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發了北京大平層管家的採訪,這周來看看上海別墅管家的日常。
Y先生是上海一個純別墅小區的管家,小區總共只有三十來棟別墅,價格在1-3億元之間,業主以50歲上下的企業主和一線明星為主,大概有1/3的業主把這裡作為主要住宅,帶著配偶和子女日常居住。
雖然在小區長期居住的業主只有40人左右(全部業主也不過100多人),小區還是配置了充足的物業人員。3個安保團隊3班倒,24小時不間斷站崗、巡邏,每隊30位安保人員,70%都是退伍軍人,隊長都是退伍特種兵,安保團隊全員都是軍事化管理。加上50人的保潔綠化團隊、工程團隊和十餘位管家,物業人員和業主比例達到了2:1.
由於小區總共沒幾棟別墅,每位管家大概只分管3棟。Y先生負責的3棟別墅目前一棟空置,一棟業主不常在家,目前只有一家常住,所以最近Y先生相對清閒,「我每天晚上要看到他家滅燈才睡覺,平時要保證業主呼叫5分鐘內必達。家裡沒人的時候,我才敢出別墅區辦事。」
豪宅別墅的物業服務標準和平層差不多,基本服務外的個性定製只要捨得花錢,業主提出的要求都能辦到。相比之下,Y先生講的自己和同行的服務經歷更有意思。
豪宅業主都非常注重生活空間的私密性,回家的路要清淨、和鄰居家不能太近、家政人員的動線要和自己錯開,但私密久了人也會抓狂。疫情期間,Y先生的業主在家辦公,這位業主之前隔三差五就會邀請朋友來家裡聚會,現在小區封閉了朋友進不來,遠程辦公又有諸多不便,難免心生鬱悶。終於在一天傍晚,Y先生接到了這位業主的電話,要請社區中有空的管家去家裡喝酒。
「接到這種需求還挺意外的,不過疫情期間我們很多同事都一直住在社區裡,風險不大。」最後Y先生叫上幾個同事,在業主家超大的飯桌上,隔空碰杯、隔空聊天。
可以看出,豪宅社區中管家和業主的關係普遍不錯,除了去業主家喝酒吃飯,Y先生還參與過業主家庭的自駕活動。「現在服務的這戶業主,從他搬進來開始,我給他家當了4年管家了,已經處成了朋友。」
Y先生說社區業主都是百度能查到的人,我服務的業主就是中國富人榜前100的企業主,社區裡的業主人都很Nice,印象中唯一一次衝突是一個業主開party吵到了鄰居,鄰居投訴叫了警察,後來經過物業協調,開party的業主委託管家帶著禮物拜訪、道歉。這麼和諧的社區,上次的平層管家肯定是非常羨慕了。「當然,也有部分原因是因為我們社區戶數少,又有一多半人不常住。」
Y先生的工作看似清閒,其實包含不少日常生活的瑣事。豪宅業主普遍不希望自家保姆出去「拋頭露面」,日常購物都是採辦部門送貨上門,保姆偶爾外出也是自家司機開車陪同,所以管家時常會接到一些跑腿差事,取快遞、拿外賣,或者處理一下突發事件。
有一次,Y先生業主家女主人去參加活動,臨出門兒禮服被孩子弄髒了,女主人交代了商場、品牌、尺寸,就把信用卡甩給了Y先生,周邊高檔購物場所的品牌地圖Y先生早就瞭然於胸,迅速去商場購買,「買完一刷卡嚇了我一跳,小20萬,是這輩子刷過最貴的卡了!」
「我同事還幫業主夠過遙控飛機,」Y先生說,「做了個長杆子爬樹去夠,有點像救貓的消防員。」
Y先生挺喜歡他的工作,盡心為業主服務,收到業主的小禮物會很開心。「公司會定期給我們做禮儀、英語等培訓,提升個人氣質,每年會量身定製幾套西服,每月到手1萬多,我挺知足。」
怎麼樣?Y先生的講述和你想像中的別墅管家服務一樣嗎?來留言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