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深層學術研究
原創/簡浩
物理學是洞察自然現象、探索自然規律的一門基礎科學,物理學和基礎科學是人類永遠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科學寶庫、發展寶庫。物理學和基礎科學的研究不是到了「天花板」,而是沒有深入學術研究。下面是我對物理學深層學術的研究與探索,與大家分享。
一、微觀領域
1、微觀世界由什麼構成?
——微觀世界由2個不同境界和不同屬性的微觀物質構成:
(1)可見微觀物質。比如,原子、電子、質子、中子、夸克、粒子、中微子、光、宇宙射線、伽瑪射線、引力波、電磁波等。
(2)不可見微觀物質。比如,暗物質、暗能量。我認為,暗物質就是人們不認識、不理解的宇宙真空空間,暗能量就是人們不認識、不理解的整體宇宙自轉運動的螺旋波動力。
——微觀世界的融合。可見微觀物質與不可見微觀物質,在廣袤的宇宙空間中,由暗能量和宇宙整體自轉運動引力主導支配下,有秩序、有規律、有意識、有變化的融合交織在一起,並不是隨機、自由的融合在一起。
2、微觀世界是否有極限?
微觀世界有極限。我認為,宇宙中任何事物的運行與演化都有極限,不可能無限的微觀與宏觀下去,宇宙中任何事物的運行與演化都有度,宇宙中任何事物的運行與演化都有量。
3、微觀與宏觀有什麼關聯?
(1)微觀與宏觀的關聯。宇宙已經形成宏微疊加、整體和諧的運動共同體、引力共同體、演化共同體、宇宙共同體、意識共同體、科學共同體、文明共同體。
因此,很多高新科技和宇宙萬象,雖是不同領域,但有共同規律,並且既簡單又相通,要培養自己一眼就能看透科學真相及其來龍去脈的能力。
(2)微觀與宏觀的融合。所有宏觀物質,包括星系、黑洞、恆星、行星、生物萬物等,都是由微觀的粒子、量子、元素構成的集合體,進行著物理演化、化學變化、自然意化、規律量化、融合運化。
4、現行的量子力學理論是最終理論嗎?為什麼?
現行的量子力學理論,不但不是最終理論,而且還存在諸多缺陷。
現行的量子力學理論,不能真實而全面的反映、表達、計算量子力學條件下量子螺旋、量子震蕩、量子運動的熱學規律、熱學狀態、熱學運動。反映不了、表達不了、計算不了真實量子運動的變化、狀態。
量子力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量子熱力學運動規律。所有量子物質與宏觀物質、可見物質與不可見物質的運動與演化,都受溫度影響,都隨溫度變化而變化。量子熱力學運動規律的主要表現:量子熱力螺旋、量子熱力震蕩、量子熱力運動。
(1)量子熱力螺旋。量子運動不是均速平直的運動,而是螺旋式、躍遷式、脈動式、非線性、不連續的量子行為,並受熱學的影響、牽制。
量子螺旋的能量從何而來?實際是謎。我認為,量子行為的螺旋性、進動性的能量來自環境熱力,其規律是:溫度越高,量子的螺旋越快;溫度越低,量子的螺旋越慢。若是絕對溫度,量子運動就要靜止,甚至反常,但不會出現這一幕。
同時,量子螺旋熱力學運動的方向還會有所不同,有的物質量子向左螺旋,有的物質量子向右螺旋。但其熱力學規律的表現,差異很小,只是在微觀表達時有螺旋方向的區別,宏觀描述時也可忽略。
(2)量子熱力震蕩。量子不僅在不停地螺旋、躍遷、脈動,而且還在不停的震蕩,不同物質的量子,其震蕩頻率不一樣,不同的溫度環境,其震蕩頻率不一樣,並且,隨時隨地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
量子震蕩的能量來自環境熱力。其規律是:溫度越高,量子震蕩越快;溫度越低,量子震蕩越慢。
比如銣原子鐘,銣原子的震蕩頻率在一定的溫度範圍內,穩定性非常好。作為震蕩的時間基準,全球定位系統恆溫裝置中的銣原子鐘,定位時間將縮短到5秒,精度達5釐米以內,原子鐘370萬年走時誤差不超1秒。
(3)量子躍遷運動。量子時刻不停地進行躍遷運動,動機是尋找量子重力源,只有量子圍繞量子重力源公轉運動,才能利用引力能量,來增加自身的量子運動動力。而且,遵循「弧拉圈運動規律」而變換公轉規道。量子運動中,同時也會發生量子的意識行為、糾纏行為、規律行為、熱力行為、引力行為、電磁行為、化學行為、光學行為。
(4)現行量子力學波函方程的缺陷。計算不了、反映不了、表達不了量子運動的螺旋狀態、躍遷狀態,及其力學、熱學、震蕩的確切運動狀態與數據。因此,不要被現在的波函數量子力學方程迷惑,不要信以為真。
(5)量子運動的規律性。量子運動的規律是有目的、有規律、有意識、有秩序,而不是現行量子力學認為的疊加性、隨機性、不確定性。
因此,現在世界上沒有人真正懂量子科學,包括薛丁格、普朗克在內,於是,神化量子力學,歪曲量子科學。
(6)量子糾纏的本質是量子共振引發的量子共鳴。只要在合適與相同的量子環境下,任意數量的量子之間都可以產生量子糾纏微觀現象。
二、宏觀領域
5、宇宙空間是否無限?
宇宙空間不是無限大,宇宙中不存在無限的事物運行。
6、宏觀宇宙是什麼?
宏觀宇宙是「虛無中的量子漲落,量子漲落中的聚體。」
7、宇宙的宏觀屬性和宏觀規律是什麼?
宇宙的宏觀屬性是虛無的量子漲落,宇宙的宏觀規律是螺旋運動與零熵演化。
三、物質奧秘
8、物質的本質是什麼?
物質的本質是由虛無的量子漲落而聚合演變的產物。
9、物質為何具有屬性?屬性的本質是什麼?
不同物質的量子聚合與宏觀演變,形成了不同的物質屬性。物質屬性的本質是量子聚合與宏觀演變之間的關係。
四、時間奧秘
10、時間如何產生?
時間是由量子漲落與物質運動而產生。時間的意義是有時間觀念才有意義,無時間觀念就沒意義。時間也可說無始無終,時間也可說無影無蹤。時間既是高級意識,時間也是虛擬度量。
11、時間由什麼構成?
時間由量子漲落和物質運動的度量而構成。
五、空間奧秘
12、空間如何產生?
空間由虛無的量子漲落而擴張產生。
13、空間由什麼構成?
空間的構成由虛無的量子漲落擴張產物與無形負壓能量(即暗物質)。
14、空間的特性與性質是什麼?
空間的特性是負壓,空間的性質是負壓能量。
15、宇宙的基本結構是什麼?
(1)宇宙的主體結構。所有星系都圍繞著以高速自轉的宇宙中心,進行同心、同向、同步地公轉運動,宇宙自轉運動形成無比巨大的螺旋波動力,就是暗能量,由此推動形成了螺旋、波浪、均勻、對稱、平衡的星系臂、能量臂(其中還有明顯的宇宙空洞),側看宇宙似θ(希臘字母念西塔),所有星系水平居中。由整體宇宙自轉運動形成的螺旋力和引力系統,拉著所有星系,誰也跑不了,豈有膨脹之理?
(2.)宇宙的配合結構:宇宙和星系的自轉中心都必然形成質心的黑洞,自轉的星系也會形成星系臂、能量臂(星系小空洞)。
(3)地球人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太陽系、銀河系、本星系群、本超星系團、室女座星系團、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這幫一級一級的引力系統,構成超大星系集團,處在宇宙外圍的星系臂外邊緣中。因此,公轉慢、自轉快,並與宇宙自轉同步運動,地球人很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