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冬季就快到了,令人頭疼的問題又要來了:霧霾。不過最近,南京有公司研究出來了一種「抗霾神器」,開燈就能除霧霾,真的這麼神奇麼?
【神奇實驗:僅僅幾秒鐘 「抗霾燈」吸光煙霧】
G20峰會期間,杭州「吃尾氣」馬路一顯身手,由專業工程車輛給馬路噴上一層薄膜,使用光催化劑來降解汽車尾氣,實驗證明可以降低汽車尾氣濃度15%左右。而光催化劑在家用方面也有新進展,南京一家公司將該技術應用到了燈泡上,發明了抗霾燈。
對比實驗非常神奇,普通燈泡的密閉盒子中煙霧繚繞,而「抗霾燈」空間中的煙霧已經消失,而且時間僅僅幾秒鐘,再仔細看,玻璃罩內壁上有一層水汽。那麼奧秘在哪兒呢?技術人員介紹,這主要是燈泡底座安裝了負氧離子設備,燈泡點亮時,就會釋放出負氧離子,使空氣中的煙霧、異味等有害汙染物得到降解。而燈泡表面的塗層是納米銀離子鈦氧化合物,在光催化的作用下,可氧化分解PM2.5、PM10等微顆粒和甲醛、苯系物等有害氣體。
項目首席技術專家說,「抗霾燈」重點是在分解,打破化學分子式,汙染物隨之產生新的物質,最終變成了無毒無害的二氧化碳和水。
技術人員介紹,該產品已經在醫院、賓館等空氣重汙染場所使用。產品宣傳冊顯示,使用這種燈具,PM2.5:4小時去除率99.8%;甲醛:8小時去除率55.2%。
【專家:原理可行 效果存疑】
那麼,「抗霾燈」真的如此神奇?能否廣泛應用於家庭呢?東南大學能源與環境學院錢華教授研究空氣汙染十多年,他對抗霾燈表達了自己的意見。
錢華教授說,淨化器處理的空氣是流動的,可以處理一定空間範圍內的環境;這個「抗霾燈」只能處理不能流動的空氣,所以只能是小範圍地使用。第二,對於光催化,研究發現光波長越短頻率越高、能量越高、效率越高,所以以前都是使用紫外光催化。但是這種紫外光的環境裡,人是不能長期待下去的,如果不用紫外光,又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錢華教授認為,抗霾燈的原理可行,但是在大空間內使用可能還比不上空氣淨化器,具體效果還有待實驗驗證。
【新技術多局部處理 治霾還需源頭髮力】
最近幾年,出現過「抗霾大炮」、「抗霾背包」和「空氣淨化塔」等等五花八門的抗霾神器,但是大多曇花一現沒有推廣使用。專家認為,由於大氣環境體量較大,所謂抗霾神器都只能控制小範圍空氣品質。而對於室內環境,新風系統和空氣淨化器較為安全有效。
東南大學能源與環境學院教授錢華認為,其實有一些抗霾神器,大家憑常識判斷就是噱頭。防止霧霾最大的問題還是控制汙染源;抗霾神器再層出不窮,也還是管好汙染源才能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