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源於生活,高端藝術之美使人愉悅,而在枯燥的科研工作中,科學家誤與藝術靈感碰撞,往往產生的結果會令人驚豔。近日,一位美國化學科研工作者便發生了這樣的「碰撞」,他的工作會大量使用顯微鏡,後來因對顯微鏡高質量圖片的極大興趣,使得自己的生活發生了很大變化。
Chris King是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組織學技術人員,其工作中會大量使用顯微鏡。最初,親朋好友詢問他的工作內容時,為更形象的描述,便開始用顯微鏡拍攝一些組織染色和其他事物的照片,讓大家更容易理解。接著便進行各種實驗,通過多種方式的處理,以使顯微鏡圖片產生引人注目的顏色和形狀。後來,在獲得家人的支持後,在家裡購買了自己的顯微鏡。還在eBay上購買了其他的二手實驗設備。現在他的公寓成了一個小型實驗室,包括臥室、廚房、餐廳等都進行了重新設計。「這是我臥室的一部分,然後是廚房的大部分,餐廳基本上都是專門為它設計的。」
之後,Chris King大部分業餘時間都花在了顯微鏡藝術上。通常每周四都會花一整晚的時間來做這件事,且每天要花一兩個小時。最終,他的藝術作品改變了他的生活。目前,在一個博物館裡,Chris King的一項設計方法專利正在申請中,他還在全國性的廣告活動中擔任了主角。對於這些變化,他表示:「沒有什麼不可能的,這也許就是化學工作者一直以來固有的自信吧」。
下面欣賞一些Chris King的偏光顯微鏡圖片:
硫酸銅和導線之間的置換反應後,用銅塗覆的鐵絲起泡(氫氣)
胺基酸β-丙氨酸 和 L-穀氨醯胺的羽毛狀組合
胺基酸β-丙氨酸 和 L-穀氨醯胺混在一起,呈現不同結晶形式
β-丙氨酸獨立結晶,雖然L-穀氨醯胺是胺基酸,但不能形成蛋白質
在偏振補償光下100倍的多巴胺晶體。
酒石酸晶體在偏振補償暗場光照下(萊茵貝格顯微鏡反射光混合)
偏振光下100倍的酒石酸圖像,並具有全波補償
在萊茵貝格顯微鏡照射下由利口酒Aperol形成的結晶(Aperol是由苦橙、龍膽、大黃和金雞納等成分製成的義大利開胃酒)
由醬油形成的晶體,可能由於維生素c導致了汙染
放大40倍的暗場偏振光顯微鏡下的維生素c晶體
維生素c從丙二醇溶液中重結晶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