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教學領域的盛會
——記首屆「高校生命科學基礎課程報告論壇」
11月10日至11日,首屆「高校生命科學基礎課程報告論壇」在上海交通大學隆重召開,來自全國近200所高校的400餘名代表齊聚申城。兩院院士、國家級教學名師、國家精品課程主持人、高校生命科學學院院長、知名教授和一線教師共聚一堂,見證高校生命科學教學領域的這次盛況空前的大會。
本次論壇以「生命科學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與人才培養」為主題,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發起,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中心、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會、教育部高等學校生物科學與工程教學指導委員會與高等教育出版社及有關高校共同主辦,上海交通大學承辦。
大會開幕式由上海交通大學教授、中科院院士賀林主持,本屆論壇執行委員會主任、教育部高等學校生物科學與工程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施蘊渝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馬德秀、高等教育出版社張增順總編輯分别致辭。高等教育出版社張增順總編輯在發言中指出,當前我國高等教育教學改革正進入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階段,作為教育部的直屬出版單位,高教社有責任支持高校的教學改革。高教社在未來的發展戰略中,要從國內以出版優秀紙質教材為主的出版單位,轉變為國際基於數位化教學資源的研發和集成服務的教育資源集團,適應高等教育大眾化發展階段人才培養的多樣性,滿足廣大教師集成個性化教學方案的需求,創辦課程報告論壇正是高教社在這個轉變中的一個重要舉措。高校生命科學基礎課程報告論壇作為系列報告論壇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為全國高校生命科學教師提供一個長期、穩定的教學研討和交流平臺,推動優質教學資源的建設與共享,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
出席本屆論壇的還有: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旭日幹院士,教育部原副部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周遠清,北京大學校長許智宏院士,南京工業大學校長歐陽平凱院士,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鄭光美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鄧子新院士、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印傑,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楊祥等。
本次論壇共設9個大會報告、1場專家訪談、並分5個小組進行分組報告與交流,另有百餘篇書面交流論文張貼展示。許智宏院士題為《生命科學人才培養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的報告和施蘊渝院士的《生命科學交叉學科及人才培養》,高屋建瓴地展示了現代生命科學的發展及其對生命科學人才培養與大學教學提出的要求,引起了與會代表的廣泛認同和深入思考。北京大學教務部副部長金頂兵教授、復旦大學教務處處長陸靖教授、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陳放教授、南京大學匡亞明學院副院長葛欣教授的報告從不同角度,結合各校的課程教學實際,圍繞高校生命科學教育與人才培養面臨的挑戰與機遇,生命科學基礎課程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實驗中心建設、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能力培養,教學方法改革與教學資源建設,人才培養模式與基地建設等方面進行了廣泛交流與深入研討。
本屆論壇專門策劃了一場專家訪談,特邀旭日幹院士、歐陽平凱院士、鄧子新院士、賀林院士就創新型生命科學人才培養等問題展開討論,並與會議代表互動交流,院士們旁徵博引、妙語連珠、幽默詼諧,不時引來陣陣掌聲與歡笑聲。教育部高等學校生物科學與工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復旦大學喬守怡教授的高水平主持,在使他成為當之無愧的「明星主持人」的同時,也使專家訪談成為本屆論壇的一大亮點。
分組報告和書面交流論文集中就當前生命科學人才培養與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和改革的熱點、核心問題進行論述,探討了目前生命科學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應採取的相應對策。與會代表彼此分享在改革探索和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經驗,大家在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材與教學資源建設、實驗中心建設與實驗、實踐教學以及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改革等方面有了更多新的認識和共識。
本次論壇內容豐富、涉及面廣,從院士、專家到普通一線教師都高度關注並積極參與,氣氛熱烈、和諧。許多代表表示,像這樣大規模、高層次的教學改革會議是不多見的,這反映了當前高校對提高教學質量、推進教學改革的積極性。生命科學基礎課程報告論壇正在成為廣大教師及時了解生命科學教學改革信息和發展趨勢的窗口,並作為教學研討和交流的平臺吸引廣大教師持續關注和參與。
《中國教育報》2006年12月11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