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 「第五代 」綠色住宅

2020-12-06 預製建築網

heatherwick工作室在新加坡完成了一座住宅塔樓,使住戶在享受美景,光線和私密性的同時,感覺與城市綠樹成蔭的街道相連。

位於新加坡牛頓區的這棟20層高的建築名為「 EDEN」,被描述為「與玻璃和鋼塔類型的根本突破」。該項目由hufton + crow拍攝,將房屋浸入花園環境中,這也為公寓生活帶來了好處。

inspired by the vision of a 『city in a garden』, heatherwick studio has completed a residential tower in singapore that allows its occupants to feel connected to the city’s tree-lined streets while enjoying views, light, and privacy. located in singapore’s newton district, the 20-storey structure — named 『EDEN』 — is described as a 『radical departure from the glass and steel tower typology』. the project, photographed here by hufton + crow, immerses homes within a garden environment that also offers the benefits of apartment living.

heatherwick工作室將伊甸園(EDEN)的20套公寓從地面上種有熱帶植物的花園上方27米(66英尺)處吊起。

花園的綠色植物通過一系列「種植的枝形吊燈」向上延伸到建築物周圍,隨著枝形吊燈上升,建築物的頂部逐漸變成寬敞的私人室外空間。

陽臺交替產生雙高空間,陽臺圍繞著每間公寓,四周綠化,營造出自然的陰影。隨著時間的流逝,植物會順著建築物向下層疊,舒緩周圍的外觀。

heatherwick studio lifted EDEN’s 20 apartments 27 meters (66 feet) above a ground level garden planted with tropical vegetation. the garden’s greenery makes its way upwards and around the building through a series of 『planted chandeliers』, which grow as they rise up the building to become generous private outdoor spaces. alternated to create double-height spaces, the balconies surround each apartment with greenery that provides natural shade. over time, the plants will cascade down the building, softening its appearance.

託馬斯·希瑟威克(Thomas Heatherwick)解釋說:「伊甸園(EDEN)內的每個房屋都將擁有一個鬱鬱蔥蔥的花園,而不是帶有標誌性陽臺的玻璃屋頂建築,這些花園將打破傳統的四方形地板,形成有機且寬敞的居住空間。」

室內設計將服務定位在地板的外圍,從而形成了較大的中央起居空間,周圍環繞著較小的獨立房間和寬闊的貝殼狀陽臺。

『instead of glass-clad edifices with token balconies, each home within 『EDEN』 will have a lush garden right at the doorstep with organic and generous living spaces achieved by breaking up the traditional boxy floorplate,』 explains thomas heatherwick. the interior design positions services at the perimeter of the floorplate, resulting in large central living spaces that are surrounded by smaller individual rooms and the wide shell-like balconies.

設計團隊繼續說道:"該建築代表了一種獨特的城市生活方式,它結合了令人回味的天然材料、質地和工藝細節,以及對該地區自然景觀的讚美。

'隨著時間的推移,建築被設計成成熟的樣子,隨著鬱鬱蔥蔥的植物生長,就像一棵樹苗在街道下生根發芽,將新加坡的景觀拉向天空。"

『the building represents a unique way of living in the city, with its combination of evocative natural materials, textures and crafted details and its celebration of the area’s natural landscape,』 continues the design team. 『over time, the building is designed to mature, as the lush planting grows, like a sapling that has taken root beneath the streets, pulling the landscape of singapore up into the sky.』

建築師:Heatherwick工作室

地點:新加坡

面積:3105平方米

來源:搜建築

相關焦點

  • 第五代住宅走近我們
    現如今,住宅已從最初僅滿足人們生存、居住需要的單一功能逐步發展成為集居住、文化為一體的多功能產品。國內某著名建築設計師將住宅發展劃分為「五個時代」,並提出,如今的住宅已進入第四代、第五代發展時期,其中以「環境、空間、文化、效益」為綜合設計理念的第五代住宅將是現代人趨於理想的住宅。
  • 第五代住宅設計解析
    中國建築大師陳世民曾在深圳召開的「世紀創新論壇」會上就近二十年來我國的住宅發展概況,以最早出現的高層塔樓及相應的社區為主線,將住宅劃分為五個時代,並提出了以「環境、空間、文化、效益」為綜合設計理念發展第五代住宅的新觀點,在國內的房地產業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 中國邁入第五代住宅時代:廣陽郡九號引領健康住宅新風尚
    在現場眾多媒體和嘉賓見證下,廣陽郡九號業主健康管理平臺成功上線;活動接近尾聲時,第五代健康住宅的發布也將現場氣氛推向了高潮。廣陽郡九號是第五代健康住宅引領者作為第五代健康住宅引領者的廣陽郡九號,詮釋了第五代健康住宅九大價值體系:一、擇址生態濃蔭,毗鄰小清河和萬畝濱河森林公園
  • 第五代住宅:房地產新浪潮
    住宅是社會基本生活的消費商品,像其它社會產品一樣,不可能不經歷更新與換代的發展過程。縱觀近年住宅變遷過程,以高層塔樓及相應的小區為主線來展開,可相應地概括為如下五代,目的僅是為尋求對發展方向的認識。
  • 西山甲一號打造「第五代住宅」:演繹現代化生態科技系統
    隨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消費者對房子住宅產品質量和居住環境的需求越來越高。 由兩大實力國匠金隅嘉業、房地置業於京西打造的科技人居項目西山甲一號對外開放後便得到了市場的關注和好評。 據了解,西山甲一號將配備多項現代化科技生態系統,與項目現有的生態環境相融合,打造「第五代生態」住宅類產品。 西山甲一號負責人介紹,城市住宅現狀,推動住宅更新換代。
  • 西山甲一號項目正式開放 第五代生態住宅首度亮相
    據了解,西山甲一號項目將配備多項現代化科技生態系統,與項目現有的生態環境相融合,打造「第五代生態」住宅類產品。   第五代住宅首度亮相   「住宅的核心是人的生活。」   西山甲一號負責人介紹,城市住宅現狀,推動住宅更新換代。從遮風避雨、躲避野獸的第一代洞穴居住,到合群而居,分工協作的第二代社群居住;更隨著大量人口湧入城市,人們建起鋼筋混凝土的第三代高密度住宅,以及人類運用科技解決城市居住的噪音和汙染,創造恆溫恆溼的第四代住宅。   而今,西山甲一號,站在引領行業的角度上,生態自然與科技住宅融洽共生,堪稱北京罕有的「第五代住宅」。
  • 這套新加坡住宅以大自然的贈予為靈感,實踐清新生活愜意自在
    這座由新加坡設計公司 Monocot Studio 所設計的住宅,主要以綠意盎然的戶外自然啟發靈感,利用原木材質為主要素材,結合上大面積的自然採光,清新淡雅的薄荷綠牆面,點綴上綠色植栽,拉近了戶外與室內之間的距離,讓陽光和空氣能在空間中恣意流動,為居住者帶來沁心清爽的愜意氣息,靜心感受自在的生活禪。
  • 生態·家:「智能、綠色、節能」三大元素打造綠色都市住宅
    那麼,省會石家莊的「生態住宅」是什麼樣子的呢?  生態·綠色住宅  讓室內外的空氣循環過濾交換對接  生態掃描:智能化可控系統、多功能循環系統、恆溫恆溼恆氧  代表樓盤:天山熙湖、西美五洲天地、祥雲國際  綠色住宅是基於人與自然持續共生原則和資源高效利用原則而設計建造的一種能使住宅內外物質能源系統良性循環,無廢、無汙、能源實現一定程度自給的新型住宅模式。
  • 「鑽石年代」向「第五代小戶型」邁進!
    微信「掃一掃」關注住朋網(點擊二維碼關閉) 「鑽石年代」向「第五代小戶型」邁進!     「鑽石年代」向「第五代小戶型」邁進!
  • 綠色健康 | 不僅僅是科技住宅,更是一整套先進生活解決方案!
    在都市森林裡,居住在同一個空間,面對複雜的裝修環境、不合理的房屋設計以及不達標的應用標準造成的環境汙染,健康住宅成為了全球精英人士的共識。  綠色智慧家 定義健康住宅標準  每一次改變,都是對未來的一次重塑。
  • 華僑銀行推出新加坡首個供有地住宅屋主太陽能板貸款服務
     《聯合早報》1月12日報導:華僑銀行推出新加坡首個提供給有地住宅屋主的太陽能板貸款服務,最高貸款額可達3萬元。華僑銀行(OCBC)發文告說,計劃使用太陽能為住家供電的屋主日益增加,銀行於是推出這項針對消費者市場的太陽能板貸款服務,以應付需求。
  • 立體綠化樓房成「空中花園」第四代概念住宅照進現實
    根據成都高新開發區發布到2022年成都立體綠化將達330萬㎡,在成都高新區內隨處可見立體綠化住宅,立體綠化住宅使人們會聯想到「空中花園」,家家戶戶一個院落,院子裡栽上花草這不是人們熱議的第四代住房嗎?說道花園城市人們會想到新加坡,將「水泥森林」打造成富有生機的「空中花園」,雖然利弊有待商榷,人們在嚮往綠色環保的同時也對高層植物的安全性擔憂,季節更替產生大量的落葉是否「汙染」居住環境等。
  • 第四代住宅存在問題及破解之道
    第四代住宅(第五代住宅)自問世以來,房地產專業領域人士對其褒貶不一,主要原因有幾點:先說優點:它給高層住宅提供了庭院生活方式,讓家不再是簡簡單單的居住功能。其實市面上還有一種專利技術空中花園別墅,既具有花園、庭院住宅的特點,又成功解決了上述問題。我們一起看他是如何解決問題的。
  • 新加坡城市治理:火雞如何變成天堂鳥
    新加坡政府建屋發展局前任局長、市區重建局局長兼總規劃師劉太格也一直在中國各地奔波,成為各種城市規劃峰會上的座上賓,為許多一二線城市的未來規劃提供技術指導。在劉太格看來,「本末倒置」是中國部分城市規劃的主要問題。城市規劃是系統工程,而不是解決一兩個獨立的問題,「中國的很多領導說,要一個特殊的產業,比如高科技、綠色經濟等,但很少有人談到如何把握城市的基本功能」。
  • 刷爆全球的新加坡國寶級綠色美食-斑斕蛋糕,東方也有啦
    這款蛋糕是新加坡國寶級的存在,基本上從新加坡旅遊回來的人都會買來做伴手禮。   @REDBUD.HOTEL   紫荊花大酒店   無需漂洋過海地跑去新加坡
  • 新加坡出入境政策:酷航8月19日起恢復天津航線,將開啟綠色通道
    中新之間已有綠色通道中新快捷通道恢復必要旅遊新日也將設兩綠色通道此外,新加坡與日本也將設兩條綠色通道,恢復兩國商務出差者及跨境就業者往來日本外交部長茂木敏充在新加坡進行三天正式訪問時,於8月13日傍晚同新加坡外交部長維文發布聯合文告,宣布新日兩國將設兩綠色通道恢復必要旅遊。
  • 深圳要學新加坡?這概率有多大?
    最近深圳住建局局長提出,深圳房地產市場或拋棄香港模式,學習新加坡模式。新加坡,可以說是健康房地產市場的代名詞,很多人想到國內房價太高,就希望有新加坡那樣的保障房住。不過,深圳真的能學習新加坡,給60%的市民提供政府出售的住房嗎?所謂的香港模式房地產市場,主要包括土地出讓、預售制、公攤面積等,最後的結果就是市場化、土地價格高、房價高。
  • 西安綠色家園住宅小區12#樓項目住房銷售公告
    根據我市《關於進一步加強管理保持房地產市場持續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市政發[2017]23號)、《關於調整我市住房交易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市政辦發[2017]59號)、《關於進一步穩定住房市場發展有關問題的通知》(市政發[2017]51號)、《關於進一步規範商品住房交易秩序有關問題的通知》等相關要求,特制定我公司西安綠色家園住宅小區12#樓項目的銷售公告
  • 亞庇高級海景住宅項目珊瑚灣 (Coral Bay) 於廣州公開發售
    廣州2018年11月27日電 /美通社/ -- 項目亮點: 房產每年固定增值最少7% 地點位於馬來西亞沙巴州亞庇市的黃金海濱地段 獨樹一幟的建築設計由新加坡公司Swan & Maclaren 所繪製 壯觀景色,360度全景觀賞南中國海和亞庇山 附合馬來西亞我的第二個家園(MM2H)計劃申請資格 新加坡群策環球控股集團(GSH
  • 新加坡港「下一代港口」規劃及啟示
    3、港口綠色生態發展新加坡綠色海事倡議(MSGI)指導下一代港口綠色發展。MSGI 是MPA於2011年7月編制的一項倡議,計劃5年內投資1億新元,幫助減輕港口、船舶及相關活動對環境造成的汙染。MSGI目前已經經過兩次延長,內容隨著政策和科技的發展不斷演變,目前主要包括綠色船舶、綠色港口、綠色能源科技和綠色意識四個項目,從不同的角度指導港口的綠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