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動力」:水力轉化為生產力 小水電也有大力量

2021-01-10 紅網

紅網時刻記者 楊朝文 實習生 劉婷 長沙報導

三湘大地,四水奔騰,不舍晝夜。

湖南水利資源豐富,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高達1689億立方米,4.6萬公裡河湖水網匯聚洞庭,通過長江流向滔滔大海。

1952年3月,湖南第一座由木製水輪機帶動16千瓦發電機的王村水電站在永順王村竣工投產,揭開了湖南農村水電建設的序幕。早期開展的農村水電建設,結束了相當一部分農村無電的歷史,被稱為山區的「夜明珠」。

一座又一座農村水電站,將水力轉化為生產力,為湖南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十三五」以來,湖南充分發揮小水電「造血」脫貧、持續脫貧的效果,打好脫貧攻堅戰的同時,通過下好提質增效、綠色發展兩步棋,以「人水和諧」理念換來更多碧水藍天和農村水電的高質量持續發展。

水電扶貧 利國利民

眾所周知,貧困地區大多分布在山區,工業基礎差,產業發展困難。建設扶貧電站是見效快、收益可持續的優質項目之一。2013年,轟轟烈烈的精準扶貧行動在湖南首次提出。很快,這一工作也在農村小水電領域展開。

2016年,根據《中共中央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國家發改委、水利部選取部分水能資源豐富的國家級貧困縣,開展農村小水電扶貧工程試點。作為試點省份之一,當年就制定下發了《湖南省農村小水電扶貧工程試點實施方案》,對項目各項工作安排、管理和保障措施等提出了明確要求,優先將老、弱、病、殘貧困戶和貧困村貧困戶納入扶持範圍。

小水電扶貧項目成為為農村發展注入新活力。

採取將中央預算內資金投入形成的資產折股量化給貧困村和貧困戶的方式,按照「國家引導、市場運作、貧困戶持續收益」的扶貧模式,2016年,湖南首批同步安排5個試點項目,建設總規模20080千瓦,總投資28277萬元。

永順縣不二門水電站成功申報小水電扶貧工程項目,通過提質改造,電站投產後,每年將不低於6%的中央投資收益存入專戶,用於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及建檔立卡貧困戶幫扶工作。2020年1月,不二門水電站管理單位將25.8萬元收益金存入縣扶貧專戶,在這些資金的幫助下,永順縣白龍村利用扶貧收益金用於集體40畝獼猴桃基地建設,基地建成後每年種植收入可達20萬元,為當地村民提供了新的致富之路。其他貧困村利用收益金,也修好了灌溉水渠和機耕道、裝上了太陽能路燈,並設置了公益崗位經費和助學基金,一個個貧困村繼脫貧摘帽後,也迎來了穩定的造血機能。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階段,小水電扶貧項目成為改變農村面貌和促進農民增收、助推農業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按照不二門水電站改造工程這樣的模式,2016年以來,湖南已經實施小水電扶貧項目31個,總裝機規模16萬千瓦,總投資157794萬元。

政企聯動,加強監管。按照扶貧電站中央投資收益每年不低於6%並持續繳納20年的要求,「十三五」期間,湖南省扶貧電站每年產生扶貧收益超過2344.2萬元,收益直接用於幫扶貧困村230餘個,累計扶持建檔立卡貧困戶1.9萬餘戶、約6.66萬人。

項目建設過程中,部分小水電扶貧項目還通過集體土地入股、建設用工、提供就業、提供社會保障、建設公益設施等多種方式,幫扶貧困戶3.2萬餘戶,受益人口近10萬人。

提質增效 長遠發展

從小到大,從舊到新;從土法上馬,到標準化建設。湖南農村水電在曲折和艱辛中不斷發展壯大。通過「十二五」「十三五」增效擴容改造,對2000年以前的老舊電站,更換了老化設備,完善了防護設施,消除了安全隱患,健全了管理制度,開展了標準化建設,提高了管理水平。

興建於上世紀90年代的嶽陽市平江縣黃金洞水庫,是平江縣最大的水利基礎設施。由於多年的運行,黃金洞一級電站機電設備嚴重老化、故障頻發、安全隱患突出;主機漏油嚴重,汙染尾水,影響河流生態。偏小的機組容量,也給豐水季節水資源利用和防洪安全帶來嚴重考驗。

2016年,電站正式開展增效擴容改造與河流生態改造,改造更換了2臺老舊機組,增加了1臺生態機組,總裝機容量由之前的3200千瓦增加至5000千瓦。電站設置了生態洩流孔,加固了河道兩岸護坡,疏通了河道灘頭,暢通了下洩水流。通過一系列的改造,電站安全隱患得以消除,同時增加100多萬元的發電收入,下遊河道也迎來久違的水清、岸綠,已成為當地休閒旅遊的好去處。

實施升級改造後的黃金洞一級電站,發電效率更高、安全係數更高。

「十二五」「十三五」期間,湖南共實施增效擴容改造項目1558個,改造後總裝機230萬千瓦,年發電量88.44億千瓦時,總投資67.53億元,中央投資22.5億元。

通過擴容改造,農村水電裝機容量增加21.5%,發電量提升42.9%,發電效益的增加,也帶來地方稅收的提升;通過更換設備,提高電站管理水平,農村電站現代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安全管理邁上新臺階。更重要的是,農村水電的高質量建設,相當於節約272萬噸標準煤,減少CO2排放698萬噸,SO2排放2.3萬噸,NO2排放2萬噸,進一步優化生態環境,並進一步鞏固了防洪、灌溉、供水等民生功能,成為地方社會經濟和民生事業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力量。

綠色水電 人水和諧

小水電的高質量發展,帶來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水電這種綠色可再生能源,也在改善能源結構,促進節能減排領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據統計,當前湖南省小水電年發電量佔全省水電年發電量的38%,佔全省年發電量的14.5%。全省水電一年的發電量相當於節約了近1600萬噸標準煤,減少CO2排放近4000萬噸,減少SO2排放20萬噸;與此同時,全省農村水電年發售電總收入近80億元,上交稅金近6億元,農村水電成為當地不可或缺的支柱產業。

以綠色水電建設,鋪就「人水和諧」之路。

巨大的效益面前,如何保持清醒的頭腦,堅持「細水長流」,把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不搞大開發,共抓大保護?湖南給出了發展綠色水電的答卷。

為更好地發揮小水電在節能減排、改善民生、修復生態等方面的作用,引導和帶動小水電行業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提質增效升級,走可持續發展之路。2017年和2018年,省水利廳先後下發《關於開展綠色小水電站創建工作的通知》《關於做好小水電站綠色創建調查摸底工作的補充通知》,對全省的小水電站進行了調查和摸底,並全面鋪開綠色小水電創建工作。2018年以來,湖南省共創建綠色小水電示範電站20座,創建數量位居全國前列。

地處湖南之南的郴州,是全省唯一一個國務院批准的以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與綠色發展為主題的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十三五」期間,這裡就以農村小水電清理整改為契機,來推進綠色水電轉型升級。全市的1241座小水電,保留5座,退出69座,整改1167座,實現小水電運行與管理的全方位提質升級。

位於郴州市境內的東江湖,是湖南省唯一一個同時擁有國家AAAAA級旅遊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溼地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區「六位一體」的旅遊區,也是耒水的源頭之一。圍繞東江湖,湖南自2018年起大力推進耒水幹流上水電站綠色升級改造,實現電站與周邊環境的和諧統一,將耒水打造成全省綠色水電示範河流。目前,耒水幹流上9座小水電站,已有6座成功創建綠色小水電,剩餘3座也在積極申報,爭取2021年實現耒水幹流綠色小水電的全覆蓋。

水是湖南最寶貴的財富之一,合理利用水資源、保護好一江一湖四水的水生態環境,增強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也是湖南最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走好水電綠色發展、長效發展之路,湖南重擔在肩,步伐堅毅。

相關焦點

  • 沈家同:重慶同利「浮管式水力發電機」--創新水電應用新模式
    水電事業的快速發展,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也帶動了裝備製造業的繁榮。然而社會經濟發展、能源需求飆升,繼續築壩建站經濟可開發的水力資源有限,移民成本上升,自然生態改變,環境之爭等問題也日趨顯現。傳統水電站的發展逐漸陷入『建』與『停』的兩難。繼續廣泛利用水力資源,迫切需要效率高、成本低、更環保自然的能源轉換方式。
  • 我國無壩式水力發電技術發明人鞏志科與他的「水電夢」
    近日,記者第一時間獲悉新疆一位默默無聞的工作人員利用橋梁、隧道、樓房及立體串聯的水輪機等作為主要元素,大膽創新,設計發明並獲得適用於河流上中下遊包括平原地形的水電系列專利這一震撼人心的消息之後,即刻聯繫並登門採訪了這位為人類水力發電快速發展帶來又一春天的發明人、新疆俊榮環保科技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鞏志科。
  • 2018年中國水力發電行業發展現狀,中國水電裝機容量世界第一
    水力發電的分類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二、全球水力發電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水電開發程度較低,未來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具體來看,瑞士、法國、義大利水電開發程度已超過80%,德國、日本、美國水電開發程度也在67%以上,而中國水電開發程度僅為37%,稍高於全球平均水平,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 「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並不是科學研究的唯一價值
    近些年來,「科技成果轉化」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詞,對我國「科技成果轉化率低」的批評之聲也不絕於耳。本來,科學和技術並非是一回事,兩者有聯繫也有區別。由此可見,不應把科學和技術混為一談;強調儘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主要是指「技術成果」,而非「科學成果」。也許有人會問:既然科學研究的「實際用處」不大,那我們幹嗎還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做?中國有句古話:無用之用乃為大用。
  • 我國水力發電機組產量實現歷史新高,智能水電站與設備融合發展
    水力發電機組是水電站生產電能的主要動力設備。我國水電設備需求大,水電設備投資利用擴大,受水力資源區域分布影響,水電設備行業發展區域性強。我國水力發電機組產量實現歷史新高。隨著政府文件明確清潔高效發電裝備中的水電機組參數,未來水電設備勢必朝著大型化,清潔高效方向發展。並且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未來水電設備行業與信息技術將進一步融合,智能水電站與智能水電設備將進一步融合發展。
  • 助力水電高質量發展!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紀念成立40周年
    、八屆十二次常務理事會召開,大會總結回顧了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以下簡稱:水電學會)40年來的發展歷程和成就,團結凝聚廣大水電科技工作者,以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為指引,對未來發展獻計獻策,助力水電清潔能源高質量發展。
  • 十張圖帶你看2020年中國水電設備行業發展現狀與趨勢分析
    水力發電是再生能源發電的「領頭羊」,遠超風力和太陽能的發電量。水力發電機組是水電站生產電能的主要動力設備。我國水電設備需求大,水電設備投資利用擴大,受水力資源區域分布影響,水電設備行業發展區域性強。我國水力發電機組產量實現歷史新高。隨著政府文件明確清潔高效發電裝備中的水電機組參數,未來水電設備勢必朝著大型化,清潔高效方向發展。
  • 水力發電的原理與基本類型 -了解各類型的水力發電
    點擊上方「E小水電」,「星標或置頂公眾號」關鍵時刻,第一時間送達水力發電過程其實就是一個能量轉換的過程
  • 大搞水力發電站?
    拉閘限電的情況已經很多年沒有發生了,但是最近這個話題又走到了頭條,眾所周知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我們限制了對澳大利亞動力煤的進口,導致火電廠的動力煤跟不上,恰巧這個事件發生在了煤炭需求量最大的冬季。而我們的發電結構又以火電為主,但是今天不去探討敏感的時事話題,來說一下水力發電。
  • 水力發電與環境生態
    此文為作者2004年11月在河海大學研究生論壇所作的報告整理而成。發表於《水利水電科技進展》雜誌2005年第2期。  1 關於水電建設對環境和生態影響的不同認識  2003年黃河支流渭河的洪災被歸咎為三門峽水電站而召開的專家會議,並未涉及整個水力發電工程建設問題。到2004年夏季前後,針對水力發電工程就出現了懷疑的潮流,既有好學深思,認真指出缺點和弊端,提出意見和建議,也夾雜著不少街談巷議以及道聽途說的誤解。
  • 發展水電大力減排二氧化碳
    今天,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網絡科普聯盟、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中國大壩委員會聯合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在京舉辦了首期《綠色能源論壇》就《二氧化碳減排,水電行業能做什麼?》邀請能源官員、專家學者、媒體記者暢所欲言。
  • 全球潛在的水力連接浮動光伏發電能力可達7.5太瓦
    摘要:美國的研究人員表示,將太陽能和水力發電結合成一個完整的混合系統配置,最多可實現7593GW的裝機容量,估計年發電量為10,616千瓦時,水庫覆蓋率為20%。以這種方式將太陽能和水力結合會帶來更多的好處,包括改善不同時間尺度的系統運行,抽水水力帶來更多的存儲機會,提高輸電線路的利用率,減少光伏棄用,以及降低互連成本和水蒸發。
  • 英王室 巨型渦輪水力發電機為溫莎城堡供電(組圖)
    兩臺直徑達4米的巨型螺旋渦輪水力發電機正式「落戶」溫莎城堡附近的泰晤士河流域,並預計於新年前後開始運轉,為城堡提供環保的低碳水電螺旋渦輪水力發電機的運轉原理示意圖據英國12月21日報導,兩臺直徑達4米的巨型螺旋渦輪水力發電機正式「落戶」溫莎城堡附近的泰晤士河流域,並預計於新年前後開始運轉,為城堡提供環保的低碳水電。
  • 同利能源:小型水力發電機 小個頭起大作用
    相比於傳統水力發電,該發電機不需要築壩攔水,直接利用溝渠、小溪、江河、洋流、潮汐等自然流水動力,通過安裝在流水中的提速裝置,加快進入機內自然流水速度,衝擊水輪機、帶動發電機,從而發出電能。由於機內水流速度倍增,使水電轉化能力大幅提升,不但製作使用成本低,綜合性價比高,而且可利用的流水資源變得非常豐富。
  • 【水電】小水電站基本知識
    5月3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國家能源局三部門聯合發布《關於開展長江經濟帶小水電排查工作的通知》,通知稱,近期有關部門調查發現,長江經濟帶部分地區存在小水電開發管理不規範造成生態環境損害問題。此次排查擬進一步梳理小水電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研究提出針對性政策措施,督促相關省份完善小水電管理制度,對發現的造成嚴重生態環境問題予以嚴肅處理。
  • 有關水力發電的小知識
    如果我們建造一些建築物,裝置一些必要的設備,使源源不斷的水流通過一個水輪機,這樣,水輪機由於受到水流的推動作用,如同風車一樣,便能不停地轉動,水能就轉化為機械能。當水輪機帶動發電機一起轉動時,便可以發出電來,水能就轉化為電能,這就是水力發電的基本原理。水輪機和發電機就是水力發電的最基本設備。有關水力發電的小知識,下面給你簡單介紹一下。
  • 德陽:東方電機自主建設的衝擊式水力試驗臺通過驗收
    專家組成員一致認為,DF-300衝擊式水輪機水力試驗臺精度高、智能化程度高,完全滿足IEC標準和相關國家規範規程,整體試驗能力和試驗精度達到了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這將為實現高水頭大容量衝擊式水電機組國產化,服務國家水電開發戰略,打造中國水電產業新「增長極」開啟新篇章。
  • 英王室打「環保牌」 巨型渦輪水力發電機為溫莎城堡供電
    ,為城堡提供環保的低碳水電螺旋渦輪水力發電機的運轉原理示意圖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21日報導,兩臺直徑達4米的巨型螺旋渦輪水力發電機正式「落戶」溫莎城堡附近的泰晤士河流域,並預計於新年前後開始運轉,為城堡提供環保的低碳水電。
  • 水力發電優缺點對比
    水利發電的優點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32.htm水力發電是再生能源
  • 2020年中國水力發電行業發展調研與市場前景分析報告
    **年底,我國小水電裝機已達6800多萬千瓦,年發電量2000多億千瓦時,為全面推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作為我國能源結構調整的的第一主力,國家對水電的政策支持是一貫的。**年水電的發展可謂是跌宕起伏,波瀾不驚。在國家政策方面。既有電價形成機制的改革,也有稅收上的優惠,還有環保部門"生態優先"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