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生物脅迫誘導植物葉綠體降解

2020-11-29 科學網

 

非生物脅迫是包括乾旱、高鹽和極端溫度等在內的影響植物正常生長和發育的環境逆境,是影響農作物產量的主要因素。非生物脅迫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影響葉綠體的穩定性並誘導葉綠體的降解(葉片由綠變黃的一個過程),從而引起植株的早衰,並最終影響農作物的產量。目前對脅迫條件下葉綠體降解的具體過程和調控機制還不清楚。

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汪松虎課題組與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Dr.Blumwald實驗室合作,在擬南芥中克隆和鑑定了一個未知功能的新基因,命名為CV (chloroplast vesiculation)。非生物脅迫可以誘導激活CV基因的表達。表達後CV蛋白進入葉綠體,與光合系統II的亞基發生直接的相互作用,影響光合系統II的穩定性,從而誘導葉綠體的解體,形成囊泡化。這些CV蛋白誘導形成的囊泡(CCVs),包裹著葉綠體的基質蛋白和內囊體蛋白等離開葉綠體,最後與細胞質中的液泡融合完成葉綠體蛋白的最終降解。利用化學誘導表達系統過量表達CV基因可以導致植物葉片的早衰和葉綠體的降解。而在擬南芥中利用artificial miRNA技術沉默CV基因的表達可以抑制非生物脅迫誘導的葉片衰老和葉綠體的降解,同時提高植株的抗逆性。CV基因是一種植物細胞特有的且高度保守的基因。CV蛋白具有三個功能結構域:N端含有一個葉綠體轉運肽,中間含有一個跨膜結構域,C端具有一個序列高度保守的結構域。C端保守結構域對蛋白質的相互作用和誘導葉綠體降解的功能必不可少。該研究不僅克隆和鑑定了一個植物特有的新基因,而且揭示了一個參與葉綠體降解的新途徑。同時該研究也表明葉綠體的穩定性在植物抗逆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並為提高農作物在逆境條件的產量提供了新的思路。

該研究結果Stress-Induced Chloroplast Degradation in Arabidopsis Is Regulated via a Process Independent of Autophagy and Senescence-Associated Vacuoles 發表於期刊Plant Cell上。(來源: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氯化血紅素---緩解植物非生物脅迫的利器
    血紅素Heme在生物體內可被血紅素加氧酶(heme oxygenase , HO)催化降解。HO是催化降解血紅素的起始酶和限速酶,存在3種不同的亞型(HO-1、HO-2、和HO-3)。HO-1特異性降解血紅素,代謝產物為一氧化碳(CO)、膽綠素(BV)和亞鐵離子(Fe2+),而BV則很快會被膽綠素還原酶還原成膽紅素(BR)。
  • Cell重磅:朱健康院士綜述植物非生物脅迫信號轉導
    作為固定的生物,植物必須適應土壤鹽鹼害、乾旱以及極端溫度等非生物脅迫。植物主要脅迫信號途徑與酵母SNF1激酶和哺乳動物AMPK激酶有關,顯示這些途徑可能由能量感知途徑進化而來。脅迫信號通過調控離子和水的運輸,代謝和轉錄重組過程中的關鍵蛋白以維持脅迫條件下離子和水的動態平衡,保持細胞的穩定。
  • 吃一塹長一智,植物受熱脅迫後能記住並更好應對脅迫
    因此,為完成整個生命過程,植物需要在脅迫停止後的恢復能力和脅迫記憶維持動態平衡。高溫就是這樣一種反覆出現的環境脅迫。極端的高溫對植物是有害的。高溫脅迫導致蛋白質變性聚集,質膜完整性喪失,活性氧積累,從而擾亂細胞代謝和體內平衡。短時間的高溫可以誘導植物發生多種脅迫反應,從而增強植物在脅迫期間維持細胞內穩態的能力。此外,植物還可以維持對高溫脅迫的「記憶」,從而為將來更好的應對高溫脅迫做好了準備。
  • 成都生物所脫落酸誘導植物抗病研究獲得進展
    研究報導表明,ABA重要的功能之一是參與調節植物非生物逆境脅迫適應生理過程,被稱為植物「脅迫激素」。然而,有關ABA在抗病方面所起的作用仍存在爭議。  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員譚紅團隊田間試驗發現,使用低濃度外源S-ABA (以下簡稱ABA,2~4 mg/L)處理作物後,可提高多種作物的廣譜抗病特性。
  • 植物激素代謝組學|山東大學上海師範大學植物激素介導鹽脅迫綜述
    2.生長素介導的根系生長可塑性對鹽脅迫的響應生長素在鹽脅迫誘導的根系可塑性發育中起著關鍵作用。生長素受體突變體tir1/afb2/afb3對NaCl處理更為敏感,表明根系生長減緩可能是植物在鹽環境中生存的一種適應機制。鹽抑制的根系生長與生長素積累減少有關,這是一個獨立於生長素生物合成的過程。
  • 雲南大學科研團隊解析褪黑素調控植物生物逆境脅迫的機制
    目前的研究表明,褪黑素在植物中不僅可作為一種信號分子調控生長發育,還能抵禦各種生物和非生物脅迫,增強植物抗逆性。褪黑素具有極強的清除氧/氮自由基(ROS/RNS)的功能,並通過激發自由基清除的抗氧化酶系統間接清除ROS/RNS,進而增強植物非生物脅迫抗性。但褪黑素抵禦生物脅迫的機制尚不清晰。
  • 脫落酸誘導植物抗病研究獲得進展
    研究報導表明,ABA重要的功能之一是參與調節植物非生物逆境脅迫適應生理過程,被稱為植物「脅迫激素」。然而,有關ABA在抗病方面所起的作用仍存在爭議。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員譚紅團隊田間試驗發現,使用低濃度外源S-ABA (以下簡稱ABA,2~4 mg/L)處理作物後,可提高多種作物的廣譜抗病特性。
  • 研究發現植物26S蛋白酶體組裝參與鹽脅迫應答新機制
    26S蛋白酶體系統通過有效降解許多關鍵蛋白因子而調控植物的生長發育和對環境脅迫的響應。26蛋白酶體系統由20S蛋白酶體和19S蛋白酶體兩個亞複合物組成。20S蛋白酶體由多個α亞基和β亞基按照α1-7/β1-7/β1-7/α1-7方式組裝成一個中空的圓柱體結構。其亞基的突變與人類許多疾病的產生密切相關,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經系統性疾病及癌症等。
  • 遺傳發育所等發現植物26S蛋白酶體組裝參與鹽脅迫應答新機制
    另外,氧化脅迫也可以誘導產生脅迫型蛋白酶體。這些特定形式的蛋白酶體介導特定蛋白質在特定細胞環境下降解。然而,目前在植物中還沒有關於依賴於細胞特定類型或環境的特異性蛋白酶體的報導。綜上所述,該研究揭示了PBE1通過調控蛋白酶體的組裝和活性,形成脅迫特異性蛋白酶體,參與植物非生物脅迫信號的響應,調控植物幼苗由異養生長向自養生長的轉換過程。
  • 雲南大學趙大克博士等發表褪黑素調控植物生物逆境脅迫機制進展
    目前的研究表明,褪黑素在植物中不僅可作為一種信號分子調控生長發育,還能抵禦各種生物和非生物脅迫,增強植物抗逆性。褪黑素具有極強的清除氧/氮自由基(ROS/RNS)的功能,並通過激發自由基清除的抗氧化酶系統間接清除ROS/RNS,進而增強植物非生物脅迫抗性。但褪黑素抵禦生物脅迫的機制尚不清晰。
  • 文獻閱讀分享(複試專業英語向)|植物非生物脅迫信號轉導及應答5(ER Stress)
    生物和非生物脅迫都會引起蛋白質錯誤摺疊或未摺疊蛋白質的積累,這能被內質網膜上由特定的感受蛋白所感知並產生內質網脅迫。via   通過PKR-like  類PKR(蛋白激酶R)的    蛋白激酶R是一種先天免疫因子通過蛋白激酶R樣內質網激酶elF2a,對內質網脅迫的感知會導致一些編碼分子伴侶以及與增強蛋白摺疊能力、調控內質網相關降解(ERAD)或抑制蛋白質翻譯相關基因的表達,從而降低加載到內質網上的新合成蛋白質的總量。
  • Molecular Cell | 英國愛丁堡大學的研究者揭示逆境脅迫誘導翻譯抑制的機制
    文章研究揭示了逆境脅迫誘導翻譯抑制的機制:(1)定量蛋白質組學方法揭示了整體逆境脅迫誘導的RNA結合變化; (2) 翻譯關閉是由關鍵啟始因子導致的mRNA結合快速喪失驅動的; (3) 熱激誘導Xrn1促進普遍mRNA的降解。
  • 朱健康院士2020年度發表6篇綜述文章,涉及植物非生物脅迫的響應、基因編輯技術、表觀遺傳調控及植物激素ABA的研究進展等
    2020年度,來自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的朱健康院士以通訊作者或共同通訊作者,共發表了 6 篇綜述文章,涉及植物非生物脅迫的響應、植物基因編輯技術、表觀遺傳調控、植物激素ABA的研究進展等內容。
  • 文獻閱讀分享(複試專業英語向)|植物非生物脅迫信號轉導及應答7(線粒體和過氧化物酶體的脅迫應答)
    Mitochondrion and Peroxisome Stress線粒體和過氧化物酶體的脅迫應答Like chloroplasts與葉綠體類似,線粒體和過氧化物酶體也可以產生一些對脅迫應答很重要的逆向信號。Mitochondria and peroxisomes produce ROS and many metabolites, some of which may serve as retrograde signals.
  • 文獻閱讀分享(複試專業英語向)|植物非生物脅迫信號轉導及應答4(Sensing of Organellar Stress)
    Stress-induced  脅迫誘導的,由脅迫引起的referred to as   被稱為脅迫導致的內質網(ER)蛋白質摺疊的變化,被稱為內質網脅迫,目前已被廣泛認為是一種重要的細胞對脅迫條件的應答方式。
  • 植物內質網相關蛋白質降解機制
    植物在整個生活史中面臨多種非生物和生物脅迫,一直以來科學家對於植物如何響應環境脅迫並協調生長發育和脅迫響應之間的關係進行著系統而深入的研究。蛋白質泛素化修飾是一種重要的蛋白質翻譯後修飾,主要通過影響蛋白穩定性、活性、亞細胞定位及蛋白之間的相互作用等在植物生長發育和適應各種環境的過程中發揮重要功能。
  • 中科院植物逆境中心趙楊/朱健康合作發現植物滲透脅迫應答新機制
    Current Biology | 中科院植物逆境中心趙楊/朱健康合作發現植物滲透脅迫應答新機制責編 | 王一乾旱、鹽脅迫以及低溫等非生物逆境導致的滲透脅迫造成作物生產的巨大損失植物因其固著生長的特性而難以躲避所受到的滲透脅迫,被迫進化出感知和適應逆境的機制,主要包括信號接收與傳導、植物激素脫落酸(ABA)相關調控和後期應答等過程。目前ABA途徑的信號傳導與滲透脅迫後期應答機制已基本解析,然而,對於植物如何感受外界的滲透脅迫信號,以及如何傳遞信號到細胞內並引起早期應答的分子機制仍不清楚。
  • 【文獻解讀】水稻葉綠體蛋白質組和細胞代謝組學特徵的脫水反應改變揭示了關鍵的應激適應反應
    3、透射電鏡收穫非脅迫對照和9d脫水幼苗的地上部分並快速轉移到固定溶液中(0.2M二甲胂酸鹽緩衝液,pH7.1,含2%戊二醛)在25℃下過夜。樣品被嵌在樹脂塊中,用Leica EM UC6超微電腦進行切片。將切片安裝在銅塗覆的網格上,並使用低溫透射電子顯微鏡JEM-2100F觀察。
  • 科研人員發表植物內質網相關蛋白質降解機制綜述文章
    植物在整個生活史中面臨多種非生物和生物脅迫,一直以來科學家對於植物如何響應環境脅迫並協調生長發育和脅迫響應之間的關係進行著系統而深入的研究。蛋白質泛素化修飾是一種重要的蛋白質翻譯後修飾,主要通過影響蛋白穩定性、活性、亞細胞定位及蛋白之間的相互作用等在植物生長發育和適應各種環境的過程中發揮重要功能。
  • 模塊式植物表型分析技術方案(七) ——擬南芥UV脅迫的響應機制
    ​植物面對各種生物和非生物脅迫時,會調整它們的響應機制來優化發育和適應程序。UV輻射作為一種環境因子,會影響植物的光合過程並觸發細胞死亡。華沙生命科學大學的AnnaRusaczonek評估了紅/遠紅光感受器光敏色素A和光敏色素B在擬南芥UV脅迫響應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