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與宇宙快速膨脹有什麼關係?或許質量引力可以給你答案

2020-12-04 天文在線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你如何看待「質量引力」假設作為暗能量的可行的解釋?

首先,媒體熱衷於將女性物理學家作為他們的封面故事,因為她們的故事同時激勵著男性和女性這兩個群體將物理學看作是一個性感的、新鮮的話題,而不是物理學本身的複雜和混亂。

那麼,物理學家的重力理論是否解決了「不可能的」暗能量之謎呢?

其次,每一個「新理論」往往都是對較舊理論的重塑,並且每當一個新的理論出現時,我們必須設法將其翻譯轉換為更古老,更傳統的語言。

質量引力的概念其實非常簡單——如果引力子有一點點的質量,那麼宇宙將會加速擴張(或者呈現出擴張的趨勢)。

有質量的引力子的概念由於以下事實而變得非常複雜,在歷史上,引力子曾被認為是一個具有非常長的波長的光波的集合,並且如果引力子有質量,那麼光也有質量。

但是!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與質量光是不一致的,所以,質量引力在這個圈子將不那麼流行。

然而,質量引力可能在像弗雷德霍伊爾,希望他安息,那樣堅信穩態宇宙的圈子中流行,因為在那個框架中,光波或(相等的)引力子會持續地將能量從一顆恆星輸入其他所有的恆星。

因此,我將質量引力總結為一個對穩態宇宙的重新定義,這是一個足夠古老的概念,能讓堅信宇宙大爆炸和LCDM物理學標準模型的人像稻草人一樣被擊垮。

從像這樣的「新理論」的公布中,我還被迫得出一個結論:當今的人們太過愚蠢以至於無法認識到他們是在重新發現一個舊的想法。

說實話,這很是很可悲的。我將其歸因為網際網路的速度,任何一個雅虎的用戶都可以通過網絡公布一項發現。接著,就算是諾貝爾獎委員會也忍不住衝去慶祝新的事物。

考慮到宇宙最終將不再以加速度膨脹的事實,諾貝爾獎的評定工作將是一個巨大的錯誤。他們應該有一個更大的數據集並且在評定獲獎者時記得將地球的運動納入考慮範圍中。

如果宇宙的確不會加速膨脹,並且當你只關注恆星和星系的小子集時,宇宙只是看起來在加速膨脹。接著,最合邏輯的結論是加速膨脹是相對運動引起的幻象,並且當相對運動使光或引力子呈現出質量,或者當光遠距離傳播時失去能量,我們必須決定是否宇宙處於一個穩定狀態下,在這個狀態下,垂死的恆星將它們的能量提供給活著的恆星和光,並且引力子有質量,這個穩定狀態充滿了非大規模的衰減光子,並且一些被恆星發射出去的能量被太空在遠距離傳播時吸收了。可能被吸收的光變成了巨大的中微子或軸子,它們表現得像是新物質的種子。

恆星彼此遠離的運動解釋了星光正在被太空吸收的幻象。引力子和光是無質量的力的介質。即便我們同意以上是同一件事情從微小角度的不同表述,我們仍然必須認同這些概念彼此不相一致。

這就是物理……這就是生活。充滿了矛盾與對立。作為一名宇宙學家,你必須採取一些像禪宗一樣的態度。

對於「質量引力」,我唯一可以確定的就是科學記者們試圖普及這些「新」概念是無用的,甚至更糟。

引用如下:

從數學上看,它是成立的,但是我們不知道它是否符合經驗主義的現實情況。

物理學家的重力理論解決了「不可能的」暗能量之謎嗎?

我該怎麼想呢?

在我看來,數學計算出了它符合併且只符合經驗主義的現實情況。

每當我看到像這樣的言論時,我仿佛看到了小丑和江湖騙子。或許它只是愚蠢的科學記者的錯誤——這是常有的事——但是我也經常見到愚蠢的科學家,所以很難說誰是罪魁禍首。

FY:67

作者:quora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加速膨脹的宇宙,是因為引力逃到了高維空間?
    本文重點:天文學家通常認為,暗能量導致了宇宙的加速膨脹。但是,引力定律在最大尺度上失效也會產生相同的效果。大一統理論的領跑者——弦論提出了一種新的引力定律。弦論不僅僅是描述細微尺度的物理定律,它還能對宏觀世界產生影響。弦論提出,宇宙存在一些普通物質無法進入,但引力或許能逃逸進去的額外維度。這種逃逸產生了不可恢復的時空扭曲,進而造成宇宙加速膨脹。
  • 引力是宇宙中最奇怪的產物之一,破解引力之謎將打破對時空的認知
    當一個人接近黑洞中心的奇點或大爆炸奇點時,從廣義相對論推斷出的預測就不再提供正確的答案。取而代之的應該是對空間和時間更基本、更深層的描述。如果我們能揭開物理學的這個新層面,我們或許就能對時空本身有一個新的認識。
  • 光都不行:引力如何逃脫黑洞?太奇妙了-引力,黑洞,宇宙 ——快科技...
    沒有什麼能超過光速,而黑洞能陷住包括光在內的一切東西。那麼,引力是如何逃脫黑洞的呢?這個問題很有趣,這能讓大多數人真正理解引力。答案是,引力的作用方式並不是一般人所想的那樣。直到1900年代早期,這才被確定為引力理論,至今我們仍在使用。但在構造這個引力模型時,使用了一些假設。假設我們有一個只有單一質量的宇宙。想像一個朝四面八方延伸的空間,所有質量都集中在其中心,我們記為A。那這樣的質量是否具有引力?如果引力只是一個物體與另一個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力,那麼這個答案就是否定的。沒有其他的質量能給A施加引力,所以沒有引力。
  • 愛因斯坦引力方程中的宇宙常數與暗能量的區別是什麼?
    這顯然不是我們宇宙的實際情況!在愛因斯坦的心理也有一個穩恆態的宇宙,那麼到底發生了什麼?於是愛因斯坦就決定把宇宙穩下來!他知道引力定律並不會說謊,那麼就一定有什麼東西沒有得到正確的解釋。愛因斯坦推斷,在大的星際尺度上,一定有什麼東西在抵抗著引力。
  • 引力的本質是什麼?這個答案你可能會接受
    引力成了物質的內在秉性,物體具有引力,「萬有」引力又吸聚物體、還能使物體運動,是不是陷入了邏輯循環的怪圈?很多疑難接踵而來,特別是「萬有」思想徹底堵死了物質起源的研究之路。試想:既然引力是「萬有」的,引力又聚集物質,那物質就是永恆的,宇宙也是永恆的。還研究什麼物質的起源,宇宙的起源?牛頓本人並沒有完全相信引力「萬有」。
  • 宇宙的不斷膨脹,告訴我們外面還有空間,宇宙之外到底是什麼?
    奇點大爆炸誕生後的宇宙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它一邊在快速膨脹,一邊又在進行著各種演化,一步步演化成為了現在的宇宙空間。 浩瀚的宇宙有很多的謎團等著我們破解,而其中有兩個謎團可以稱得上是終極奧秘,一個是宇宙的起源,一個則是宇宙之外是否有空間的存在,如果有空間,那麼宇宙的外面到底是什麼?
  • 能量有引力?可以產生時空扭曲嗎?
    能量確實可以產生引力,但是引力效果非常微弱,在宇宙大爆炸期間,宇宙可能是純能量態,經過漫長的時間,逐漸聚合成物質,但這個過程,不可能單純依賴引力。引力波,其本質或許就是能量引力波,或許就是物質能量的一種傳遞。帶有質量的物體,對空間造成彎曲效果,這種彎曲會以光速向外傳播,從而形成引力波。
  • 是誰在不斷控制著宇宙? 引力、暗能量、暗物質……
    對於引力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牛頓在200多年前提出了經典引力學,告訴了我們萬有引力,世界萬物的一切事物都存在引力。只要是有質量的物體都存在引力。而相對論更是讓人類對宇宙的探索進入了新的時代。當然,隨著科學家對宇宙認知的不斷提升,尤其是觀測發現宇宙一直在快速膨脹。這個時候科學家發現引力並不能解釋宇宙的所有現象,因為隨著宇宙的不斷膨脹,星系間的距離越來大,引力的影響也越來越小。可是這個時候,我們驚奇地發現,宇宙並沒有因為星系間引力的不斷減弱而出現不穩定情況。
  • 質量與引力,誰讓空間彎曲了?相對論認為是質量,弦論認為是引力
    這是大多數朋友的理解,但其實引力和空間彎曲都是一個現象的兩種不同說法,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告訴我們,時空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所以我們在解釋「引力」與空間之間的關係時必須要和時空一起說明,否則這個觀點就是不完整的。
  • 引力透鏡平息了宇宙膨脹的爭論!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時空結構中的扭曲可以起到放大星系的作用,這可能有助於解開有關宇宙膨脹速度的宇宙之謎。所謂時空結構中的扭曲其實就是引力透鏡,在這張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遙遠類星體RXJ1131-1231的照片中,在這張前景星系中,背景類星體的圖像被抹成一個明亮的弧形,這一現象就被稱為引力透鏡。
  • 宇宙大爆炸之前有引力存在嗎?
    但如果說宇宙奇點出現後,大爆炸之前,奇點是有無限時空曲率的,如果把這個作為引力的話,就可以認為大爆炸前存在引力。量子隨機漲落不平衡出現了奇點。按照我們宇宙的定義來看,大爆炸以前,可視為沒有引力出現。這樣,我們可以認為,引力是隨著宇宙出現才出現的。大爆炸宇宙模型有一個大爆炸時間表,也可以說是時間簡史。
  • 光和引力誰跑得快?宇宙大爆炸告訴我們,引力比光快38萬光年!
    從討論恆星的光和引力這個問題的話,恆星的誕生到這裡就可以結束了,因為之後的恆星發展跟這個問題並無啥大關係,如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留言或者查看種花家的其他文章,有很詳細的過程說明。二、為什麼太陽光逃不出太陽的引力範圍?我們從恆星的發展歷程中可以了解到,無論是星雲的自身的金斯長度或者質量導致的坍縮,都是先有質量開始聚集,然後中心溫度逐漸升高,最終達到恆星內核氫元素點燃的條件,因此在這個過程中,是先有質量,後有光子。
  • 引力質量和慣性質量為何相等,原因是引力是慣性的源泉!
    引力質量和慣性質量為何相等,原因是引力是慣性的源泉!有幾個網友留言,想讓更簡單的解釋一下:引力是慣性的源泉 這句話。所以就試著來解釋一下,希望可以解答你們的疑惑。引力是物質與物質在引力場中的作用。引力場也是這種作用的結果。而這樣的結果就如同一種空間性質。正是由於這種空間性質,才使得物質具有慣性。
  • 什麼是引力輻射?它和電磁輻射有什麼關係?
    如果我們把一隻昆蟲輕輕地放到水面上會發生什麼?這就類似於往空間中放了一個有質量物體。上圖可以看到昆蟲輕微地扭曲了水面,這是因為施加在昆蟲身上的重力對水表面也施加了一個力,導致了水面的彎曲。如果我們把一個物體從很高的地方扔到水面上,那麼我們會看到什麼?
  • 宇宙是在加速膨脹還是減速膨脹?有什麼證據?
    而研究宇宙的狀態其實是和宇宙模型有關的。而最早關於宇宙的模型是地心說模型,之後又出現了日心說模型,然後有牛頓的宇宙模型,還有愛因斯坦的宇宙模型,當然,還有一個穩恆態模型等等。但並不是說,這個模型和大爆炸沒有關係,它實際上是基於大爆炸理論建立起來的,但是它同時又描述出了目前科學家正在關心的兩個宇宙的普遍問題。首先,我們來說冷暗物質,暗物質其實你應該並不陌生了,之前中國悟空探測器就曾經對外宣布:可能找到了暗物質的證據。這個暗物質到底是幹嘛的呢?
  • 「大黃蜂引力」可以解釋為什麼宇宙如此迅速地膨脹
    物理學家長期以來一直認為宇宙在任何方向上都是幾乎相同的,現在他們找到了一種檢驗該假設的新方法:通過檢查黑洞的陰影。如果那個陰影比現有物理學理論所預測的要小,它可以幫助證明一個遙遠的概念,即大黃蜂引力,它描述了如果宇宙看似完美的對稱性畢竟不那麼完美會發生什麼。
  • 如果宇宙萬物都有引力,那麼和引力有關的質量從何而來?
    關於引力,我們大家可能想到的就是,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因為根據物理學家牛頓的說法,萬物皆有引力。任何有質量的物體之前都會存在這個力,而且物體的質量越大,這個力就會越大。但是根據近代物理的中,引力和我們平常生活中力不一樣了。但是任然和質量有關,因為質量會使時空結構發生彎曲。
  • 宇宙中最大質量恆星引力有多大,可以拉住自己發出的光嗎?
    光速為宇宙最高速度,但會與引力發生作用。引力是什麼?愛因斯坦告訴我們是時空彎曲,是物體質量的基本屬性。意思就是,凡有質量的物體,都會對自己周邊時空產生擾動,這種擾動就是會彎曲周邊的時空,產生類似漩渦或者陷阱的場,這種導致物體相互靠攏和掉進對方陷阱的趨勢,表現出來的現象就是相互吸引的引力。
  • 質量是什麼,從何而來?質量、重量、引力,並不是一回事
    光速為每秒299792458米,代表了宇宙系統內部運動的最快速度,任何有質量的物體都無法超越光速。你可以攜帶體重秤前往格陵蘭島,之後再去往印度尼西亞,你會發現在印度尼西亞所測得的體重數據比在格陵蘭島要少0.5公斤左右。格陵蘭島與印度尼西亞所處的地理位置有什麼顯著特點呢?
  • 軌道和引力的關係,引力是否是構成宇宙「大廈」的棟梁支柱?
    如影隨形軌道與引力看似相伴相生,如影隨形,但起主宰作用的還是引力,或者說是先有引力後有軌道。如果非要形容的話,引力是構成宇宙大廈的棟梁支柱,軌道則是將天體磚石連綴起來的鋼筋水泥。以太陽係為例。假如太陽失去引力,所有高速運行的行星都會被拋入太空;行星假如停止轉動,太陽的巨大引力就會把它們吸入自己上千萬攝氏度高溫的熔爐,將地球和人類轉眼化為灰燼。引力是太空中普遍存在的吸引力,是恆星系統形成的基礎,是星系運行的原動力。當然,對不同天體而言,只有引力、質量等因素達到平衡時方可確定關係,正常運行。要達成這種平衡是非常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