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2018年生命科學與基礎醫學夏令營

2020-11-29 中國教育在線

  為加強高校間優秀大學生的溝通和交流,為廣大學子提供了解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和基礎醫學研究的機會,激發營員的科研興趣,鼓勵其儘早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選拔有培養潛質的優秀學生繼續深造,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醫學院基礎醫學系、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生命科學聯合中心和清華大學藥學院(生命科學相關方向)共同主辦,將於2018年7月9日-7月13日舉辦「清華大學2018年生命科學與基礎醫學夏令營」。

  該夏令營邀請的對象為:就讀985所屬重點高校且能在其就讀學校取得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本科前三學年總評成績一般在年級前20%,211所屬重點高校且能在其就讀學校取得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本科前三學年總評成績一般在年級前5%的2019年預計畢業本科生;優秀的具有生物學及生物學相關專業,學術研究興趣濃厚,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具有學士或碩士學位的往屆生,以及碩士應屆生(2019年夏季畢業生)。

  計劃邀請人數約300人。主要活動包括介紹細胞發育遺傳學,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含結構生物學),微生物、傳染病與免疫學,神經生物學,生物信息學、系統生物學與交叉科學,植物分子生物學、合成生物學等各學科的發展近況和現有的研究方向,安排實驗室參觀和師生交流,同時進行2019年接收推薦免試攻讀博士研究生和CLS項目博士生的初步選拔工作。夏令營主辦方將為營員提供夏令營期間食宿(北京高校學生不提供住宿),以及異地學校學生單程硬座火車票費用(需有車票)。申請工作即日開始。夏令營學員在全程參加夏令營活動後將獲得主辦方頒發的「清華大學2018年生命科學與基礎醫學夏令營」結業證書。

  一、申請條件

  985所屬重點高校生命科學及其相關專業三年級學生(2019年畢業生),學習成績優秀,本科期間總評成績排名在年級前20%,能取得推薦免試資格。

  211所屬重點高校生命科學及其相關專業三年級學生(2019年畢業生),學習成績優秀,本科期間總評成績排名在年級前5%,能取得推薦免試資格。

  生物學及生物學相關專業,學術研究興趣濃厚,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具有學士或碩士學位的往屆生,以及碩士應屆生(2019年夏季畢業生),年齡一般不超過45歲。

  對生命科學與基礎醫學有濃厚興趣,有志於生命科學與基礎醫學的研究工作。

  英語良好,身體健康,符合體檢標準。

  申請者持境外獲得的學位證書須通過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證。

  註:

  申請者須承諾學歷、學位證書和其他申請材料的真實性,一經招生單位或認證部門查證為不屬實,即取消報名及錄取資格。

  申請者報名前應仔細核對本人是否符合報考條件,凡不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將不予錄取,相關後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二、申請材料

  「清華大學2018年生命科學與基礎醫學夏令營」申請表(在線申請網站生成)。

  本人自述(中英文均可)。

  成績單原件(官方出具,本科和碩士階段)。成績單從檔案部門複印加蓋檔案部門紅章視同原件。

  專業和綜合成績排名原件(官方出具,2019年應屆本科生提交)。

  英語4級和/或6級通過證書或成績單複印件。

  學位、學歷證書的複印件(往屆生提交)。

  兩份由申請攻讀學位學科有關的副教授(或相當職稱)以上專家的「專家推薦信」(下載空表請專家填寫並籤字),推薦信須由推薦專家密封並在封口處籤字。

  其他獲獎證明材料(體現自身學術水平的代表性學術論文的複印件、獲獎證書複印件等)。

  三、申請流程

  在線申請網址 http://www.cls.edu.cn/summercamp/index.php

  在線申請網站中下載「清華大學2018年生命科學與基礎醫學夏令營」專家推薦信(下載空表請專家填寫並籤字),推薦信必須由推薦專家密封並在封口處籤字;

  在線申請之後生成列印「清華大學2018年生命科學與基礎醫學夏令營申請表」,本人籤字;

  一個身份證號碼只能註冊一次,請謹記用戶名、密碼和註冊郵箱。

  將申請表、個人簡歷、成績單原件、推薦信、證書複印件等申請材料一併裝入信封,信封正面註明姓名、所在學校及院系,並註明「清華大學2018年生命科學與基礎醫學夏令營申請」。郵寄材料截止日期為6月20日(以郵戳為準),過期不再接受申請。請務必以EMS郵寄材料,並自行到EMS官網上查詢是否收到材料的信息,不接受是否收到材料的電話或者Email諮詢。所有申請材料概不退還。

  資格審核工作約於6月下旬結束,營員名單將於6月下旬在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http://life.tsinghua.edu.cn/)、醫學院(http://www.med.tsinghua.edu.cn/)、藥學院(http://www.sps.tsinghua.edu.cn/)和生命科學聯合中心(http://www.cls.edu.cn)網站上公布並通知本人(電話或郵件通知),請保持通訊暢通,屆時未接到通知的同學皆為未入選者,不另行通知。請同學們在招生期間密切關注各方網站。

  為了更加公平有效地選拔人才,我們實行初審材料落選者申訴制度。凡是遞交了申請材料而沒有獲得入營資格的同學,可在營員名單公布之日起2日內向夏令營組織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訴。申訴信以郵件附件的方式(一個PDF文件格式)發送到:swxyjsk@tsinghua.edu.cn郵箱,內容請說明為什麼覺得自己應該被錄取,並用除申請材料以外的補充材料來證明你的理由。郵件主題格式:「姓名+夏令營申訴信」。夏令營組織委員會將會根據申訴材料做出判斷。如申訴理由充分,申訴人將會獲得入營資格。建議同學們對自己的申請材料做一個客觀的判斷,在確定有充分的材料證明自己的科研潛質和能力的情況下才向委員會提出申訴,以避免浪費同學們的時間。

  四、夏令營活動內容

  7月9日上午營員報到,下午夏令營開始; 7月13日返程離校。

  生命學院,醫學院基礎醫學方向、藥學院生命科學相關方向和生命科學聯合中心全面情況介紹。

  各學科方向導師與營員見面、交流。

  參觀實驗室。

  招生委員會面試。

  註:營員報到後要求全程參加夏令營活動。

  五、材料郵寄地址及聯繫方式

  通訊地址:北京市海澱區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生辦公室生物新館218房間丁老師收

  郵編:100084

  聯繫電話:010-62785829

  Email:swxyjsk@tsinghua.edu.cn

  六、 說明

  夏令營擬錄取學生統一錄取為生物學專業,不定導師,入學第一年一邊學習研究生課程,一邊進行輪轉。輪轉在生命學院、醫學院基礎醫學系、生命科學聯合中心(清華大學)和藥學院生命科學相關方向的所有實驗室中選擇進行。輪轉結束根據導師和學生雙向自願選擇定導。

  夏令營「申請表」中需選擇學科方向意向,歡迎學生了解所有導師的研究方向。

  七、 信息查詢、聯繫方式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主頁http://life.tsinghua.edu.cn/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生辦公室

  諮詢電話:010-62785829(丁老師)

  電子郵件:yjxyjsk@tsinghua.edu.cn

  清華大學醫學院主頁:http://med.tsinghua.edu.cn/

  清華大學醫學院教學辦公室

  諮詢電話:010-62782493(方老師)

  電子郵件:yxyjw@tsinghua.edu.cn

  生命科學聯合中心主頁:http://www.cls.edu.cn

  生命科學聯合中心(清華大學)辦公室

  諮詢電話:010-62795041(張老師)

  電子郵件:zhanghong@biomed.tsinghua.edu.cn

  清華大學藥學院主頁:http://www.sps.tsinghua.edu.cn/

  清華大學藥學院教務辦公室

  諮詢電話:010-62772963(高老師)

  電子郵件:tsps_e@mail.tsinghua.edu.cn

  歡迎大家踴躍報名!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清華大學醫學院基礎醫學系

  清華大學藥學院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生命科學聯合中心

  2018年4月11日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2020年生命科學與基礎醫學雲夏令營」通知
    為加強高校間大學生的溝通和交流,為廣大學子提供了解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和基礎醫學研究的機會,激發營員的科研興趣,鼓勵其儘早確立人生目標,為選拔有培養潛質的優秀學生繼續深造,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醫學院基礎醫學系(基礎醫學和生物學方向)、清華大學藥學院(生命科學相關方向)、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生命科學聯合中心(CLS項目)和清華大學生物醫學交叉研究院
  • 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生物醫學工程2019年保研夏令營通知
    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將於2018年7月4日至7日在深圳舉辦「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生物醫學工程2018年暑期夏令營」活動。活動通過學術講座、參觀、師生交流等形式,增進國內高校本科生對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及相關學科的了解,同時為接收2019級免試推薦研究生進行初步遴選工作。
  • 2018年天津大學醫學工程與轉化醫學研究院研究生招生夏令營活動通知
    天津大學醫學工程與轉化醫學研究院擬於2018年7月9日-11日在天津大學衛津路校區舉辦「2019級研究生招生夏令營活動」,旨在為一批熱愛科研、基礎紮實、素質全面、德才兼備的應屆本科畢業生繼續深造和發展搭建平臺、創造機遇。
  • 華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2019年優秀大學生夏令營通知
    華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擬在7月3日-7月5日舉辦2019年優秀大學生夏令營,期間將安排學生參觀學校(院)實驗室,聆聽各專業教授的學術講座和研究熱點介紹,組織與導師及在校研究生面對面交流,幫助有志於投身科學研究的本科三年級學生了解我院的學科發展與現狀,提前感受研究生的生活。
  • 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材料學科2019年保研夏令營通知
    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將於2018年7月10日至13日在深圳舉辦「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材料學科2018年暑期夏令營」活動。活動通過學術講座、參觀、師生交流等形式,增進國內高校本科生對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及相關學科的了解。同時為接收2019級免試推薦研究生進行初步遴選工作。
  • 2018年浙江大學全校36個學院保研夏令營通知匯總,讀研不止一條路
    「控制之旅」學術夏令營(申請與查詢連結通知)5、光華法學院法律碩士(非法學)夏令營的通知6、生工食品學院第九屆全國農業工程優秀大學生西湖夏令營活動通知7、生命科學學院2018年全國優秀大學生夏令營的通知8、生命科學研究院2018年全國優秀大學生夏令營的通知9、能源工程學院2018年暑期學術夏令營活動通知10、化工學院
  • 2018年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優秀大學生暑期夏令營通知
    2018年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優秀大學生暑期夏令營通知
  • 東北農業大學2019年生命科學暑期夏令營活動通知
    為進一步促進生物科學相關專業優秀大學生之間的交流,幫助青年學生了解當前學科發展前沿熱點問題,增進校內外優秀大學生對東北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了解,激發優秀學子對生命科學相關學科的學習欲望和研究興趣,選拔校內外優秀本科生進入東北農業大學繼續深造,研究生院與生命科學學院將於2019年7月7日——11日聯合舉辦
  • 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2020年化學生物學(製藥) 項目優秀大學生夏令營報名通知 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2020年化學生物學(製藥) 項目優秀大學生夏令營報名通知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化學生物學學科將於2020年7月16-18日舉辦「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
  • 生物學院舉辦2020年中國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夏令營
    本網訊 7月13日至17日,生物學院舉辦2020年中國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夏令營。受疫情影響,本次夏令營於線上進行,共有117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大學生線上參加本次夏令營。13日上午,生命科學夏令營開營儀式通過
  • 《「π指數」—生命科學與基礎醫學全球科研機構產出評價》正式...
  • 2018年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暑期夏令營活動通知
    為增進全國高校優秀地學大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激發大學生對地學基礎理論和應用技術研究的興趣和熱情,吸引和選拔有濃厚科研興趣和發展潛力的優秀學生進入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我院定於2018年7月17日至7月20日(7月17日下午報到,20日下午結束)舉辦大學生暑期夏令營活動。
  •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VS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選哪個?
    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的生命科學學院每年都會為我國的生命科學領域輸送大量高素質的本科畢業生,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兩所學校的生物學都達到了A+水平,國內領先。1. 學院方面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前身為清華大學生物系,1952年被併入北大,1984年復系,2009年更名為生命科學學院。全院教研系列、教學系列和研究系列教職工共有90人。
  • 生命科學與基礎醫學全球科研機構產出評價報告(2017)發布—新聞...
  • 清華大學物理系與天文系「2019年物理學與天文學優秀大學生夏令營...
    清華大學物理系與天文系將於6月27日(周四)-30日(周日)舉辦「2019年物理學與天文學優秀大學生夏令營」活動。夏令營通過講座、參觀和交流等多種形式,幫助有志於物理學與天文學研究的本科三年級同學了解物理學與天文學發展的前沿和清華大學物理系與天文系的發展現狀,提前感受研究生生活,從而有助於同學們選擇未來的研究方向。
  • 2018年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暑期夏令營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位於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高科技園區內,前身系國際著名科學家吳仲華院士1956年創立的中國科學院動力研究室。目前,已建設成為應用基礎與應用發展研究有機結合的戰略高技術基地型研究所,主要從事能源、動力和環境等領域的研究,內容涉及工程熱力學、內流氣動熱力學、燃燒學、傳熱傳質學等學科。
  • 2018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第五屆信息科技夏令營報名通知
    一、申請條件  1、原則上要求是「985」或「211」重點高校信息科學類專業的學生,包括電子信息類、自動化類、計算機類、生物醫學工程類等,也歡迎數學類、物理類、材料類等相關專業的2019屆優秀本科畢業生報名。
  • 清華大學藥學院尹航團隊和原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醫學院、現...
    至今以青蒿素為基礎的藥物聯用療法(Artemisinin-based combination therapy,ACT)仍舊是治療惡性和重症瘧疾的一線療法,對全球的抗瘧工作起到了突出貢獻,屠呦呦也因此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與醫學獎。然而由於耐藥性瘧原蟲的產生,ACT療法已先後在東南亞和非洲地區出現了治療失敗的病例,開發新型抗瘧藥物已成為亟需解決的重要科學和公共衛生問題。
  • 2018中國生命科學領域重大研究進展
    物理學、材料學、計算科學等多學科與生命科學交叉融合併不斷發展,生物成像、基因編輯技術、單細胞技術、生命組學等技術不斷革新,大大提高了人類認識和解析生命的能力,推動生命科學研究向精準、定量和可視化的方向進一步發展。生命科學走向成熟,逐漸向數位化、平臺化與工程化發展。基因編輯、再生醫學、3D列印、合成生物學、腦機接口等技術的快速發展,進一步增強了生物技術在醫藥、工業和農業等領域的應用深度與廣度。
  • 北京大學強基計劃之基礎醫學:解密生命,醫學基石!
    本期,讓我們一起走進燕園學子的回憶,聽聽他們和基礎學科「基礎醫學」之間的故事!吳勵1977級(首屆)北京大學基礎醫學專業學生,高中畢業於北京第六十四中學,現為清華大學醫學院基礎醫學系教授。吳虹1978級北京大學基礎醫學專業學生,高中畢業於北京十一學校。現任北京大學講席教授,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北大清華聯合中心高級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