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網整理了2021年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及參考答案(5),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9-12題。(10分)
【甲】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裡馬。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裡稱也。
馬之千裡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裡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裡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裡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鳴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韓愈《馬說》)
【乙】
江寧之龍蟠,蘇州之鄧尉,杭州之西溪,皆產梅。或曰「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歌為美,正則無景:以疏為美,密則無態。」固也。此文人畫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詔大號以繩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①直,刪密,鋤正,以夭梅病梅為業以求錢也。梅之軟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錢之民能以其智力為也。有以文人畫士孤癖之癮明告鬻②梅者,斫其正,養其旁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以求重價,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
(選自龔自珍《病梅館記》)
【注釋】①斫:(zhuó),砍削,②鬻:yù,賣。
9、下列加點詞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食馬者不知其能千裡而食也(餵養) 以欹為美,正則無景(傾斜)
B、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普通) 未可明詔大號以繩天下之梅也(約束)
C、策之不以其道(用馬鞭驅趕) 以夭梅病梅為業以求錢也(使……成為病態)
D、鳴之而不能通其意(溝通) 遏其生氣(抑制)
10、下列加點詞語的用法和意義判斷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故雖有名馬(連詞,即使) B、是馬也(代詞,這,這樣)
C、其真無馬邪?(代詞,它,指天下) D、梅以曲為美(介詞,憑藉)
11、下列關於【甲】【乙】兩文的敘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甲、乙兩文雖然文體不同,但都直接批判了統治者肆意摧殘人才的社會現實。
B、甲、乙兩文都使用了比喻的手法,甲文用「千裡馬」來比喻傑出人才,而乙文則用「病梅」來比喻因受摧殘而性格扭曲的統治階級御用人才。
C、甲文揭示了「食馬者不知其能千裡而食也」是千裡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
D、乙文揭示了梅被摧殘的根本原因是「文人畫士孤癖之癮」。
12、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裡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又非蠢蠢求錢之民能以其智力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參考譯文】
【甲】世上先有伯樂,然後有千裡馬。千裡馬經常有,但是伯樂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貴的馬,也只能辱沒在僕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馬一同死在槽櫪之間,不以千裡馬著稱。 日行千裡的馬,吃一頓有時能吃完一石糧食。餵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裡而像普通的馬一樣來餵養它。這樣的馬,雖然有日行千裡的能力,但吃不飽,力氣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現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馬一樣尚且做不到,怎麼能夠要求它(日行)千裡呢?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