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中唯一一個傳承還未斷代的國家,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不僅是古經典籍未曾失傳,關於神話傳說的記載也是十分的完整與豐富。而中國的神話,不論如何都和一種生物脫不開關係,那就是「龍」。
我們古代的皇帝自稱「真龍天子」,他們有龍袍,龍椅。我們炎黃子孫也都自稱為「龍的傳人」。而在傳說中,龍是一個能興雲雨,掌萬物的神異動物。是海底的主宰,是民間的祥瑞。
中華兒女皆是如此的信仰「龍」,在中國各地都有「龍王廟」的存在。人們為其供奉香火,祈求福報,尊敬無比。但是在貴州的一座古橋之下,卻懸掛了一柄「斬龍」劍?據說是200多年前就已經懸掛在那裡了,至今也沒有人敢將其取下,這是為何?
龍與蛟龍
龍在《說文解字》中是這樣記載的:「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來,龍最大的特點不在於我們通常認知的雲雨,不在萬物。而是在其能變化,也因為其能變化才成靈。而百姓們懸掛的「斬龍劍」,斬的並不是龍,而是蛟蛇。
而一般在傳說中都說蛟蛇多而真龍少。因為在民眾心中。蛇修百年化為大蛇,而大蛇修千年化為蛟蛇。而蛟蛇千年而化龍,龍五百年則為角龍,角龍千年為應龍。所以說作為被淘汰的底層階級,不多的話怎稱得上是被淘汰呢?
而在《山海經》中也有關於蛟的記載「蛟—似龍非龍,可主江河」。意思就是說蛟龍像龍,但又並不是龍。而在《墨客揮扇》的卷三中關於蛟龍也有更為詳細的記載:
「蛟之狀如蛇,其首如虎,長者至數丈,多居於溪潭石穴下,聲如牛鳴」
我們也由此可以確認,蛟與龍並不是一種生物。就像是貓科動物中的小貓和老虎,雖說小貓長得像老虎。但是它哪有老虎那樣的能力?但即使其並不是龍,他的能量也不可令人小覷。
走蛟
蛟龍無須無角,雖不能向龍一樣飛起。但是能夠「縱躍」,而這一「縱躍」也有一裡多之巨。生活在中國各地的江河湖海之中,而中國傳說的水龍,大多指的都是「蛟龍」
一般來說有一種說法就是「蛟」惡而龍善,對人類也沒什麼好感,甚至將人類作為食物處理。在《墨客揮扇》中記載:
「倘蛟看見岸邊或溪谷之行人,即以口中之腥涎繞之,使人墜水,即於腋下吮其血,直至血盡方止。岸人和舟人常遭其患。」
蛟蛇大多都具有一定的法術,能夠在一定的範圍內施展雲雨之術。而前文說過蛟龍千年,而化龍。但是其在化龍之前,必定要度過天道降下的劫數。度過這道劫數就能夠成就真龍,渡劫失敗迎接其的便是灰飛煙滅。而這劫難,便是天地人三劫。
而蛟龍渡劫的過程,便是「走蛟」。蛟蛇在感知到自己化龍的機緣已成的時候,便會自自己所修煉的水潭中出發入河,一路自江中入海。途中天劫所至的雷電會不停地劈下。
而蛟龍走蛟的過程一般則會伴隨著大量的水患災害,會天降暴雨,會洪水翻騰。沿途的橋下都會掛著斬龍劍,人類的風水術士會不停的追殺他。不論是為了百姓們著想還是為了蛟龍肉和其體內的內丹。
所以走蛟的一路上,蛟龍都是十分痛苦的。而若是機緣巧合其真的到了入海口,歷經了一切磨難。那麼在這時他還要尋到一個人類,要這個人類親口封正他是一條龍。才能夠正式入海登仙。
而關於蛟惡龍善的說法也是這樣傳出來的,因為蛟化龍之時,必須得到人類的幫助。而在其化龍之後,則是要了結因果,不能在欺侮人類。
斬龍劍
即使蛟化龍之後也許就會變善,但實際上走蛟的危害也不是人類能夠抵擋得了的。於是無人希望有走蛟一事發生,就算發生了,也希望可以將災害降到最小。於是斬龍劍的出現,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橋底掛上有法師做法的斬龍劍,蛟龍到走蛟至此的時候看到斬龍心中有怕,就有很大的可能踟躕一番,換一條道路走。或者是在經過的時候壓低身子,儘量自水下二國,不會再興風作浪。可保護當地的財產安全,當然,這也只是一個傳說罷了。
雖說現在聽來十分可笑的傳說,但是這實際上是古代人民對於自然的敬畏之心。斬龍劍的存在也是給懼怕天災的百姓們一個交代,一個精神上的安慰罷了。而至於這貴州的斬龍劍在橋下掛了二百餘年還未被取走的原因。
斬龍劍的傳承
首先並不是這斬龍劍不值錢了,就算這劍已經被侵蝕,也畢竟是有200多年歷史的文物了。而至於為何不取走的原因,相信這與「敬畏」二字相關。我國自古就是農業大國,在現代科技還未發展之前。大多都是過著靠天吃飯的日子。一旦有什麼天災人禍,幾乎都是束手無策。如若是乾旱,還可祈禱在存糧吃完之前乾旱便過去了。
而若是水災的爆發,才是令人絕望的事情。因為洪水以來,不但代表了良田住房被侵沒,也代表著瘟疫,病痛的到來。而斬龍劍的作用,便是震懾住蛟龍的興風作浪,是要阻擋洪水的到來的。
若是拿劍沒被發現還好,被發現了的話。後面一旦出現洪澇災害第一件事情就是罵拿劍之人。而且自己心裡這一關也過不去,就像是「踩井蓋」會倒黴的心理一樣。拿走斬龍劍會折壽的思想也在民間流傳。
相傳貴州之外一些橋梁的斬龍劍確實是被人拿走過,但是拿走劍的人似乎都中了一個詛咒。總是免不了或妻離子散,或兒女早逝。最終孤獨終老的結局。這貌似是一種詛咒,也貌似是一個警示。警告人類不要因為自己的私慾而去貿然的動"斬龍劍"。
至於世界上到底有沒有龍,或者說龍真的是神話中的物種嗎?我們應該可以在《龍,一種未明的動物》一書中找到答案,作者從古代史書、筆記、地方志中搜集了大量罕為人知的記載,並聯繫多位目擊者所提供的證詞。
反覆比照,論斷獨到。它的身影,在中國有文字記載以來的幾千年歷史中若隱若現。不管添上了多麼奇異的色彩,它的基本形象及生態特徵,依然沒有脫離隱藏在背後的那個生物原型。作者旁徵博引,探幽抉秘,對這種古代動物的外形、習性、潛居的區域、出沒的規律等,都作了細緻的分析。
現小編給大家申請到了最低價,走過路過不要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