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理工劉彬團隊綜述:電催化反應中的原位表徵技術(XAS/XPS/XRD/NRVS/Raman等)

2021-02-13 催化開天地

近些年來,電催化水分解析氫和析氧反應(HER, OER),以及氧和二氧化碳還原(ORR, CO2RR)反應作為解決全球能源和環境問題的重要手段備受研究者的關注。

然而,催化活性位點和反應機理認識的不足嚴重製約了新型高效穩定電催化劑的開發。

因此,藉助原位表徵技術,實時探測催化劑表面氧化態和原子結構轉變,對深入認識電催化能源轉化反應中的反應機理、進一步設計和優化電催化反應性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近日,南洋理工大學劉彬教授團隊發表了電催化反應中原位表徵技術的綜述。

該綜述簡述了原位表徵技術如:X射線吸收光譜(XAS)、X射線光電子能譜(XPS)、X射線衍射(XRD)、拉曼光譜、穆斯堡爾光譜、和同步輻射核共振振動能譜(NRVS)、以及原位電化學阻抗等技術在多個電催化能源轉化反應領域(HER, OER,ORR, CO2RR)的應用。

文章著重闡述了原位表徵技術在鑑定ORR反應中M-N-C(M=Fe ,Co)等催化劑的活性位點,研究OER反應中CoOx和NiFe等催化劑結構和電子態演變,探測HER反應中CoPx, MoSx,和 CoSx等催化劑在反應過程中氧化態和原子結構轉變,以及認識CO2RR反應中Cu,Sn,和單原子基催化劑選擇性和催化機理等方面的進展。

文章最後,作者探討了原位表徵技術在深入認識電催化能源轉化反應催化劑的活性位位點和基元反應機理中存在的問題和挑戰。

 

文獻信息:

In-Situ/Operando CharacterizationTechniques to Probe the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s for Energy Conversion 

Small Methods ,2018,DOI:10.1002/smtd.201700395.

做計算,找華算!(戳我了解更多)

深圳華算科技有限公司採用第一性原理計算和分子動力學方法,結合Gaussian、VASP、LAMMPS、CP2K等模擬軟體,專注為海內外催化、納米能源領域科研人員提供材料計算模擬整體解決方案。目前,華算科技已為全國60餘個高校科研團隊提供數百個優質解決方案,涉及表面吸附能、表面吸附位、吸附分子構型優化、催化活性能等量化計算、單原子催化相關機理、反應路徑計算、OER,HER,ORR,COR自由能計算等。

部分客戶的研究成果已發表在Advanced Materials、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ChemSusChem等國際優質期刊上。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添加微信

一步解決計算需求 為科研提速

催化開天地願景:大眾有興趣,可科普催化基本科學知識;本科生能通讀,可拓展催化相關知識面;研究生能啟發,可碰撞出新的研究火花。

催化開天地QQ交流群號為374325508微信催化學術群可添加微信mingpingqing1993,註明單位和姓名,歡迎加入!本文版權歸《催化開天地》公眾號工作室所有,所參考資料均列出,所引用圖片僅做科學知識介紹和科學研究,不作為商業用途,如有版權問題或轉載,請與我們聯繫!(QQ:1109878622)因知識水平有限,謬誤之處在所難免,懇請讀者給予批評指正!

長按下圖二維碼,關注催化開天地,這裡是催化工作者的一片小天地!

相關焦點

  • Materials Today Nano綜述:磷酸鹽和硼酸鹽電催化水氧化
    然而,關於過渡金屬磷酸鹽和硼酸鹽在電催化OER的系統性綜述方面幾乎沒有報導。因此,總結過渡金屬磷酸鹽和硼酸鹽催化劑在電催化OER方面的研究進展是很有必要的。這為今後電催化OER尋找合適的催化劑提供了新的參考。
  • 鞏金龍EES綜述:用於電催化的Operando表徵技術
    穩固高效的電催化劑是燃料電池和電解槽實際應用的基石。然而,由於缺乏對電催化劑活性位點結構、反應途徑和降解機理的了解,阻礙了對其進行合理設計。因此揭示電催化過程在工作條件下電極-電解質-氣體界面的operando特性具有重要意義。有鑑於此,天津大學鞏金龍教授綜述了針對各種納米、分子和單原子電催化劑的各種operando表徵技術。
  • 清華AM綜述:鋰電池原位表徵的五個關鍵技術
    (拉曼, 紅外光譜)掃描探針原位表徵技術:工作原理,原位裝置設計,研究實例。(原子力顯微鏡, 掃描電化學顯微鏡)總結和展望背景介紹儲能領域的迅速發展急需對現有鋰電池的材料的改進和突破。因此對於電池在實際工作中的反應,衰退機制和熱失效機理等深入分析理解尤為重要。
  • 南洋理工樓雄文團隊AM:揭開電催化析氧反應的活性起源神秘面紗!
    利用電化學分解水有望成為解決這些問題,但是析氧反應(OER)因其反應動力學緩慢而限制了整體的能量轉換效率。因此需要高效的電催化劑來降低OER的過電位,以提高電解水的效率。其中,RuO2和IrO2是常用的OER電催化劑,但由於Ru和Ir作為貴金屬存在稀缺性和成本高而限制了其廣泛使用。因此,需要研究以含量豐富的稀土元素電催化劑替代貴金屬電催催化劑,同時開發性能更優異的電催化劑。
  • 反應中結構重塑所誘發之電催化二氧化碳高選擇性還原成甲烷
    本文構築一反應系統:在銅奈米在線修飾不同程度的銀,來探討金屬修飾對於銅系催化劑的二氧化碳還原選擇性的影響。使用一系列的原位表徵技術(X射線吸收光譜、X射線繞射、拉曼光譜),本課題組發現經由適當的金屬修飾,該銅銀雙金屬催化劑會於反應中進行結構重組產生銅銀合金,而該合金化過程會進而優化整體催化劑的d能帶中心,引導整體催化反應傾向於二氧化碳還原反應(弱化析氫反應)並高選擇性地將二氧化碳還原成為甲烷。
  • 廈門大學徐俊&南洋理工劉彬課題組Angew無定形CoFe氧化物@二維黑磷...
    研究背景氫能被視為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而電化學分解水產氫是一項有效且環保的制氫技術。然而,陰極氫氣析出反應(HER)和陽極氧氣析出反應(OER)的動力學過程具有很大的惰性,導致巨大的能量損失,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電解水技術的廣泛應用。
  • 能源催化領域最新進展集錦 | 可充電鋅-空氣電池、用於燃料電池的...
    1 OER/ORR雙功能催化劑用於高效鋅-空氣電池 理性設計、開發同時具有電催化氧還原反應(ORR)和氧析出反應(OER)活性的雙功能催化劑對實現高效的可充電金屬-空氣電池具有重大意義。
  • 我校在原位同步輻射探究酸性電催化析氧反應中間體的研究取得進展
    然而,陽極析氧反應由於其緩慢的動力學速率以及催化劑在酸性環境下的不穩定性,成為制約PEMWE廣泛應用的瓶頸,亟需設計高效穩定的酸性析氧電催化劑來提升PEMWE的效率。在實際電催化反應中,催化劑活性位的原子和電子結構可能會發生可逆的自我調整和優化,這些結構變化往往是影響催化劑穩定性的關鍵所在,然而通過非原位表徵技術來捕捉這些關鍵中間態的結構信息存在很大的困難。因此,如何在工作條件下實時監測催化劑的活性位原子和電子的動態變化過程已成為目前催化劑理性設計的前提和挑戰。
  • 王得麗團隊:PtCu納米框架結構有序化過程的原位電鏡表徵
    有鑑於此,王得麗教授團隊採用簡單的一鍋溶劑熱法可控合成Pt-Cu納米框架結構(PtCu NFs)並對其進行了全面的結構表徵與分析(如圖1),該PtCu NFs表現出較好的ORR催化活性;但由於過渡金屬溶解、結構坍塌導致該催化劑的穩定性還不能滿足電池長效運行需求。
  • 利用原位同步輻射發現單原子近自由催化動力學行為
    近幾十年,科學家對納米尺度材料的深入理解和可控構築極大地促進了催化科學的基礎和應用研究的發展。其中,單原子催化劑由於其高的原子利用效率、優異的反應活性和選擇性,成為了近年來能源催化領域的明星材料。單原子催化劑的活性和選擇性高度取決於其金屬原子的局域原子和電子結構,及其與載體間的相互作用。
  • 中國科大利用原位同步輻射發現單原子近自由催化動力學行為
    其中,單原子催化劑由於其高的原子利用效率、優異的反應活性和選擇性,成為了近年來能源催化領域的明星材料。單原子催化劑的活性和選擇性高度取決於其金屬原子的局域原子和電子結構,及其與載體間的相互作用。然而,單原子催化劑在實際反應狀態下,受到溫度、電場、光照等外界環境激發,會發生結構演變的響應,因此,原位實時在線表徵這種特殊的結構響應行為對於理解單原子催化的本質並發現新的催化現象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
  • 原位X射線衍射技術在材料研究中的應用
    反應相變機理及使用環境下結構演化規律是材料構效關係研究的重要內容,目前常用的手段是離位表徵,即撤除環境(如熱、力、電等)參量後的研究,往往不能反映真實結構變化過程,而原位技術則可以動態、實時、真實的表徵該變化。
  • 熱點分會場之「原位電子顯微學表徵」精彩分享
    延續往屆會議大家對第2分會場「原位電子顯微學表徵分會場」的關注熱度,該會場再次成為最受歡迎的分會場之一。  原位電子顯微學表徵技術的發展使得在原子尺度上實時動態觀察物質在熱、電、氣、壓力、磁、液體及化學反應等外部條件作用下的微結構演化成為可能,實現了在電鏡內部對物理和化學反應的動態、實時原位觀測。
  • 碳催化反應動力學和機理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催化材料研究部齊偉研究團隊在Acc. Chem. Res.雜誌發表綜述論文,系統總結了過去五年在碳催化烷烴氧化脫氫反應機理方向的研究工作。   對碳材料催化活性中心的定性和定量是催化反應動力學和機理研究的基礎和關鍵。近反應條件下的分子吸附熱和原位XPS表徵結果均表明碳材料表面親核性較高的氧物種對催化烷烴氧化脫氫反應貢獻顯著。
  • 張以河&馬天翼&黃洪偉 | 壓電催化和壓電光催化
    (a)集成的壓電光催化劑,(b)半導體-半導體接觸和(c)半導體-金屬接觸的異質結壓電光催化劑中的極化電荷分布、能帶移動和光生電荷分離路徑。3.2壓電-光催化中的電荷分離特性表徵壓電勢通過促進電荷快速轉移和抑制電荷複合而對光催化活性產生影響,可通過對電荷傳輸行為的表徵來檢測(圖4a)。
  • 原位檢測電化學反應電極活性分布與反應動力學二維可視化光學成像方法
    ,首次分析了電極活性分布與析氧反應之間的關係,提出通過氣泡變化動力學確定析氧反應起始電位的新方法。該該方法不僅給出原位表徵電極活性局域分布的信息,還為研究電催化分布和反應動力學提供二維成像檢測手段,擴展了電化學反應動力學的檢測維度,有望實現對液流電池、電解水產氫、電催化、電化學腐蝕等電化學反應過程的原位成像檢測,為電化學系統綜合性能改善提供強有力的手段。液流電池作為一種大規模儲能技術,具有長壽命、易規模化、環境友好等優點而備受關注。
  • 哈工大韓傑才院士團隊在2D過渡金屬二硫化物電催化材料的最新綜述
    但是實際應用中,由於電極表面發生反應時需要克服較高的能壘,導致所需電位遠超電解水的理論電位(1.23 V)。因此,需要在電極表面負載適當的催化劑,從而降低能源消耗同時提高反應效率。在近些年的研究中發現,二維過渡金屬二硫化物(2D TMDs)由於其具有較高的比表面積、獨特的電子結構、豐富的調控手段,使其成為具有較大應用潛力的非貴金屬催化劑之一,同時有關2D TMDs在電催化領域的研究也逐漸成為目前熱點領域。
  • 物理所發展原位透射電鏡技術表徵離子輸運動力學過程
    離子輸運是物理、化學和生命科學研究的一個基本過程,其性質對儲能、催化和阻變存儲等器件性能有重要的影響。在實驗上高分辨表徵離子輸運過程和表界面電化學反應對揭示器件工作機理和開發新型器件具有重要的意義。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表面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多年來致力於原位透射電鏡-掃描探針聯合技術的開發與納米表徵研究。
  • 需求很火熱,發展正當時——原位電子顯微學表徵分會場側記
    由於近來納米科技的發展,研究者們需要在原子尺度觀察材料的結構與性質,這使得原位電子顯微學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原位電子顯微學表徵技術近年來也得到了飛速發展,其廣闊發展潛力從本次分會場的「火熱」可見一斑!
  • 大連理工大學在高效光/電催化應用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為探索新能源的可持續發展,基於光催化與電催化研究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大連理工大學精細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孫立成院士團隊的侯軍剛教授在該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在太陽能光催化分解水領域,如何提高光生載流子的定向移動,避免載流子複合,成為光催化體系中的關鍵科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