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一小區投票解聘物業,並表示全體業主將停止向物業繳納任何費用!

2020-11-26 騰訊網

長期以來,由於物業公司管理履職能力差,服務不到位,引起小區業主們的不滿,因此業主們要求解聘物業公司自管自治。

2020年11月25日,位於延安寶塔區百米大道的「延長石油小區業主委會」發告知書:解除與該物業公司的一切關係!

業委會組織召開業主大會,會議的議題是表決小區是否同意解聘「延安宜和物業服務有限的公司」後採取業主自管自製,以及要求解除與該物業的一切服務關係。

業主表決採用書面徵求意見,發放表決票的方式,71.5%的業主表示對該物業服務不滿意,超過70%的業主表示要與物業解除合同,近70%業主表示接受業主自治。要求自合同終止日起物業停止收取物業費,並表示全體業主將停止向物業繳納任何費用。

相關焦點

  • 更換物業有多難?荊門一小區新物業來了老物業不走,業主日子「難過...
    近日,家住月亮湖路寶山學府名苑小區的業主羅先生致電媒體反映,其所在的小區新老物業公司交接遲遲沒有進展,現在小區門禁大開,車輛、人員隨意進出,存在不少安全隱患。  28日上午,記者來到該小區,發現小區門禁大開,車輛、人員進出無阻。記者在小區內走了一圈發現,衛生環境尚可,沒有明顯的垃圾。路過的業主黃先生說,近一年來,原物業公司在小區管理、服務上存在許多問題,還與小區業主發生過衝突,現在小區更換了物業公司,但原物業公司一直沒有退場,這段時間因為處在交接期,管理跟不上,還發生了幾起盜竊案。
  • 鶴壁一小區物業樓多次被停水 自來水公司:小區物業樓偷水
    近日,鶴壁市新城花園物業樓的商戶們因為用水很是頭疼,他們每季度都按時將水費繳納給物業,可從今年10月份開始,物業樓上的用水被水務公司3個月停了3次水,個別商戶因吃住都在物業樓給生活造成了極大的不便,該物業樓商戶正常繳納費用為何被停水?記者就此展開了調查。
  • 小區欠水費475萬!業主倍感疑惑:物業代收的水費哪去了?
    ▲一位東渡和通新村業主收到的欠費通知書  廈門網訊 據海峽導報報導 近日,東渡和通新村業委會收到一封《律師函》――廈門水務集團就該小區居民拖欠水費475萬餘元委託律師發函催繳。  不少居民表示大惑不解。
  • 河南一小區物業把業主分兩類引眾怒
    這不最近有個小區物業就做了一件非常不尊重人的事,他們把小區裡的人也進行了分類,這是要幹啥呢?最近,河南一小區業主的打招呼方式,引來了很多人的關注……好端端的,業主之間為何會出現這樣的問答呢?哎,這事還得從小區物業說起,據了解,該小區物業竟然把6000多名業主劃分成了兩類,還專門建立了一個優質業主微信群,這個舉動讓其他業主們非常氣憤!
  • 茂名:業主欠費致物業入不敷出,禾富花園遭棄管,小區漆黑一片!
    上午9:00時許,記者來到禾富花園小區進行走訪,看到有許多業主已聚集一起,紛紛議論小區發生的停水停電停電梯事件。業主王先生告訴記者:「自當天凌晨12:30分左右起,家中突然停水停電,單元電梯也停止運行了。家住23樓的業主陳小姐無奈地說:「昨晚,我從外面跨年回家,發現自家電梯已無法正常使用了,我無法爬上23層的高樓,只得被迫在酒店開房住了一晚!」
  • 小區物業糾紛問題匯總
    舒適、優質的生活環境,需要全體業主對小區管理規定及業主公約嚴格遵守,並且需要物業公司、行政主管部門、環保部門、社區、業主委員會、業主(物業使用人)等共同監管,才能從根本上克服和減少這些不規範行為。 一、家中遭偷,物業有責? 某小區居民住戶李某家裡兩個月內遭小偷三次「光顧」。
  • 物業客服經典回答,從容面對業主的各種問題
    答:由於本小區客戶群特點,大部分業主事務繁忙,因此可能出現物業服務費交費不及時的現象;而我們也會將大部分精力用於催繳費用上(因為物業管理費是保證物業公司正常運轉的先決條件),這勢必就會影響到我們對您和其他方面的服務質量。如按年度收取物業管理費,物業公司可將全部精力投入到對客戶服務中,在資金運轉上無後顧之憂。
  • 小區因臨時用電統計起糾紛 業主圍堵物業大門
    因小區內一直使用臨時電而非市政用電,業主們稱,從入住以來,三年間從未見過自家的電錶,更沒拿到過電卡。而物業工作人員和小區房產開發商代表則表示,小區正準備轉接市政用電,業主們如想拿到電卡,必須先交齊三年來的電費。
  • 「北京業主」APP覆蓋百餘小區 小區表決不再紙質投票
    新京報快訊(記者鄧琦)近日,「北京業主」APP推廣至百餘小區,今後這些小區表決小區管理規約和業主大會議事規則、選舉業委會、選聘或解聘物業企業、調整物業費以及使用管理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等小區共同事項時,原則上不得再使用紙質投票,而應當通過手機投票系統進行表決。
  • 福州一小區,相同車位 租戶比業主多收70%費用!租戶:怎能如此區別...
    N海都記者 鄭旭 陳江燕 文/圖在同一個小區內停車,業主和租戶的收費卻不一樣。近日,福州高新區建平花園小區的租戶李先生感覺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他說,去年底,小區入駐新物業後,要求小區內停放的車輛按業主30元、租戶100元每月的價格繳納停車服務費。
  • 泉州一小區物業「防蛇」提醒 請業主看護好孩子
    原標題:泉州一小區物業緊急發布「防蛇」提醒,小區綠化太好? 20日,記者在小區電梯看到,該「溫馨提示」說,隨著天氣轉熱,小區又發現了蛇出來活動,為確保安全,再次提醒全體業主做好如下安全防範:請業主務必看管好小孩及寵物,切勿進入樹木茂盛的草叢中;如發現有蛇出沒,不要驚擾和靠近它,以免遭到蛇攻擊;夜間散步或者跑步時儘可能在路燈明亮處活動,並注意觀察路面……同時,物業還特意告訴業主,萬一被蛇咬傷的緊急處理辦法。
  • 物業風險點有哪些方面?物業風險防範管控措施有哪些?
    (條例)規定「期限未滿,業主委員會與物業服務企業籤訂的物業服務合同生效的,前期物業服務合同終止」。因此前期物業管理合同具有不確定性,物業服務企業隨時有可能被業主大會解聘。一旦被提前解約,企業對項目的各種投入將被遺失,待收的欠費將形成矛盾。  2.前期物業服務合同是具有委託性質的集體合同,由建設單位代表全體業主與物業服務企業籤訂。
  • 濰坊多小區樓道照明費需業主湊 部分由物業承擔
    小區樓道內的照明燈給居民帶來了極大的方便,而由此產生的費用則備受關注。12月1日上午,記者採訪了解到,城區不少小區的樓道照明費都是由業主自己承擔,費用各不相同;但也有一些小區的業主表示樓道照明費用是由物業承擔的。樓道照明費到底該由誰承擔讓不少業主摸不著頭腦。
  • 全體業主的好消息!2021年5大利好消息襲來,已經有人領到一筆錢了
    最近幾年物業與業主的矛盾頻發,2020年先有李榮浩髮長文痛斥物業,接著爆出物業對於被困電梯的業主態度蠻橫的消息,後有業主敲鑼打鼓給物業送諷刺性錦旗,還有前幾天廣東萬科物業兩名工作人員,對孕婦業主「咆哮式」野蠻催收物業費,這一系列操作下來,更是激發了業主對物業的怒火,但是如果全面取消物業,既會誤傷一部分良心物業公司,也會導致全體業主的居住體驗降低
  • 西安一小區物業一次只賣10度電1噸水?開發商:已取消限制
    住戶 樊先生:他們的做法就是讓我每天只能買10度電,買1噸水,每天早上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去到物業去買10度電,這是我一天生活中的開始,因為大夏天,我不買電,這個房子就不可能住 ,太熱了, 咱要開空調 。小區住戶告訴記者,物業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業主「逾期」沒有向開發商繳納第二筆房款所致。
  • 小區公攤電費咋就這麼高? 物業:公共照明、電線損耗產生電費
    住戶:公攤電費每月多繳33%  3月10日,記者走進青海省郵政管理局家屬院,由於院子裡住的多是退休老人,一提到「公攤電費」,老人們將記者圍住了。  趙老先生表示,公攤電費雖能理解,但每月多繳的電費實在讓他難以接受。獨居老人張女士說,她每天用電僅是做兩頓飯和普通照明,每個月仍繳納電費100多元錢。
  • 裝修前被物業要求繳白蟻防治費 成都市民很鬱悶
    新房裝修本是件高興的事情,可市民劉先生卻高興不起來——原來他在辦理裝修手續時,被物業要求繳納一筆「白蟻防治費」,若不繳納,就不能辦理裝修手續。對此,劉先生感到十分不解。成都商報記者調查發現,金堂縣新建小區在裝修前大多都要繳納白蟻防治費,不過金堂白蟻防治所負責人回應稱,這筆費用是業主自願繳納,並非強制性收取。
  • 前物業拆空調拆垃圾桶 業主慌得只好報警
    晚上10點左右,人們終於看見,拆走的空調又被拉回了小區。「我們小區換個物業,真比演電視劇還精彩!」有業主這樣形容。新老物業交接的前夜,這個本地老牌品質小區,為何會上演如此尷尬的一幕?前物業搬走電梯機房空調連垃圾桶也不放過昨天早上,錢報記者來到加州陽光小區,發現大門上「開元」兩個字已經去除。
  • 惠州一小區自來水與糞水混合?業主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物業回應了
    據羊城晚報報導,近日,一名惠州市惠陽區淡水新城國際小區的業主爆料稱,小區埋在地下的自來水管和小區排汙管同時出現爆裂,自從2018年開始,小區的居民就一直飲用自來水與汙水的混合水,業主向物業反映過多次沒有得到解決,甚至是從2018年至今,小區已經有5名業主檢測出了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 小區物業公司在物業費之外還收取公共照明費合理嗎?
    小區物業公司在物業費之外還收取公共照明費合理嗎?物業公司方面則表示,因為物業費收不齊,不夠用,要想維持小區公共照明,只能由業主自行交納公共照明費用。近日,有小區居民張先生反映,該小區物業公司收取物業費後,還額外收取樓道公共照明電費。據介紹,該小區物業費每平方米收0.42元,按說這也不算低了,可是最近,張先生在交納了全年200多元的物業費之後,工作人員又上門,要求交納公共照明費。「我當時就給拒絕了,感覺這很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