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結構模型技術條件(JY 52-80)

2020-11-22 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

本標準適用於J3111、J3113型分子結構模型。
1 產品的基本性能
1.1J3111、J3112、J3113型分子結構模型供中學化學教學組裝分子結構之用。
J3111 型為球棍(管)式,演示用。並可組裝金剛石、石墨、氯化納的晶體結構。
J3112型為球管式,學生分組用。
J3113型為球球式,演示用。
1.2使用環境溫度-10℃-+40。相對溫度≤80%。
1.3對元件的統一要求及配套懷況見表1。
2 技術要求及檢驗方法
2.1 元件的允許公差應符合表2規定

項目 指標 測試儀器
球徑 自由尺寸公差 遊標卡尺
鍵長 " "
球的鍵角 ±3° 特製角度規
直鍵的不直度 不大於鍵長的2% 直尺和遊標卡尺


2.2 各種元件均應能在1。5米高度自由下落於水泥地面時不碎不裂。
2.3 球與鍵的組裝應鬆緊適度,不應自由轉動、鬆脫或滑出。
2.4 組成任一分子結構,從不同方向觀察,不得有明顯的歪曲,變形等角度變化。用手將基提起,應無變形,並不得鬆脫或轉動。
2.5 元件顏色應按第三條規定,色澤應鮮明,同一套產品中每種元件顏色應均勻一致。
2.6 產品還應符合JY26-79《教學儀器產品一般質量要求(試行)》中的有關規定。
3 檢驗規則
3.1 按照JY27-79《教學儀器產品的檢驗規則(試行)》進行,例行試驗項目為產品的全部技術要求和環境溫度試驗(木球可不做環境溫度試驗,但要做環境溼度試驗)。
4 標誌、說明書、包裝運輸和保管
4.1 應符合JY26-79《教學儀器產品一般質量要求(試行)》第六章的規定。

J3111型球棍(管)式演示 J3113型球球式演示 J3112型球管式 分組 備註
代號 原子 顏色 符號 鍵角 形式 尺寸 數量 形式 尺寸 數量 形式 尺寸 數量
c-1 -C- 109° 四孔 ф30 50 四面 ф40 6 四角 ф10 10  
c-2   120°       三面 " 14        
c-3   180°       二面 " 2        
c-4   180°       二面 " 1        
c-5   五孔(角) ф30 48              
H     一孔(角) ф23 40 一面 ф30 20 一角 ф8 15  
O-1 天蘭   105° 二孔(角) ф30 4 二面 ф40 3 二角 ф10 2  
O-2           一面 " 2        
N-1 深蘭   109° 四孔(角) ф30 2 四面 ф40 1        
N-2   107°       三面 ф40 1        
N-3   120°       二面 " 1        
N-4           二面 " 2        
S 淡黃   90° 一孔(角) ф30 1 二面 ф50 1   ф8 15  
CI-1 草綠     六孔(角) ф30 2         ф10 2  
CI-2   90°   ф30 13              
Na 銀灰   90° 六孔(角) ф23 14         ф8 15  
M 金屬 銀灰           六面 ф50 1   ф8 15  
單鍵 金屬直棍或塑料直管③ 20 40 園柱⑤ 金屬5X20塑料10X12 20 軟管 內ф2.5X20 30  
40 100
50 75
120 10
雙鍵和三鍵 金屬直棍或塑料直管③ 10 木質扁柱塑料稜柱或 金屬5X8X20塑料10X10X12 10 內ф2.5X35 10  


註:①C-5鍵角,三鍵成120°,另兩鍵與三鍵面成90°②球球式原子三鍵孔為八角形(塑料)和十字形(木)。③棍鍵接插部分外徑為ф2.5 ,管鍵內徑為ф4.0 ④金屬軟棍鍵長80。塑料彎管弦長60。⑤球球式塑料鍵配塑料球金屬、木質鍵配木球。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焦點

  • 導管篩管結構模型技術條件(JY 296-87)
    本標準適用於生物教學使用的J3203型導管篩管結構模型。 1 產品的結構1.1 產品為顯微結構的立體放大模型。包括環紋導管、螺紋導管、網紋導管、孔紋導管及篩管。各種導管及篩管的外直徑依次不小於40mm、40mm、50mm、60mm、40mm。長都不小於250mm,兩端開口。
  • 經緯度模型技術條件(JY 209-86)
    本標準適用於地理教學使用的J3405型經緯度模型。 1 結構和性能1.1 產品用於說明經線、緯線和經度、緯度的概念,以及理論時區、理論日界線和五帶的知識。1.2 產品由二十四條經線和九條緯線構成空心網狀球體。
  • 廣州地化所發現生油窗內I型乾酪根分子模型與化學結構躍變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有機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彭平安學科組,通過黃金管高溫高壓封閉體系模擬實驗及13C DP/MAS核磁共振分析技術,對生油窗範圍內茂名油頁巖I型乾酪根的結構變化開展了深入研究,並在乾酪根分子結構模型建立方面取得進展。
  • 石油分子的模型表示
    目前,對於沸點高於汽油的組分,主流的分析方法無法給出所有分子細節上的定性與定量信息。為了在缺乏完整實驗數據的情況下,仍能得到油品的分子組成信息,對石油混合物進行相平衡和物性計算,學術界先是發展了不同的石油組分特徵化方法,後又逐漸摸索出了一條石油分子組成模型的技術路線,即基於模型化合物的虛擬分子集的方法。
  • 分子重構技術_4. 串珠模型重構
    近來,已經開發了其他技術,例如以低解析度直接重構電子密度。儘管如此,串珠建模仍然是形狀重構的事實標準。為什麼做串珠模型重構?串珠模型儘管解析度較低,但卻可以成為了解溶液系統的強大工具。可以將高解析度結構對接(docked)在串珠模型中,從而可以對高解析度結構與溶液結構的一致性進行可視化分析。
  • 《DNA分子的結構》模型製作線上分享會
    教師直播講解模型:老師也在家裡製作了DNA模型,在講到DNA分子結構時,我先演示並講解了我製作的模型,讓孩子們感受到老師對這次活動的重視。 同學們聽了老師的講解就會在心裡與自己製作的模型形成對比,回憶自己製作時的思考過程,也期待著老師能展示自己的作品。
  • Survey | 基於生成模型的分子設計
    文章對分子生成模型進行了分類,並介紹了各類模型的發展和性能。最後,作者總結了生成模型作為分子設計前沿工具的前景和挑戰。材料創新是許多技術進步的關鍵驅動力。從清潔能源、航天工業到藥物發現,化學和材料科學的研究不斷向前推進,以開發新用途、低成本和高性能的分子。材料發現的傳統方法是從一組具有特定性質的分子開始,深入研究其結構與性質之間的關係並以此為依據對化合物的結構進行改進。
  • 襄陽四中學生DIY400多件化學分子結構模型(圖)
    高二(13)班學生展示尖晶石分子結構模型。見習記者 劉濤 攝理科生觀看化學模型製作展。見習記者 劉濤 攝  湖北日報(荊楚網)消息(見習記者 劉濤 通訊員 劉建功)3月9日,襄陽四中校園內化學分子結構模型展吸引了眾多學生圍觀,這些利用桌球、牙籤、竹筷、橡皮泥、訂書釘等材料製作的化學分子結構模型讓同學們學習化學的興趣更加濃厚。
  • 結構生物學探索——結構解析的分子置換
    我決定熬夜,通過Blast搜尋同源結構後下載了幾個結構作為初始模型,用phaser得到的初始解的TFZ是7.3,初始修正的R/Rfree在49%和51%左右(時間久遠,記不清楚了,無法精確定位有效數字),我看了看電子密度圖,有些region吻合,有些區域則不吻合,然後我採用Acta D有一篇文獻推薦的一種非常規的方法進行再次修正,對著高解析度的電子密度圖結合蛋白質序列手動調整一些區域,再次修正,R因子迅速的下降到了
  • DeepMind 模型實現蛋白質3D結構預測
    蛋白質結構預測蛋白質是生命中必不可少的大而複雜的分子。合成具有所需結構的蛋白質加快酶的發展,從而製造生物燃料並降解廢塑料。2. 使藥物設計人員快速確定新的和危險的病原體(例如SARS-CoV-2)中每種蛋白質的結構,從而更快地開發疫苗3. 解決楔入細胞膜中的蛋白質結構(許多人類疾病的核心),從而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原理但目前的AlphaFold模型也並不完美。
  • 姜久興課題組:Cu-SSZ-52系列催化劑具有高效的脫硝性能
    ,選用SSZ-52分子篩為脫硝催化劑載體,利用離子交換法製備了Cu-SSZ-52系列催化劑。SSZ-52是具有SFW結構的沸石分子篩,其具有d6r,gme籠以及具有一個未被國際分子篩協會定義的大籠,這裡命名為sfw。其與CHA結構相似,但又不同。2013年Zone課題組在公開文獻J. Am. Chem.
  • 納米技術:表徵納米粒子表面自組裝有機分子的結構!
    納米技術:表徵納米粒子表面自組裝有機分子的結構!由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的科學家領導的一項大型合作採用了一種強有力的新方法來克服在納米粒子表面上表徵自組裝有機分子結構的挑戰性任務。構成殼層的配體的組成和結構是重要的,因為它們被認為決定了納米顆粒的性質,例如化學,生物和界面行為。調諧配體分子允許納米粒子為特定應用定製。與裡雅斯特大學,洛桑聯邦理工學院,Paul Scherer研究所,Jülich中子科學中心,Adolphe Merkle研究所和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合作開展的研究已於今天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
  • 「建分子模型,顯化學魅力」 ——高二化學組舉辦分子模型製作大賽
    有機物精細的空間結構向我們展示了化學的奇妙與和諧。
  • 微觀世界的「結繩記事」:分子結周期表有助合成新型分子拓撲結構
    如果把這些短繩替換成微觀世界的分子鏈,那又會怎麼樣呢?這就是合成化學領域的研究者非常感興趣的課題——分子結(molecular knots)。分子結是一種類似繩結的機械互鎖分子結構,蛋白質和 DNA 是最常見的兩種天然生成的分子結。分子結不僅能夠賦予大分子一定的彈性,又因為它極小的納米尺度,成為納米技術中非常有潛力的一類「積木」。
  • 水螅過精巢橫切技術條件(JY 256-87)
    1 產品特徵  1.1 標本在100×和400×生物顯微鏡下,觀察水螅過精巢橫切的結構。  1.2 能看清精巢、外胚層、內胚層、中膠層和消化循環腔。  1.3 能認出精巢中的精細胞和精子,外胚層中的外皮肌細胞,內胚層中的內皮肌細胞。還應看到間細胞和刺細胞。
  • 中國科學家革新成像技術, 「看清」分子結構
    分子大小一般在1納米左右,不僅肉眼看不到,連光學顯微鏡都無能為力。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董振超教授的團隊革新了探測微觀世界的拉曼成像技術(Raman Imaging),使其成像的空間解析度達到了0.5納米,使得人類能夠識別分子內部的結構和分子在表面上的吸附構型。這一研究結果發表在今日出版的《自然》雜誌上。
  • 數學模型預測分子氣味
    科學家利用數學模型,繪製出了香氣分子地圖。人類的鼻子很容易區分剛煮出來的咖啡的香氣和壞雞蛋的臭味,但其中涉及的生物化學原理卻相當複雜。最近,研究人員創建了一個嗅覺「地圖」——分子如何結合以產生各種氣味的幾何模型。
  • 玻爾的分子模型—— 一個世紀之後
    Physics Today,2014,(1):33,原文詳見http://ptonline.aip.org)在無窮維度的極限下和經過適當的擴展,玻爾模型最近表現出與量子力學的一致性,能夠對氫和其他小分子做出令人驚訝的準確預言。儘管現代計算機擁有巨大的能力和廣泛的適用性,人們依然渴望用說教式的、直觀並吸引人的方式去理解原子、分子或更複雜系統的電子結構。
  • 蛙早期原腸胚期切片技術條件(JY 241-87)
    1 產品特徵1.1 標本在50×生物顯微鏡下,觀察蛙早期原腸胚的結構。1.2 能看清外胚層,初形成的內胚層,明顯的囊胚腔,胚孔的背唇乃至開始形成的原腸腔等。2 技術要求2.1 應符合JY67—82《生物玻片標本通用技術條件(試行)》的規定。
  • DNA分子的結構及其特點
    DNA分子的結構及其特點 2012-02-24 16:00 來源:新東方網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