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杯花滑大賽服裝全部中國製造,北服設計團隊講述背後故事

2020-12-05 新京報

隨著經典民謠《旭日之屋》音樂聲響起,中國花滑名將金博洋身著新戰服亮相賽場。

在11月7日結束的中國杯世界花樣滑冰大獎賽上,金博洋帶來了「搖滾風」自由滑表演,女單新秀陳虹伊則上演了中國風節目《我欲飛翔》,兩人最後分別獲得男女單人滑冠軍。

花樣滑冰是一個高度融合藝術與競技的體育項目,除了讓人賞心悅目的表演,選手們身上的「考斯騰」也是關注的焦點。從無到有,一件花滑比賽服是怎樣誕生的?近日,來自北京服裝學院的劉莉教授團隊,揭秘了花滑戰衣設計製作背後的故事。

每一套服裝都獨一無二

從2018年-2019年賽季接獲設計製作任務以來,這已是劉莉團隊第三次和中國花樣滑冰隊合作。劉莉介紹,起初,設計團隊只負責給「蔥桶組合」隋文靜和韓聰設計雙人滑服裝,第二年又增加了單人滑服裝並嘗試做冰舞服裝,今年中國杯,花滑隊的服裝則全部由其團隊負責。

此次中國杯是國際滑聯花樣滑冰大獎賽系列賽的6站分站賽之一,因疫情原因,本賽季採取運動員在本國或者就近參賽的方式,因此今年中國杯出戰的都是中國本土選手。

「每一套服裝都有它獨特的個性,都是獨一無二的。」主設計師趙雅捷表示,花滑服裝設計並沒有統一的風格,每一套服裝都要結合選手選定的樂曲、動作以及運動員自身的特點和性格量身定製。

比如,金博洋自由滑選曲《旭日之屋》是一首經典民謠,曲風屬於布魯斯搖滾風格,本身帶有叛逆和不羈,因此,團隊在設計時運用了搖滾元素,以星空、宇宙的黑白色圖案為主色調,再加入銀色網紗點綴,讓其更有層次感。服裝底紋則採用數碼印花技術,可以固色的同時,也更具藝術表現力。

而女單自由滑選手陳虹伊帶來了新節目《我欲飛翔》,今年是她第一次與世界級著名花滑編舞勞瑞合作,採用全新音樂,動作編排借鑑了舞蹈家楊麗萍的作品,一些手勢來自孔雀舞。

「由於動作編排中包含與鳥相關的手勢,我們為陳虹伊的戰服添加了鳥的元素。」趙雅捷說,服裝及配飾的牢固,是選手完成動作、不被扣分的必要條件。所以,在設計時,需要用面料仿製成羽毛形狀,採用具象的羽翼來點綴衣服,形成抽象化鳥的感覺。

金博洋和陳虹伊賽服設計手稿。 以下均為北服設計團隊供圖

具體到雙人滑服裝設計,則須避開「雷區」。她介紹,雙人滑在比賽中涉及拋跳動作,在對女運動員裙子進行設計裝飾時,要避開男生託舉的重點部位。此外,所有服裝在完成鑲鑽後,必須懸掛24小時不可以穿不可以動。

兩個多月趕製26套賽服

了解音樂、大量調研、設計手稿、製作裸服、鑲鑽裝飾、陸上試穿、冰上試穿……一件花滑比賽服從無到有,從設計到上身需要多個環節。

談到此次賽服設計,劉莉感慨「時間太緊張了」,工作周期是原來的一半,整體數量增長了兩倍。團隊今年8月8日接到任務邀請,在兩個多月的時間裡,10名主創設計和數十人的製作團隊,共為16位運動員完成了26套賽服的設計工作。「整個團隊加班加點,熬夜趕製,經常半夜12點還在討論細節。」

設計師趙雅捷在趕製服裝。

「有些隊員音樂和動作還沒完全確定,我們只拿到音樂小樣去做調研,出設計草稿。」趙雅捷說,服裝對於運動員來說就是戰袍,選手對音樂有自己的理解,穿上滿意的服裝有利於他們在賽場上更好地發揮。 其中,與運動員更好地溝通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但因為此次工作任務時間特別緊張,部分服裝還沒有完成陸上試穿。

趙雅捷還講述了設計時出現的一個小插曲。

金博洋的動作難度係數高,對服裝輕度等各方面要求也是最高的,因為時間原因,他的短節目新賽服只完成了裸服試穿。

「裸服試穿,陸上試穿和冰上試穿都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冰上試穿需要選手做一套完整的比賽動作,再根據實際情況作出調整。」趙雅捷說,當加入裝飾或者做造型感設計,運動員需要一定時間去適應衣服,冰上試穿時金博洋覺得還是重了一點,比賽結束後,團隊又對其服裝做了進一步調整。

另外,為了讓服裝兼具美觀和藝術觀賞性,色彩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張承來老師負責服裝染色,我們想要的效果張老師都能幫我們實現。」趙雅捷說。

張承來是北京服裝學院服飾藝術與工程學院的教師,也是張藝謀導演的《英雄》、《十面埋伏》、《長城》等作品的服裝染色師。

服裝染色師張承來在工作中。

「染色並沒有具體的計算方法,完全依靠經驗的積累來保證效果。」張承來介紹,材質不同,上色程度也不一樣,但展現出來必須是一種顏色。比如陳虹伊此次比賽穿的中國風服裝,由絲綢、氨綸和紗等多種面料組成,為了不影響美感,染色時在各個材料結合處須實現色彩的自然過渡,這都要依靠染色師把握和控制。

研發高性能服裝備戰冬奧

劉莉表示,花樣滑冰是一個高度融合藝術與競技的體育項目,「考斯騰」則是兼具藝術性與運動性能的特殊服裝。在「好看」的同時,還要求面料輕盈、運動伸展性能好。

在今年的比賽中,服裝有一半面料來自國內企業。「我們以前也追求國外面料,但是因為疫情情況複雜,國內企業也特別努力,配合度高,我們也願意把更多機會給國內的生產商。」

北京服裝學院黨委副書記倪賽力(右二)帶領設計團隊與中國花滑協會主席申雪(中)在2019中國杯花滑大獎賽上。

劉莉所在的北京服裝學院下設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藝工融合」是北服的辦校特色。

2019年12月,劉莉帶領科研團隊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冬奧」 重點專項「冬季運動與訓練比賽高性能服裝研發關鍵技術」項目,該項目是備戰2022冬奧會唯一服裝專項。

她介紹,針對冬奧備戰服裝設計,科研團隊在研發上主要解決「快、美、護、暖」 四個關鍵技術問題。

其中,「快」針對的是短道速滑、高山滑雪等競速類項目服裝,解決空氣動力學問題,「服裝或者裝備與空氣的摩擦力小一點,也許成績就上去了。對於運動員來說,0.01秒都是非常重要的,可能就會拿到一塊獎牌,服裝可以從這個角度做科技提升。」

花樣滑冰服裝的定位是「美」,將運動和表演結合,其關鍵還是如何更好地表達「美」。

「護」涉及訓練過程中裝備的保護性能,主要針對衝擊類損傷。 對於使用冰刀的情況,要進行刺割類防護,之前都是直接購買國外面料,或者讓國外代加工。現在已經有專門項目小組在進行刺割類防護面料的研發工作。

「暖」屬於低溫保護功能,對於所有冬季項目都會用到「暖」。劉莉介紹,這主要通過兩種途徑:一是提升纖維保暖率,二是主動加熱技術,把電的能量轉化成主動釋放出來的熱量,將加熱膜和線植入訓練服裝中。 「像越野滑雪項目,在零下30攝氏度的情況下進行訓練,環境比較嚴酷。」目前,保暖樣衣已經設計完成。

她表示,從自主智慧財產權研發的角度來看,如何把面料生產出來並應用到服裝上,是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

記者 蘇季 校對 李銘

相關焦點

  • 四分鐘揭秘西安工程大學「2019屆服裝畢業設計大賽」秀場背後故事
    6月10日、11日晚,西安工程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2019屆內衣畢業設計大賽決賽和2019屆畢業設計大賽決賽分別在在西安錦江國際酒店隆重舉行。這兩場被稱為「陝西高校的維密大秀」的畢設大賽,每年6月都會因為它本身無與倫比的精彩和時尚視覺的盛宴感觀在陝西高校圈及社會上引起很大的反響。
  • 首屆中國杯競速光輪大賽落滬,重新定義科技體育
    2020年11月21日,「2020中國杯青少年科技體育競速光輪大賽上海站總決賽」亮相國家會展中心,成為第三屆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現場氣氛最為熱烈的主題活動之一。據悉,「中國杯」青少年科技體育競速光輪大賽,是面向青少年,以科技體育創新項目—競速光輪為內容的國家級高水平賽事,以推廣科技體育教育,提升青少年動商及科技素養為目的的賽事。目前,大賽已經通過競速光輪雲服務平臺進行了為期3個月的線上海選及線下選拔。最終有 108名優秀的競速光輪選手成功突圍,進入了本次賽事的最後衝刺階段。
  • 花樣滑冰「大神」奧瑟教練團隊來京指導中國花滑小苗
    新華社北京5月24日電(記者李嘉、張寒)花樣滑冰世界王牌教練團隊、加拿大的布萊恩·奧瑟團隊24日在北京首鋼冬季運動管理中心冰場對媒體開放了一節精英訓練營公開課,手把手地對中國花滑小運動員進行了指導。新華社記者王麗莉攝中國花樣滑冰協會秘書長李莉介紹,中國花樣滑冰協會為更好地備戰2022年冬奧會、培養後備人才,去年和奧瑟團隊籤約,將在首鋼舉辦六期的系列訓練營。「有兩期是專門針對雙人滑的,三期專門針對單人滑,還有一期是針對教練員的,是一個系列的培訓。」李莉說。
  • 中國花滑俱樂部聯賽首站落幕 眾多「冰二代」登場成焦點
    中國花滑名將申雪、趙宏博的女兒趙雪兒 趙峭 攝中國花滑俱樂部聯賽首站落幕 眾多「冰二代」登場成焦點中新網呼倫貝爾7月16日電 2019中國花樣滑冰俱樂部聯賽第一站經過5天角逐,現任中國花樣滑冰國家隊總教練趙宏博賽後接受採訪時表示:「孩子練滑冰主要是為了鍛鍊身體,她自己也喜歡,可能現在滑的還不夠好,但是她很努力,每天泡在冰場,有時候一天上冰4、5個小時,只要付出努力了,開心了,就好。」一頭金色長髮的安娜在本次比賽表演了經典曲目《My heart will go on》。小小年紀的她顯然繼承了媽媽陳露的優良基因,節目相當有感染力。
  • 「亞飛公益杯」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服裝設計大賽徵稿啟事
    為進一步凸顯形象標識,提升志願者的整體風貌,更好展現志願者奉獻友愛、文明進步、熱情洋溢的形象,中華慈善總會亞飛公益基金和寧波東方億軒服飾有限公司發起舉辦「亞飛公益杯」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服裝設計大賽,現面向全社會徵集優秀設計作品。
  • 鉑力特獲第一屆中國(國際)航空增材製造結構優化設計大賽三等獎
    由中國航發商用航空發動機有限責任公司和上海市增材製造協會聯合舉辦的第一屆中國(國際)航空增材製造結構優化設計大賽結果於2020年9月14日至9月20日期間公示。鉑力特創新設計團隊提報的優化設計換熱器結構的設計方案喜獲大賽三等獎。
  • 「2021大連品牌故事大賽」培訓開講啦!連企學習如何講好品牌故事
    在「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中國創造」加快轉變的過程中,大連的企業開始注重打造品牌、以品牌知名度、可信度為切入點,不斷完善自有品牌的美譽度、提高品牌的忠誠度,扎紮實實培育品牌,使品牌健康穩步地發展,充分發揮它的超值魅力。「2021大連品牌故事大賽」自10月啟動以來,受到大連企業的關注。
  • 航天服由東華大學團隊設計製造
    據《勞動報》報導,此次保障航天員太空和地面工作生活全過程的系列專用服裝都由東華大學團隊設計研發,包括航天員在軌工作生活的工作服、鍛鍊服、休閒服、失重防護服、睡具等,還有常服、任務訓練服、專用服飾等地面任務服裝等數十個種類。而這些專用服裝不僅要確保實現多項特殊功能,還要融入中國特色設計元素,為航天員增添時尚氣息。
  • 解析藏在《女王的棋局》和《王冠》劇中典雅服裝背後的故事!
    相信有在關注 Netflix 精彩片單的女生們,都沒有錯過近期討論度最高的《女王的棋局》和剛剛上線的《王冠》第四季,除了引人入勝的劇情之外,講究的服裝設計也替這兩部影劇添上許多風採,這回,Netflix 就與美國布魯克林博物館博物館展開合作,以這《The Queen and The
  • 美日舉辦超級太空服裝設計大賽打造太空時裝
    太空服裝設計大賽海報零重力婚紗  東北網雙鴨山6月13日電 據新浪網消息,美國宇航局太空網6月11日報導,音樂家多納德·費根可真是了不起,早在1982年其精典歌曲《多美的世界》中,這位斯迪利-丹曾經的合作者就唱到冒險家購票前往太空玩轉輪以及一個每個人都穿著斯潘德克斯纖維夾克的世界
  • 帶你了解大賽標識、吉祥物背後的故事
    帶你了解大賽標識、吉祥物背後的故事金羊網  作者:周聰  2020-10-21 到底全國技能大賽標識以及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吉祥物「揚揚、悅悅」、口號長什麼樣?在它們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故事?
  • 重慶五支「黃大年式教師團隊」背後的故事 今晚電視見
    2018年1月10日,教育部公布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認定結果,全國200所高校的201個教師團隊入選。其中,重慶市高校共有5個教師團隊入選,分別是:重慶大學廖強「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教師團隊」、西南大學李加納「油菜教師團隊」、西南政法大學盧代富「經濟法教師團隊」、重慶郵電大學王汝言「信息通信理論與技術教師團隊」和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趙計平「汽車製造類專業群教師團隊」。
  • 聽青年科研工作者講述嫦娥五號背後的故事
    高傑攝/光明圖片11月24日4時30分,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它開啟的,是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抵達月球後挖取月壤,再帶回地球。在這項萬眾矚目而異常艱辛的任務背後,活躍著一群年輕科研工作者。他們用行動完成著習近平總書記「早日實現建設航天強國的偉大夢想」的殷切囑託,詮釋著「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鬥而升華」的真實意義。
  • 花滑女單入籍選手林姍首次代表中國出戰表現出色
    北京時間25日,2020-2021賽季國際滑聯世界花樣滑冰大獎賽美國站比賽在拉斯維加斯落幕。在女單角逐中,首次代表中國出戰的入籍選手林姍表現出色,以刷新個人最佳的成績獲得總分第六名。17歲的林姍2003年出生在達拉斯,在美國長大並接受花滑訓練,曾獲得全美青年錦標賽季軍。
  • 硬核產業來了「尖刀團隊」!2019「張江·康橋杯」集成電路技能大賽...
    新民晚報訊 (記者 宋寧華)要發展中國的硬核產業,需要產業工程師的「尖刀團隊」。昨天,作為2019上海市加快科創中心建設立功競賽、浦東十大品牌項目的代表活動之一,2019「張江·康橋杯」集成電路技能大賽落幕。
  • 「中國輕紡城杯」2016中國國際時裝創意設計大賽30強產生(附名單)
    8月22日,由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中國紡織報》社主辦,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人民政府承辦的「中國輕紡城杯」2016中國國際時裝創意設計大賽初賽在《中國紡織報》社舉行。自3月賽事啟動以來,得益於大賽在業界8年的歷練積累以及中國輕紡城強大的產業鏈配套能力,得到了來自全球時尚人士的積極反饋與踴躍參與。截至8月中旬,組委會已收到來自全球稿件2200餘份。
  • 講述「大國重器」背後的故事:逐夢天河
    紀錄片講述了中國超算從萌芽、起步到登頂世界第一的發展歷程,通過一代代以祖國需要為己任的計算機科技攻關隊伍接續奮鬥的故事,詮釋了科學家精神的深刻內涵……  「每秒一億次,一次不少!六年研製時間,一天不拖!預算經費,一分不超!」
  • 合肥市2020年質量品牌故事大賽正式啟動
    7月29日下午,由合肥市質量強市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合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主辦的合肥市2020年質量品牌故事大賽啟動儀式,在合肥市廣播電視臺600平米演播大廳舉行。
  • 羽生結弦這套險些被換掉的節目,真正的花滑經典!重溫依舊感動
    這是2019年花滑大獎賽男單短節目之後,歐體體育評論員對在短節目中失利的羽生結弦,說的話。 3年後的今天,一場重播,讓無數人又一次「夢回赫爾辛基」,得以再次欣賞到那套被無數評論家稱之為:」花滑史上最偉大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