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員發表植物內質網相關蛋白質降解機制綜述文章

2020-11-29 騰訊網

植物在整個生活史中面臨多種非生物和生物脅迫,一直以來科學家對於植物如何響應環境脅迫並協調生長發育和脅迫響應之間的關係進行著系統而深入的研究。蛋白質泛素化修飾是一種重要的蛋白質翻譯後修飾,主要通過影響蛋白穩定性、活性、亞細胞定位及蛋白之間的相互作用等在植物生長發育和適應各種環境的過程中發揮重要功能。

內質網相關蛋白質降解(ERAD)系統通過內質網膜上的泛素耦聯酶(E2)和泛素連接酶(E3)組分將非正確摺疊或修飾的蛋白質進行泛素化修飾,並將這些被泛素化修飾的蛋白轉運至細胞質中由26S蛋白酶體識別和降解。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謝旗研究組長期致力研究植物泛素化修飾過程及其在植物與環境互作中的調控機制研究,近十年來在植物ERAD領域發表多項開創性工作。鑑定了ERAD關鍵組分HRD3A(Liu et al.,Cell Research, 2011)及E2蛋白UBC32(Cui et al.,The Plant Cell, 2012),並解析了在正常生長條件下和脅迫條件下為了協調生長發育和脅迫響應過程ERAD機制內部進行的精細調控(Chen et al.,Nature Plants, 2016, Chen et al.,Melocular Plant, 2017)。近日,謝旗應邀在New Phytologist雜誌撰寫題為Insights into Endoplasmic Reticulum-Associated Degradation in Plants的(Tansley Insight) 觀點性文章。文章重點總結了ERAD在植物適應環境過程(主要是非生物脅迫和生物脅迫過程)中的作用(圖),並詳細闡述了植物ERAD領域亟待解決的問題和未來研究方向。

相關綜述和觀點於1月17日正式發表 (DOI:10.1111/nph.16369),謝旗研究組博士後陳倩為該論文第一作者,研究員謝旗和助理研究員於菲菲為通訊作者。該項工作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和自然科學基金委項目資助。

圖: 內質網相關蛋白質降解(ERAD)在植物響應非生物和生物脅迫過程中發揮重要功能

來源: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相關焦點

  • 植物內質網相關蛋白質降解機制
    植物在整個生活史中面臨多種非生物和生物脅迫,一直以來科學家對於植物如何響應環境脅迫並協調生長發育和脅迫響應之間的關係進行著系統而深入的研究。蛋白質泛素化修飾是一種重要的蛋白質翻譯後修飾,主要通過影響蛋白穩定性、活性、亞細胞定位及蛋白之間的相互作用等在植物生長發育和適應各種環境的過程中發揮重要功能。
  • 研究人員發表植物記憶冬天的春化開花機制綜述文章
    冬性及二年生植物開花必須經歷漫長而寒冷的冬天,這一現象被稱為「春化作用」。春化作用是影響植物物候期和地理分布的重要因素,在作物育種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解析植物感知記憶冬季時長機制有助於作物的分子設計育種。
  • 科學網—揭示植物內質網氧化還原酶作用機制
    中科院遺傳發育所等揭示植物內質網氧化還原酶作用機制   本報訊(記者高長安 通訊員譚莉梅)中科院遺傳發育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呂東平研究組與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王志珍研究團隊通過合作研究,在植物蛋白質氧化摺疊研究中取得進展。
  • 乾貨|內質網標誌蛋白質.
    CANX基因編碼的蛋白質即咱們常見的鈣結合蛋白,屬於分子伴侶鈣合蛋白家族成員之一。 此蛋白是與鈣結合的內質網相關蛋白,可與新合成的N-連接糖蛋白瞬時相互作用,促進蛋白摺疊和組裝。 此蛋白能將錯誤摺疊的蛋白質亞基保留在內質網中進行降解,同時還在蛋白質摺疊的質控中起核心作用。
  • 線粒體蛋白易位相關的降解
    蛋白質導入的缺陷導致線粒體前體蛋白的積累,其誘導一系列細胞應激反應。然而,在非脅迫條件下從TOM通道中清除被捕獲的前體蛋白的組成型質量控制機制仍然未知。5月22日,在《Nature》上發表的《Mitochondrial proteintranslocation-associated degradation》文章指出,在釀酒酵母中Ubx2在內質網相關降解中起作用,對於這種質量控制過程至關重要。Ubx2池與TOM複合物結合以募集AAAATP酶Cdc48以從TOM通道中去除被捕獲的前體蛋白。
  • 中國科學家《Cell Reports》發表封面文章,揭示內質網定位蛋白DF...
    4月9日,Cell Reports雜誌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了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張宏組和李棟組合作的研究論文「The ER-Localized Protein DFCP1 Modulates ER-Lipid Droplet Contact Formation」。
  • 綜述: 腫瘤及其微環境中的內質網應激信號|ER|內質網|腫瘤|-健康界
    Cubillos-Ruiz課題組在Nat Rev Cancer(IF: 53.03)雜誌上發表題為「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signals in the tumour and its microenvironment」的綜述[1]。
  • JIPB文章被F1000推薦
    鑑於該文章的創新性和高質量,Brandizzi 教授給予文章「非常好」的二顆星評級。F1000Prime是由全球近6000名生物學和醫學領域的頂尖科學家以及另外5000名優秀科研人員對世界上最重要的科研論文提供推薦的在線平臺。
  • 中科院植物所發表植物春化開花機制綜述文章—新聞—科學網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員、中科院院士種康率領的團隊受邀在日前在線出版的國際學術期刊《自然·植物》上發表了綜述文章「記憶冬天的春化機制」,囊括了最新的春化作用調控和感知機制
  • 西安交大科研人員在Advanced Science發表綜述文章
    近年來,金屬有機框架(MOF)材料由於擁有高的比表面積和孔體積、可調節的孔大小、表面容易功能化、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可降解等優勢,因而在生物醫學(尤其是藥物遞送)領域有潛在的應用價值,同時越來越多的基於MOF材料的刺激響應藥物遞送系統被發展起來。
  • 綜述: 腫瘤及其微環境中的內質網應激信號
    Cubillos-Ruiz課題組在Nat Rev Cancer(IF: 53.03)雜誌上發表題為「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signals in the tumour and its microenvironment」的綜述[1]。
  • 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姜裡文等多位專家聯合撰寫「植物內膜系統細胞器生物發生及功能的分子機制研究」長篇綜述
    植物細胞內膜運輸系統. A: 在經典分泌途徑中, 蛋白質經內質網和高爾基體被分泌到細胞膜或細胞外; B: EXPO分泌體介導的非經典分泌途徑; C: 多囊泡體介導的蛋白靶向液泡運輸途徑; D: 自噬體介導的蛋白靶向液泡從而完成降解和循環利用的途徑.
  • 遺傳發育所謝旗研究組發表「泛素化修飾調控植物低磷脅迫響應」的...
    泛素化修飾是一種重要的蛋白質翻譯後修飾,通過精確調控蛋白質的穩定性、亞細胞定位、活性和與其它蛋白的相互作用在多種生命活動中發揮重要功能。近幾年的研究發現,泛素化修飾在植物低磷脅迫響應中發揮著核心調控作用。
  • ...調控創新團隊在食品領域國際頂尖期刊發表綜述文章「蛋白質翻譯...
    肉品加工與品質調控創新團隊近十年來聚焦宰後早期能量代謝與蛋白質翻譯後修飾關聯調控肉品質的分子機制,取得系列重大突破,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徑。本團隊研究發現蛋白質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影響肉品質,揭示了宰後早期能量代謝與蛋白質翻譯後修飾關聯調控僵直和成熟進程而調控肉品質的新機制,在Food Chemistry、Meat Science等本領域頂級期刊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
  • 科研前沿 | 生物學中的液-液相分離:機制、功能和疾病長篇綜述
    生物大分子(蛋白質和RNA)的液-液相分離(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 LLPS)是近幾年來國際生命科學領域的一個新興熱點。異常的相分離和過渡與多種人類疾病如神經退行性疾病和癌症有因果關係。這篇綜述總結了最近LLPS在各種生物學途徑和疾病中的作用方面的主要進展。
  • 植物細胞蛋白質囊泡運輸研究技術與方法
    植物細胞與其他真核細胞一樣,含有多種膜包圍的細胞器,並在細胞生命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在後基因組時代,編碼蛋白的亞細胞定位和轉運機制研究是了解其生物學功能的基礎。
  • 研究發現關鍵內質網伴侶蛋白協同自噬途徑負反饋調節細胞應激反應...
    這一調控機制的發現為分子伴侶蛋白維持細胞內穩態的作用和機制提供了新認識。  內質網作為蛋白質加工的重要場所,其穩態對於維持蛋白質代謝平衡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內質網內未摺疊或錯誤摺疊的蛋白質的過度滯留會引起內質網應激。持續高水平的內質網應激與多種代謝性疾病的發生和進展密切相關,如肥胖、胰島素抵抗、2型糖尿病、脂質代謝異常等。
  • 復旦大學魯伯壎團隊綜述:降解技術的新概念 | 對話科學家
    「不可成藥」靶點藥物研發新技術撰寫綜述文章《降解技術的新概念》(Emerging New Concepts of Degrader Technologies),發表於Cell Press細胞出版社期刊綜述期刊 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IF=13.5)。
  • 研究人員發表農業與植物生物技術中CRISPR-Cas應用綜述文章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高彩霞研究組致力於植物基因組編輯技術創新及作物分子設計育種應用研究。近日,綜述期刊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在線發表該研究組綜述文章applications of CRISPR–Cas in Agriculture and Plant Biotechnology。
  • Trends in Plant Science | 北京林業大學綜述細胞膜轉運調控植物免疫的機制!
    這些途徑改變了細胞和生理過程,包括膜變形、膜轉運事件、內膜組織和細胞骨架重排。植物已經進化出一種複雜的免疫系統,能夠感知和對抗病原微生物。細胞膜運輸通過向質膜(PM)或其他膜內隔室傳遞防禦相關蛋白在這場戰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膜運輸過程中,PM和內膜系統的脂質成分不斷發生重排,這可能是蛋白質分選和運輸機制的平臺,決定了細胞內囊泡或蛋白質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