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VS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選哪個?

2021-01-09 生涯菌

生命科學是目前國際上發展最迅速、最熱門的學科之一,美國的科研隊伍中有50%都在研究生命科學。不管是國際還是國內,政府對於生命科學的投入都非常多。生命科學的發展前景十分樂觀。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的生命科學學院每年都會為我國的生命科學領域輸送大量高素質的本科畢業生,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兩所學校的生物學都達到了A+水平,國內領先。

1. 學院方面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前身為清華大學生物系,1952年被併入北大,1984年復系,2009年更名為生命科學學院。全院教研系列、教學系列和研究系列教職工共有90人。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於1993 年成立,可溯源至1925年北京大學生物系,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時,北京大學、燕京大學和清華大學三校的生物學系合併,從而使北京大學生物學系承載了豐厚的歷史底蘊。目前學院有教授和研究員共77名。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特色在於從微觀層面進行生命科學研究,強大的結構生物學、生物化學、分子遺傳學、發育生物學等密切合作,學科之間優勢互補。生命科學學院非常重視本科教學,學院80%的本科生課程由正教授講授。同時,生命科學學院也是清華國際化程度最高的院系之一。在現有的專職教師中,絕大多數教師都有長期在國外學習、工作的經歷,還有外籍專家在學院任職,幾乎每周都有國外學者講座。四門專業主幹課為全英文教學,去海外學習機會眾多,包括校際交換、系際交換、暑期學校等。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本科教育堅持兩個培養目標並重:一是培養學科基礎寬厚、基本功紮實、富有創造力的生命科學研究和生物技術創新的前沿開拓型人才。二是將現代生物學知識和對生命的深入理解與廣泛領域的開拓或創新相結合,成為推動基礎教育、科學普及、社會發展、人類文明的高級人才。2019年,生命科學學院與多個學院合作,創立生命科學類本科教育的「鹿鳴書院」, 鹿鳴書院將按生命科學及其與不同學科的交叉設立生態學、生物信息學、生物技術、生物科學等專業。鹿鳴書院以「名師指點、自我發現、多元發展、人人成才」的前瞻性教育理念,融課堂教學、小班討論、創新實踐、師生交流、學科交叉、人文修養等教育環節於一體,培養複合型生命科學人才。北大生科院還為部分品學兼優的學生開通本博直通項目「強基計劃班」,打通4年制本科學習與5-7年制研究生的科研創新,在第4年取得學士學位,在第8年可直接授予博士學位,為一流人才的茁壯成長提供國際一流的研究條件和無縫銜接的快車道。清華生命科學學院的發展重點是國際化,北大注重資源的整合,開始向交叉學科方向探索。

2. 專業方面

①專業設置及確認方式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開設生物科學一個專業,考生外語語種限為英語,在2020年招生中,生物科學專業屬於化生類,學生通過大類招生途徑進入,在第一學年按照本大類的培養方案進行學習。大一學期結束前,根據學生本人的學科興趣及各所屬院系的具體情況,按照學校相關規定,通過雙向選擇,完成專業確認。大二學期開始,進入相關院系進行專業學習。VS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設四個專業方向,分別是生物科學專業、生態學專業(書院制)、生物信息專業(書院制)和生物技術專業(書院制)。目前,2020級的新生可根據個人興趣和名額分配,從這些專業和方向選擇教學計劃,在大一上、大二下進行兩次專業方向選擇和調整。

②生物科學專業

清華大學生物科學專業課程結構相對「簡潔」,學院減少必修課、增加選修課,拓寬學生選課空間與個性發展的餘地。為加強創新思維和技能訓練,增加實驗課比例,增設綜合實驗及創新實驗,儘可能地滿足學生對專業和課程的選擇願望和要求。同時,充分發揮高水平科研平臺作用,鼓勵本科生到實驗室進行科研訓練,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創新能力。從2011年起,學院每年將從二、三年級的本科生中選拔15-20人成立「清華學堂生命科學實驗班」,為對生命科學具有強烈興趣並立志在生命科學研究領域有所成就的學生提供一個因材施教的獨特的學習平臺。通過靈活的課程設置、富有挑戰性的科研實踐,優秀科學家的指導,及多種渠道的國際化交流等手段,力爭使其培養成未來生命科學領域的傑出研究人才。 VS北京大學生物科學專業以培養具有堅實的數理化基礎、系統的生命科學知識、紮實的生物技術訓練的高級人才為目標。根據同學的興趣以及所選導師的指導,生物科學專業將有機會參與不同方向的科研和開發訓練。

③其他專業

北大新開設有書院制的生態學專業、生物信息專業和生物技術專業。生態學專業(書院制)的目標是培養具有寬厚理科素質和人文修養的生態科學人才,從進化與適應的角度認識生命、認識生命與環境的關係,研究大熊貓、金絲猴等珍奇動物的保護。生物信息專業(書院制)的目標是培養基因組信息分析、生物醫學大數據的跨學科人才,由北京大學生物信息中心負責。生物技術專業(書院制)重點發展生物醫學技術方向,面向科學生物醫學研究對新技術、新方法的前沿需求,培養具有「新工科」創新能力的生命科學人才。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專業更為豐富,選擇的空間更大。

3.新高考選科

清華化生類(包含生物科學專業)物理和化學均需選考,而北大生物科學類僅要求選考物理或化學,具體如下: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4. 畢業去向

2019年,清華生命科學學院(簡稱「生科院」)有本科畢業生67人,北大有109人。國內讀研佔比北大生科院高於清華,境外深造比例清華高於北大,差距較小。在就業方面,北大生科院則比清華高約12個百分點,達到了34%。

清華生科院注重精英教育和國際交流,而北大在新的交叉學科方向發展迅速;在高考選科方面,北大生科院的要求比較寬鬆。兩者各具特色,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做選擇。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易人,王宏偉接替施一公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導王宏偉已經接替施一公出任該院院長。在獲任清華大學副校長後,明星教授施一公近日卸任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據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官網「院行政領導」欄目更新顯示,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導王宏偉已經接替施一公出任該院院長。公開報導顯示,施一公現年49歲,1967年5月出生於河南。施一公屬於清華大學自己培養的人才,並在海外留學工作後回國發展。
  • 學科特寫 | 生命科學學院:探索生命的奧秘
    生命科學學院金光生命科學大樓歷史沿革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起源於1925年成立的北京大學生物學系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北京大學、燕京大學和清華大學三校生物學系合併,三股生命之泉匯流燕園,在此基礎上於1993年成立了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張景鉞、陳楨、李汝祺、李繼侗、吳韞珍、胡經甫等,這些早期留學歐美、赫赫有名的學者,是北京大學生物學系的奠基人。
  • 人文學院與生命科學學院聯合舉辦生命科學與醫學倫理論壇
    面對21世紀生命科學和醫學蓬勃發展的新形勢,值此中國科大60周年校慶及生命科學與醫學部成立之際,1月28日,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和生命科學學院聯合邀請國內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多學科領域的專家來到中國科大,就生命科學與醫學倫理相關問題進行學術交流。
  • 清華大學藥學院尹航團隊和原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醫學院、現...
    然而由於耐藥性瘧原蟲的產生,ACT療法已先後在東南亞和非洲地區出現了治療失敗的病例,開發新型抗瘧藥物已成為亟需解決的重要科學和公共衛生問題。葡萄糖是大多數動物細胞的主要能源物質,通過抑制細胞攝取葡萄糖的「飢餓療法」,可作為治療一些相關疾病的潛在治療策略。
  • 中科大生命科學學院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是國家生命科學高層次專業人才的培養基地,同時也是生命科學重要的科學研究基地。學院具有生物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和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生物物理學、神經生物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5個博士點及生物學博士後流動站。
  •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米達研究組招聘博士後、技術員
    ▎學術經緯/報導 導師介紹和研究興趣 米達博士 2020.03 起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助理教授(Tenure-Track) 清華-IDG/麥戈文腦科學聯合研究院,研究員 清華-北大生命科學聯合中心,研究員 2015.02~2020.02 倫敦國王學院,博士後 2013.06~2015.01 愛丁堡大學, 博士後
  • 【招聘】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郭強實驗室招聘博士後
    本實驗室依託於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和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待遇條件】         在北京大學博士後相關規定基礎上提供有市場競爭性待遇條件,並可以協助申請北大博雅博士後計劃以及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博士後基金等資助。
  •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舉行建院十周年暨復系三十五周年座談會
    同心築夢 共創未來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舉行建院十周年暨復系三十五周年座談會清華新聞網11月14日電 (記者 方鍶)11月12日上午,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建院十周年暨復系三十五周年座談會在主樓舉行。清華大學常務副校長王希勤,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長檀勤良,教育部科技司基礎處處長鄒暉,北京市科委醫藥處處長程偉,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長許瑞明,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吳虹,西湖大學校長、清華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研究院院長施一公,學校老領導張孝文、方惠堅、顧秉林,清華大學生物系老領導、原系主任趙南明、周海夢、陳應華、陸懋榮,生命學院資深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隋森芳、王志新、饒子和、孟安明、李蓬、陳曄光等參加座談會
  • 清華大學2018年生命科學與基礎醫學夏令營
    為加強高校間優秀大學生的溝通和交流,為廣大學子提供了解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和基礎醫學研究的機會,激發營員的科研興趣,鼓勵其儘早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選拔有培養潛質的優秀學生繼續深造,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醫學院基礎醫學系、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生命科學聯合中心和清華大學藥學院(生命科學相關方向)共同主辦,將於2018年7月9日-7月13日舉辦「清華大學2018年生命科學與基礎醫學夏令營
  • 上海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生命科學學院秉承「溯生命本源 求科學真知」的院訓精神,以人才培養為核心、以師範教育為特色、以科學研究為重點、以社會服務為拓展,面向生命科學前沿,打造以基礎生物科學、生物農業和生物環境為重點的生命科學,服務於生命科學、園藝科學、食品科學和都市環境與生態等多個領域,是一所「人才、科研和學科」三位一體的高水平研究教學型學院。
  • 2014年清華大學首屆生命科學前沿交叉學科論壇舉行
    2014年清華大學首屆生命科學前沿交叉學科論壇舉行  清華新聞網5月14日電 5月10日,2014年清華大學第一屆生命科學前沿交叉學科論壇在理學院報告廳開幕。  7位報告人——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董晨、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朱冰、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教授王宏偉、北京大學生命學院講席教授吳虹、清華大學機械系教授孫偉、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教授與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羅敏敏和北京大學生命學院教授羅述金作了主題學術報告。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50餘位師生參加了本次學術論壇。
  • 詩碧曼與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建立聯合實驗室
    2020年9月17日,深圳市詩碧曼科技有限公司捐贈南京大學籤約儀式暨「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詩碧曼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在南京大學隆重舉行。(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黨委紀勇書記)孫洋教授首先介紹了本次捐贈暨「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詩碧曼聯合實驗室」成立的背景。
  • 淮陰師範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探尋生命科學 解碼生命奧秘
    院長寄語  淮陰師範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擁有生物技術國家一流本科專業,生物工程專業認證申請獲教育部受理,有協同創新中心等省部級以上高層次科研平臺7個,省級科研創新團隊3個,高水平外籍團隊2個,17名教師兼任南京農業大學、蘇州大學等高校博士、碩士生導師。
  • 全國高等農林院校生命科學教學與教材建設研討會暨生命科學學院第...
    全國高等農林院校生命科學教學與教材建設研討會暨生命科學學院第一屆院長聯誼會在我校... 來源: 生命科學學院 作者: 李生梅/文 靳軍/圖 發布日期: 2010-12-20 瀏覽次數:   12月18日至19日,由我校生命科學學院發起並承辦的全國高等農林院校生命科學教學與教材建設研討會暨生命科學學院第一屆院長聯誼會在我校召開,來自全國25所高等農林院校
  • 志存高遠,累累碩果:首都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12名考研標兵
    他們就是來自首都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2016級技術班和科學班的同學們。本期推送,帶你認識其中12位優秀代表,領略這些考研標兵的風採!趙宇煊:生物科學專業畢業去向:直博至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畢業寄語:求知若飢,虛心若愚。李佳琦:生物技術(雙培)專業畢業去向:直博至清華大學醫學院基礎醫學專業畢業寄語:越努力越幸運。
  •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吝易課題組招聘博士後、技術員
    ▎學術經緯/報導 導師介紹及研究方向 吝易,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於2020年2月加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清華-IDG/麥戈文腦科學研究院,清華-北大生命科學聯合中心
  • 於洪濤任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首任院長
    新京報訊(記者 樊朔)12月17日,記者從西湖大學獲悉,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華裔生物學家學會董事會成員於洪濤已到任該校生命科學學院首任院長。至此,西湖大學三大學院院長全部到位。此前,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已空缺22個月。公開資料顯示,於洪濤,Serena S.
  • 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首任院長:我相信年輕人的看法
    全文4890字,預計閱讀8分鐘 近日,西湖大學發布官方消息,生命科學學院迎來了首任院長於洪濤。 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首任院長於洪濤教授(來源:西湖大學官網)
  • 尋找生命歷史,探索生命奧秘——2018年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實驗...
    穿梭在川大幽靜的校園裡,感受生命科學及自然科學的無窮魅力,5月19日下午,為響應關於「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號召,吸引更多的青少年了解生命、尊重生命、熱愛科學、崇尚科學,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舉辦了2018年「實驗室開放日」活動。
  • 生命科學學院、理學院、工學院 西湖大學三大學院院長到位
    記者12月13日從西湖大學獲悉,伴隨生命科學學院首任院長於洪濤到崗任職,西湖大學三大學院院長全部到位。於洪濤,1995年獲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學位,長期致力於細胞周期及基因組穩定性領域的研究。他曾任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藥學系終身講席教授及美國霍華德休斯研究院研究員。2012年當選為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2018年當選為華裔生物學家學會董事會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