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之光!文小剛獲狄拉克獎 三位獲獎者均來自發展中國家

2020-12-06 前瞻網

華人之光!文小剛獲狄拉克獎 三位獲獎者均來自發展中國家

 Emma Chou • 2018-08-09 15:38:30 來源:前瞻網 E2233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文小剛獲狄拉克獎。ICTP宣布將2018年狄拉克獎章和獎項頒發給三位傑出的物理學家,分別是哈佛大學的Subir Sachdev,芝加哥大學的Dam Thanh Son和麻省理工學院的華人科學家文小剛,他們在在研究量子力學如何影響多體系統方面做出了獨立貢獻,引入了原創的交叉學科技術。

所有三位獲獎者都研究了量子力學如何影響大群粒子,稱為多體系統。研究人員現在了解量子力學定律如何影響極小粒子群的行為,但日常物體由大量粒子組成,接近1023個。所有粒子都以各種方式相互作用。這些相互作用使得量子糾纏很重要,因此將量子力學應用於這些系統變得非常複雜。量子糾纏的複雜模式是理解材料的宏觀性質的關鍵,特別是當多體系統表現出令人驚訝的突現行為時。

其中一些突現行為導致了物質的新階段。研究多體系統的方法之一是觀察材料所處的位相。熟悉的位相是固體、液體或氣體,但是使用現代量子材料,已發現許多物質的新位相,具有新的性質,這引起了科學家的興趣。今年的狄拉克獎獲得者為理解它們以及「相變」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即從一個位相到另一個位相,當溫度和壓力等外部參數緩慢變化時發生。相變意味著材料的性質會發生巨大變化,三位獲獎者已經幫助闡明了電子糾纏的模式如何引起這些屬性的變化。

了解多體系統的動力學使科學家們能夠了解材料的不同特性是如何產生的,更不用說有助於設計新型材料。這些材料可能用於從量子計算機到超導設備的新應用。狄拉克獎獲得者利用他們對材料科學,黑洞和冷原子等領域的廣泛了解來進一步了解多體系統,證明了交叉學科方法的價值。

「今年的狄拉克獎獲得者都是使用交叉學科方法解決具體理論物理問題的領導者。」ICTP主任Fernando Quevedo說。他補充說,這三位獲獎者是成千上萬來自發展中國家訪問ICTP的科學家的好榜樣。雖然今年的獲獎者都住在美國,但我很高興他們都來自發展中國家,並且已經接近ICTP及其使命。」

文小剛,出生於中國北京,物理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麻省理工學院終身教授、格林講席教授。文小剛主要研究方向為:凝聚態物理理論,從事量子霍爾液體、高溫超導體、拓撲序/量子序及新的物質態,基本粒子的起源的方面的研究。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2018年狄拉克獎公布,華人科學家文小剛獲獎!
    原標題:2018年狄拉克獎公布,華人科學家文小剛獲獎! sefd 2018 年 8 月 8 日,ICTP 宣布將 2018 年狄拉克獎授予 3 位物理學家。他們分別是哈佛大學 Subir Sachdev 教授,芝加哥大學 Dam Thanh Son 教授,以及 MIT 著名物理學家文小剛教授。
  • 華人科學家文小剛獲「狄拉克獎」
    原標題:華人科學家文小剛獲「狄拉克獎」 IT之家8月9日消息 據外媒的報導,華人科學家文小剛在8月8日獲得了由國際理論物理中心頒發的2018年的「狄拉克獎」,這是理論物理的最高獎項。同時獲獎的還有哈佛大學的Subir Sachdev、芝加哥大學的Dam Thanh Son。
  • 華人科學家文小剛獲狄拉克獎 文小剛個人簡歷介紹
    華人科學家文小剛獲狄拉克獎 文小剛個人簡歷介紹時間:2018-08-09 15:42   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華人科學家文小剛獲狄拉克獎 文小剛個人簡歷介紹 義大利當地時間8月8日,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揭曉了本年度的狄拉克獎得主:哈佛大學教授Subir Sachdev
  • MIT教授文小剛等3名科學家獲理論物理最高獎「狄拉克獎」
    近日,國際物理中心(ICTP,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Theoretical Physics)頒布了 2018 年狄拉克獎,以表彰三位傑出的物理學家分別在強相關多體系統(strongly interacting many-body system)研究中引入原創性跨領域研究法
  • 2018年狄拉克獎公布,文小剛獲獎!
    該獎章不授予諾貝爾獎、費爾茲獎和沃爾夫獎的獲得者,但狄拉克獎章獲得者仍可被授予諾貝爾獎等獎項。8月8日是狄拉克的生日。因此,每年狄拉克獎章的獲獎名單都定在這一天宣布。ICTP官網介紹,頒獎典禮將會在這之後舉行,三位獲獎者都將在典禮上介紹他們的研究工作。
  • 2020年狄拉克獎揭曉,三位得主均為「40」後物理家
    圖 | 2020 年狄拉克獎得主狄拉克獎評選委員會成員、義大利猞猁之眼國家科學院院士喬治· 帕裡西(Giorgio Parisi)就三位得主的成果做了如下評價:「這項工作非常重要,因為它讓我們可以完成在那之前不可能完成的計算,」「有了一個模型卻不知道其對稱性讓研究顯得漫無目的,好比在黑暗中行走一樣。
  • 2020年狄拉克獎揭曉,三位得主均為「40」後物理家
    圖 | 2020 年狄拉克獎得主狄拉克獎評選委員會成員、義大利猞猁之眼國家科學院院士喬治 · 帕裡西(Giorgio Parisi)就三位得主的成果做了如下評價:「這項工作非常重要,因為它讓我們可以完成在那之前不可能完成的計算,」「有了一個模型卻不知道其對稱性讓研究顯得漫無目的,好比在黑暗中行走一樣。
  • 文小剛獲狄拉克獎 文小剛是第三位華裔狄拉克獎得主
    原標題:理論物理大獎狄拉克獎揭曉,MIT教授文小剛等三人獲獎本年度的狄拉克獎揭曉。義大利當地時間8月8日,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揭曉了本年度的狄拉克獎得主:哈佛大學教授Subir Sachdev、芝加哥大學教授Dam Thanh Son和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文小剛。該獎項於1985年為紀念英國物理學家狄拉克設立,每年頒發給理論物理和數學領域的傑出科學家,獎金5000美元。8月8日是狄拉克的生日。文小剛是第三位華裔狄拉克獎得主。
  • 2018年理論物理最高獎公布,華人科學家文小剛獲獎!
    2018 年 8 月 8 日,ICTP 宣布將 2018 年狄拉克獎授予 3 位物理學家。他們分別是哈佛大學 Subir Sachdev 教授,芝加哥大學 Dam Thanh Son 教授,以及 MIT 著名物理學家文小剛教授。
  • 弦理論三先驅獲2020年狄拉克獎
    近日,ICTP 在義大利 Trieste 宣布了2020年狄拉克獎,三位對弦理論的建立作出先驅性貢獻的物理學家獲此殊榮。華人物理學家李雅達、張首晟、文小剛曾獲得狄拉克獎。●  ●  ●(2020年8月10日,義大利Trieste)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將2020年狄拉克獎授予三位傑出物理學家——
  • 弦理論三先驅獲2020年狄拉克獎
    近日,ICTP 在義大利 Trieste 宣布了2020年狄拉克獎,三位對弦理論的建立作出先驅性貢獻的物理學家獲此殊榮。華人物理學家李雅達、張首晟、文小剛曾獲得狄拉克獎。撰文 | ICTP,Marina Menga翻譯原文 | ICTP官網●  ●  ●(2020年8月10日,義大利Trieste)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將2020年狄拉克獎授予三位傑出物理學家—— 蒙彼利埃大學的安德烈·內沃
  • 文小剛獲狄拉克獎 狄拉克獎是物理領域的最高榮譽
    8月9日消息,據外媒報導稱,華人科學家文小剛在8月8日獲得了由國際理論物理中心頒發的2018年的「狄拉克獎」,這是理論物理的最高獎項。8月8日,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宣布了2018年狄拉克獎章(Dirac Medal)的獲得者,分別是哈佛大學的Subir Sachdev、芝加哥大學的Dam Thanh Son和麻省理工學院的華人學者文小剛。官方表示他們獲獎的理由是在研究量子力學如何影響多體系統方面做出了獨立貢獻,引入了原創的交叉學科技術。
  • 華人科學家文小剛獲理論物理最高獎「狄拉克獎」—新聞—科學網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8月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8月8日,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宣布了2018年狄拉克獎章(Dirac Medal
  • 3位「40後」獲狄拉克獎
    近日,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公布2020年狄拉克獎得主。3位弦論物理學家——法國蒙彼利埃大學的安德烈·內沃、義大利佛羅裡達大學的皮埃爾·拉蒙以及義大利羅馬第一大學的米格爾·維拉宿獲得這一大獎。3人均為「40後」,年齡最大的是1940年出生於阿根廷的米格爾·維拉宿。
  • 華人科學家摘得狄拉克獎章 系理論物理界最高殊榮
    環球網綜合報導 當地時間8日,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在其官網宣布將2018年狄拉克獎章(Dirac Medal)頒發給三位傑出的物理學家:哈佛大學的Subir Sachdev、芝加哥大學的Dam Thanh Son,以及麻省理工學院(MIT)的華人科學家文小剛
  • 無冕之王:文小剛摘凝聚態物理最高榮譽Buckley獎
    哪怕在科學家雲集的科學網,文小剛開通博客時,吃瓜群眾仍一臉懵逼問「文小剛,他是Who?」有人調侃新生代華人物理學家兩位傑出代表是張守晟與文小剛。「如果這兩位相當於籃球界的姚明,饒毅、施一公在國際生物學界的地位則相當於籃球界的易建聯」。無冕之王:唯一不是院士的獲獎華人
  • 三位2019狄拉克獎獲獎者:宇宙大尺度結構的量子漲落起源理論
    三位獲獎者都對用暴漲宇宙學模型來理解早期宇宙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們的工作經過多方面的實驗驗證,並通過結合微觀物理和宇宙的大尺度結構,使宇宙學逐漸演變成了精準測量的科學領域。
  • 2018狄拉克獎:多體系統領域的探索者
    授予三位傑出的物理學家——哈佛大學的Subir Sachdev,芝加哥大學的Dam Thanh Son,和麻省理工學院的文小剛——以表彰他們對於理解強關聯多體系統中的新物相,以及引入原創的跨學科方法的獨立貢獻。
  • 2020年狄拉克獎公布
    近日,ICTP在義大利Trieste宣布了2020年狄拉克獎,三位對弦理論的建立作出先驅性貢獻的物理學家獲此殊榮。華人物理學家李雅達、張首晟、文小剛曾獲得狄拉克獎。(2020年8月10日,義大利Trieste)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將2020年狄拉克獎授予三位傑出物理學家——蒙彼利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