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蜂引力」可以解釋為什麼宇宙如此迅速地膨脹

2021-01-15 DIY創意與靈感

物理學家長期以來一直認為宇宙在任何方向上都是幾乎相同的,現在他們找到了一種檢驗該假設的新方法:通過檢查黑洞的陰影。

如果那個陰影比現有物理學理論所預測的要小,它可以幫助證明一個遙遠的概念,即大黃蜂引力,它描述了如果宇宙看似完美的對稱性畢竟不那麼完美會發生什麼。

如果科學家能夠找到一個陰影如此小的黑洞,那將為人們對引力的全新理解打開一扇大門,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宇宙膨脹得越來越快。

但是,要了解這種大黃蜂想法是如何產生的,讓我們深入研究一些基本物理學。

照鏡子

物理學家喜歡對稱; 畢竟,它幫助我們了解了宇宙中最深層的秘密。例如,物理學家已經意識到,如果您在基礎物理學上進行實驗,則可以將測試設備移動到其他地方,並且會再次獲得相同的結果(也就是說,如果所有其他因素,例如溫度和重力強度,保持不變)。

換句話說,無論您在太空中的何處進行實驗,都將獲得相同的結果。通過數學邏輯,這直接導致了動量守恆定律。

另一個示例:如果您運行實驗並稍等片刻然後再次運行,您將獲得相同的結果(同樣,其他所有條件都相同)。這種時間上的對稱性直接導致了能量守恆定律-能量永遠不會被創造或破壞。

還有另一個重要的對稱性構成了現代物理學的基礎。為了紀念物理學家亨德裡克·洛倫茲(Hendrik Lorentz)在1900年代初就弄清楚了這一切,他將其稱為「洛倫茲」對稱。事實證明,您可以進行實驗並進行實驗,(在其他所有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您將獲得相同的結果。您也可以將實驗提高到固定的速度,但仍可獲得相同的結果。

換句話說,所有其他條件都相同-是的,我經常重複一遍,因為這很重要-如果您在完全靜止的狀態下進行實驗,並且以光速的一半進行相同的實驗,您將獲得同樣的結果。

這是洛倫茲揭示的對稱性:無論位置,時間,方向和速度如何,物理定律都是相同的。

我們從這種基本對稱中得到什麼?好吧,對於初學者來說,我們得到了愛因斯坦的整個狹義相對論,該理論提出了恆定的光速,並解釋了以不同速度行進的物體如何將空間和時間聯繫在一起。

大黃蜂重力

狹義相對論對物理學是如此重要,以至於它幾乎是物理學的一種元論:如果您想炮製自己對宇宙如何運作的看法,那麼它就必須與狹義相對論兼容。

或不。

物理學家們一直在努力製造新的和改良的物理學理論,因為諸如廣義相對論這樣的古老理論無法解釋宇宙中的一切,例如發生了什麼,廣義相對論描述了物質如何使時空扭曲,而標準模型則無法解釋宇宙中的一切。在黑洞的中心。尋找新物理學的一個非常多汁的地方是,看看是否有任何珍貴的概念在極端條件下可能不那麼精確-像洛倫茲對稱性這樣的珍貴概念。

一些引力模型認為,宇宙畢竟不是完全對稱的。這些模型預測,宇宙中會存在額外的成分,迫使其一直不完全遵守洛倫茲對稱性。換句話說,在宇宙中會有一個特殊的或特權的方向。

這些新模型描述了一個被稱為「大黃蜂重力」的假設。它的名字來源於科學家曾經聲稱大黃蜂不應該飛行的設想,因為我們不了解它們的翅膀是如何產生升力的。(順便說一句,科學家們從來沒有真正相信過。)我們並沒有完全理解這些引力模型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它們如何與我們所看到的宇宙兼容,然而,它們在那裡,卻像面對地球一樣盯著我們新物理的可行選擇。

大黃蜂引力模型最強大的用途之一是潛在地解釋暗能量,這種現象是觀察到的宇宙加速膨脹的原因。事實證明,我們的宇宙違反洛倫茲對稱性的程度可以與產生加速膨脹的效應聯繫在一起。而且由於我們不知道是什麼在製造暗能量,因此這種可能性確實非常吸引人。

黑影

因此,您有一個基於一些相對稱對稱之類的標誌性想法的引力理論。您將在哪裡驗證該想法?您將到達重力被拉伸到絕對極限的地方:一個黑洞。在這項尚未進行同行評審並於2020年11月在線發布到預印本資料庫arXiv的新研究中,研究人員正是這樣做的,著眼於被建模為儘可能逼真的假設宇宙中黑洞的陰影。

(還記得一年前由事件地平線望遠鏡製作的黑洞M87的第一張照片嗎?亮環中心那令人難以忘懷的美麗黑洞實際上是黑洞的「陰影」,被該區域吸所有來自背後和周圍的光。)

為了使模型儘可能逼真,研究小組在宇宙膨脹的背景下放了一個黑洞(正好像我們觀察到的那樣),並調整了對稱性違反的程度,以匹配科學家的暗能量行為。測量。

他們發現,在這種情況下,黑洞的陰影看上去比在「正常重力」世界中的陰影小10%,從而提供了一種測試大黃蜂重力的清晰方法。儘管當前黑洞M87的圖像太模糊,無法分辨出差異,但人們正在努力拍攝更多黑洞的更好照片,從而探究了宇宙中一些最深奧的謎團。

相關焦點

  • 加速膨脹的宇宙,是因為引力逃到了高維空間?
    到目前為止,二者仍然缺少令人信服的解釋,這也是為什麼物理學家正在認真考慮更高維度的理論。額外維度理論的誘人之處在於,它們能自然而然地改變引力的行為。當引力按照牛頓理論或者廣義相對論起作用時,其大小與物體之間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原因可以用簡單的幾何學來解釋:引力的大小取決於引力線的密度。隨著距離增加,這些引力線將在一個不斷變大的邊界上散開。
  • 引力與宇宙快速膨脹有什麼關係?或許質量引力可以給你答案
    你如何看待「質量引力」假設作為暗能量的可行的解釋?首先,媒體熱衷於將女性物理學家作為他們的封面故事,因為她們的故事同時激勵著男性和女性這兩個群體將物理學看作是一個性感的、新鮮的話題,而不是物理學本身的複雜和混亂。
  • 其他三種力可以用量子力學解釋,為什麼引力卻不能?
    虛擬的引力子流為什麼說引力非常「不合群」呢?其一,支撐我們這個大自然運轉的有四種力,引力只是其中之一,其他三種力分別是電磁力、強核力和弱核力。與其他力相比,引力的強度出奇的微弱,而且它只能讓物體互相吸引,而不能讓物體互相排斥。其二,其他三種力都可以用量子力學來解釋,唯獨引力卻不能用量子力學來解釋。關於引力為什麼這麼弱,沒有什麼權威的解釋,唯一能含糊其辭、堂而皇之說得通的理由是:它必須這麼弱,否則我們就不可能存在了!
  • 既然有萬有引力,為什麼宇宙還會加速膨脹?科學家這樣解釋
    而關於宇宙的起源,也有了科學的解釋,最主流的就是宇宙大爆炸理論,大爆炸理論指出,在一百多億年前,宇宙只是一個奇點,然後爆炸了,通過100多億年的變遷,形成了如今直徑900億光年以上的宇宙。從這個理論可以看出,宇宙從一開始就是膨脹的,否則也不會從開始的一個點變成現在這麼龐大的宇宙,所以,宇宙膨脹一點也不稀奇。
  • 高速運動時間膨脹,引力也導致時間膨脹,讓我們來到理論的邊緣
    在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中,描述了高速運動物體導致時間膨脹的神奇效應。這讓人們不禁想:如果我們真的坐飛船進行太空旅行,回來後發現滄海桑田的變化,那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一定是既新奇又讓人感嘆,還有些嚮往。今天要說的不是速度引起的時間膨脹,而是關於引力引起的時間膨脹。
  • 為解釋暗能量,有必要修改廣義相對論的引力理論嗎?
    雖然你可以在廣義相對論的背景下解釋暗能量,但最近嘗試通過改變引力來解釋暗能量已經成為一種時尚。最近,獲獎的克勞迪婭·德拉姆博士的理論工作成為焦點,導致《衛報》發問:「物理學家的引力理論是否解決了『不可能』的暗能量之謎?」 這是一個令人著迷的可能性,但需要有適當程度的懷疑。
  • 宇宙之初:大膨脹②宇宙膨脹時是什麼樣的?
    但是,膨脹最大的特點不是它的「快」(畢竟大爆炸的初期可能同樣迅速),而是它的瘋狂——瞬間就會將處於其中的任何東西(你們)的距離由「咫尺」變「天涯」,並永遠不得再見。如果你還忍心,可以繼續算下去。這似乎並不重要,你可以想像成是各種各樣的形狀:球形的、打結的、扭曲的等等。
  • 宇宙之初:大膨脹②宇宙膨脹時是什麼樣的?
    原子在引力的作用下,經過數十億年,凝聚成片成團,逐步演變為行星,恆星,氣體雲,單個星系,星系團等,它們構成了如今這個巨大的宇宙網絡——我們稱之為「可觀測的宇宙」。自「宇宙大爆炸」發生之後,宇宙一直在膨脹和冷卻。但是大爆炸並不是宇宙的開始。在它之前,有一個稱為「宇宙膨脹」的時期,它出現得更早,它為大爆炸的產生提供了初始條件。
  • 為什麼時空膨脹可以比光速還快?
    那麼問題是,宇宙的時空結構為何可以以超光速的速度在膨脹?甚至是導致一些龐大的星系遠離我們速度也超光速了? 這似乎違反了光速不可超越的基本法則?下面我們就說下這個問題。
  • 為什麼時空膨脹可以比光速還快?
    那麼問題是,宇宙的時空結構為何可以以超光速的速度在膨脹?甚至是導致一些龐大的星系遠離我們速度也超光速了?這似乎違反了光速不可超越的基本法則?下面我們就說下這個問題。在1916年,愛因斯坦最大的成功就是將引力納入了相對論中,為我們重塑了宇宙的時空結構,在此之前我們用牛頓的引力理論去解釋萬物
  • 誰是謀殺引力幽靈的物理學家?
    這些引力子是無質量的,這意味著它們在理論上可以無限遠傳播,就像光子(電磁力的載體)讓我們看到宇宙的邊緣一樣。但是還有另一種可能性。在1930年代,沃爾夫岡·保利(Wolfgang Pauli)和馬庫斯·菲爾茲(Markus Fierz)提出了一種引力子。在物理學家發現大顆粒攜帶著弱和強力之後,這個想法在1970年代變得更加合理。為什麼引力不能以相同的方式起作用?
  • 日本大黃蜂,為何叫殺人蜂?長5cm,幾隻大黃蜂可以滅掉整窩蜜蜂
    兵不血刃,它的武器分為兩部分,頭部長了一副巨大的咀嚼式口器,甚至可以撕裂牛肉,尾部還長著近0.7cm長的毒針,就算人穿著防護服也可以輕易刺穿,最恐怖的是,日本大黃蜂和蜜蜂的毒針相比,竟然可以反覆使用,並且持續放出毒素。
  • 為什麼說光會隨著宇宙的膨脹而被拉伸?
    我們可以觀測到的宇宙始於大爆炸,這句話已經是描述宇宙最基本的設定了!而宇宙在過去就表現的更熱、更密集、更緊湊、膨脹得更快。然而今天的宇宙仍然在膨脹,沒有引力束縛的一切在未來都將無限的膨脹下去。我們可以簡單的想像一下:今天的宇宙可以當作一個有限體積的球體,所有的物質和能量都包裹在裡面。如果我們回溯到過去,同樣數量的粒子會被封閉在一個更小的球體中。
  • 引力紅移是什麼?很簡單,宇宙大爆炸後的膨脹速率是靠紅移測量的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在物理學上解釋就是機械波的都卜勒效應。警車鳴笛產生的振動會在空氣中以機械波的形式傳播開來。如果警車靠近我們,我們聽到的鳴笛聲就會尖銳,如果警車遠離我們而去,則此時我們聽到的聲音就會沉悶。我們知道,頻率高的聲波,音調高,耳朵聽起來就尖銳。
  • 科學家分析了842個星系,發現宇宙的膨脹速度在各方向都不一樣
    自從1929年美國的天文學家哈勃觀測到宇宙中各星系都在相互遠離後,逐漸得出了「宇宙正在膨脹」的學說,膨脹速度是超光速的,並且各個地方、各個方向的膨脹速度是均勻的。我們對這個「宇宙膨脹學說」都沒有懷疑過是否正確。直到4月10日,美國宇航局NASA在官網發布了一條「宇宙的膨脹可能在各個方向都不盡相同」的消息,再次刷新了我們對宇宙膨脹的認識。
  • 世界未解之謎(宇宙之謎):宇宙為什麼在不斷地膨脹
    科學家們通過觀測發現了一個驚人的情況:我們的宇宙正在不斷地膨脹。在這之後,哈勃在1929年又發現了「哈勃定律」,這一定律的提出震驚了世界,並迅速為世人所熟知。在弗裡德曼宇宙模型的基礎上,比利時天體物理學家勒梅特對哈勃觀測到的河外星系紅移作了解釋
  • 愛因斯坦:為什麼引力越大,時間變慢?
    時間膨脹    時間變慢這個觀點在相對論沒有誕生之前簡直是不可想像的,但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狹義相對論》後就提出了一個著名的預言:鍾慢效應!也就是運動時鐘的「指針」行走的速率比時鐘靜止時的速率慢,這就是時鐘變慢或時間膨脹。    但這一效應真正是在廣義相對論提出後被證實的!
  • 比宇宙的規模大小更難琢磨,科學解釋宇宙為什麼膨脹
    聽起來好像很矛盾,我們可以想像在一個1000萬光年之內有一個星系的空間參考系網格,網格的對角有兩個星系,那麼經過足夠的時間後,該網格將伸展,星系將離得更遠,如果時間足夠,這兩個星系之間的距離將是無限的。天文學家們為了解釋宇宙膨脹,還拿了一塊葡萄乾麵包。
  • 是什麼加速了宇宙的膨脹?
    來源:新浪科技宇宙膨脹的速度比科學家預測的快得多,這是宇宙學中最難以解釋的異常現象之一,也被稱為「哈勃衝突」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5月7日消息,物理學家提出,宇宙中存在著額外的成分,這或許可以解釋宇宙的膨脹速度為什麼比預期的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