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學:海洋知識融於課 紅色印記刻於心

2020-12-05 人民網

編者按:文明是城市進步的標誌,校園則是文明生長的沃土,豐富的校園文化影響著孩子的一生,如何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成為熱點話題。人民網海南頻道推出策劃「展美麗校園,顯文明之風」系列報導,採訪全省特色文明校園,展現海南省在推進文明校園建設工作中取得的成效。

背靠大海的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學建校已50多年,前身是海軍部隊的子弟學校,學校將部隊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精神,融入到辦學體系中,發揮在紅色教育方面的優勢,打造「孩童有夢、師長有志、學校有韻」的啟航新校園。

清晨,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學傳來響亮的音樂聲,操場上,孩子們身著海軍特色校服,隨著音樂揮舞手中的旗幟,昂首闊步走到操場上。「這是我們學校特有『手旗操』,根據海軍的旗語編排,動作大方帥氣還能鍛鍊身體。」一旁的指導老師告訴記者。

手旗操(樊歡迪 攝)

手旗操是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學小螺號課程體系中的一部分。1992年,學校率先成為海南省第一所少年軍校,將國防知識和軍事知識融於孩子們的學習教育中,圍繞海軍和海洋內容建構了獨特小螺號課程,共開設了39門特色課程,包括竹竿舞、書畫、武術、圍棋、民族樂器等等,既豐富了孩子們的課堂學習活動,也營造了愛學習、肯學習的良好風氣。

武術課程(樊歡迪 攝)

竹竿舞課程(樊歡迪 攝)

民樂課程(樊歡迪 攝)

美術課(樊歡迪 攝)

西洋棋課(樊歡迪 攝)

在文化知識的學習上,學校更是規劃了本校的課程指南和課程綱要,印製了十幾本課程教材,便於更好教授孩子們海洋相關知識。「學校的文化課程與德育課程依照本校的課程指南建構,也形成了完善有效的課程評價體系。」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吳欣介紹道。

科普海洋館(樊歡迪 攝)

除去課本知識,海洋的相關元素在校園處處有體現。學校一樓展示著一張大大的「笑臉牆」,由孩子們的燦爛笑臉拼出「船舵」的形狀;學校整體牆麵粉刷成海洋的顏色,樹蔭下的座椅被設計成泳圈形狀;藍色海軍校服展示不一樣的學生風採。

笑臉牆(樊歡迪 攝)

同時,學校開展各種能夠助力孩子們培養良好習慣的實踐活動,組織開展「一日小海軍」活動、「小科普先生」活動、「環保小衛士」活動、公益志願者活動等,把德育、智育、體育、美育滲透到校園文化活動中,使學生在活動參與中思想感情得到薰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實;加強學校和部隊聯繫,帶領學生參觀部隊營區,讓學生參觀部隊的「清、靜、齊、好」,親身體驗部隊優良的作風,提高踐行「三清三齊三靜三好」的自覺性。

學生們歡迎海口艦回家(圖片來源: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學)

學生們在科普書吧(樊歡迪 攝)

作為海南省首批「家長學校」試點單位,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學充分與家長進行溝通,並聯合家長開展特色課程。「教竹竿舞的老師就是學生的家長,得知家長是舞蹈團的成員,就聘請過來教學,家長也非常信任學校,教得很用心。」吳欣說。

不僅僅是課程教學,學校每學期進行文明班級、最美班級的評選,家委會成員會組織每位家參與打造班級文化和班級的內部衛生整理,家長們的參與熱情高漲,極為有效地提高學校與家長和諧關係。

「學校就像一艘有精神支柱的航船,會帶著我們的老師和學生駛向一個更加文明的地方。」吳欣說,著眼於未來,著眼於學生的發展,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學所有的老師們都在盡力將學校向更文明、現代化、國際化的方向推進。

(責編:盧少雄、蔣成柳)

相關焦點

  • 情侶戒指刻哪些內容真誠有心意?7個定製印記模版方案,個性顯時尚
    對人對物喜歡到極致,便想佔為已有,愛一個人恨不得刻到骨子裡,於是便有了紋身印記,因為有了專屬印記,變得更愛更珍惜,如此循環也是極為有趣。 瘋狂熱戀的男女,會將對方的名字印刻在皮膚之上,專屬排它的愛戀,濃鬱如化不開的巧克力,粘嗒嗒的。 深情的人對這種印刻紋身的方式極為喜歡。熱戀的人會花心思想在情侶戒指上刻哪些內容真誠有心意呢?
  • 紅色與美麗互彰史館與鄉村相融
    本報訊(記者丁需學通訊員李冠培)「我之所以在這裡當義務講解員,主要是想讓孩子們發揚好老一輩的艱苦奮鬥精神,把村裡的紅色基因傳承下去。」11月18日,在平頂山市湛河區曹鎮鄉曹西村的紅色村史館內,該村78歲的老黨員陶清成為前來參觀的小學生做義務講解員。
  • 青島同安路小學:打造小學裡的「高端」海洋教育 助力青島「海洋...
    海洋教育,不僅讓學生收穫了知識,還讓他們更加熱愛大海故鄉,擁有了闊大的海洋情懷。特色校齊聚同安,分享海洋育人經驗青島同安路小學作為全省第一所少年海洋學校,其海洋特色教育早已成為青島的一張藍色名片。從「普及海洋知識」為主,到探索提升學生的各種能力;從形成「海洋文化磁場」,到構築「容納致遠」的特色文化;從設立「海洋科普」專題系列講座,到打造校園版「海洋博士班」;從海洋教育本土化,到逐步走向全國化……在本次論壇中,同安路小學校長紀玉元以
  • 南陽市第二十七小學舉行2020年秋期隊形隊列暨校園操比賽:萬類霜天競自由 金色童年展風採
    11月27日,南陽市第二十七小學舉行了2020年秋期隊形隊列暨校園操比賽。入場式上,伴隨著激昂的運動員進行曲,國旗隊、彩旗隊、輪滑隊等依次入場。彩旗獵獵,鑼鼓聲聲。南陽市第二十七小學校長劉端在講話中激勵師生:「弘揚奧運精神,團結拼博,爭創佳績,爭取競賽成績和精神文明的雙豐收,在學校體育發展的扉頁上寫好輝煌的篇章。」
  • 打造小學裡的「高端」海洋教育 助力青島「海洋攻勢」
    海洋教育,不僅讓學生收穫了知識,還讓他們更加熱愛大海故鄉,擁有了闊大的海洋情懷。 從「普及海洋知識」為主,到探索提升學生的各種能力;從形成「海洋文化磁場」,到構築「容納致遠」的特色文化;從設立「海洋科普」專題系列講座,到打造校園版「海洋博士班」;從海洋教育本土化,到逐步走向全國化……在本次論壇中,同安路小學校長紀玉元以《小學生 大研究 點亮藍色夢想》為題,深入交流了學校「科研興校,課題引領」的海洋教育發展歷程,展示了從學校特色走向特色學校的海洋教育發展過程
  • 來自遠古的特殊石頭《化石》,這節英國小學地理課太有趣!
    今天的地理課《恐龍化石》孩子們不需要死記硬背各種各樣的恐龍名稱和生活習性,而是通過和David老師的閱讀討論對化石形成的了解來深入理解這種地理和歷史知識,通過推測、想像、設計等方式像科學家一樣思考。英國小學的地理課應該算是社科研究類課程的一部分,這個跨學科的課程把地理、歷史、時事、社會常識都融入到人文課裡,揉成一個整體。英倫雲小學在地理課中關於化石的內容側重了解的是化石形成的原理、地貌。
  • 「海員館」新「啟航」,追尋藍色文化中的紅色印記
    「海員館」新「啟航」,追尋藍色文化中的紅色印記 2020-07-04 15: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我是海洋代言人!小學生化身講解員,科普海洋知識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珍梅為了引導學生加深對海洋生物、海洋知識及海洋保護的了解,在講解中接受海洋教育,日前,青島寧夏路第二小學舉辦了「我是海洋代言人」校級小學生海洋科普講解大賽。小選手們化身「小小講解員」,聲情並茂地講解了雙髻鯊、虎鯨、鯊魚、水母、硨磲等多種海洋生物,為現場的觀眾朋友們上了一場場生動的海洋科普課。通過綜合評價,家委會代表和學校相關領導老師在60餘名選手中,評選出校級「十佳講解員」和八位「優秀講解員」
  • 山東青島小學聘請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博士講解海洋知識
    為激發學生了解海洋、探究海洋的興趣,11月25日,青島市文登路小學聘請11位來自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博士擔任學校4-6年級學生的導師,定期到學校上課,並帶領學生參觀實驗室。11月25日,在文登路小學五年級三班,一位特殊的老師—張鑫正在「上課」。張鑫來自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主要從事深海探測技術研究。
  • 青島海洋科技館:腦洞大開學科技 海洋科普漲知識
    青島海洋科技館十分重視少年兒童海洋生物知識和海洋強國意識的教育工作,利用科普大篷車和海洋教育課堂常年到中小學開展各項青少年海洋宣傳活動。  2015年9月30日,受青島市重慶路第三小學邀請,青島海洋科技館參加該校科技節活動。
  • 青島:小學搭建雲端生物館,開啟別樣海洋課程
    在家裡可以逛海洋生物科普館,還可以體驗海洋實驗操作,為了讓學生在居家學習期間提升海洋素養和實踐能力,青島市實驗小學搭建「雲端生物館,帶領孩子們開啟一段別樣的問海之旅。「雲端生物館」初步設為「青島常見的100種海洋生物科普館」和「海洋實驗操作體驗館」兩部分。
  • 中醫藥課進小學:中醫與科學矛盾時如何處理?
    中醫藥課進小學:是利是弊?  突然被要求多開一門課,老師們覺得太匆忙。讓科學課老師來教中醫藥與健康課,老師面臨的「選擇題」是:  當中醫與科學的知識之間相互矛盾時,該如何處理?  4月8日,在「浙江省名中醫研究院成立10周年紀念活動暨《中醫藥與健康》小學教材首發儀式」上,浙江省發布了全國首套小學中醫藥教材,這意味著浙江是全國第一個將中醫藥知識納入中小學地方課程的省(區、市)。不久之後,浙江省教育廳辦公室印發的《浙江省2017學年中小學教學用書目錄》顯示,中醫藥與健康這門課被納入省級通用的地方課程教材,在小學生5年級上、下學期使用。
  • 小學第一課代代各不同 60年來課本變遷(圖)
    記者日前收集了從建國初期到現在的課本,從小學第一課的內容中發現,建國60年來,我們的課本從高呼革命口號到娓娓講述故事,從滲透階級鬥爭到引導良好生活習慣,從編寫教材一家壟斷到全面開放…… 小小課本,大有文章。從中我們能讀到了時代的變化,更能感受到60年來教育變化取得的巨大成就。
  • 趣味自然科學課走進小學課堂
    本報訊(記者 劉青玥 通訊員 劉伏玻)5月29日,武陵區北正街小學多媒體教室,245班和247班的同學們正在聽一堂特別的自然科學課。市科技局請來2019年常德科普講解大賽的6位獲獎者,為同學們普及科學知識,激發他們探索科學的欲望。    「光是不是很調皮?」
  • 珠五實驗小學整合英語和編程課 特色校本課程培養孩子創造力
    學生們在「遊戲英語」課堂中編程創作作品  皇姑區珠江五校實驗小學的創客教室裡,每名學生面前一臺電腦,孩子們一邊愉悅地和老師學著編程涉及的英文單詞,一邊根據編程指令完成一項項任務,創作出屬於自己的作品。
  • 第20課《美麗的小興安嶺》小學三年級語文課堂筆記,預習複習專用
    第20課《美麗的小興安嶺》小學三年級語第20課《美麗的小興安嶺》小學三年級語小興安嶺豐富的物產。組詞:柔軟、鬆軟、心軟。造句:雨後,蚯蚓在鬆軟的土裡鑽來鑽去。第20課《美麗的小興安嶺》小學三年級語更多精彩推薦:
  • 黃平縣新州鎮中心小學返校復學第一課「抗疫情 愛生命 與祖國共...
    經歷了近三個月居家空中黔課的學習,終於迎來了翹首以盼的這一天,我們返校復學啦!歡迎同學們返校復學,希望同學做到勤洗手、戴口罩、測體溫、常消毒、少聚集。孩子們背上久違的書包,踏上了熟悉的校園路。錯時錯峰,相隔一米,戴上口罩,排隊測體溫,正在有秩序走進校園。
  • 科普巡展活動走進思明區各小學 為孩子們帶來海洋知識盛宴
    在聽完一場有關海洋意識教育的公益講座後,松柏小學三年(2)班的陳彥儒同學意猶未盡。  昨日上午,由廈門市海洋與漁業局、思明區教育局、廈門市市教育基金理事會、廈門帆傳航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帆樂海洋,走進校園」科普活動在松柏小學舉行,為松柏小學的同學們帶來了一場海洋科普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