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前華研究組發現泛素蛋白酶體系統調控免疫受體的穩定性
植物細胞內抗病受體蛋白(NLR)介導對病原菌的專化性抗性並通常伴有侵染部位的細胞死亡,調控這類免疫受體的穩定性對植物抗病意義重大。在擬南芥中的研究表明,結構類似的免疫受體蛋白直接受泛素蛋白酶體系統(UPS)調控,而在作物中尤其是麥類作物中沒有NLR受體直接受UPS蛋白降解途徑調控的報導。
-
中科院遺傳發育所謝旗研究組揭示ABA信號調控新機制
Plant | 中科院遺傳發育所謝旗研究組揭示ABA信號調控新機制來源 | 遺傳發育所編輯 | 王一,BioArt植物Rodriguez實驗室前期的研究工作分別發現,參與內膜運輸途徑的ESCRTs(Endosome Sorting Complex Required for Transports)複合體組分VPS23A和FYVE1/FREE1,通過識別ABA受體PYL4,能夠介導ABA受體進入內膜運輸途徑,從而進入液泡中進行降解,最終影響ABA受體的定位和蛋白穩定性(Belda-Palazon et al., 2016
-
【學會動態】第三屆泛素-蛋白酶體與細胞穩態調控研...
【學會動態】第三屆泛素-蛋白酶體與細胞穩態調控研...-蛋白酶體與細胞穩態調控研討會在南方科技大學召開》點擊上方「藍字」帶你去看小星星7月21日至23日,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和南方科技大學共同在深圳舉辦了「第三屆泛素-蛋白酶體與細胞穩態調控研討會」,旨在探討蛋白質泛素化修飾領域的前沿科學問題和最新進展。
-
泛素-蛋白酶體系統及其重要作用
泛素-蛋白酶體系統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一個多步驟反應過程,有多種不同蛋白質參與。蛋白質先被泛素(多肽)標記,然後被蛋白酶體識別和降解。通過這樣一個需要消耗能量的過程,細胞以高度特異方式對不需要的蛋白進行降解。
-
泛素蛋白酶體相關研究
泛素-蛋白酶體系統(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 UPS)是細胞內蛋白質降解的主要途徑,參與細胞內80%以上蛋白質的降解。泛素對蛋白質來說無異於「死神來了」,一旦被盯上,終將被摧毀。
-
遺傳發育所發現Calpain蛋白酶活化新機制
Calpain是一類在多種生物體內廣泛表達的鈣依賴的蛋白酶,且與多種生理功能和病理過程如局部腦缺血和神經退行性疾病等相關。在正常生理狀態下,細胞內鈣濃度平均水平只有100納摩爾,遠低於體外激活Calpain所需的微摩爾和毫摩爾鈣濃度。在體內正常鈣濃度條件下,Calpain是如何被激活以發揮其正常生理功能的?這是自發現Calpain以來,calpain研究中的重要科學問題。
-
研究發現泛素修飾調控植物類黃酮合成的分子機制
科學家對植物中的類黃酮合成途徑在轉錄水平上的調控研究較為深入,但轉錄後、翻譯及翻譯後的修飾機制相關研究較少。在真核細胞中,目標蛋白的周轉主要由泛素/26S蛋白酶體系統途徑完成,這也是植物蛋白質翻譯後修飾的主要調控機制。已有研究表明,E3泛素連接酶是調節蛋白質泛素化和降解的關鍵因子,種類最多、結構最為複雜,但由於對E3泛素連接酶組分的鑑定仍較為困難,因此對它在類黃酮合成中的作用仍不清楚。
-
Nature:自噬作用與泛素—蛋白酶體系統之間的關係
生物谷報導:對於一個細胞來說,要除去隨著時間推移所積累的不合適的蛋白主要有兩個通道:泛素—蛋白酶體系統和自噬作用,後者指的是通過一個細胞自身的溶酶體細胞器來使該細胞自己的組成部分自我破壞。用泛素—蛋白酶體系統已被瓦解了的一種神經退化疾病的果蠅模型所作的研究表明,自噬作用可以補償這種損失。
-
遺傳發育所研究組聯合揭示蛋白聚集體選擇性自噬調控的新機制
細胞生物學著名期刊The Journal of Cell Biology於2017年4月12日以Article形式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大學研究生導師、中科院遺傳發育所楊崇林及其研究組和中國科學院大學崗位教授、中科院遺傳發育所郭偉翔及其研究組合作的研究論文「The BEACH-containing protein WDR81 coordinates
-
遺傳發育所等發現植物26S蛋白酶體組裝參與鹽脅迫應答新機制
遺傳發育所等發現植物26S蛋白酶體組裝參與鹽脅迫應答新機制 2018-11-07 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字體26蛋白酶體系統由20S蛋白酶體和19S蛋白酶體兩個亞複合物組成。
-
動物所發現線粒體調控細胞中蛋白質穩態的新機制
細胞中的蛋白質穩態主要通過分子伴侶蛋白系統與兩個蛋白水解系統,即泛素-蛋白酶體系統和自噬-溶酶體系統的協調運作來維持。作為細胞的能量和代謝中心,線粒體具有相對獨立的質量控制系統,包括分子水平的氧自由基清除系統、分子伴侶蛋白系統和蛋白酶系統以及細胞器水平的融合/分裂機制和線粒體自噬機制等。
-
泛素化專刊:通路調控、病理過程、藥物研發和實驗手段
《二十四型》的上期課程已經介紹了泛素化的基本概念、泛素-蛋白酶體系統中各組分以及該系統在生理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
上海生科院發現泛素信號調節細胞自噬、感應泛素脅迫新機制
該項研究闡述了泛素信號在自噬受體水平調控細胞自噬的新機制,揭示了細胞內起核心作用的自噬受體蛋白p62作為感應泛素脅迫感應器調控細胞選擇性自噬活性,應對藥物、熱激(heat shock)等生理病理相關脅迫的基本的分子機制。
-
遺傳發育所謝旗研究組發表「泛素化修飾調控植物低磷脅迫響應」的...
泛素化修飾是一種重要的蛋白質翻譯後修飾,通過精確調控蛋白質的穩定性、亞細胞定位、活性和與其它蛋白的相互作用在多種生命活動中發揮重要功能。近幾年的研究發現,泛素化修飾在植物低磷脅迫響應中發揮著核心調控作用。
-
中國科大揭示了E3泛素連接酶識別羧基端精氨酸-降解決定子的分子...
,該降解過程主要通過依賴於泛素的蛋白酶體系統(UPS)。在UPS通路中,泛素活化酶E1、泛素結合酶E2和泛素連接酶E3協同催化泛素級聯反應,泛素修飾底物並促進其降解。E3連接酶複合物與底物相互作用決定了UPS的特異性。研究表明,E3連接酶複合物中的受體蛋白質通過識別蛋白質氨基端或羧基端特定胺基酸序列調控底物泛素化降解通路,底物末端特徵序列分別稱做N-degron和C-degron。
-
研究揭示蛋白酶體在泛素鏈誘導下的變構及底物識別機制
泛素-蛋白酶體系統(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參與調控真核細胞內眾多的生物進程。其功能的異常與癌症、神經退行性疾病、自身免疫病等人類重大疾病密切相關。綜上,該研究揭示了K48-Ub4泛素鏈結合對於蛋白酶體的變構調節作用,發現了泛素鏈與完整蛋白酶體獨特的結合模式,並提出了新的泛素傳遞機制,進而揭示了泛素鏈結合在引發蛋白酶體底物降解過程中的調節機制,並為探索蛋白酶體降解泛素化底物缺陷而引起疾病的診療手段提供理論基礎
-
泛素化及去泛素化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有研究通過酵母雙雜交試驗發現E3泛素化連接酶Triad3A可以與TLR9發生相互作用,並且隨著研究的深入發現Triad3A還可以與TLR3/4/5互作,催化連接K48位泛素化分子,從而促使TLR3/4/5/9發生蛋白酶體降解〔。此外,Triad3A也介導RIP1與TRAF3的蛋白泛素化降解。
-
泛素在免疫反應中的重要作用
免疫反應是在特定的外來多肽(抗原)結合到白血球(淋巴細胞)上的受體後被觸發的。細胞信號通路負責激活淋巴細胞。最近科學家Krappmann和同事提出了證據,證明在淋巴細胞中的一種:T細胞中,泛素會結合到Malt1蛋白上,從而引起抗原反應。
-
植物免疫研究與抗病蟲綠色防控:進展、機遇與挑戰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與清華大學的合作團隊發現, NLR免疫受體RPM1的活性受到其互作蛋白RIN4中的一個脯氨酸殘基的順反構象調控, 而該殘基構象受到肽基脯氨醯異構酶ROC1的調控, 從而揭示了一種新的NLR活性控制模型.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組與法國學者合作發現, 擬南芥NLR蛋白ZAR1特異識別野油菜黃單胞菌效應蛋白AvrAC.
-
研究發現泛素信號調控哺乳動物青春期發育起始表觀遺傳學機制以及...
該研究闡述了哺乳動物下丘腦中泛素連接酶MKRN3通過泛素化修飾表觀遺傳學重要調控因子MBD3,影響MBD3與GNRH1啟動子區及TET2的結合,抑制GNRH1的基因表達水平,進而關閉青春期發育起始開關的表觀遺傳學機制。同時該研究也闡述了MKRN3突變導致家族性中樞性性早熟發病的分子機理(如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