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腿腳不便取外賣,外賣小哥進不來公司?工作人員:要跟物業說

2021-01-19 青海視界

文案:耕野

編輯:藍逸飛

導讀:要說我們的生活離開不了什麼,那麼一定有外賣的一席之地。只要通過平臺叫餐,就能足不出戶拿到外賣,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近日有媒體報導,杭州的小王因為腿腳不大方便,無法外出取外賣,但是保安卻又不讓外賣小哥進來,這使她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希望物業方面能夠通融一下幫幫忙。

腿被蛇咬,走路困難

王女士在西湖國際科技大廈的某食品公司上班,幾天前她在路邊不小心被一條蛇給咬了,現在走起路來還一瘸一拐的,傷口也會隱隱作痛。王女士告訴記者,因為被蛇給咬傷了,所以一走路腳就會疼,這給她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比如平常她在公司都是通過叫外賣解決溫飽問題,但現在因為腳的問題無法再外出拿外賣。因為他們公司所在的這棟大廈,對人員進出有嚴格的管控,外賣小哥是無法進來的,也無法將外賣送到自己所在的樓層。這樣的情況導致王女士無法拿到外賣,所以王女士將此事反映給了社區。

達成溝通,但仍不讓進來

之後王女士收到社區的回覆,表示已和物業方達成溝通,可以讓外賣小哥送進來。本以為送餐的事情就能這樣解決了,但沒想到次日王女士點了一份外賣,外賣小哥仍然送不上來。王女士告訴記者,當時她點了一份外賣,但是外賣小哥走了兩個門保安都不讓進來。

王女士表示,如果一開始就沒有答應她那就算了,但是說好了能讓外賣小哥送上來,現在又反悔,這讓她無法接受。隨後針對此事,記者找到了大廈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因為無法確定外賣小哥送的外賣是王女士的,所以都不能進。如果王女士真的不太方便,那麼外賣到的時候可以和物業說,之後再安排保安送上去。

其中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並沒有接到相關的通知,如果王女士真的不方便,那麼他們這邊也一定是會酌情處理的。畢竟一天的人流量確實是很大,如果管控不嚴很有可能會發生一些意外。

有時生活中難免會出現一些意外,對生活的造成影響,這時特殊遭遇就需要特殊對待,體現企業的人文關懷。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部分消息參考來源:浙江電視臺

相關焦點

  • 常州一女子點外賣吃出蟑螂,討說法被店家「反嗆」
    點了一份外賣卻吃出了一隻蟑螂,與商家交涉反被說成是自己放進去的,這讓市民於小姐感覺非常不舒服。她將事情的經過發到本地論壇上,要為自己討個說法。外賣吃出蟑螂,還被店方說是自己放的於小姐在一家裝飾公司工作。
  • 東莞一女子給外賣員差評,次日外賣員找上門開罵:跟癩蛤蟆一樣
    據報導,廣東東莞一女子給外賣員差評被對方罵癩蛤蟆。近期,該事件的相關視頻被曝光在網上,引起眾多網友關注,而且從視頻拍攝的角度來看,應該是外賣員自己拍的,視頻顯示外賣員走進一個房間,進門後直接對著一個女子開始罵:「昨天是不是你給我的差評」但是女子當時正在忙,並沒有搭理外賣員。
  • 經濟學人精讀|外賣需求激增,美國外賣公司市值飆升
    新冠肺炎疫情下,外賣行業逆市上揚。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疫情推動了外賣行業的新發展。最新一期經濟學人上有一篇文章就介紹了美國餐飲外賣行業的新變化,目前美國主要的四家餐飲外賣公司是GrubHub、Uber Eats、DoorDash和Postmates。
  • 蹲點報告|一家餐飲店的「硬核外賣」,安心卡上寫體溫數據
    「特殊時期,應該減少人員聚集,之前的12個員工,只讓2個回來上班。」劉崇旺說,受到疫情的影響,他們點開業以後只外賣不能堂食。圓臉短髮的年輕女子劉春霞是餐飲店的前臺經理,她在接到開業通知以後就從老家聊城返回了濟南;幫廚的一位中年女子老家在濟陽區,她在得知開業的消息後沒有猶豫就來到餐飲店。
  • 外賣小哥在樓道「大便」被業主發現,現已被餓了麼永久拉黑
    8月31日,深圳龍華一名外賣小哥在送餐過程中突然感到肚子不舒服,他當時的可以選擇向訂外賣的業主尋求幫助或者前往物業保安處尋求幫助,但他的選擇卻是在居民樓道拐角進行方便,過了幾分鐘完事之後連現場都不收拾一下,拍拍屁股就走人了。
  • 武林新傳|餐廳老是丟外賣!女店長憤而報警,嫌犯身份令人大跌眼鏡
    店長查監控後憤而報警2020年11月9日晚,石橋派出所接到一女子報警。「110嗎?我要報警!這裡是杭州下城的某餐廳,我們抓到一個偷外賣的,有證據!」民警馮勇到達現場了解到,報警女子張某是餐廳店長,她發現最近店內外賣櫃檯打包好的外賣經常丟失,不僅給店裡造成了損失,也對外賣配送員準時送餐造成了巨大影響。為了查明原因,公司專門在此處安裝了監控。
  • 外賣竟然吃出癩蛤蟆!
    平時工作繁忙,自己動手做菜的時間有限,大部分人都會選擇點外賣吃。加上各個外賣平臺的崛起,更是讓點外賣這種事情成了家常便飯,只需要在APP上輕輕一點,美食很快就可以送到你的面前,既方便又省事。不過隨之而來飲食安全也成為了大眾關注的焦點。
  • 永川一女子發現同事的外賣裡面有蟑螂,投訴後被商家威脅
    在重慶永川,一女子頻繁接到一個陌生號碼打來的電話,接通發現是之前在其外賣平臺點過外賣的一名商家的來電,原來,這名女子幫同事投訴了商家,舉報商家的衛生有問題。事情是這樣的,這名女子的兩位同事一起點了外賣,其中一位是孕婦,打開包裝盒翻拌之後突然發現飯裡面有一隻蟑螂,於是便通過外賣平臺留下的店家聯繫方式打給商家反映這個情況,並表示接受重新送一份同樣的飯菜,但遭到了商家的拒絕。
  • 外賣探探是真的嗎?外賣探探返現是真的嗎?外賣探探什麼時候出來的?
    以無限分銷分潤形式把利潤分到各個環節,讓收益者(我們)自動跟用戶連接,這樣就會起到保持客戶粘性增加流量的效果。而美團app直推的很難做到這一點。這也是社交電商的一種打法,比如「美團優選」都是把利潤分到各個環節。
  • 機器人送外賣,體驗過嗎?
    近日入住了北京佳龍酒店,因為疫情影響,也為了保護客人的隱私和安全,酒店不允許外賣和快遞上樓,本來外賣小哥剛打電話的時候,還打算下樓去取呢,沒想到剛掛完電話沒一會兒,客房電話響了,說外賣已經在房間門口了,讓我出去取。 一打開門,就看到一個萌萌的小機器人站在門口。
  • 女子在蕪湖一菜市場外賣30餘只斑鳩 被查獲
    原標題:女子在蕪湖一菜市場外賣30餘只斑鳩被查獲(詳見本報12月7日A7版報導)最新進展:12月8日上午,記者接到本報新聞熱線3838110的線索,利民路菜市場管理辦工作人員控制住在場外賣斑鳩的人,並及時與森林公安、市場監管取得聯繫,查獲斑鳩30餘只。接到消息後,記者立即趕到利民路菜市場,該菜市場管理辦王經理和中山南路市場監督管理所李副所長均在現場。
  • 外國人送外賣,easy模式?
    最初,其服務項目僅僅是塔林和拉脫維亞首都裡加的計程車運營,隨著公司的不斷擴大和發展,近年公司也開始向外賣行業擴展。除了這兩大外賣平臺,一些餐廳也會為顧客提供其自己的送餐服務。一般而言,兼職人員主要由勤工儉學的大學生構成,因為送外賣所要求的語言和溝通能力相比其他類兼職更低,所以送外賣就成為了很多黑人和中東留學生的第一選擇。
  • 這位外國人在光谷街頭跟外賣小哥聊了啥?
    他走遍了武漢街頭,包括光谷步行街,跟街頭遇到的醫護人員、外賣小哥、的士司機、美甲店老闆等不同行業的普通人聊了聊。最終找到了答案: 外賣小哥▼"封城後,我們還會送協和醫院的醫生的用餐,每天中午一次晚上一次,如果醫護人員沒有吃的話,我們這個病情就控制不了對不對。但是我感覺蠻自豪,我在武漢到處遊動,整條街都是我的。
  • 零下40℃,我在漠河送外賣
    與趙帥相比,馮秀梅每天開始送餐的時間要稍微晚點,因為她住在距離外賣站四、五公裡外的公租房裡。那個地方和站點隔著一條大河,一般要走上40分鐘到1個小時。到了外賣站後,馮秀梅會先檢查手機的電量是否充足。每天一開始送餐,馮秀梅就會一單一單數著送,只要完成十五單,她就不會刻意打開軟體去查,因為馮秀梅知道,那一天完成四五十單是沒問題的,所以心裡就會踏實下來。
  • 外賣垃圾「圍城」 餐盒源頭缺監管
    美團外賣一位鄭姓市場經理表示,目前外賣包裝都由商家自己負責,平臺並不免費提供。「這種東西屬於商家售給顧客的,由他們自己提供。」一位美團外賣騎手也證實,外賣包裝基本上都由商家自行準備的。  「餓了麼」商戶中心一位客服人員告訴記者,對入駐商戶的餐盒在材質、質量上並無具體要求,只要求包裝必須嚴實,沒有漏撒。工作人員介紹,一般情況下平臺不會提供餐盒售賣服務,由商戶自己採購。
  • 美團力促外賣自提?「無接觸」或成配送主流趨勢
    一場疫情,加快外賣配送的變革。  昨日,美團外賣自助餐櫃在遼寧省瀋陽市正式投入使用。據悉,外賣小哥在使用智能取餐櫃送餐時,只需要「登記進樓、掃碼開箱和簡訊通知」三個步驟,用戶接到電話後掃碼開箱,核對信息後即可完成取餐。12小時內未取走的訂單,會有工作人員從柜子中取出,並聯繫消費者配送或處理。
  • Doordash: 一個大洋彼岸的外賣故事
    而在中國,美團自2018年來股價一路飆升,近期一度突破每股290港元大關,而在這個過程中,美團外賣一直被資本市場視作美團持續增長的引擎。有人說,Doordash 是「美國版美團外賣」。誠然,二者有著相似的起點,又涉足相同的領域,但放在顯微鏡下觀察,與其說 Doordash 是美團外賣的翻版,不如說兩家企業是在兩個不同的市場環境下,探索出了兩套形似而神異的商業模式。
  • 女子點了份外賣裡面竟有隻癩蛤蟆 看起來像是風乾的
    這家酸菜魚米飯店,就位於永康西城街道雙飛路上,離小應工作地方比較近,她之前也點過幾次。9月8日上午,永康當地市場監管局介入調查,工作人員到店裡,對後廚等場地進行了檢查,並當場給小應打來了電話溝通。「我想按照《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賠償,店家也要道歉並接受相關檢查,不要再發生類似的事情,但店家說只賠200元。」小應說,店家的態度讓她很不能接受,雙方沒有協商成功。
  • 「寵物」拿餐嚇跑外賣小哥,外賣小哥:太難了!
    說到外賣,國內已經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手機app上隨便下一單,過不了多久,外賣小哥就會將熱乎乎的飯菜送到你的面前,當然,作為見多識廣的外賣小哥而言,大部分的情況也都不能讓他們大驚小怪了,不過,如果你在俄羅斯那邊送外賣,那就要小心了,看看你的心臟能否承受住這樣的衝擊……疫情危機尚未解除
  • 業主不超過100,物業人員是業主2倍,豪華服務了解一下?
    雖然在小區長期居住的業主只有40人左右(全部業主也不過100多人),小區還是配置了充足的物業人員。3個安保團隊3班倒,24小時不間斷站崗、巡邏,每隊30位安保人員,70%都是退伍軍人,隊長都是退伍特種兵,安保團隊全員都是軍事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