應臨床不同類型組織缺損修復。比如,感染性骨缺損、牙周複合組織缺損等, 希望推動這種仿生材料能應儘早用於臨床,解決植入材料進口依賴價格昂貴等問題,不斷造福廣大患者。

  從本科、碩士、博士再到博士後,劉燕先後入選2018年科技部中青年領軍人才、2019年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並獲得了北京市科技新星、第一屆全國口腔優秀青年、國際口腔傑出青年學者一等獎及世界華人青年研究學者一等獎等榮譽。

  除了科研成果遍地開花,劉燕也沒有忘記自己的另一份職責。採訪中,她不止一次提到自己在美國研究期間導師自由而又不失嚴謹的教學風格,以及回國後北京大學口腔醫院前輩們認真負責、充滿活力的科研作風,這也讓她對培養學生有了獨到的理念。

  「只要有價值、有意義的研究方向,哪怕當時看起來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我也會鼓勵學生去嘗試。」如今,劉燕的團隊已有十多位成員,每個人都找到了自己所擅長的研究方向。多年來,團隊運作模式靈活、合作融洽。

  站在2020年的路口,劉燕期待能在生物礦化及生物仿生納米材料的製備這片神奇土地上,繼續縱橫馳騁,也期待科研團隊取得更多自主創新成果,「追逐簡單自在的科學快樂」。

[ 責編:王宏澤 ]

相關焦點

  • 【新春走基層】劉闖開展新春走訪慰問活動
    【新春走基層】劉闖開展新春走訪慰問活動 2020-01-14 19: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春走基層】石油工人12小時「急行」為哪般?
    【新春走基層】石油工人12小時「急行」為哪般?全攀峰 攝 人民網哈爾濱2月5日電 2月3日,距離新春的腳步已不足72小時。此時,家家戶戶買年貨、貼春聯,張燈結彩迎接猴年新春到來。在齊齊哈爾市富裕縣也有一群人在不停忙碌著。
  • 2020鼠年最暖新春賀詞來襲,祝2020鼠年快樂,新春快樂!
    爆竹聲響辭舊歲,金鼠送福賀新春。喜氣洋洋新年到,2020鼠年新年來到,祝福跟到,祝大家新春快樂,好運無限!2020鼠年最暖新春賀詞來襲,祝2020鼠年快樂,新春快樂!2020鼠年快樂!新春快樂!四、開門迎喜,金鼠送福,2020鼠年新年到,祝你歲歲平安,年年如意,幸福快樂,心想事成,吉星高照!2020鼠年快樂!新春快樂!五、2020鼠年新年來到,祝福送到,祝你鼠年盡享美好,健康如意!願2020鼠年所有的好運都「鼠」於你!2020鼠年快樂!新春快樂!
  • 劉錦淮研究員:仿生傳感器研究將大大豐富人類的物質世界
    劉錦淮研究員:仿生傳感器研究將大大豐富人類的物質世界
  • 【新春走基層】我們的2020 吳武紅:養牛致富奔小康
    白水縣融媒體中心推出新春走基層我們的2020系列報導,今天,讓我們跟隨記者的鏡頭,走進脫貧群眾吳武紅,看看他的新生活,聽聽他的新打算。 白水縣杜康鎮張家塬村 村民 吳武紅:「我叫吳武紅,今年47歲,屬於張家塬村三組,建檔立卡貧困戶。我想今後把這個牛的事業繼續擴大、養好,通過養牛走向小康之路。
  • 一位老爺爺用20年時間 建造了震驚世界的仿生獸
    …… 莫驚慌,這不是復活的恐龍骨架,而是一位荷蘭老爺爺發明的仿生獸而已,因為這個小怪獸,哦不對,是大怪獸,以風為動力,故被冠以這霸氣側漏的網紅名——食風怪獸。這位不簡單的老爺爺名叫泰奧揚森,是一位出生於1948年的動感雕塑藝術家, 曾求學於代爾夫 特理工大學物理系,後轉為學習繪畫。 1980年代因「飛行UFO項目」成名。
  • 【新春走基層】90歲老人堅持認真活著 每日聽英語獨立買菜做飯
    【新春走基層】90歲老人堅持認真活著 每日聽英語獨立買菜做飯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天增歲月人增壽,每個人都有變老的一天新春走基層,央視記者選擇在北京的一個老社區蹲點採訪,希望通過這樣一個窗口,來觀察當下的城市老人的生活狀態:他們有著怎樣的人生態度?生活中有什麼樣的需求?政府和社會該為他們做些什麼?今天起,新聞頻道《新春走基層》系列報導推出《吾老吾幼》第一季《小區養老記》。
  • 網信事業新成就:韻味長沙自在星辰逐漸成共識
    其實,自成立以來,星辰在線便始終將視角放在黨委政府中心工作上,放在國計民生的情懷擔當上,放在你我關心的大事小事上……不論是全國兩會,還是新春走基層;不論是長沙正午,還是建設一線,星辰在線從來沒有缺席,精品迭出,影響力逐步擴大,在國內、國際舞臺上嶄露頭角。
  • 【新春走基層】我在西西里教中文——恩納科雷大學孔子學院院長...
    【新春走基層】我在西西里教中文——恩納科雷大學孔子學院院長孫傲的一天國際在線  作者:宋承傑  2019-02-08 國際在線報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宋承傑):義大利的「中文熱」已經持續了有些年頭,截至目前,全意境內已開設了12所孔子學院,向當地人教授中文和傳播中國文化。
  • 新春走基層|商鋪不點開門炮,掛燈籠敲鑼鼓迎開門紅
    原標題:新春走基層|商鋪不點開門炮,掛燈籠敲鑼鼓迎開門紅 春節過後的農曆正月初六、初七、初八,是商鋪集中開門營業的時間。2月22日,記者在聊城城區採訪了解到,相比往年,今年的「開門炮」不再震天響,幾乎銷聲匿跡,商家多選擇掛燈籠、敲鑼打鼓的文明、環保新方式迎接開門紅,商家環保意識的提升,使市區保持了安靜與整潔,環衛工人也減輕了工作壓力。
  • 分子仿生為構建新體系與發展生物新材料提供創新空間
    □本報記者 潘鋒 仿生體系的分子組裝是化學、物理學、生物學和材料學等交叉領域的一個研究熱點,分子仿生的理念成為近年來國際科技界普遍關注的一個前沿科學問題。出席日前在北京舉行的以「分子仿生」為主題的第387次香山科學會議的專家指出,分子仿生將在人類探索生物世界奧秘、新材料合成和新型功能器件的研製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 中科院王樹濤研究員開講生命科學學院「『2020活力生命』論壇」第7...
    新聞網訊 7月3日晚,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王樹濤教授通過騰訊會議「大家在線」為廣大師生作了題為《仿生界面生物粘附研究最新進展》的學術報告,本次報告是生命科學學院2020年度青島大學「活力生命」論壇第7講(總第27講),報告會由生命科學學院劉愛驊教授主持,相關專業師生100
  • 新春賀詞|北鬥星通祝您新春快樂、牛年大吉!
    值此歲序更迭、新春佳節來臨之際,我謹代表北鬥星通,向廣大客戶、合作夥伴以及社會各界朋友致以新春最誠摯的問候和最美好的祝福!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嚴峻複雜的外部環境,北鬥星通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產經營,聚焦主業、攻堅克難。在您的信任與支持下,我們取得了來之不易的成績,實現了經營業績的逆勢增長。
  • 【雙語時事】蓋茨祝福2021年中國新春-「新春快樂」、「闔家團聚」、「牛年快樂」蓋茨怎麼說
    本次新春祝福也提及了他對此問題的思考:世界需要採取怎樣的行動,才能終結這場疫情,並為下一次大流行病做好充分準備。看看👇蓋茨是怎麼表達「新春快樂」、「回到家鄉,闔家團聚」、「牛年快樂,身體健康」的。Hi, everyone, and Happy Lunar New Year.大家好!祝大家新春快樂。
  • 3D列印生物仿生舌頭
    人類舌頭具有高度專業化的生物物理特徵:例如微乳頭密集的拓撲結構、最佳潤溼性和可變形性,在設計人造舌頭表面時面臨著結構上的挑戰,而缺乏這種仿生表面則會阻礙舌頭對食物/流體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解。在這裡,研究人員首次製造了3D軟仿生表面,該表面可複製真實人舌的形貌和可溼性。
  • 科學家研發出抗菌抗生物粘附的仿生金剛石薄膜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集成所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員唐永炳團隊聯合醫藥所人體組織與器官退行性中心研究員趙穎團隊,研發出一種兼具自清潔、抗菌、抗生物粘附、抗磨損以及抗腐蝕特性的新型仿生多級次金剛石功能膜,為醫療防護和海洋儀器防汙提供解決方案,研究成果「Robust
  • 2021年中考生物知識點:生物仿生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生物知識點:生物仿生,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仿生在具有生命之意的希臘語bion上,加上有工程技術涵義的ics而組成的詞。大約從1960年才開始使用。生物具有的功能迄今比任何人工製造的機械都優越得多,仿生學就是要在工程上實現並有效地應用生物功能的一門學科 。
  • 零下30度,積雪厚度達80cm,他們依舊浴「雪」奮戰|新春走基層
    「送教」下基層 為了將我區一線執勤民警艱苦的工作場景直觀的展現給群眾,也為了將宣傳教育工作與交通管理工作相結合,1月13日內蒙古公安廳交通管理局宣傳處徐霞處長帶隊,廳交管局、內蒙古法制報、內蒙古法制報交通安全周刊三大部門組成的宣傳教育「送教」下基層培訓班
  • 彩虹魚、萊卡狗、壁虎…… 這些仿生機器人竟有了「生命」?
    ,在一方小小的玻璃上也能看出這幾招「凌波微步」的深厚技術功底;萊卡狗則是很有禮貌地向大家鞠了個躬,走了個秀,展示了自己輕盈的步伐和超強的彈跳能力。  會上,國際頂尖人形機器人研究團隊--石黑浩團隊核心成員小川浩平、我國「蛟龍號」5000米海試現場副總指揮崔維成、國內足式機器人研究權威李貽斌、師從蛇形機器人研究開創者的馬書根以及國內壁虎機器人研究引領者戴振東,通過自己所在的產業或行業的洞見,結合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帶來了各自在仿生機器人領域的最新思考
  • i-baby新春定製禮盒[瑞獸送福],迎春吉售
    (原標題:i-baby新春定製禮盒[瑞獸送福],迎春吉售)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