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的毛皮成禍端?北極狐遭養殖者殘忍催肥 模樣扭曲體重增4倍

2021-01-14 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網9月25日電(沈洋)一些養殖者為牟取更多利益將所養殖的毛皮動物催肥,以增加毛皮面積。但這樣的做法明顯令這些無辜小動物的身體難以承受,慘遭折磨。

圖為被人工催肥的北極狐。(圖片來源:英媒)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24日報導,為了產出儘可能多的毛皮以供製作奢侈大衣和皮包,圖中這隻北極狐就遭到了殘忍的催肥,腹部垂到了地上,臉也被層疊的脂肪所遮擋。它的體重甚至達到了40磅(約18公斤),較其正常體重增加4倍,以至於不能行走,否則將有把腿折斷的風險。

芬蘭動物保護組織「為動物的正義」(Justice for Animals)稱,這些北極狐的毛皮最終將成為許多國際著名時尚品牌商品的原料,其中某品牌就在其英國官網上展示了一件價格高達4450英鎊(約合3.97萬元人民幣)的北極狐毛皮背心。

該組織中的一位成員還對媒體表示,毛皮動物長出更大面積的皮膚意味著它們的飼養者能獲得更多金錢,卻是這些動物在苦難中為此付出代價。

圖為野生北極狐照片。(圖片來源:東方IC) 北極狐之所以能在零下70攝氏度的地方生存,部分得益於它們又厚又密的毛皮和能夠在皮下儲存多層脂肪的能力。而它們對服裝製作者們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也正是因為這些優質的毛皮。

芬蘭最大的毛皮銷售商北歐世家皮草公司每年銷售250萬張狐狸毛皮,但其發言人稱該公司不接受催肥的狐狸或者虐待動物的行為。「為動物的正義」組織則要求眾多公司停止使用動物真皮以支持「無殘忍虐待行為的替代品」。

(編輯:黨超峰 周鳳梅)

相關焦點

  • 閹雞選擇快速催肥增重 冬季雞飼養 高效閹雞催肥增重不長冠管理
    冬季飼養閹雞一定保證注意雞舍溫度適宜,否則會嚴重影響到閹雞催肥增重,導致瘦弱,另外還需要注意光照、溼度等,這些都是冬季飼養閹雞需要注意的地方。下面一起來看看詳細介紹吧,訣竅閹雞催肥增重方案。1、閹雞催肥閹割後10天時間多餵青料,並降低日糧中蛋白質水平2個百分點,能有效防止「半生雞」生成。
  • 在南方養殖北極狐,改進養殖技術才能養好,現在北極狐養殖的很好
    在南方養殖北極狐,改進養殖技術才能養好,現在北極狐養殖的很好我們國家的養殖業發展的非常成熟,很多人都開始嘗試不同的養殖方法了,很多人不滿足養殖業停滯不前,所以很多人都在找出路,為的就是讓養殖業越來越好。今天咱們就講一個養殖方法不同的故事,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向建國。
  • 動物世界-北極狐
    北極狐分布於北冰洋的沿岸地帶及一些島嶼上的苔原地帶,能在零下50℃的冰原上生活。北極狐的食物包括旅鼠、魚、鳥類與鳥蛋、漿果和北極兔,有時也會漫遊海岸捕捉貝類。北極狐身體略小於赤狐,體長50-55釐米,尾長28-31釐米,肩高在25-30釐米,體重3-3.8公斤。雄性略大。
  • 南方也能養北極狐?這個農村女竟然做到了!
    幾年下來,負債4萬元。她在翻閱丈夫訂的養殖雜誌時,被一條消息吸引住了:「狐狸皮、水貂皮、波斯羔羊皮一直是裘皮製品的三大支柱原料,堪稱『軟黃金』。」令趙紅芳想養殖北極狐。她的想法卻遭到丈夫的堅決反對。北極狐生活在歐美洲北部的野外寒冷地帶。她居住在氣候溫熱的南方,能養好喜歡寒冷氣候的北極狐嗎?養殖經驗豐富的老場主向她傳授了不少養北極狐的「秘笈」。
  • 內蒙古北極狐養殖戶開啟豐收季 一張北極狐皮賺200最高獲利數百萬
    11月28日,內蒙古呼倫貝爾根河市金河鎮,養殖戶在擺放剛剝下來的北極狐皮張。|  金河鎮自2000年冬季開始,充分利用冷資源發展北極狐養殖,至今已18年了。養殖戶由最初的十幾戶發展到現在的200餘戶,高峰期養殖戶曾達到350餘戶。[!--empirenews.page--]
  • 合肥一校園出現北極狐 專家提醒:野外發現最好不要打擾
    原標題:合肥一校園出現北極狐專家提醒:野外發現最好不要打擾記者帶著照片找到了合肥市動物保護協會理事虞磊,虞磊告訴記者,在自然界中,至少有三種狐狸的毛色為白色:一是北極狐,即生活在北極圈內的狐狸;二是人工培育出來的白狐狸,其白色的毛皮,是利用人工特意選擇出來的;三是普通毛色的狐狸,因基因發生突變或得了白化病,才長出一身白毛。而此次在安徽職業技術學院的狐狸就是第一種,北極狐,它屬於外來物種。「我們安徽天然分布的是赤狐,體型和耳朵都比北極狐大。」
  • 一隻差點被做成皮草大衣的北極狐,如今白白胖胖過上了聖誕節!
    比如下圖中這隻自帶眼妝的北極狐,雪白的皮毛、圓圓的眼睛、軟軟的耳朵,看起來分為可愛靈動。 和它一樣還在苦苦煎熬、等待著被屠殺剝皮的狐狸還很多… 它們都和這隻北極狐一樣,對人類感到恐懼。 不過,這隻北極狐是幸運的: 在它被屠殺前,前往探訪的動物保護人員就看到了它。
  • 80後小夥在南方養殖北極狐,大家都認為不靠譜,但是他成功致富了
    80後小夥胡天軍就是其中一個,他也隨著返鄉創業的浪潮回到了農村老家,搞起了養殖,但是胡天軍養殖的東西可不一般,他養殖的是北極狐,要知道胡天軍的老家可是在南方啊!溫熱的南方真的能養殖北極狐嗎?當時很多的村民都覺得胡天軍養殖北極狐不靠譜,不能因為北極狐長得好看,就去養殖北極狐啊!
  • 動物福利示範場再添新軍,高標準毛皮經濟動物養殖蔚然成風
    國際動物福利示範場認定工作,是由中國皮革協會(CLIA)和國際毛皮協會(IFF)於2017年推出,旨在推動我國毛皮經濟動物養殖行業規範化、標準化和現代化,樹立行業良好形象,截至今年已連續舉辦三屆。三年來,動物福利的國際化標準逐步在業內形成共識,國內有大批養殖場、養殖戶積極參與示範場認定,高標準毛皮經濟動物養殖已蔚然成風。
  • 女子養北極狐作寵物 專家:無證飼養違法
    不為別的,是因為她養的寵物很另類,是只「北極狐」。對此,野生動物保護專家提醒,北極狐是野生動物,無證飼養是違法的。而且養北極狐容易傳染人畜共患疾病,因此不能作為寵物飼養。  賈女士養的北極狐通體雪白,拖著一條毛茸茸的大尾巴,眼睛是藍色的,乍一看像只瘦版薩摩犬。賈女士說,北極狐是她從網上一個河北賣家那裡買的,養了已有兩年。每天晚上,別人遛狗她遛狐狸,在小區裡非常另類。
  • 香山附近出現一隻流浪北極狐
    店員發現之後立刻將其誘捕至紙箱內,並被隨後趕來的動保人員救走,參與救助的動保人員表示,這隻北極狐還不到一歲大,需要檢查身體之後才能確定是野生狐狸還是養殖狐狸。北極狐4S店的工作人員李先生第一個發現了這隻流浪的狐狸。
  • 有一種體型巨大北極兔,大小與狐狸相近,種群數量卻比不上北極狐
    在食物鏈中,食草動物與食肉動物一直都是敵對關係,食肉動物以食草動物為獵物,所以在同一區域,往往是食草動物種群數量多於食肉動物,而在北極兔和北極狐卻是相反的,北極狐也以北極兔為食,但奇怪的是:北極兔種群數量比不上北極狐。
  • 淡水魚養殖,養殖的優勢,你都知道了嗎
    凡是在水生經濟動物生長、繁殖、索餌、越冬及洄遊的水域,都是為增養殖水域。按照生產習慣,一般把增養殖水域劃分為海洋、淡水及鹹淡水,或天然、人工及半人工等水域類型。增養殖水域環境是指水生經濟動物生存所需的各種自然條件,它是各種經濟水生動物產卵繁殖、生長育成、越冬、洄遊所需的諸環境條件的統稱,它由相互聯繫的非生物性環境(包括水的物理特性、化學特性、氣象、底質、徑流等)和生物性環境(包括藻類、浮遊植物、餌料生物、底棲生物等)所組成。
  • 養「小強」變土豪 濟南蟑螂養殖大王成紅人
    此外,王福明稱,全國90%以上的土元供種單位其實不懂得如何養殖。「他們不懂技術,把種源送給農戶去養,然後自己負責回收。自己都不會養就發展養殖戶,這其實成了一種行騙手段。老百姓(養殖戶)有時候只關注找一個好項目,也忽視了養殖技術。整個行業還處於種源時期。」  據他介紹,目前全國土元養殖戶超過5萬家,但只有不到1000家懂得養殖技術,「其他的都是犧牲品」。
  • 非洲奇特的風俗,為符合審美女孩不斷增肥,體重達100公斤很常見
    但並非所有的傳統文化都是好的, 這也是需要承認的一點,因為風俗傳統畢竟是屬於古代的東西,所以部分文化是存在愚昧落後的情況,也就需要我們對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樣的情況中國有,國外也有,就比如我們今天要介紹的這個非洲的「催肥」風俗,就是需要改正的情況。
  • 本小利大,黑豚鼠或將成為特色養殖好項目
    黑豚鼠原產於南美洲秘魯一帶,是一種黑色的豚鼠集野味、毛皮、觀賞、滋補於一身的珍貴食草動物,黑色的耳朵、黑色的眼睛、黑色的腳趾、油光發亮的黑色毛皮,故稱之為黑豚鼠。它是一種草食野生動物,各種野草、蔬菜、樹葉、瓜皮、植物莖葉、稻草等都是它的好飼料。外形似鼠,但沒有尾巴,不會咬人,不善攀登和跳躍,性溫順,膽小易驚,有時發出吱吱的尖叫聲。具有生長快、繁殖率高、抗病性強、成活率高、適應性強等特點。
  • 腦中風的「禍端」被揪出,告誡:4物趕緊拉黑,否則吃虧的是自己
    腦中風的「禍端」被揪出,告誡:4物趕緊拉黑,否則吃虧的是自己 高鹽類食物 不僅如此,吃鹽過多,也會導致氯化鈉攝入超標,影響體內電解質平衡,促使血管受損,加速血管硬化,誘發腦中風的危險,所以說,高鹽食物也是腦中風的禍端,勸你還是趕緊拉黑。
  • 畜禽養殖正面清單來了:農業農村部明確33種家養畜禽種類
    其中,傳統畜禽17種,分別為豬、普通牛、瘤牛、水牛、犛牛、大額牛、綿羊、山羊、馬、驢、駱駝、兔、雞、鴨、鵝、鴿、鵪鶉;特種畜禽16種,分別為梅花鹿、馬鹿、馴鹿、羊駝、火雞、珍珠雞、雉雞、鷓鴣、番鴨、綠頭鴨、鴕鳥、鴯鶓、水貂(非食用)、銀狐(非食用)、北極狐(非食用)、貉(非食用)。
  • ...國內毛皮價格應聲暴漲!有品種一度漲超40%!貂皮大衣卻賣不動了...
    目前,這一計劃已獲得議會多數支持,丹麥國內近900萬隻水貂已被撲殺,數量超過了全國養殖水貂總數的一半。與此同時,丹麥計劃在明年12月31日前暫時禁止養殖水貂。丹麥水貂養殖戶認為,政府的這一系列舉動將終結國內的水貂養殖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