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慧的飛速發展 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崗位被機器人代替

2020-12-05 電子發燒友

隨著人工智慧的飛速發展 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崗位被機器人代替

工程師青青 發表於 2018-11-19 10:01:30

隨著人工智慧的飛速發展,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崗位被機器人代替。

在很多場景中,我們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畢竟他們是不怕苦不怕累,充電就走,抗壓抗惡劣環境的。於是乎,他們化身為搬運工、分揀員、司機、廚師、園林工藝師……在不同的領域大展拳腳。

美國德州萊斯大學研究院主任瓦爾第說,「機器人將危及數千萬個工作機會,未來30年內將幾乎完全取代人力。」

這種說法目前看來可能有些誇大,雖然未來人和機器人之間的關係仍然有待商榷,但是在這個大趨勢下,總有一群人將成為第一批被取代的人。

「在未來,體力勞動者將是最早被機器人取代的群體。」例如:物流行業分揀、包裝、運輸崗位等,這些工作大多是機械的、重複的、繁瑣的,同時也是簡單的、易於學習的,因而具有很高的替代性。

博眾多功能IGV

1. 代替人類完成機械重複性工作

博眾多功能IGV能夠高效、準確、靈活地完成物料的搬運任務,當工藝流程改變時,也可直接在工作面板快速更改搬運路線,代替人類完成取料、出庫入庫、運輸等工作,極大提高了生產柔性化水平和搬運效率。

2. 模塊化設計

博眾多功能IGV使用模塊化設計,預先留有多種設備接口,可直接搭載潛伏牽引模塊、頂升模塊、輥筒線模塊、尾部的牽引模塊等不同功能模塊,實現產品多樣化的需求,用戶還可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選擇性定製。

無人智能叉車由IGV直接插取託盤完成物料的自主搬運、堆垛等任務,24H全天工作,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減少人力成本的同時,保障了作業過程的安全性。

IGV在智能工廠中的優勢

人們可以完成的——

IGV更高效、更安全、更柔性!博眾IGV採用國際先進的雷射+GPS+視覺相結合的導航模式,無需額外鋪設參照物,就能實現對外界環境的快速識別,在人機協作環境下,可以自動繞過障礙物,重新規劃可行路線;還可以通過設置小車的可行區域,充分保障作業安全。

人們無法完成的——

IGV可以!目前在一些高負載行業,長時間人工搬運對人體存在一定的損傷,另外一些無煙無塵無菌等特殊作業環境下,已經非IGV莫屬。IGV更能夠適應製造行業柔性化、智能化、信息化的發展趨勢,為生產過程、信息管理和物流交互等帶來了質的轉變。

博眾IGV智慧物流機器人作為自動化工廠必不可少的物流擔當,工作效率和作業準確度都具有無可媲美的優勢,目前已被廣泛應用於製造企業的生產、倉儲、立庫等核心物流運輸環節。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未來會由機器人代替人類嗎
    科技目前在飛速發展,尤其是電子計算機的發展速度幾乎是其他同類科技發展速度的三到五倍。而伴隨著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發展ai的應用也越來越廣,人們所擔心的問題也更多。還有你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人工智慧,看看現在不是已經開始了嗎。隨著智能穿戴的發展,衣服也是人工智慧,你要是高興,穿著外骨骼人工智慧出去也行。或許鋼鐵俠會有一天成為現實,衣行同時解決了。一切都由人工智慧廚房處理。我也一直覺得廚房自動化會象工業自動化那樣引領家庭自動化的發展。人工智慧的越來越發達,首先是電子科技的越來越發達。
  • 人工智慧飛速發展是好是壞?未來機器人會傷害人類嗎?
    最近5G網絡的部署可謂是如火如荼,而相對的,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也不甘落後,面對著飛速發展的人工智慧,我們仿佛看見了未來和自己繁瑣工作說再見的那天。但是人工智慧的飛速發展究竟是好是壞呢?未來機器人會傷害人類嗎?那我們現在豈不是在自掘墳墓?
  • 別擔心,不是所有工作都會被機器人代替
    可以看出,人工智慧的市場非常有前景,只要擁有能夠切實落地的AI技術,那麼成功只是時間問題。但我們在憧憬數位化美好未來的同時,固然會給一部分人帶來些許疑惑與顧慮,比如,我們的工作是否會被代替。世界經濟倫理委員會2016年,預測到2020年,雖然人工智慧將會使工作崗位增加200萬個,但同時引起的就業機會將減少710萬個,也就是工作崗位會淨減少510萬個,受影響的不再是過去的藍領工人,而主要是如今常規性的白領工作,所以你還要呆在格子間,不斷地做著哪些重複繁瑣的事務性工作嗎?
  • 人工智慧或超越人類,代替人類生存發展,2050年人類或「消失」!
    人類已經存在了有幾百年的時間安排,這短短的幾百年之內,人類的科技不斷飛速發展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像,那麼有人會問我們人類究竟是怎樣誕生的,在生命的盡頭又是什麼呢?人類文明發展迅速基本達到了鼎盛,而有科學家也表示如果我們再持續這樣發展下去的話,或許人類科技下一個爆炸就在2050年,距離我們也只不過僅僅只有30年的時間。為什麼這麼說呢?
  • 2025年,將有超過8500萬個人工工作崗位將被機器取代
    10月20日,世界經濟論壇的報告顯示,到2025年,將有超過8500萬個人工工作崗位將被機器取代,但同時自動化的發展也可能創造更多的新工作崗位。全球最大的電子代工廠商之一富士康曾宣布引進100萬臺機器人代替人工,在大陸各生產基地已經部署了超過
  • 人工智慧越來越發達,會不會有些職業會被人工智慧代替?
    當然會,技術的變革會使一些工作崗位消失,也會新出現一些新的崗位,這個是毋容置疑的。就舉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在網際網路出現之前,有多少工作崗位是沒有的,最起碼電子商務肯定沒有吧,沒有電子商務就沒有現在這麼多人在做的淘寶、京東、微商,相應的快遞行業也就沒有
  • 機器人代替人工?8億人或「提前下崗」!有人已受影響,希望沒你
    與此同時,各行各業也在緊隨著時代潮流發展,當企業開始進行「產業升級轉型」、「智能化轉型」的時候,越來越多的崗位將會被機器人所替代。未來,或許有大多數人要率先做好「提前下崗」的心理準備。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現在,銀行業的「智能化轉型」正在提速。在金融科技的發展下,銀行網點的諸多功能開始被搬到了網絡上、手機上。據《中研網》的報導,目前銀行業務的離櫃率可高達90%左右。
  • 未來已來,你的崗位會被「機器人」取代嗎?
    馬雲曾經說,再過十年,進入全面智能時代,很多傳統專業將無工作可做,中間商將無錢可賺……通俗的講,人工智慧就是「機器人」,可是,你是否想過是誰發明了機器人?未來你的崗位會被機器人取代嗎?「機器人」(Robota)這個詞語的正式出現,時間周期並不是很長。
  •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毅:翻譯等工作或被人工智慧所代替
    中新社成都5月12日電(中新社記者 冉文娟)「機器人一定會讓人類自身更智能」,當被問及人工智慧是否會成為人類的威脅,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理事長李德毅認為,在人與機器人共舞的時代,「毋庸置疑人類始終是領舞者」。
  • 少年評論員-蔣宛餘 | 人工智慧的利與弊
    在這個科學大爆炸的時代,人工智慧黑科技改變生活的新聞時有報導。隨著人工智慧科技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生活中的智能化機器越來越多。人工智慧確確實實地給我們生活帶來了很多的便利。 然而,萬事都有利弊。雖然人工智慧給人們帶來的好處很多,但是也有弊端。 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016年新聞發布會介紹,2016年末中國失業率達4.05%機器人不會犯錯,不會累,不需要休息,不需要工資,完全可以代替很多職業,大量人工智慧的產生會造成大量的失業。例如:「盒馬鮮生」已經開始實施無人銷售的方案; 「麥客」們已經被收割機代替。
  • 國內首臺人工智慧(AI)煤矸分選機器人在開灤集團誕生
    完全取代了我原先的工作崗位。」開灤集團林西礦業公司洗煤廠員工胡倉順指著不遠處的一臺設備對記者說。人工智慧(AI)煤矸分選機器人。通訊員供圖  一個多月前,胡倉順告別了工作多年的洗煤廠手選工崗位,調到了皮帶看守工崗位。胡倉順口中的「它」就是新上崗的「手選工」——人工智慧(AI)煤矸分選機器人。
  • 人工智慧機器人的應用_人工智慧機器人的好處和危害
    因此,可以說機器人就是具有生物功能的實際空間運行工具,可以代替人類完成一些危險或難以進行的勞作、任務等。   總結:智慧機器人是未來大趨勢之一是無可厚非的,智慧機器人在未來承擔人工也是大勢所趨。隨著國家對智能領域的重視,智慧機器人的作用在未來將會越來越大。
  • 越來越智能的機器人,未來有可能取代人類嗎?
    筆者:三體-小遙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給生活帶來日新月異的變化,人類文明因此得以飛速發展,同時也面臨著各種考驗。比如,醫療科技能夠減少病痛,未來甚至會幫助人類改造基因、長生不老,這種涉及到倫理安全的問題已經引起了廣泛爭議,在其他方面,科學家們同樣遇到了一些困難。
  • 未來機器人將代替人類,一旦進入人類世界後,我們該怎麼辦?
    人工智慧的出現方便了人類生活,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能看到人工智慧身影,實際上早在2011年,美國啟動了一項「夥伴計劃」,這項計劃的目標是為了讓人工智慧擔任人類工作,比如服務員、工人等等,讓人工智慧逐漸代替了人類,讓很多人不了解的是,這一項計劃對人類有什麼作用呢?
  • 專家激辯:機器人會取代人嗎?
    隨著智能製造的發展,機器人越來越深地進入人們的生產生活。很多人心中都有一個疑問:機器人會取代人類嗎?在昨天下午舉行的2020世界智能製造大會分論壇上,多位行業大咖圍繞這一話題展開圓桌對話。   清華大學智能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人工智慧研究院視覺智能研究中心主任鄧志東說,人類的感知、認知和行為,是在研發機器人過程中的重要參考,如何才能移動得像人一樣快、一樣敏捷,「每當人工智慧領域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我就思考人是怎麼去幹的。」
  • 在人工智慧的發展背景下,機械畢業從事什麼行業或崗位最有前景?
    近幾年在機器人技術、語音識別技術、圖像處理技術等的大力發展下,人工智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的快速發展,並且人工智慧相關工程工程師,供遠遠小於求!人工智慧是計算機科學的分支,使得計算機專業又火了起來!在2018年畢業生中,其軟體工程專業學生薪酬最高!
  • 人工智慧能代替我們寫作嗎?
    [摘要]雖然英國人還沒有看到人工智慧創作出的小說,英國社會也沒有鼓勵機器人參與文字創作的氛圍,但不少英國人已經相信,人工智慧是可以勝任很多寫作工作的。  人工智慧面前,誰能確定自己還能保住飯碗?  雖然英國人還沒有看到人工智慧創作出的小說,英國社會也沒有鼓勵機器人參與文字創作的氛圍,但不少英國人已經相信,人工智慧是可以勝任很多寫作工作的。在2014年,英國《衛報》進行了一項紙媒測試計劃。 「機器人」被安排將社交網絡上的分享熱點和關注熱度進行統計分析,隨即進行內容篩選、編輯排版和印刷,最後生成一份報紙。作為先驅產品,這項計劃每月的印刷量僅5000份,而且僅在媒體機構內部流通。
  • 馬雲再次「預言」,未來有4類工作將失業,現在已經逐漸應驗!
    隨著經濟的持續增長,房價也一直保持高位。近年來,房價一直在飛漲。越來越多的工作被機器代替,人們的手也逐漸解放,結果許多職業消失了。這一切的功勞雖然不能說全部,但是絕大部分的功勞都是要歸功於馬雲的,畢竟如果沒有馬雲的支付寶,我們的消費方式是絕不可能發生如此大的轉變的。
  • 工業機器人發展的五個階段
    ,從簡單的抓取物體到能夠獨立成一條生產線,工業機器人行業也隨著科技的發展不斷升級。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楊歌認為有必要先對「工業機器人」做一個定位,他覺得,工業機器人屬於多學科、綜合技術類型的專業,有較強的先進性,同時還具有很高的複雜性。   除此之外,工業機器人還是一個需要很多行業來進行組合的複雜生態行業。
  • 機器人將取代底層勞動者,人工智慧是中產階級的噩夢?
    人工智慧就是智能化的機器設備,涵蓋了醫學,神經科學,電腦信息,統計等各個學科領域,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發展異常迅速,其成果正逐漸滲透在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比如機械自動化,以前工廠流水線全是工人,現在先進的大廠用機器人代替,甚至在農村,農田的收割都是帶有尖端技術的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