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7000米載人潛水器可達世界99.8%海底(圖)

2021-01-07 搜狐網

 

  探測海底豐富的生物資源

  

  中國7000米載人潛水器模型

  深海潛水器體現一個國家的綜合技術力量,是海洋技術開發的最前沿與制高點。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國、日本、法國、俄羅斯擁有深海載人潛水器,最大工作深度未超過6500米。

  中國研製的7000米載人潛水器,將成為世界下潛最深的載人潛水器,可到達世界99.8%的洋底。

  載人潛水器是一種自由自航式潛水器,自帶能源,具有水下觀察和作業能力,目前的下潛深度可達5000至6000米甚至更深,利用它可取得海底世界的寶貴數據和資料,用於深海資源勘探、熱液硫化物考察、深海生物基因、深海地質調查等領域。

  潛水器由荷蘭物理學家發明

  潛水艇首先用於軍事和戰爭

  1620年,荷蘭物理學家德雷爾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艘原始潛水器。它能在水下5米深處連續航行幾海裡,在當時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這艘「潛艇」使用優質木材做艇體,並在外表覆蓋了一層牛油皮;潛水艇的兩邊各有6名劃手,用力向後划水而使艇前進。當潛艇要下潛時,將海水灌進羊皮囊;而上浮時,則將水擠出羊皮囊。該潛艇沒有安置任何觀察設備,也沒有裝備武器。

  首先潛水艇是用於軍事和戰爭的。1776年美國大學生布希內爾研製的「海龜」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艘作戰潛艇。被譽為「潛艇」之父的美國人「約翰·霍蘭先後建造了6艘性能不斷完善的潛艇,特別是他設計的霍蘭6號具備了許多現代潛艇的特徵:潛艇長約15米,裝有45馬力的汽油發電機和蓄電池,航行平穩,配置有先進的魚雷、炸藥等武器。19世紀末,美國的西蒙·萊克受科幻小說《海底兩萬裡》的啟發,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具有雙層殼體的潛艇,率先解決了潛水艇快速下潛和上浮的方法。二戰時,潛水艇已應用於戰爭。

  現代潛水器勘探海底資源

  海底儲存石油約1350億噸

  現代潛水器的研製,主要為了探測海洋中豐富的生物資源及礦產資源。

  中國國家863計劃海洋領域首席科學家汪品先院士指出,深海基礎研究是21世紀國際海洋競爭的重要部分。深海研究不只是人類了解地球亟待填補的空白,也是國家資源和安全保障之所系。海洋地質專家估計,海底儲存著約1350億噸石油,近140萬億立方米的天然氣,海底還沉積著極為豐富的多金屬結核,其中鈾的儲藏量高達40億噸,是陸地上的2000倍。另外,在6000米以下的大洋底部仍有生命存在,在這種極端條件下的生命也格外受到生物學家的重視。

  載人潛水器涉及諸多學科

  每下潛100米增加10個大氣壓

  但海洋探索也面臨著巨大的困難:每下潛100米就增加10個大氣壓,且海底能見度極低,環境非常惡劣,人體和普通設備都很難在這種條件下完成沉船打撈、光纜鋪設、資源勘探等工作。於是,科學家把海洋探索的重任託付在載人潛水器上。載人潛水器的設計是一項綜合性的複雜工程,它涉及到流體、結構、材料、生命支持、液壓、水聲、光學、計算機控制等多門學科。

  目前世界上可用的載人深潛器總共有5臺,分別是日本的「深海6500」號、美國的「阿爾文」號、法國的「鸚鵡螺」號、俄羅斯的「和平」號及「密斯特」號。它們的最大深潛深度只有6500米。相對而言,我國即將投入使用的7000米載人潛水器具有更深的下潛能力,它將在水下承受700個大氣壓的壓力。

  無動力下潛儘量節省蓄電池能量7000米潛水器可水下工作12小時據國家「十五」863計劃重大專項「7000米載人潛水器」第一副總工程師崔維成介紹,我國自主研發的7000米載人潛水器,運用了無動力下潛的原理,它有兩個配重塊和一個壓水艙。當需要下潛時,壓水艙注水,開始下潛;當需要在水中懸停時,它拋出一個配重塊;當需要上浮時,它拋出第2個配重塊,同時向壓水艙加入空氣,排出海水,就可以上浮。中間如果啟動動力裝置,潛水器便可以開始工作。崔維成說,這種設計是為了儘量節省蓄電池的能量,使7000米潛水器可以在水下工作時間長達12個小時。獨一無二的水中懸停定位能力鈦合金外殼內裝生命支持系統

  我國的7000米深潛器具有獨一無二的「針對作業目標穩定的水中懸停定位能力」,而其它深潛器在作業時都需要找一個固定的支點才能開始工作,這無疑是世界深潛器領域的一大技術進步。崔維成說:「由於這是我國第一個超深度載人深潛器,項目組對於潛航員的人身安全也予以充分考慮。在設計載人部分時,我們與負責『神六』太空人安全保障系統的專家進行了多次溝通。潛水器的載人球殼是鈦合金的,其中裝配了生命支持系統和兩套氧氣供給系統,力求萬無一失。」潛航員應是準科學家

  我國從去年開始選拔潛水器潛航員,要求很高,對潛水器的結構、設備、操控和水下情況都要熟悉,應是一名準科學家。潛航員要具有聰明的頭腦和豐富的專業知識,還要有豐富的海洋作業經驗。潛航員主要的工作,是在深海環境下保證載人潛水器的正常運行,能夠熟練操縱潛水器在指定的海域巡航和作業,同時還要肩負起導航、通訊、輪機、攝影、生命保障、故障修理與維護、醫療急救等工作。 李楊

   相關報導:

   阿爾文號潛水次數最多 海溝號創探測深度之最

(責任編輯:史少晨)

相關焦點

  •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萬米的海底,妙...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閱讀提示&nbsp&nbsp&nbsp&nbsp2020年11月10日8時12分,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
  • 中國載人潛水器再次突破,成功坐底深海10909米,超越不容易
    前段時間,我國的"海燕-X"深海滑翔機的勝利返航,刷新了水下滑翔機的潛深世界紀錄,深度到達了10619米,造就了其世界上唯一能夠進行萬米深淵觀測的水下滑翔機的好成績。緊接著,10月27日中國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在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成功下潛突破1萬米,達到10058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
  • 10909米!中國載人潛水器坐底馬裡亞納海溝
    深度10909米!中國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從百米淺海到萬米深海,中國載人深潛事業劈風斬浪的幾十年,我國先後突破了多項核心深潛技術。現在,讓我們回顧那段歷史,感受中國一代代深潛人的「深藍夢」。7103救生艇是中國第一艘載人潛水器,自1971年開始研製,1986年成功。雖然它只能下潛300米,航速也只有四節,但也是那個年代最先進的救援型載人潛水器。
  • 我國首艘深海載人潛水器蛟龍號創造「中國深度」新紀錄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是我國第一艘深海載人潛水器。它由我國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製,是目前世界上下潛能力最深的作業型載人潛水器。蛟龍號當前最大下潛深度7062米,最大工作設計深度為7000米,工作範圍可覆蓋全球99.8%的海洋區域。
  • 中國驕傲!「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潛入深度10909米海底,相當於2000...
    2020年11月10日8時12分,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世界上其他到達過這裡的載人潛水器又是怎麼做的?8年前,加拿大導演卡梅隆就曾乘坐著「深海挑戰者」號,成功挑戰了馬裡亞納海溝。而抗壓的關鍵在於它結實耐壓的球形載人艙。
  • 中國驕傲!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潛入10909米海底,相當於2000頭大象踩...
    經過多年的不斷優化和上千次的測試,中國自主研製的新型鈦合金終於問世。強度高、韌性好,可以容納最多3名乘客安全地在海底進行科考任務。現在,「奮鬥者」號終於可以頂住巨大的海底壓力,安全載人潛入萬米深海。關於潛水器 這些事情你必須知道從百米淺海到萬米深海,中國載人深潛事業劈風斬浪的幾十年,我國先後突破了多項核心深潛技術。現在,讓我們回顧那段歷史,感受中國一代代深潛人的「深藍夢」。7103救生艇是中國第一艘載人潛水器,自1971年開始研製,1986年成功。雖然它只能下潛300米,航速也只有四節,但也是那個年代最先進的救援型載人潛水器。
  • 深度10909米!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
    2020年11月10日8時12分,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器下潛突破萬米2020年10月27日,中國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在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成功下潛突破1萬米,達到10058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今天「奮鬥者」號將再次挑戰全球海洋最深處。
  • 海底10000米!中國載人深潛將走向「無人區」進行科學研究
    九個最深的海溝,包括馬裡亞納海溝,分布在西太平洋,其中五個超過10,000米深。深海載人潛水器也被稱為10,000米載人潛水器。2020年,中國的10000米載人潛水器將很快造訪馬裡亞納海溝最深的「挑戰者深淵」,一場「大型演出」將在深海的「舞臺」上演。
  • 中國載人深潛: 向海底一萬米進發
    日前,「探索一號」科考船搭載「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靠港三亞,圓滿完成了我國首次覆蓋西南印度洋和中印度洋的TS10深潛科考航次。本航次中,「深海勇士」號在高海況、海底地質環境複雜的西南印度洋和中印度洋熱液區,創造了一系列中國載人深潛作業的新紀錄。
  • 蛟龍下水與世界潛水器全紀錄(組圖)
    資料圖:圖為「向陽紅09」試驗母船上的載人潛水器「蛟龍號」。這些裝備到達的範圍遍及海洋的大陸坡、海山頂、火山口、洋脊以及6000米的洋底,在地質、地球化學、地球物理和海洋生物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的重要發現。  二、各國深海潛水器概況  「向陽紅09」深潛實驗母船【資料圖】  二、各國深海潛水器概況  當今世界只有五艘6000米級深海載人潛水器。
  • 從千米到萬米 載人潛水器不斷「深入」
    原標題:從千米到萬米 載人潛水器不斷「深入」   從外形看,萬米載人潛水器的外形像是一條鯊魚,有著滾圓和流線型的身體。它裝有9個推進器,可在海裡自由移動,3套供氧系統能保證乘員安全,通信系統和機械手也格外高效。就是這條「小鯊魚」,今年或將拜訪海底深淵。
  • 海底1萬米,你好!——「奮鬥者」號標註中國載人深潛新坐標
    28日8時30分許,一陣汽笛聲響,創造了10909米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的「奮鬥者」號,完成第二階段海試,勝利返航。1個多月時間,累計完成13次下潛,其中8次突破萬米。10909米的紀錄,讓人類在大深度載人深潛領域有了新坐標。海底1萬米的世界,有多大魅力?中國的深潛勇士們,經歷了怎樣的艱險?載人深潛精神又將如何助力中國勇攀深海科技高峰?
  • 潛水器「三大頂尖技術」,中國的蛟龍號到底多厲害?
    2010年5月至7月,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中國南海中進行了多次下潛任務,2012年6月,在馬裡亞納海溝創造了下潛7062米的中國載人深潛紀錄,也是世界同類作業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 馬裡亞納海溝,又稱"馬裡亞納群島海溝",是目前地球上最深的海溝,海溝地處北太平洋西部海床,靠近關島的馬裡亞納群島的東方。
  • 【新華網】海底1萬米,你好!——「奮鬥者」號標註中國載人深潛新坐標
    新華社發(中國船舶集團供圖)10月10日,「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與「探索一號」科考船在三亞市南山港啟程開展萬米級海試  28日8時30分許,一陣汽笛聲響,創造了10909米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的「奮鬥者」號,完成第二階段海試,勝利返航。  1個多月時間,累計完成13次下潛,其中8次突破萬米。10909米的紀錄,讓人類在大深度載人深潛領域有了新坐標。
  • 中國潛水器「三大最頂尖技術」,蛟龍號到底多厲害?
    2010年5月至7月,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中國南海中進行了多次下潛任務,2012年6月,在馬裡亞納海溝創造了下潛7062米的中國載人深潛紀錄,也是世界同類作業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馬裡亞納海溝,又稱"馬裡亞納群島海溝",是目前地球上最深的海溝,海溝地處北太平洋西部海床,靠近關島的馬裡亞納群島的東方。
  • 「中國深度」讓《海底兩萬裡》不再科幻
    今天,隨著深潛技術的發展,《海底兩萬裡》早已不再是科幻。  2017年5月,《環球》雜誌記者乘坐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全球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下潛到4811米海底。記者發現,海底世界並非荒蕪一片,不時見到海參、海綿、海星、魚、蝦等動物,許多細節與《海底兩萬裡》中的描寫不謀而合。
  • 突破萬米!中國「奮鬥者」潛到世界最深海底!
    今天(10日)8時12分,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
  • 海底1萬米,你好!——「奮鬥者」號標註中國載人深潛新坐標
    新華社三亞11月28日電 題:海底1萬米,你好!——「奮鬥者」號標註中國載人深潛新坐標新華社記者張泉、董瑞豐、趙穎全、陳凱姿海南三亞,南山港。28日8時30分許,一陣汽笛聲響,創造了10909米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的「奮鬥者」號,完成第二階段海試,勝利返航。1個多月時間,累計完成13次下潛,其中8次突破萬米。
  • 大國利器,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可探測海底的奧秘
    每個國家都想去探測海底的世界,可是海洋,這個表面隨和,「內心」深處卻是波濤洶湧,裡邊暗流湧動是一艘由中國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製的載人潛水器,也是863計劃中的一個重大研究專項。2010年5月至7月,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中國南海中進行了多次下潛任務,最大下潛深度達到了7020米。
  • 獨家|深海超級戰隊,向萬米海底出徵……|海洋|馬裡亞納海溝|潛水器...
    根據統計,世界海洋的平均水深約3700米。我國科學家一步步走向深海,從十年前的1000米到3000米、5000米、7000米,今天將挑戰萬米。每下潛一米都是人類科技在縮小我們與自然力量之間的極限距離。近年來,我國快速發展深潛設備,從「蛟龍號」、「深海勇士號」到如今的「奮鬥者」號,它們已經成為深海探索的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