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王樹濤研究員開講生命科學學院「『2020活力生命』論壇」第7...

2020-11-29 青島大學新聞網

新聞網訊 7月3日晚,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王樹濤教授通過騰訊會議「大家在線」為廣大師生作了題為《仿生界面生物粘附研究最新進展》的學術報告,本次報告是生命科學學院2020年度青島大學「活力生命」論壇第7講(總第27講),報告會由生命科學學院劉愛驊教授主持,相關專業師生100餘人在線參與。

生物界面粘附是界面化學研究中的前沿熱點之一,不僅有助於我們了解生命的奧秘、還對發展新型功能界面材料和相關技術有著重要意義。向自然學習,為發展新材料源源不斷的提供新原理和新思路。近年來,其團隊研究了幾種生物界面上的特殊粘附現象,井受此啟發發展了系列仿生粘附可控界面:(1)揭示了鳥類羽毛耐撕裂的性能是源於羽毛上的鉤-槽鉤機械級聯互鎖結構,顛覆了傳統認為的簡單鉤槽互鎖結構;發展了仿蜻蜓幹態粘附材料,解決了傳統仿蒼耳尼龍粘扣易壞、噪音大等問題;發展了仿腎小管內壁的抗礦物粘附界面材料;(2)提出結構匹配和分子識別的協同仿免疫界面識別理念。利用化學刻蝕。氣相沉積、電化學沉積、模板復形、電紡等技術構築了系列仿免疫CTC捕獲晶片;提出界面乳液聚合方法,構築了系列形狀可控(從Janus到多孔)與表面化學可控的仿免疫磁珠微球;(3)提出了生物流體「自泵浦」模型。發展了生物流體粘附可控界面材料,促進了功能布料和傷口癒合輔料升級換代。報告內容引起了在線參與師生的極大興趣,與會人員紛紛表示聆聽該講座受益匪淺。

王樹濤,研究員,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中科院仿生材料與界面科學點實驗室副主任。主要從事仿生多尺度粘附可控界面材料的研究,創新性地提出了拓撲匹配與分子識別協同的界面識別理念。併合成了系列可控粘附界面材料,如高效貼附、抗粘附界面材料、生物特異識別粘附界面和器件等方面研究。曾獲2013年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2014年國家基金委傑出青年基金。2016年科技部領軍人才,2016年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17年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2017年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獎等獎勵與支持。發表SCI論文200餘篇,包括Nature, Sci. Adv., Angew. Chem., Adv. Mater., JACS, PNAS, Nat. Rev. Mater., Chem. Rev., Chem. Soc Rev., Acc. Chem. Res.等,引用15000餘次。

相關焦點

  •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研究員王二濤做客第...
    12月21日,第三期求真講壇在樹華多功能廳舉行,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研究員王二濤應邀做了題為《Plant-Microbe Interaction》的主題演講,來自生命科學技術學院、藥學院、農業與生物學院的教師、博士後及研究生近70人參加,講壇由生命學院常務副院長馮雁主持。
  • 人文學院與生命科學學院聯合舉辦生命科學與醫學倫理論壇
    面對21世紀生命科學和醫學蓬勃發展的新形勢,值此中國科大60周年校慶及生命科學與醫學部成立之際,1月28日,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和生命科學學院聯合邀請國內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多學科領域的專家來到中國科大,就生命科學與醫學倫理相關問題進行學術交流。
  • 區域環境與生命科學研究前沿論壇在我校召開
    11月21日,由河北大學管理學院主辦的區域環境與生命科學研究前沿暨雄安生命科學論壇2020第一期在河北大學召開。會議旨在促進白洋澱流域生態環境與生命科學研究,強化白洋澱生態整體修復和環境系統治理,為雄安新區生態治理,白洋澱流域的修復保護與可持續發展開闢新的道路
  • 【回放合集】ACCSI2020生命科學儀器發展與精準診斷論壇
    儀器信息網訊 2020年9月16-17日,2020 (第十四屆)中國科學儀器發展年會(ACCSI 2020)在天津東麗湖恆大酒店召開,本屆會議的主題為「數字驅動 創新引領」,吸引了來自「政、產、學、研、用」等方面的近1000位高端人士參會。
  •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VS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選哪個?
    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的生命科學學院每年都會為我國的生命科學領域輸送大量高素質的本科畢業生,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兩所學校的生物學都達到了A+水平,國內領先。1. 學院方面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前身為清華大學生物系,1952年被併入北大,1984年復系,2009年更名為生命科學學院。全院教研系列、教學系列和研究系列教職工共有90人。
  • 2014年清華大學首屆生命科學前沿交叉學科論壇舉行
    2014年清華大學首屆生命科學前沿交叉學科論壇舉行  清華新聞網5月14日電 5月10日,2014年清華大學第一屆生命科學前沿交叉學科論壇在理學院報告廳開幕。  7位報告人——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董晨、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朱冰、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教授王宏偉、北京大學生命學院講席教授吳虹、清華大學機械系教授孫偉、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教授與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羅敏敏和北京大學生命學院教授羅述金作了主題學術報告。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50餘位師生參加了本次學術論壇。
  • 記首屆「高校生命科學基礎課程報告論壇」
    兩院院士、國家級教學名師、國家精品課程主持人、高校生命科學學院院長、知名教授和一線教師共聚一堂,見證高校生命科學教學領域的這次盛況空前的大會。  本次論壇以「生命科學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與人才培養」為主題,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發起,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中心、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會、教育部高等學校生物科學與工程教學指導委員會與高等教育出版社及有關高校共同主辦,上海交通大學承辦。
  • 生命科學學院舉辦60周年校慶院慶系列活動
    駱利群在生命學院一樓學術報告廳為300多名師生作了《我的神經科學探索之路》的報告,吸引了全校本科生、研究生的廣泛參與。會後,駱利群與學院教授、研究員、博士後等科研人員進行了座談交流,就當今生命科學與醫學的基礎科學研究展開了熱烈討論。
  • 安徽省第二十屆生命科學學院院長(系主任)協作會暨生命科學高峰...
    中國教育在線訊  近日,安徽省高校第二十屆生命科學學院院長(系主任)協作會暨生命科學高峰論壇在黃山學院舉行開幕式,來自全省20所高校的生命科學學院領導和教師以及該校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的師生共300餘人參加會議。
  • 生命科學學院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順利舉行
    2020年9月11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2020級集中教學新生開學典禮在雁棲湖校區國際會議中心大報告廳(主會場)、教二(分會場)順利舉行。生命科學學院800餘名新生參加了典禮。
  • 第三屆中國科大「墨子論壇」生命科學與醫學分論壇舉辦
    分論壇設立了4個分會場,涵蓋臨床醫學、基礎醫學、生物學、植物與生態學、生物醫學工程等學科方向。分論壇期間,與會者還實地考察了生命科學學院公共實驗平臺、實驗動物中心、臨床醫學院和附屬第一醫院,親身感受生命科學與醫學部事業蓬勃發展的良好氛圍。
  • 學科特寫 | 生命科學學院:探索生命的奧秘
    或許,是螢火蟲搖曳的光影,伴著輕羅小扇上詩意的故事;或許,是雙螺旋精巧的構型,仿佛自然誇耀著它的神奇;或許,是古生菌漂遊在火山深海,等待著第一批造訪者的驚嘆;又或許,是這束光打在你的視網膜,把文字的信息傳入大腦。有人說,一切知識都來自人類的好奇,而最讓人類好奇的莫過於生命的奧秘。探索生命的奧秘,讓我們一起走進生命科學學院。
  • 【學術會議】2020年首屆神經生物物理青年科學論壇圓滿落幕
    12月18日-20日, 2020年首屆神經生物物理青年科學論壇 在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圓滿舉行!本次學術會議由中國生物物理學會神經生物物理分會主辦、西安交通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承辦,西安交通大學生命學院王昌河教授擔任大會主席,會議邀請到包括國家傑出青年、國家四青人才在內的三十多位青年科學家以「突觸傳遞-神經環路-神經疾病」為主題做報告,來自全國多個高校院所、企業單位的近400名參會嘉賓出席。
  • 中科大生命科學學院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是國家生命科學高層次專業人才的培養基地,同時也是生命科學重要的科學研究基地。學院具有生物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和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生物物理學、神經生物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5個博士點及生物學博士後流動站。
  • 生命科學的全新時代:類腦智能、數位化生命、AI驅動醫藥與醫療
    而同期在深圳會展中心五樓舉辦的中國高新技術論壇,則將匯聚世界各地頂尖科學人才,組成最強大腦,深入探討高科技產品背後的高新技術。其中,隸屬「改變世界的新興科技」主題論壇部分的「生命科學的全新時代」議題,將於2019年11月14日下午在會展中心5樓簕杜鵑廳舉辦。
  • 生物學院舉辦2020年中國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夏令營
    本網訊 7月13日至17日,生物學院舉辦2020年中國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夏令營。受疫情影響,本次夏令營於線上進行,共有117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大學生線上參加本次夏令營。院長郭巖在開營儀式上指出,生物學院是攻讀研究生的好地方,希望營員能利用本次交流的機會有所收穫,選擇到心儀的導師。副院長樓慧強也表示,學院一流的學科實力能夠為科研提供堅實的保障。
  • 復旦大學光華青年學者論壇生命科學分論壇開啟,誠邀海內外英才參加!
    一、生命科學分論壇簡介 復旦大學光華青年學者論壇生命科學分論壇由復旦大學主辦,生命科學學院和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承辦,旨在為生命科學領域的海內外優秀青年學者搭建學術交流平臺。我們將通過主論壇專題報告會、分論壇學術研討會和人才洽談會等形式,圍繞國際學術前沿,探討學科熱點問題,促進學術交流與合作,為復旦大學「卓越2025」人才引進計劃招募生命科學領域的青年英才。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學科齊全,擁有生物學和生態學兩個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宏觀和微觀並舉,發展潛力巨大,發展資源豐富。
  •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高瑩研究員來我校作學術報告
    新聞網訊 10月9日上午,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營養科學研究所高瑩研究員應邀在松山校區學術報告廳作了題為《Fat nutrition,DNA methylation,and chronic diseases.》的學術報告。
  • 在滬中科院院士增至102人 生命科學和醫學部院士最多
    摘要:人事關係在上海的中科院院士達到102人,佔中科院院士總數的12.24%。今天上午,中國科學院2019年增選院士名單揭曉,64人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其中,人事關係在上海的有5位科學家,他們是:上海交通大學樊春海教授、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馬大為研究員、中科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施劍林研究員、復旦大學馬蘭教授、東華大學朱美芳教授。5位上海新晉院士中,有2位是女性,她們是馬蘭和朱美芳;年紀最輕的是樊春海,45歲;年紀最大的是馬蘭,60歲。
  • 2019廣東深圳大學生命與海洋科學學院與中科院長春應化所聯合招收...
    深圳大學生命與海洋科學學院與中科院長春應化所現面向國內外聯合招收博士後2 人,具體要求如下:一、院所及導師介紹深圳大學腦病與大數據研究所在倪嘉纘院士的帶領下,應用多種組學技術(如蛋白質組學、代謝組學、基因組學、生物信息學等)開展阿爾茨海默症、孤獨症等腦疾病的發病機制及診斷生物標誌物研究,在國家自然基金、深圳市科創委學科布局及技術攻關等項目的支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