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首屆「高校生命科學基礎課程報告論壇」

2021-01-09 中國教育新聞網

生命科學教學領域的盛會

 

——記首屆「高校生命科學基礎課程報告論壇」

 

  11月10日至11日,首屆「高校生命科學基礎課程報告論壇」在上海交通大學隆重召開,來自全國近200所高校的400餘名代表齊聚申城。兩院院士、國家級教學名師、國家精品課程主持人、高校生命科學學院院長、知名教授和一線教師共聚一堂,見證高校生命科學教學領域的這次盛況空前的大會。


  本次論壇以「生命科學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與人才培養」為主題,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發起,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中心、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會、教育部高等學校生物科學與工程教學指導委員會與高等教育出版社及有關高校共同主辦,上海交通大學承辦。


  大會開幕式由上海交通大學教授、中科院院士賀林主持,本屆論壇執行委員會主任、教育部高等學校生物科學與工程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施蘊渝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馬德秀、高等教育出版社張增順總編輯分别致辭。高等教育出版社張增順總編輯在發言中指出,當前我國高等教育教學改革正進入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階段,作為教育部的直屬出版單位,高教社有責任支持高校的教學改革。高教社在未來的發展戰略中,要從國內以出版優秀紙質教材為主的出版單位,轉變為國際基於數位化教學資源的研發和集成服務的教育資源集團,適應高等教育大眾化發展階段人才培養的多樣性,滿足廣大教師集成個性化教學方案的需求,創辦課程報告論壇正是高教社在這個轉變中的一個重要舉措。高校生命科學基礎課程報告論壇作為系列報告論壇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為全國高校生命科學教師提供一個長期、穩定的教學研討和交流平臺,推動優質教學資源的建設與共享,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


  出席本屆論壇的還有: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旭日幹院士,教育部原副部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周遠清,北京大學校長許智宏院士,南京工業大學校長歐陽平凱院士,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鄭光美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鄧子新院士、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印傑,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楊祥等。


  本次論壇共設9個大會報告、1場專家訪談、並分5個小組進行分組報告與交流,另有百餘篇書面交流論文張貼展示。許智宏院士題為《生命科學人才培養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的報告和施蘊渝院士的《生命科學交叉學科及人才培養》,高屋建瓴地展示了現代生命科學的發展及其對生命科學人才培養與大學教學提出的要求,引起了與會代表的廣泛認同和深入思考。北京大學教務部副部長金頂兵教授、復旦大學教務處處長陸靖教授、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陳放教授、南京大學匡亞明學院副院長葛欣教授的報告從不同角度,結合各校的課程教學實際,圍繞高校生命科學教育與人才培養面臨的挑戰與機遇,生命科學基礎課程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實驗中心建設、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能力培養,教學方法改革與教學資源建設,人才培養模式與基地建設等方面進行了廣泛交流與深入研討。


  本屆論壇專門策劃了一場專家訪談,特邀旭日幹院士、歐陽平凱院士、鄧子新院士、賀林院士就創新型生命科學人才培養等問題展開討論,並與會議代表互動交流,院士們旁徵博引、妙語連珠、幽默詼諧,不時引來陣陣掌聲與歡笑聲。教育部高等學校生物科學與工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復旦大學喬守怡教授的高水平主持,在使他成為當之無愧的「明星主持人」的同時,也使專家訪談成為本屆論壇的一大亮點。
  分組報告和書面交流論文集中就當前生命科學人才培養與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和改革的熱點、核心問題進行論述,探討了目前生命科學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應採取的相應對策。與會代表彼此分享在改革探索和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經驗,大家在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材與教學資源建設、實驗中心建設與實驗、實踐教學以及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改革等方面有了更多新的認識和共識。


  本次論壇內容豐富、涉及面廣,從院士、專家到普通一線教師都高度關注並積極參與,氣氛熱烈、和諧。許多代表表示,像這樣大規模、高層次的教學改革會議是不多見的,這反映了當前高校對提高教學質量、推進教學改革的積極性。生命科學基礎課程報告論壇正在成為廣大教師及時了解生命科學教學改革信息和發展趨勢的窗口,並作為教學研討和交流的平臺吸引廣大教師持續關注和參與。


  《中國教育報》2006年12月11日第5版



相關焦點

  • ...屆中國高校生物學一流學科建設聯盟年會在中國科大生命科學學院...
    10月19日,第二屆「中國高校生物學一流學科建設聯盟」在中國科大生命科學學院舉辦。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廈門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等二十四所高校生命科學學院的領導、高等教育出版社生命科學與醫學事業部專家齊聚一堂,圍繞我國生物學一流學科建設中本科教育和人才培養的改革創新展開了熱烈討論。論壇由中國科大生命科學學院執行院長薛天主持。
  • 全國航空航天類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論壇在南京舉行
    中新網江蘇新聞10月19日電(倪子涵 趙怡如 陳一航)10月17日至18日,由中國航空學會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共同主辦的首屆全國航空航天類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論壇在江蘇南京舉行。國內41所航空航天類院校的200餘位專家學者出席論壇,共探課程思政教學改革。
  • 2014年清華大學首屆生命科學前沿交叉學科論壇舉行
    2014年清華大學首屆生命科學前沿交叉學科論壇舉行  清華新聞網5月14日電 5月10日,2014年清華大學第一屆生命科學前沿交叉學科論壇在理學院報告廳開幕。  7位報告人——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董晨、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朱冰、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教授王宏偉、北京大學生命學院講席教授吳虹、清華大學機械系教授孫偉、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教授與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羅敏敏和北京大學生命學院教授羅述金作了主題學術報告。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50餘位師生參加了本次學術論壇。
  • 第三屆中國科大「墨子論壇」生命科學與醫學分論壇舉辦
    在學校第三屆「墨子論壇」統籌安排下,生命科學與醫學部廣泛宣傳,精心準備,來自世界各地的53位生命科學與醫學領域的青年學者受邀參加本屆「墨子論壇」,大家共話生命科學與醫學學術和科技創新前沿,共商生命科學與醫學一流學科建設。
  • 高校人工智慧專業建設發展論壇在合肥舉辦
    高校人工智慧專業建設發展論壇在合肥成功舉辦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為進一步發揮安徽省科技資源優勢,加快安徽人工智慧人才培養體系建設,9月19日,「高校人工智慧專業建設發展論壇暨2020全國產教融合信息化論壇-安徽站」在合肥舉辦。
  • 清華大學2018年生命科學與基礎醫學夏令營
    為加強高校間優秀大學生的溝通和交流,為廣大學子提供了解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和基礎醫學研究的機會,激發營員的科研興趣,鼓勵其儘早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選拔有培養潛質的優秀學生繼續深造,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醫學院基礎醫學系、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生命科學聯合中心和清華大學藥學院(生命科學相關方向)共同主辦,將於2018年7月9日-7月13日舉辦「清華大學2018年生命科學與基礎醫學夏令營
  • 高校材料學科如何變革與發展? 106所高校共同探討
    黨志副校長致歡迎辭,他向與會代表介紹了華南理工大學的發展歷史、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概況,期望論壇能為全國高校的材料學科建設提供一個廣泛的交流平臺,相互學習先進有效的學科建設經驗,共同提升。他呼籲參加論壇的材料界各位專家以論壇為平臺,推動全國材料學科跨領域、跨高校、跨地區的合作,為國內高校一流材料學科的建設共謀改革之道。
  • 第六屆中歐生命科學論壇在天津舉行
    人民網天津11月20日電 19日,由中國科協國際聯絡部、全歐華人專業協會聯合會、天津市科協、中歐生命科學聯盟、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共同主辦的以「交流創新合作共贏」為主題的第六屆中歐生命科學論壇在天津舉辦。
  • 安徽省第二十屆生命科學學院院長(系主任)協作會暨生命科學高峰...
    中國教育在線訊  近日,安徽省高校第二十屆生命科學學院院長(系主任)協作會暨生命科學高峰論壇在黃山學院舉行開幕式,來自全省20所高校的生命科學學院領導和教師以及該校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的師生共300餘人參加會議。
  • 人文學院與生命科學學院聯合舉辦生命科學與醫學倫理論壇
    「生命科學與醫學倫理——生命科學時代的人文科學論壇」,旨在促進多學科專家就正在湧現的生命科學和醫學科技的新現象新問題進行跨學科的研討和交流。來自北京大學醫學人文研究院、復旦大學生命醫學倫理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科技發展戰略諮詢研究院、北京師範大學價值與文化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澳門大學法學院、安徽大學哲學系、安徽醫科大學醫學人文教育系以及中國科大第一附屬醫院、生命科學學院、工程科學學院、人文學院等單位的師生共40餘人參加了論壇。
  • 生命科學學院舉辦60周年校慶院慶系列活動
    根據學院的統一部署,在生命科學學院六十周年院慶籌備工作小組的精心組織下,本著「溫情凝聚校友 學術崇學尚教 活動多彩紛呈」的原則,生命學院舉辦60周年校慶院慶系列活動,為廣大校友回母校參觀交流訪問搭建平臺,為廣大師生獻上精彩紛呈的學術報告,集中展示生命學院六十年的輝煌歷史和成績,凝心聚力,為新甲子實現建設世界生命科學領域一流學院的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實現了良好的開端
  • 大腦可塑性 腦學派參與腦科學與教育國際論壇研討
    2019年5月11日-12日,「大城市教科院聯盟全國二次學術年會暨腦科學與教育國際論壇」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隆重開幕。腦學派課程創始人錢陽秀女士作為與會嘉賓分享了「0-6歲兒童腦發育與科學養育」主題分享。本次論壇為期兩天,主題為「共建更好的全球教育未來」。
  • 中英生命科學與醫學高峰論壇在京召開—新聞—科學網
    9月26日上午,中英生命科學與醫學高峰論壇在北京隆重開幕。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懷進鵬出席論壇並致辭。
  • 【學術報告】工信部高校自動化類專業課程思政創新聯盟(一)
    (一)聯盟介紹自動化學院黨委牽頭於2020年11月14日成立工信部高校自動化類專業課程思政創新聯盟(以下簡稱「聯盟」),聯盟旨在進一步促進工信部所屬高校自動化類專業課程思政建設,探索航空航天特色院校課程思政建設模式及路徑,建設一支自動化類專業課程思政名師隊伍,打造航空航天特色課程思政「金課」,在教育教學方法改革方面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 生物科學:探索生命的奧秘
    除了公共基礎課外,生物科學專業學生的主要必修課程有:  普通生物學及實驗、生物化學及實驗、分子生物學及實驗、細胞生物學及實驗、微生物學及實驗、遺傳學及實驗、基因工程綜合實驗、細胞、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綜合實驗等。
  • 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從戰略高度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
    上海自2005年出臺《上海市學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導綱要》和《上海市中小學生生命教育指導綱要》(即「兩綱教育」)後,不斷修訂完善中小學課程標準,制訂學科德育「實施意見」,使之成為加強上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價值取向。基於「學科德育」的探索經驗,上海高等教育界越來越感受到,有必要進一步在高校探索試點「課程思政」。
  • 第六屆中歐生命科學論壇在南開大學舉辦
    日前,以「交流·創新·合作·共贏」為主題的第六屆中歐生命科學論壇在南開大學舉辦。我市有關部門負責同志,中外生命科學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師生代表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參加會議。論壇在天津大學、天津醫科大學設立分會場。
  • 科學認識和發掘高校藝術課程的思政教育價值-光明日報-光明網
    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視發揮各類課程的思政教育作用,形成多門類、多角度、多功能的思政教育課程體系。「課程思政」的理論和實踐較好地回應了這一要求。在所有學科門類中,藝術學在培養人們認識美、發現美、創造美的基礎上,憑藉其特有的吸引力、感染力與影響力,具有養成個體與群體正確政治意識、道德觀、人格品質的獨特教化功能。
  • 「湖南省解剖科學學會2015年學術年會暨斷層影像解剖學第三屆論壇...
    中國高校之窗12月26日至27日,「湖南省解剖科學學會2015年學術年會暨斷層影像解剖學第三屆論壇」在湖南醫藥學院召開。開幕式由基礎醫學院院長饒利兵主持。副校長張在其在開幕式的致辭中說,人體解剖學是一門歷史悠久的醫學基礎學科,也是醫學這座大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石。
  • 楊學明院士訪問化學所並作分子科學論壇報告
    楊學明院士訪問化學所並作分子科學論壇報告 2016-06-16 化學研究所 【字體:>6月14日,中囯科學院院士、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楊學明訪問化學研究所並作題為Elementary Chemical Processes of Photocatalysis of Methanol and Water on TiO2: A New Perspective on Photocatalysis 分子科學論壇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