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發育所謝旗研究組發表「泛素化修飾調控植物低磷脅迫響應」的...

2021-01-15 中國科學院大學新聞網

  磷是植物生長發育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土壤中低磷脅迫會影響植物的生長並影響作物的產量。我國是世界上磷肥使用量最大的國家,施用磷肥在提高作物產量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環境汙染問題。因此,解析植物對低磷脅迫的響應機制並培育磷高效利用的作物是作物育種上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 

  泛素化修飾是一種重要的蛋白質翻譯後修飾,通過精確調控蛋白質的穩定性、亞細胞定位、活性和與其它蛋白的相互作用在多種生命活動中發揮重要功能。近幾年的研究發現,泛素化修飾在植物低磷脅迫響應中發揮著核心調控作用。近期,中國科學院大學研究生導師,中科院遺傳發育所謝旗研究員應邀總結發表了泛素化修飾調控植物低磷脅迫響應的綜述文章Regulation of ubiquitination is central to phosphate starvation response。該綜述系統總結了泛素化在不同植物低磷響應方式中的調控機制:一,植物通過誘導自噬(Autophagy)途徑緩解根尖的內質網脅迫(ER Stress)從而調控主根生長和側根發育;二,通過泛素化修飾調控根中的磷轉運蛋白PHT1和PHO1的亞細胞定位和蛋白穩定性,在不同磷濃度下精確調控轉運蛋白的濃度和活性;三,通過泛素化修飾轉錄因子或者轉錄因子互作蛋白,精確啟動或者關閉低磷響應基因的表達;其四,植物的代謝變化也受到泛素化或者SUMO化修飾的調控。文章也指出了蛋白質組技術在泛素化和低磷脅迫響應中的應用,並展望了未來需要解決的問題。 

  中國科學院大學博士生導師,中科院遺傳發育所研究員謝旗研究組一直致力研究植物泛素化機理及其在植物與環境互作中的調控機制研究。該綜述是繼TIPS Yu et al., https://doi.org/10.1016/j.molp.2015.09.015, TIPS Yu and Xie., https://doi.org/10.1016/j.tplants.2017.08.009後應邀撰寫的第三篇關於泛素化修飾調控環境信號的TIPS綜述。相關綜述和觀點於2019年6月5日在線發表在Trends in Plant Science雜誌 (DOI:10.1016/j.tplants.2019.05.002)。中國科學院大學博士研究生潘文波(培養單位:中科院遺傳發育所)為該論文第一作者,謝旗研究員和吳耀榮副研究員為通訊作者。本項工作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和自然科學基金委項目資助。

圖:泛素化修飾調控植物低磷脅迫響應

泛素化修飾在不同磷濃度下通過調控低磷響應基因的表達(左)和磷轉運蛋白的穩定性及活性
(右)調節植物對低磷脅迫的適應。

 

相關焦點

  • 中科院遺傳發育所謝旗研究組揭示ABA信號調控新機制
    Plant | 中科院遺傳發育所謝旗研究組揭示ABA信號調控新機制來源 | 遺傳發育所編輯 | 王一,BioArt植物脫落酸(Abscisic acid, ABA)作為主要的植物激素之一,參與植物的生長發育和各種生物和非生物脅迫應對過程。
  • 遺傳發育所研究組在蛋白質翻譯後修飾調控植物脅迫反應研究中取得...
    甲基化修飾與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依賴的亞硝基化修飾是高度保守的蛋白質翻譯後修飾,這兩類修飾參與調控眾多生物學過程,包括調控非生物脅迫反應。但二者調控非生物脅迫的分子機制不甚清楚。
  • 科研人員發表植物內質網相關蛋白質降解機制綜述文章
    植物在整個生活史中面臨多種非生物和生物脅迫,一直以來科學家對於植物如何響應環境脅迫並協調生長發育和脅迫響應之間的關係進行著系統而深入的研究。蛋白質泛素化修飾是一種重要的蛋白質翻譯後修飾,主要通過影響蛋白穩定性、活性、亞細胞定位及蛋白之間的相互作用等在植物生長發育和適應各種環境的過程中發揮重要功能。
  • 遺傳發育所等發現植物26S蛋白酶體組裝參與鹽脅迫應答新機制
    遺傳發育所等發現植物26S蛋白酶體組裝參與鹽脅迫應答新機制 2018-11-07 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字體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謝旗研究組通過系統地比較鹽脅迫和未經脅迫處理的擬南芥幼苗純化的20S蛋白酶體的亞基,發現鹽脅迫增加了20S蛋白酶體中β5亞基
  • 植物平衡生長發育與逆境應答的分子機制研究獲進展
    由於固著生長的特性,植物不能像動物一樣有效躲避外界的不利因素。因此,其生長發育會受到各種逆境脅迫的影響。而對這些逆境脅迫及時、有效地響應,是植物存活的前提。植物激素脫落酸(Abscisic acid, ABA)被稱為「逆境激素」,參與植物的乾旱、冷和鹽等逆境脅迫的應答過程。
  • 植物內質網相關蛋白質降解機制
    植物在整個生活史中面臨多種非生物和生物脅迫,一直以來科學家對於植物如何響應環境脅迫並協調生長發育和脅迫響應之間的關係進行著系統而深入的研究。蛋白質泛素化修飾是一種重要的蛋白質翻譯後修飾,主要通過影響蛋白穩定性、活性、亞細胞定位及蛋白之間的相互作用等在植物生長發育和適應各種環境的過程中發揮重要功能。
  • 遺傳發育所發現泛素蛋白酶體系統調控免疫受體的穩定性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沈前華研究組與謝旗研究組合作,鑑定大麥中的一個新的E3泛素連接酶與大麥多個MLA受體互作,並泛素化免疫受體蛋白,通過UPS系統介導對MLA因此,植物免疫受體的積累和穩定性受到多種機制的調控,其複雜性由此可見一斑。
  • :水稻泛素連接酶調控乾旱脅迫信號轉導研究獲進展
    乾旱脅迫嚴重影響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在當前人口日益增長和糧食缺乏的情況下,對其調控機制進行研究顯得極為迫切和重要。泛素介導的蛋白酶體途徑是植物體內蛋白質修飾最重要的調控機制之一,其功能涉及植物細胞周期和光周期調控、激素信號轉導、新陳代謝調控和DNA修復等多個過程。
  • Molecular Cell:蛋白質翻譯後修飾調控植物脅迫反應
    甲基化修飾與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依賴的亞硝基化修飾是高度保守的蛋白質翻譯後修飾,這兩類修飾參與調控眾多生物學過程,包括調控非生物脅迫反應。但二者調控非生物脅迫的分子機制不甚清楚。
  • 植物所揭示植物中O-GlcNAc糖基化介導表觀遺傳修飾調控發育新機制
    在植物中,這種動態的蛋白糖基化與磷酸化修飾調節植物春化作用介導的開花過程,而O-GlcNAc信號與組蛋白表觀遺傳調控的關係尚不清楚。  該研究揭示了植物體內一種新的蛋白O-GlcNAc糖基化介導表觀遺傳修飾調控開花的機制,並且建立了組蛋白甲基轉移酶的O-GlcNAc修飾參與植物發育過程的新功能。
  • 植物所揭示O-糖基化修飾調控生物鐘周期的分子機制
    生物鐘是植物細胞中感知並預測光照和溫度等環境因子晝夜周期性變化的精細時間機制,它通過協調代謝與能量狀態以適應環境因子的晝夜動態變化,從而為植物的生長發育提供適應性優勢。生物鐘周期紊亂會嚴重影響植物多種生理和發育關鍵過程,如開花時間和脅迫應答等。生物鐘核心因子的翻譯後修飾如磷酸化和泛素化等,可以精確調控生物鐘周期。
  • 生命科學學院鄭曉峰研究組揭示組蛋白泛素化和類泛素化修飾調控的...
    真核細胞的組蛋白存在著各種翻譯後修飾,包括甲基化、乙醯化、磷酸化和泛素化等,這些修飾使得DNA的複製和轉錄得到多層次的調控。組蛋白H2A是最早鑑定的泛素化修飾底物,組蛋白H2A泛素化修飾參與了基因轉錄調控和DNA損傷修復等多個生理反應過程,它受到非常嚴格而精細的調控,但有關H2A泛素化修飾調控的分子機制還有許多問題尚待解決。
  • ABA等植物激素調控與蛋白翻譯後修飾研究
    激素合成之後由於生理調控的需要自動運輸到作用部位,微量激素就能引起明顯的生理效應。大多數植物激素在調控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作用比較複雜,同一個特定的發育過程需要多種不同激素的協同作用,而同一種激素也可以調控多個發育過程植物激素髮揮特定生理功能的機制是非常複雜的。
  • 研究發現植物26S蛋白酶體組裝參與鹽脅迫應答新機制
    26S蛋白酶體系統通過有效降解許多關鍵蛋白因子而調控植物的生長發育和對環境脅迫的響應。26蛋白酶體系統由20S蛋白酶體和19S蛋白酶體兩個亞複合物組成。20S蛋白酶體由多個α亞基和β亞基按照α1-7/β1-7/β1-7/α1-7方式組裝成一個中空的圓柱體結構。其亞基的突變與人類許多疾病的產生密切相關,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經系統性疾病及癌症等。
  • 朱健康院士2020年度發表6篇綜述文章,涉及植物非生物脅迫的響應、基因編輯技術、表觀遺傳調控及植物激素ABA的研究進展等
    2020年度,來自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的朱健康院士以通訊作者或共同通訊作者,共發表了 6 篇綜述文章,涉及植物非生物脅迫的響應、植物基因編輯技術、表觀遺傳調控、植物激素ABA的研究進展等內容。
  • NAR & JCS:鄭曉峰等揭示組蛋白泛素化和類泛素化修飾調控的新機制
    真核細胞的組蛋白存在著各種翻譯後修飾,包括甲基化、乙醯化、磷酸化和泛素化等,這些修飾使得DNA的複製和轉錄得到多層次的調控。組蛋白H2A是最早鑑定的泛素化修飾底物,組蛋白H2A泛素化修飾參與了基因轉錄調控和DNA損傷修復等多個生理反應過程,它受到非常嚴格而精細的調控,但有關H2A泛素化修飾調控的分子機制還有許多問題尚待解決。
  • 植物所金京波研究組揭示SUMO化修飾調控植物遠紅光信號的新機制
    遠紅光調控植物種子萌發、下胚軸伸長、開花時間和花青素積累等生物學過程。植物通過遠紅光受體phytochrome A(phyA)感知遠紅光信號。FAR-RED ELONGATED HYPOCOTYL 1(FHY1)轉運光激活的phyA到細胞核,起始遠紅光信號。
  • 沈前華研究組發現泛素蛋白酶體系統調控免疫受體的穩定性
    植物細胞內抗病受體蛋白(NLR)介導對病原菌的專化性抗性並通常伴有侵染部位的細胞死亡,調控這類免疫受體的穩定性對植物抗病意義重大。在擬南芥中的研究表明,結構類似的免疫受體蛋白直接受泛素蛋白酶體系統(UPS)調控,而在作物中尤其是麥類作物中沒有NLR受體直接受UPS蛋白降解途徑調控的報導。
  • 研究揭示O-糖基化修飾調控生物鐘周期的分子機制
    生物鐘是植物細胞中感知並預測光照和溫度等環境因子晝夜周期性變化的精細時間機制,它通過協調代謝與能量狀態以適應環境因子的晝夜動態變化,從而為植物的生長發育提供適應性優勢。生物鐘周期紊亂會嚴重影響植物多種生理和發育關鍵過程,如開花時間和脅迫應答等。生物鐘核心因子的翻譯後修飾如磷酸化和泛素化等,可以精確調控生物鐘周期。
  • BR調控側根發育提高植物鹽脅迫耐受研究取得進展
    Lateral Root development under salt stress in Arabidopsis為題的研究論文,在線發表在The Plant Journal上。該研究揭示了油菜素甾醇激素信號調控細胞壁重構參與側根原基的起始來響應鹽脅迫的新機理。油菜素甾醇在植物生長發育中有重要作用,參與調控植物發育的多個方面,包括莖葉和根的生長、維管組織的分化、育性、種子萌發、頂端優勢、光形態建成等。此外,在介導植物對環境脅迫的響應中有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