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深層學術研究

2020-10-24 戰鬥—光陰的故事

物理學深層學術研究

原創/簡浩

物理學是洞察自然現象、探索自然規律的一門基礎科學,物理學和基礎科學是人類永遠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科學寶庫、發展寶庫。物理學和基礎科學的研究不是到了「天花板」,而是沒有深入學術研究。下面是我對物理學深層學術的研究與探索,與大家分享。

一、微觀領域

1、微觀世界由什麼構成?

——微觀世界由2個不同境界和不同屬性的微觀物質構成:

(1)可見微觀物質。比如,原子、電子、質子、中子、夸克、粒子、中微子、光、宇宙射線、伽瑪射線、引力波、電磁波等。

(2)不可見微觀物質。比如,暗物質、暗能量。我認為,暗物質就是人們不認識、不理解的宇宙真空空間,暗能量就是人們不認識、不理解的整體宇宙自轉運動的螺旋波動力。

——微觀世界的融合。可見微觀物質與不可見微觀物質,在廣袤的宇宙空間中,由暗能量和宇宙整體自轉運動引力主導支配下,有秩序、有規律、有意識、有變化的融合交織在一起,並不是隨機、自由的融合在一起。

2、微觀世界是否有極限?

微觀世界有極限。我認為,宇宙中任何事物的運行與演化都有極限,不可能無限的微觀與宏觀下去,宇宙中任何事物的運行與演化都有度,宇宙中任何事物的運行與演化都有量。

3、微觀與宏觀有什麼關聯?

(1)微觀與宏觀的關聯。宇宙已經形成宏微疊加、整體和諧的運動共同體、引力共同體、演化共同體、宇宙共同體、意識共同體、科學共同體、文明共同體。

因此,很多高新科技和宇宙萬象,雖是不同領域,但有共同規律,並且既簡單又相通,要培養自己一眼就能看透科學真相及其來龍去脈的能力。

(2)微觀與宏觀的融合。所有宏觀物質,包括星系、黑洞、恆星、行星、生物萬物等,都是由微觀的粒子、量子、元素構成的集合體,進行著物理演化、化學變化、自然意化、規律量化、融合運化。

4、現行的量子力學理論是最終理論嗎?為什麼?

現行的量子力學理論,不但不是最終理論,而且還存在諸多缺陷。

現行的量子力學理論,不能真實而全面的反映、表達、計算量子力學條件下量子螺旋、量子震蕩、量子運動的熱學規律、熱學狀態、熱學運動。反映不了、表達不了、計算不了真實量子運動的變化、狀態。

量子力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量子熱力學運動規律。所有量子物質與宏觀物質、可見物質與不可見物質的運動與演化,都受溫度影響,都隨溫度變化而變化。量子熱力學運動規律的主要表現:量子熱力螺旋、量子熱力震蕩、量子熱力運動。

(1)量子熱力螺旋。量子運動不是均速平直的運動,而是螺旋式、躍遷式、脈動式、非線性、不連續的量子行為,並受熱學的影響、牽制。

量子螺旋的能量從何而來?實際是謎。我認為,量子行為的螺旋性、進動性的能量來自環境熱力,其規律是:溫度越高,量子的螺旋越快;溫度越低,量子的螺旋越慢。若是絕對溫度,量子運動就要靜止,甚至反常,但不會出現這一幕。

同時,量子螺旋熱力學運動的方向還會有所不同,有的物質量子向左螺旋,有的物質量子向右螺旋。但其熱力學規律的表現,差異很小,只是在微觀表達時有螺旋方向的區別,宏觀描述時也可忽略。

(2)量子熱力震蕩。量子不僅在不停地螺旋、躍遷、脈動,而且還在不停的震蕩,不同物質的量子,其震蕩頻率不一樣,不同的溫度環境,其震蕩頻率不一樣,並且,隨時隨地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

量子震蕩的能量來自環境熱力。其規律是:溫度越高,量子震蕩越快;溫度越低,量子震蕩越慢。

比如銣原子鐘,銣原子的震蕩頻率在一定的溫度範圍內,穩定性非常好。作為震蕩的時間基準,全球定位系統恆溫裝置中的銣原子鐘,定位時間將縮短到5秒,精度達5釐米以內,原子鐘370萬年走時誤差不超1秒。

(3)量子躍遷運動。量子時刻不停地進行躍遷運動,動機是尋找量子重力源,只有量子圍繞量子重力源公轉運動,才能利用引力能量,來增加自身的量子運動動力。而且,遵循「弧拉圈運動規律」而變換公轉規道。量子運動中,同時也會發生量子的意識行為、糾纏行為、規律行為、熱力行為、引力行為、電磁行為、化學行為、光學行為。

(4)現行量子力學波函方程的缺陷。計算不了、反映不了、表達不了量子運動的螺旋狀態、躍遷狀態,及其力學、熱學、震蕩的確切運動狀態與數據。因此,不要被現在的波函數量子力學方程迷惑,不要信以為真。

(5)量子運動的規律性。量子運動的規律是有目的、有規律、有意識、有秩序,而不是現行量子力學認為的疊加性、隨機性、不確定性。

因此,現在世界上沒有人真正懂量子科學,包括薛丁格、普朗克在內,於是,神化量子力學,歪曲量子科學。

(6)量子糾纏的本質是量子共振引發的量子共鳴。只要在合適與相同的量子環境下,任意數量的量子之間都可以產生量子糾纏微觀現象。

二、宏觀領域

5、宇宙空間是否無限?

宇宙空間不是無限大,宇宙中不存在無限的事物運行。

6、宏觀宇宙是什麼?

宏觀宇宙是「虛無中的量子漲落,量子漲落中的聚體。」

7、宇宙的宏觀屬性和宏觀規律是什麼?

宇宙的宏觀屬性是虛無的量子漲落,宇宙的宏觀規律是螺旋運動與零熵演化。

三、物質奧秘

8、物質的本質是什麼?

物質的本質是由虛無的量子漲落而聚合演變的產物。

9、物質為何具有屬性?屬性的本質是什麼?

不同物質的量子聚合與宏觀演變,形成了不同的物質屬性。物質屬性的本質是量子聚合與宏觀演變之間的關係。

四、時間奧秘

10、時間如何產生?

時間是由量子漲落與物質運動而產生。時間的意義是有時間觀念才有意義,無時間觀念就沒意義。時間也可說無始無終,時間也可說無影無蹤。時間既是高級意識,時間也是虛擬度量。

11、時間由什麼構成?

時間由量子漲落和物質運動的度量而構成。

五、空間奧秘

12、空間如何產生?

空間由虛無的量子漲落而擴張產生。

13、空間由什麼構成?

空間的構成由虛無的量子漲落擴張產物與無形負壓能量(即暗物質)。

14、空間的特性與性質是什麼?

空間的特性是負壓,空間的性質是負壓能量。

15、宇宙的基本結構是什麼?

(1)宇宙的主體結構。所有星系都圍繞著以高速自轉的宇宙中心,進行同心、同向、同步地公轉運動,宇宙自轉運動形成無比巨大的螺旋波動力,就是暗能量,由此推動形成了螺旋、波浪、均勻、對稱、平衡的星系臂、能量臂(其中還有明顯的宇宙空洞),側看宇宙似θ(希臘字母念西塔),所有星系水平居中。由整體宇宙自轉運動形成的螺旋力和引力系統,拉著所有星系,誰也跑不了,豈有膨脹之理?

(2.)宇宙的配合結構:宇宙和星系的自轉中心都必然形成質心的黑洞,自轉的星系也會形成星系臂、能量臂(星系小空洞)。

(3)地球人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太陽系、銀河系、本星系群、本超星系團、室女座星系團、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這幫一級一級的引力系統,構成超大星系集團,處在宇宙外圍的星系臂外邊緣中。因此,公轉慢、自轉快,並與宇宙自轉同步運動,地球人很幸運。

相關焦點

  • 「南極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西安舉行
  • 首屆中國大地測量和地球物理學學術會10月召開
    (原標題:首屆中國大地測量和地球物理學學術大會10月召開 聚焦未來地球)新華社北京4月4日電 (記者餘曉潔)主題為「從全球變化到未來地球」的第一屆中國大地測量和地球物理學學術大會將於10月25日至26日在中國地質大學
  • 第三屆中國大地測量和地球物理學學術大會召開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24日訊(記者陳發明 通訊員馬睿君)8月23日,第三屆「中國大地測量和地球物理學學術大會」在蘭州大學召開。此次大會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國際大地測量和地球物理學聯合會中國委員會(CNC-IUGG)與中國科學院地學部聯合主辦,蘭州大學承辦。
  • 如何避免學術研究的內捲化?
    內捲化作為學術用語最早由康德、戈登維澤提出,到格爾茨成型。「內捲化」可以被理解為一種社會模式發展到一定階段後,便停滯不前,僅通過不斷精細化、複雜化維持一種自我鎖定、自我穩定的狀態,而無法轉化、發展為另一種高級模式的現象。  在學術研究中,可將低水平重複、拾漏補遺、簡單問題複雜化等視為內捲化工作,因為這些工作是向內收斂的,而不是向外發散的。
  • 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最高級別學術會在青舉行
    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最高級別學術會在青舉行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9.10.24 星期四     10月19日至20日,由青島科技大學承辦的2019年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傳熱傳質學術會議在即墨區召開
  • 第三屆中國大地測量和地球物理學學術大會在蘭大召開
    中新網甘肅新聞8月24日電(記者 南如卓瑪)8月23日-8月24日,由國際大地測量和地球物理學聯合會中國委員會(CNC-IUGG)主辦,蘭州大學承辦的「第三屆中國大地測量和地球物理學學術大會」在蘭州大學召開。
  • 結構物理學初探
    結構物理學(Structural Physics)又稱物質宏微觀功能結構物理,它是物理學的一個分支學科,研究比物質體更深層次的宏觀和微觀世界中物質功能的結構性質,及功能產生的靜止能量和在很高的能量下,這些結構體相互轉化的現象,以及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和規律。它是一門基礎學科,是當代物理學發展的前沿之一,並且交叉廣聯在非線性基礎物理和天體物理的有效探索之中。
  • 第三屆中國大地測量和地球物理學學術大會在蘭州大學召開
    8月23日-8月24日,由國際大地測量和地球物理學聯合會中國委員會(CNC-IUGG)主辦,蘭州大學承辦的「第三屆中國大地測量和地球物理學學術大會」在蘭州大學召開。8月23日下午和8月24日在蘭州大學20個分會場還分別召開各分會專題交流會,此次活動相關的學術成果也在大學生活動中心大廳進行了詳盡的展板展示,便於學者們交流探討。8月25-27日,學術大會後與會人員將進行考察。
  • 楊振寧:學術研究離不開三大要素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12月2日在南開大學演講時指出,任何學術研究都離不開3個要素,眼光(Perception)、堅持(Persistence)與能力(Power)。 楊振寧的演講題目是《1957年宇稱不守恆所引起的震蕩》。
  • 汪衛華院士:非晶態物理學研究仍須克服諸多短板—新聞—科學網
    ,所以我們還要在體制機制或是創新機制上儘可能地支持、重用年輕人,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 如今,我國非晶態物理學研究雖然已走在世界前列,但要保持優勢不變,甚至超越世界先進水平,仍有許多短板需要克服。 我本人見證更是參與了該領域的發展歷程,並始終對此領域保持著最初的激情。今天的非晶材料研究還面臨著很多困難和挑戰,人們對很多基本問題的認識仍存在激烈爭論。
  • 我國深層含水層地下儲熱研究取得新進展
    ,目前以中國科學院團隊為主體承擔的國家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資助項目---深層含水層地下儲熱技術研究已從理論模型研究進入到技術研發和工程示範階段。文章介紹了中科院深層含水層地下儲熱技術研究進展的情況以及該團隊提出的地下儲熱相關設想及展望。「深層含水層地下儲熱技術研究」課題研究的背景和意義是什麼?這項技術研究的重點和難點是什麼?深層含水層儲熱技術發展潛力及市場前景如何?日前,《地源熱泵》記者採訪了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龐忠和。
  • 深層土壤對氣候變化響應或存滯後效應
    日前,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程磊教授實驗室提出了深層土壤對氣候變化響應存在滯後效應的設想。該成果以技術評論的形式,於2月23日刊登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雜誌上。浙大程磊實驗室在《科學》發表封面文章提出,深層土壤CO2產生對氣候變化響應的理論基礎與理論分析仍然值得進一步探討。實驗室研究認為,由於全球氣候系統處於動態變化之中,同時受土壤熱傳導率及土壤厚度等影響,導致底層土壤溫度變化相對於表層土壤存在滯後效應。
  • 物理學的啟蒙運動
    中國物理學之父——吳大猷物理學是一門自然科學,是研究物質世界最基本的結構、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運動規律及所使用的實驗手段和思維方法的自然科學,更廣義地說,物理學是對於大自然的研究分析,目的是為了要明白宇宙的行為。
  • 物理學基礎研究正停滯不前:並不正常
    如今的物理學基礎研究是一潭死水。一個又一個實驗返回的是毫無意義的結果:沒有新的粒子;沒有新的維度;沒有新的對稱性。沒錯,數據中可能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異常,其中有些最終會成為真正的大新聞。但是,實驗物理學家們只是在黑暗中摸索。他們不知道新的物理學會出現在哪裡,而從事理論工作的同事並不能提供多少幫助。
  • 李政道在物理學領域的研究……
    在這項可行性研究的鼓勵下,李在與包括在內的合作者的弱互動中對可能的和CP違規進行了系統研究。經過和她的平等非保護合作者的最終實驗證實,李和楊被授予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在20世紀60年代早期,李和合作者發起了高能中微子物理學的重要領域。
  • 晶體物理研究奠基人馮端院士逝世,詩和物理學是相連通的
    馮端院士馮端主要從事與凝聚態物理學,特別是晶體缺陷(位錯與疇屆)、相變及納米材料的物理學研究他在體心立方難熔金屬內位錯的研究中,發現了浸蝕法位錯線成象規律;主編了中國第一部《金屬物理》專著;在複雜氧化物晶體內的缺陷與疇界問題研究中獲多項重要成果,發展了一種具有優異的非線性光學的新型人工調製結構材料;近年來致力於凝聚態物理學著作的撰寫,主持完成了《凝聚態物理學新論》《凝聚態物理學
  • 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這次授予了黑洞研究
    新華社快訊:三名科學家因黑洞研究及發現銀河系中央的超大質量天體而分享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延伸閱讀|苟利軍:黑洞研究的歷史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北京時間10月6日下午6時許,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 第三屆2018年中國大地測量和地球物理學學術大會會議指南
    構建與學術的橋梁        拉近與權威的距離由國際大地測量與地球物理學聯合會中國委員會(CNC-IUGG)主辦,
  • 中國太陽物理學研究進展
    這個大火球上正在發生的一切,給我們提供了研究各種極端條件下物理過程的好機會,更是我們窺探宇宙奧秘的一扇窗口。太陽是離人類最近的恆星,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顆人類能觀測到其詳細結構和物理過程的恆星,也是唯一有高精度磁場測量的恆星。因此,要解決宇宙天體磁場的起源、恆星磁活動周的形成機制,以及恆星磁活動如何影響生命起源和宜居環境等重大科學問題,研究太陽是已知最直接的途徑。
  • 哥本哈根大學 天體物理學
    天體物理學是研究空間/宇宙/宇宙現象的物理學分支,例如恆星、星系和它們之間的物質,既通過理論水平,也通過天文觀測。作為天文學的夢想之地之一的丹麥,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優勢和國家長久以來的政策支持,如果有意求學,請將哥本哈根大學列入你的申請名單。哥本哈根大學,坐落於丹麥王國首都哥本哈根,是丹麥最高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