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知名的經濟學家,王福重這些年到處在電視臺和網絡上做節目,贏得了大量的粉絲和關注。他也經常登上郎鹹平的《財經郎眼》,在節目中指點江山,涉及的範圍從經濟到農業,從貨幣到時事,大有「地上的事兒全知道,天上的事兒知道一半」的架勢。可是,前段時間他在一期節目中痛批農民,在網絡上引發了軒然大波。那麼,他究竟說了什麼,會引發如此強烈的批評呢?
1、雷人觀點之一:農民跟我們吃到的糧食關係不大,幾乎沒貢獻。
王福重在視頻中說道:糧食是可以被製造出來的,其實農民跟我吃到的糧食關係不大,對我們的糧食生產也幾乎沒有貢獻。
我不知道王經濟學家是從哪個國家回來的,或許他說的是美國歐洲,確實在那些地方,由於農民佔比僅僅在2%-3%,這些少部分的農民生產出了大量的糧食。但是就算在這樣的國家也不能說「農民跟我們吃到的糧食關係不大」這樣的混帳話吧?如果沒有這少量的農民,歐洲人美國人吃什麼?
視線回到國內,截止目前我國還有將近6億的農民,這其中就算有3億人出去打工,也依然還有3億農民。這些農民2019年為我國生產出了6.5億噸的糧食,如果沒有他們生產糧食,王經濟學家,你以為你吃的糧食是從哪裡來的?你能說你的飯碗裡沒有他們的貢獻?
2、雷人觀點之二:出大力流大汗是懶惰和愚蠢,辛苦不值得尊重。
王經濟學家在視頻中還提到:「辛苦本身並不值得尊重的,出大力流大汗是一種懶惰愚蠢,不會產生發明創造,而真正的發明創造是並沒有那麼辛苦的」。他還舉了個例子:村裡日子過得最好的是那些看起來遊手好閒但是卻去讀了書的人,他們進城去考大學了,獲得了更好的生活,最窮的反而是在土地上辛勤勞作的老實人。由此,他得出了結論:辛苦的勞作是一種真正的懶惰!
這是哪兒的話?我作為農民天天在土地上耕作,天天關心糧食和蔬菜,汗流浹背到最後成了「真正的懶惰」?那按照你的意思,這遊手好閒、天天在村裡什麼事都不幹,白天給張寡婦挑水、李寡婦修門,晚上在家研習《知音》、《故事會》的隔壁老王,反而是辛勤勞作的典型了?
3、雷人觀點三:消滅農民,國家才會富強發達。
他還講到:如果要國家實現強盛發達,就必須要消滅農民,讓農民全都變成城裡人,因為城裡才是文明的聚集。先不說這種「城市消滅農村」的路徑是否可行,單是這種可能性就沒有。中國的農民在自己的故土上耕作了數百年,你想通過幾十年的時間,完全讓他們告別土地成為城裡人?這不但是錯誤的思想,更是行不通的手段。反而是目前國家正在推行的「城鎮化」,一方面能豐富農民的物質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又讓他們融入了現代文明的進程,這恐怕才是切實可行而又不激進的做法。
總而言之,這位大教授、大經濟學家似乎完全忘了自己的出身,同時他還以為自己碗裡的米飯、盤中的蔬菜都是機器生產出來的。這也就算了,畢竟經濟學家不食人間煙火也正常,可你吃著農民種的糧食和蔬菜,吃飽喝足之後就開始詆毀他們沒有貢獻,而且還愚昧無知,那就怪不得我說你幾句了,也怪不得被單位開除了。
對於老王如此偏激的言論和觀點,你是怎麼看的?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