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脅迫對茶愈傷組織中黃酮生物合成的影響

2020-08-27 茶與生信

黃酮類生物合成是對茶樹至關重要的次級代謝過程。它的新陳代謝受多種環境因素的影響,尤其是光線。



黑暗脅迫(DS)通常在栽培期間使用,通過影響類黃酮的積累來改善茶的品質。為了探索DS下黃酮類生物合成的分子機制,通過在12 h光照/ 12 h黑暗周期(A)或完全黑暗(B)條件下體外培養30天,在茶愈傷組織中進行代謝組學和轉錄組學(METR)分析。





總共鑑定出161種差異代謝產物(DMP)和3592種差異表達基因(DEG)。在DS下,愈傷組織中主要的類黃酮包括表兒茶素沒食子酸酯,兒茶素沒食子酸酯,沒食子兒茶素-兒茶素,花青素3-O-葡萄糖苷以及兒茶素,花色苷和原花青素的總量均顯著下調。同時,CsPAL,Cs4CL,CsCHS,CsFLS,CsDFR,CsANS,CsLAR,CsANR和CsUFGT等9個基因決定了類黃酮的生物合成。此外,包括CsMYBT1和CsMYBT2在內的2個轉錄因子已證明在調節類黃酮生物合成中起關鍵作用。




這些結果幫助我們進一步了解了茶樹中類黃酮代謝的潛在分子機制。

Integrated metabolomic and transcriptomic strategies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s of dark stress on tea callus flavonoid biosynthesis(發表在PPB)

相關焦點

  • Cell重磅:朱健康院士綜述植物非生物脅迫信號轉導
    這些不良環境包括生物脅迫(如病原體感染和食草動物的啃食)和非生物脅迫(例如乾旱、高溫、冷害、營養匱乏、鹽害以及土壤中鋁、砷、鎘等有毒金屬毒害)。乾旱、鹽害以及溫度脅迫是影響植物的地理分布、限制農作物產量,並威脅糧食安全的主要環境因子。極端天氣越來越頻繁的出現,將加劇非生物脅迫對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Fedoroff et al,2010)。植物如何感受和響應環境脅迫是一個根本性的生物學問題。
  • 氯化血紅素---緩解植物非生物脅迫的利器
    CO、亞鐵離子和膽紅素均是重要的生物效應分子,在植物抵禦非生物脅迫的過程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膽綠素和膽紅素都是內源性強抗氧化劑,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有效抑制因非生物脅迫逆境導致的SOD、GR、GPX活性降低。
  • 科學網—發現葉片是脫落酸合成的主要器官
    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等   本報訊(記者郭爽)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張石寶研究組與塔斯馬尼亞大學Timothy J.研究證實了脫落酸(ABA)在植物水分虧缺響應中的作用,並指出葉片是ABA合成的主要器官,推翻了過去一直認為根是合成ABA主要器官的觀點。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實驗植物學雜誌》上。 ABA影響植物的生理適應及生長發育過程,如水分脅迫、種子發育、休眠及其性別決定等。在水分脅迫下,葉片中的ABA會隨著水分含量的下調而迅速合成,主動關閉氣孔,減少水分散失,使植物免受嚴重的水分脅迫傷害。
  • 非生物脅迫誘導植物葉綠體降解
    非生物脅迫是包括乾旱、高鹽和極端溫度等在內的影響植物正常生長和發育的環境逆境,是影響農作物產量的主要因素。
  • 前沿研究丨植物愈傷組織培養的生物技術應用
    如果處於適宜生長的非標準培養基中,愈傷組織培養物可以再分化成整株植物。一些愈傷組織培養物需要在黑暗的條件下生長,而有些需要在特定的晝夜條件下生長(例如,16 h光照,8 h黑暗)。愈傷組織培養物通常在25±2 ℃下生長。它們可以被區分為相對緊湊和相對脆性兩種愈傷組織。脆性愈傷組織培養物可用於在慢搖液體培養基中生成單細胞培養物。
  • 科學家揭示植物平衡生長和抗紫外脅迫的新機制
    全波段UV—B會引起脅迫,對植物造成損傷。引起脅迫反應的UV—B會破壞DNA,引發活性氧積累,並損害光合作用。植物通過積累「防曬」類黃酮,已經進化出有效的機制來防止或限制UV—B誘導的損傷。因為時間、季節、緯度、海拔、樹蔭和許多其他因素的影響,到達地球表面的UV—B水平是動態的。植物如何適應UV—B水平的變化,協調生長和UV—B脅迫反應,尚不清楚。
  • 面對鹽脅迫 植物應對有高招
    植物應對有高招  新知  本報記者 馬愛平  盛夏來襲,據媒體報導,我國東北、西北及濱海地區的部分鹽鹼荒地和鹽鹼障礙耕地的植物受到高鹽影響,生存狀況甚是艱難、令人堪憂。  6月25日,中國農業大學生物學院副教授楊永青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說,高鹽是影響植物生長發育以及制約農作物生長的不利環境因子。植物不能移動,在高鹽等逆境脅迫下,不能選擇逃避,必須主動應對。植物在長期的適應過程中,形成了自身的應對策略。  土壤鹽離子過度積累,影響生長發育  鹽脅迫是什麼?
  • 植物激素代謝組學|山東大學上海師範大學植物激素介導鹽脅迫綜述
    2.生長素介導的根系生長可塑性對鹽脅迫的響應生長素在鹽脅迫誘導的根系可塑性發育中起著關鍵作用。生長素受體突變體tir1/afb2/afb3對NaCl處理更為敏感,表明根系生長減緩可能是植物在鹽環境中生存的一種適應機制。鹽抑制的根系生長與生長素積累減少有關,這是一個獨立於生長素生物合成的過程。
  • 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發現葉片是脫落酸合成的主要器官—新聞—科學網
    研究證實了脫落酸(abscisic acid, ABA)在植物水分虧缺響應中的作用,並指出葉片是ABA合成的主要器官,推翻了過去一直認為根是合成ABA的主要器官的觀點。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實驗植物學雜誌》上。 ABA能夠調節植物對不同環境信號以及內源性信號的反應,影響植物的生理適應及生長發育過程,如水分脅迫、種子發育、休眠及其性別決定等。因此,ABA是植物學研究的熱點之一。
  • 河南農大丨高溫乾旱脅迫致ABA和ROS積累影響水稻萌發
    中文摘要種子萌發是植物生命周期中最重要的生物過程之一,溫度和水是影響種子萌發的兩個最關鍵的環境因素。在本研究中,我們研究了植物激素脫落酸(ABA)和活性氧(ROS)在高溫(HT)和乾旱誘導的水稻種子萌發抑制中的作用。
  • 西北工業大學科研人員發現在鹽脅迫下種子萌發的秘密
    西北工業大學舒凱課題組揭示鹽脅迫下種子萌發的調控新機制責編 | 逸雲種子萌發意味著植物從休眠狀態重回活躍的生理狀態,種子適時而整齊地萌發是作物高產穩產的前提。作為全球性的重要非生物脅迫,鹽脅迫負調控植物從種子萌發到開花結實的幾乎所有生理過程。
  •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所揭示小麥種子萌發期應對逆境脅迫的響應機制
    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受到環境脅迫或自然災害的影響。小麥是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但是其在生長過程中常受到乾旱、高鹽和洪澇等逆境的影響;其中,小麥種子的萌發易被各種脅迫延緩乃至打斷,進而影響幼苗生長和最終的產量及品質。對於小麥響應逆境脅迫的相關研究大多集中在幼苗和後期生長階段,對於小麥種子在萌發期應對逆境脅迫的響應機制卻鮮有報導。
  • 文獻閱讀分享(複試專業英語向)|植物非生物脅迫信號轉導及應答8(Cell-Wall Stress)
    鹽害、乾旱脅迫以及其他滲透脅迫處理會導致細胞壁ROS的積累以及其他變化。Accumulation of ROS can cause crosslinking of phenolics and cell-wall glycoproteins such as extensins, resulting in cell-wall stiffening.
  • 封面論文(英文)|浙江大學蔣立希等:外源5-氨基乙醯丙酸對油菜幼苗硫代葡萄糖苷生物合成的影響
    5-氨基乙醯丙酸(5-aminolevulinic acid, ALA)是一種可以影響植物碳固定和營養物質同化等生理生化過程的植物生長調節劑。本文研究了ALA對幼苗期甘藍型油菜硫代謝和硫代葡萄糖苷生物合成的影響。用含有0、0.5、1.0、5.0、10.0 mg/L ALA的霍格蘭培養液處理油菜幼苗28 d後,分析ALA對其硫醇和硫代葡萄糖苷含量以及相關基因轉錄組的影響。
  • 植物如何在紫外光線的脅迫下協調生長
    但植物如何適應UV-B水平的變化,協調生長和UV-B脅迫反應,目前還不清楚。然而,BR信號是否參與UV-B脅迫反應尚不清楚。該研究發現,油菜素甾體(BR)信號通過控制黃酮醇的合成抑制擬南芥和多種作物的UV-B脅迫反應。BES1介導植物生長和UV-B防禦反應之間的平衡。BES1抑制黃酮醇生物合成關鍵轉錄因子MYB11、MYB12和MYB111表達。
  • 低鹽脅迫下大菱鮃肝臟脂質代謝紊亂的轉錄組分析
    因此,低鹽度環境逐漸成為影響大菱鮃養殖生產的重要脅迫因素。長期以來,鹽度一直被認為是在許多方面影響水生生物分子和生理狀態的基本因素,特別是滲透調節、能量代謝和免疫功能(Cuesta等人,2005年;McFarland等人,2013年;Lee等人,2020年)。
  • 文獻閱讀分享(複試專業英語向)|植物非生物脅迫信號轉導及應答5(ER Stress)
    生物和非生物脅迫都會引起蛋白質錯誤摺疊或未摺疊蛋白質的積累,這能被內質網膜上由特定的感受蛋白所感知並產生內質網脅迫。protein folding capacity   蛋白摺疊能力degradation  降解protein translation   蛋白翻譯suppression   抑制synthesized proteins  合成蛋白loaded   向...裝載,加載到(loading...)
  • 科學家揭示了植物平衡生長和抗紫外脅迫的新機制
    劉宏濤研究組的研究發現油菜素甾醇(BR)信號通過控制植物「防曬霜」--黃酮醇的合成抑制擬南芥和多種作物的UV-B脅迫反應。BES1介導植物生長和UV-B防禦反應之間的平衡。BR激活的BES1抑制黃酮醇生物合成關鍵轉錄因子MYB11、MYB12和MYB111表達,從而減少黃酮醇的積累。引起脅迫的UV-B會抑制BES1的表達,從而促進黃酮醇的積累。
  • 此外來自根系統的信使也可能影響氣孔對水分脅迫的反應
    ABA淨合成的速度增加。貯藏的ABA從葉肉細胞葉綠體重新分配到質外體引起氣孔的關閉,在氣孔關閉後ABA的合成增加以及促進或者延長貯存ABA的最初關閉效應。ABA重新分配的過程取決於葉片內的pH梯度、ABA分子的弱酸性性質以及細胞膜的滲透性質。
  • 科學家揭示植物平衡生長和抗紫外脅迫的新機制
    全波段UV-B會引起脅迫,對植物造成損傷。引起脅迫反應的UV-B會破壞DNA,引發活性氧積累,並損害光合作用。植物通過積累「防曬」類黃酮,包括黃酮醇、花青素等,已經進化出有效的機制來防止或限制UV-B誘導的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