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一直是比較難的學科,很多同學在考試滿分110分的情況下,只能打十幾分、二十幾分,不禁讓人唏噓!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分享的是高中物理圓周運動臨界問題專題,一起來看看吧!
一、豎直平面內的圓周運動
對於物體在豎直面內做的圓周運動是一種典型的變速曲線運動,該類運動常有臨界問題,並伴有「最大」「最小」「剛好」等詞語,常分析兩種模型——輕繩模型和輕杆模型,分析比較如下:
二、在水平面內作圓周運動的臨界問題
在水平面上做圓周運動的物體,當角速度ω變化時,物體有遠離或向著圓心運動的(半徑有變化)趨勢。這時,要根據物體的受力情況,判斷物體受某個力是否存在以及這個力存在時方向朝哪(特別是一些接觸力,如靜摩擦力、繩的拉力等)。
三、總結
臨界問題關鍵詞:
1、若題中有「剛好」、「恰好」、「正好」等字眼,表明直接考察臨界問題;
2、若題中有「取值範圍」、「多長時間」、「多大距離」等詞眼,表明題中有「起止點」,這個「起止點」一般就是我們所說的「臨界」;
3、若題中有「最大」、「最小」、「至多」、「至少」等字眼,表明題中有極值。
動力學中的典型臨界條件:
1、接觸與脫離的臨界條件:彈力FN=0;
2、相對靜止或相對滑動的臨界條件:靜摩擦力達到最大值(兩個方向上)或為零;
3、繩子斷裂與鬆弛的臨界條件:斷裂:FT=Ft max;鬆弛:FT=0;
4、加速度最大與速度最大或最小的臨界條件:
加速度最大:F=F max;速度最大或最小:a=0(F=0)
解題步驟:
1、思考可能的臨界條件、臨界位置,假設剛好處在條件;
2、受力分析;
3、拆分力(切平面力、法向力);
4、法向力提供向心力、切平面力提供速度大小變化加速度;
5、求解其他相關力與運動問題。
以上就是關於圓周運動臨界問題的全部內容了,光有理論還是不夠的,還需要做題進行實踐訓練,同學們可以自己找一些課後習題進行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