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農場」來了,農用機器人真能代替農民勞作?

2020-12-06 雷鋒網

無人農場,在農業領域裡並不是頭一次出現的事兒。農業耕作因其獨特性,需要人們起早摸黑並忍受在泥土間勞作的髒累與艱辛。艱苦繁瑣的工序,令機器人瞄準農業作為其目標應用領域。比如,裝有感應器的無人機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因為它們能夠幫助農民做出預測性的決定和計劃。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獲悉,在Harper Adams大學裡,他們正致力於實現無人農場的想法。包括播種、養護、收割大麥等勞作流程,全部通過自主勞作機器人和無人機完成。

在Hands Free Hectare project進行期間,沒有農民在田地裡勞作, 一切關於農作物的播種等工序都由機器人代替。其中包括:

1, 根據大麥種子需要播種的特定深度來鑽孔鬆土,並由自主勞作機器人控制大麥生長所需的間隔。2,在必要時,按需噴灑殺真菌劑、除草劑和化肥。3,自主收穫。

由於現代農業比過去只有播種、待農作物成熟再收割的農業模式更為複雜。而如今針對農作物的不同狀態、殺蟲、除草、施肥的適當分量都需要依靠數據驅動去實行。在實施勞作策略之前,這一對「機器人偵察兵」組合(農用勞作機器人+無人機)不停地對田地監測。並給人們帶回拍攝的田野視頻樣品。

在拍攝到大麥足夠成熟的田野實景視頻之後,無人機利用其配置的收割工具,通過工作人員的遙控對大麥進行收割。整個收割過程大概為6小時。

每公頃田地生產出4.5公噸的麥子,明顯低於人力密集型種植方式每公頃產6.8公噸麥子的平均值。參與Hands Free Hectare 項目的研究學生也表示,「這恐怕是史上最昂貴的大麥了」,據雷鋒網了解,英國政府為項目提供了20萬英鎊的總預算。

在某種程度上,全面自動化為農業節省了大量人力成本,也會帶來其他直接利潤。相比配置一輛大型的農用勞作車,購買一批小型並配有駕駛座的農用勞作車或許更高效,相信這或許是以後的發展趨勢。這意味著要求農用勞作車必須擁有更高的精度更強的靈活性更低的生產成本以及更接地氣的價格。若排除農作物對日光的需要,人們可以輕鬆地利用遠程監控經營全天候的小型農場。

據雷鋒網了解,在農業等領域裡,機器人變得越來越高效、親民。我們預測在不久以後,農業自動化將會通過常規的農作方法來實現,並保證一定的產出率和穩定性。小型移動機器人分布式傳感器系統可對農作物進行人類難以實現的不間斷監測,並將數據反饋給系統,由此系統能夠利用位置感知判斷並提供農作物所需要的對策。近些年出現的自動除草機器人Tertill等為農業作出了巨大貢獻。無人精確農業預計會成為未來一種可行的農業解決方式 。

The Hands Free Hectare項目研究團隊正期待著下一個冬季即將收穫的莊稼,與此同時,他們也在忙著把春天收穫的麥子釀製成The Hands Free Hectare項目的專屬啤酒。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經濟學家王福重:農民辛苦勞作,是一種真正的懶惰
    我不知道王經濟學家是從哪個國家回來的,或許他說的是美國歐洲,確實在那些地方,由於農民佔比僅僅在2%-3%,這些少部分的農民生產出了大量的糧食。但是就算在這樣的國家也不能說「農民跟我們吃到的糧食關係不大」這樣的混帳話吧?如果沒有這少量的農民,歐洲人美國人吃什麼?
  • 廢棄農場逆襲成為鄉村美學黑馬
    回顧2019,這是春夏農場新生的一年,從荒草萋萋到四季花開不斷,從冷落無人到備受關注。這一年春夏農場收到許多肯定,將荒園變成美學試驗基地,在農場辦了藝術展,代表南京館亮相全國新農民新技術創新創業博覽會…… 有人嚮往春夏農場的美,有人佩服春夏農場的創造力。
  • 「耕種管收」全包,物聯網賦能的豐疆智能無人駕駛農機到底有多行?
    對於這些農業機械來說,應用無人駕駛技術既能夠提升農業耕作效率,又能降低農耕作業的難度及對於專業技能的要求。隨著物聯網發展,智慧農業逐漸形成了專業化、規模化、自動化的趨勢。豐疆智能無人駕駛智慧農機豐疆智能,SIMBOSS的物聯網通訊解決方案的企業客戶。
  • 未來會由機器人代替人類嗎
    所以有很多人都在想,是否人工智慧真的可以代替人類?但是在這裡我可以很明確地告訴你,不可能。至少未來500年之內不可能有這種現象產生。首先誒ai雖然發達,但是還沒有到達那種可以完全抽空自己思想的能力。發展電子科技需要開採地球下面大量的稀有物質,這些成分都離不開化學成分的混合加工,那麼問題就來了,怎樣保證開採加工使用,還有報廢后的回收再造處理等眾多問題,能夠不汙染我們共同依賴的水源嗎?能夠不放射有害物質汙染我們共同呼吸的空氣嗎?一個費手機埋在地下幾年是否汙染地下水?如果以後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電子垃圾越來越多,會對人體影響多大?人類基因會不會變異?這都是未知數。
  • 機器人將取代底層勞動者,人工智慧是中產階級的噩夢?
    人工智慧就是智能化的機器設備,涵蓋了醫學,神經科學,電腦信息,統計等各個學科領域,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發展異常迅速,其成果正逐漸滲透在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比如機械自動化,以前工廠流水線全是工人,現在先進的大廠用機器人代替,甚至在農村,農田的收割都是帶有尖端技術的機器。
  • 澳洲遭遇「用工荒」,農場果蔬任其腐爛!農民損失超3800多萬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勞動力短缺,水果和蔬菜無人採摘,澳洲農民已經損失了3800多萬澳元。 據悉,一家水果種植商和一家蔬菜種植商各損失了價值超過1000萬澳元的農產品,因為國際旅行禁令使得他們沒有足夠的員工來採摘地裡的作物。
  • 物聯網(14)-如果蝗災來襲,農業機器人有何發揮之處
    下面我們將展開農業機器人的一些討論。農業植保無人機由飛行平臺(多軸飛行器)、地面遙控、噴灑支撐組件三部分組成,通過地面遙控或導航飛控,來實現噴灑作業。飛行平臺主要包括無人機的核心部分-動力系統,主要以電動機為主。電動的動力系統主要包含電機、電調、螺旋槳以及電池。    (1)電機指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的一種轉換器,由定子、轉子、鐵心、磁鋼等部分組成。
  • 人工智慧機器人的應用_人工智慧機器人的好處和危害
    學習和邏輯推理等;機能,指變通性、通用性或空間佔有性等;物理能,指力、速度、可靠性、聯用性和壽命等。因此,可以說機器人就是具有生物功能的實際空間運行工具,可以代替人類完成一些危險或難以進行的勞作、任務等。   總結:智慧機器人是未來大趨勢之一是無可厚非的,智慧機器人在未來承擔人工也是大勢所趨。隨著國家對智能領域的重視,智慧機器人的作用在未來將會越來越大。
  • 機器人代替人工?8億人或「提前下崗」!有人已受影響,希望沒你
    在面臨日漸高漲的用工成本下,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便開始選擇更能節約生產成本的機器人。因為機器人又不需要發工資、又不需要繳納社保,也沒有休假和加班工資等。關鍵是,機器人工作效率高,也沒那麼多管理上的麻煩。所以說,智能設備、機器人等才越來越受到企業們的青睞。那麼,你會擔心著未來大多數人工操作的崗位,會被機器人取代嗎?
  • 牛人牛科技 廣州來交易
    羅錫文院士:無人駕駛科技革新農業隨著無人駕駛技術和機械化種植技術的革新,「面朝黃土背朝天」或將成為歷史。中國工程院院士羅錫文團隊帶來的無人駕駛水稻精量水穴直播機、水稻插秧機、棉花播種機,和使用低空遙感技術的無人機施肥管家,向人們描繪了智慧農業的未來。22日,在院士成果區,一個寬2.6米、長3米的龐然大物吸引了眾人的眼光。
  • 湖北荊門33次大面積塌陷 農民不敢下地勞作(圖)
    周邊,出現了大量「天坑」和地縫,具體數字無人統計。  農民因恐懼而不敢下地勞作  9月5日,秋雨過後。本是農忙的日子。鄧永政徘徊在棉花地裡。地裡,那張著口的裂縫,讓他不敢輕易下地採摘棉花。  8月20日,鄧永政的妻子楊立香在地裡採摘棉桃。突然,腳下地面開裂,她的身子幾乎全部掉進了地縫中。
  • 稀罕物種 仿生機器人「真香」
    本文2321個字 閱讀全文預計6min 近年,在5G、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等前沿技術的飛速發展下,機器人產業發展迅猛,應用領域被不斷細分,後疫情時代,應用邊界拓展尤其明顯,例如利用機器人進行消毒殺菌、零接觸測溫、無人配送等。
  • 【深夜英語】漂浮農場能應對氣候變化嗎?Can Floating Farms Help with Climate Change?
    不管降雨量有多少,不管海平面有多高,我們總能生產出我們的生活必需品——健康食物。The Dutch floating pontoon is built to see if this idea can work. It has three levels.
  • 隨著人工智慧的飛速發展 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崗位被機器人代替
    打開APP 隨著人工智慧的飛速發展 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崗位被機器人代替 工程師青青 發表於 2018-11-19 10:01:30
  • 馬和牛在農民心目中的地位是一樣的,桌上有牛肉
    在市場上,我們經常能看到豬肉,牛肉、羊肉、雞肉等肉,甚至狗肉也不少見,但我們也發現,我們很少見到馬肉,在農民口中,我們經常能聽到肉牛、肉仔雞肉狗等字眼,但我們很少聽到「肉馬」這個詞。據說牛是農民的命根子,現在牛也沒有逃避被端上餐桌的命運,那麼,與牛地位相同的馬為什麼不吃呢?
  • 機器人「伴侶」或代替真人妻子?只因這3大功能太真實!望周知
    機器人「伴侶」或代替真人妻子?只因這3大功能太真實!望周知現在進入了5G通信時代,一些消息比較靈通的人,應該知道,未來幾年時間,像是無人駕駛、智慧機器人等新事物,也會逐步普及,畢竟數據傳輸速度的提升,可不僅僅是為了讓你們打遊戲不卡頓,下載視頻速度更快,更重要的一點,還是提升AI智能行業的發展速度,畢竟擁有足夠快的數據傳輸速度,機器人才能夠準確及時完成更複雜的指令。
  • 這些國家的植物工廠,已經完全可以用智慧機器人代替人工了!
    並且在日本、荷蘭等一些國家的植物工廠內,很多環節都已經實現了用機器人來代替人工。今天《有農有藝》全球農業研究室,就來帶領大家一起領略一下各國的溫室園藝機械水平。這種「植物工廠」的專業模式和分工方式能產生非常高的生產效率,大幅提高優質蔬菜、花卉的質量和產出率,能取得很好的經濟效益。在信息化時代到來的今天,依託自動控制技術和信息技術的溫室精準農業是備受關注的焦點,世界各國都在該領域開展研究,取得一系列很有特色的成果,極大地推動了溫室精準農業生產技術的進步。其中,溫室園藝生產機器人無疑是最具代表性的。
  • 2019年廬江縣中央財政農業生產發展資金支持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
    各鎮(園區):根據省農業農村廳《關於印發2019年中央財政支持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發展項目實施方案任務清單和績效目標的通知》文件精神,為進一步加大資金統籌整合力度,用於支持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規範化高質量發展,支持範圍由原國家級示範社和省級示範家庭農場
  • 女性機器人備受喜愛,滿足人類需求,未來能代替真人生存嗎?
    人工智慧已經是人類無法擺脫的事物,它們的出現可以幫助人類做家務、忙工作,沒有一個人不喜歡這樣的人工智慧,如今人類壓力實在是太大了,想要找尋一個能夠相伴餘生的人,簡直太難了,所以他們想要購買一臺女性機器人,日本女性機器人在某些方面做得特別逼真,甚至連皮膚都特別柔軟,如果不仔細看的話,甚至都難以辨別誰是真人誰是女性機器人,為什麼現代人迫切想要購買女性機器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