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大學科研團隊解析褪黑素調控植物生物逆境脅迫的機制

2020-09-09 BioArt植物

Trends Plant Sci. | 雲南大學科研團隊解析褪黑素調控植物生物逆境脅迫的機制


責編 | 逸雲


褪黑素(N-乙醯基-5-甲氧基色胺,melatonin)是一種起源於35億年前原核細菌的古老分子,在細菌、真菌、原生生物、藻類、動物和植物等生物體中均普遍存在。目前的研究表明,褪黑素在植物中不僅可作為一種信號分子調控生長發育,還能抵禦各種生物和非生物脅迫,增強植物抗逆性。褪黑素具有極強的清除氧/氮自由基(ROS/RNS)的功能,並通過激發自由基清除的抗氧化酶系統間接清除ROS/RNS,進而增強植物非生物脅迫抗性。但褪黑素抵禦生物脅迫的機制尚不清晰。


近日,雲南大學生態與環境學院科研團隊與美國德克薩斯大學Russel J. Reiter教授合作在Trends in Plant Science發表了題為Phytomelatonin: an emerging regulator of plant biotic stress resistance的綜述文章,系統總結了褪黑素增強植物生物逆境脅迫抗性的功能、分子機制及演化路徑,並提出了褪黑素在今後農業生產中的應用潛力。



該文系統提出了褪黑素在植物抵禦真菌、細菌、病毒入侵及昆蟲啃食過程中的功能,表明褪黑素顯著增強了植物對生物脅迫的耐受能力。在生物逆境脅迫的初期,ROS/RNS提高褪黑素含量,褪黑素亦增加ROS/RNS水平,ROS和RNS也存在一定的相互促進作用。據此,該文提出病原菌感染初期,褪黑素、ROS和RNS相互促進,形成一個閉合的melatonin–ROS–RNS放大反應,從而促進植物對生物逆境的抗性。褪黑素通過激活其受體CAND2/PMTR1-MAPK信號轉導途徑及植物激素信號,直接提高植物在脅迫條件下的抗病反應。而在生物逆境的後期,褪黑素高效的清除體內過量的ROS和RNS,使植物恢復到正常的生長狀態。Melatonin–ROS–RNS反饋調節環、CAND2/PMTR1- MAPK cascades以及多數激素的產生均定位於葉綠體和線粒體上,在病原菌入侵的初期階段將抗病響應最大化,為植物細胞提供即刻就地保護。


在進化歷史上,褪黑素最早在生命誕生的原核生物中產生,褪黑素受體CAND2/PMTR1在原核藍藻中缺失,但在單細胞綠藻中開始演化;而MAPK 核心元件也在單細胞綠藻中首次演化,與褪黑素受體在相同的時間尺度上發生。褪黑素下遊激素信號途徑是在200個百萬年前隨著植物登陸而產生的,因此從原核生物開始至植物登陸,褪黑素抗生物脅迫信號途徑才正式完成武裝配置,實現了抵禦登陸後應對新環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新能力。


ROS、 RNS和 melatonin 交互作用調控生物脅迫防禦與生長平衡


因此,該綜述深入分析了褪黑素在生物脅迫的作用機制,結合其在生長發育及非生物脅迫中的顯著效果,提出了褪黑素在農業生產中優產高產中具有極大的應用潛力。


雲南大學生態與環境學院/雲南省作物病蟲害生物防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趙大克博士和雲南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王后平博士為論文第一作者,德克薩斯大學健康科學中心 Russel J. Reiter教授為通訊作者。雲南大學陳穗雲教授和餘迪求研究員對本論文提出了啟發性建議並指導論文寫作。

原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16/j.tplants.2020.08.009

相關焦點

  • 雲南大學趙大克博士等發表褪黑素調控植物生物逆境脅迫機制進展
    未來網高校頻道9月8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王盡遙)近日,雲南大學生態與環境學院科研團隊與美國德克薩斯大學Russel J. Reiter教授合作,在國際植物學領域頂級學術期刊Trends in Plant Science發表了題為「Phytomelatonin: an emerging regulator of plant biotic stress resistance」的文章。
  • 華中農業大學柑橘團隊甜菜鹼積累轉錄調控的機制研究取得新進展
    該研究團隊以柑橘抗寒資源為材料,建立了一個整合激素參與低溫脅迫應答的信號通路,揭示了低溫脅迫下甜菜鹼積累的分子機制和轉錄調控網絡。  植物在非生物逆境下,通常體內代謝會發生變化,自身適應脅迫能力也隨之改變。近些年來,已有很多報導表明低溫脅迫會引起植物多種次生代謝物的積累。
  • 中科院植物逆境中心趙楊/朱健康合作發現植物滲透脅迫應答新機制
    Current Biology | 中科院植物逆境中心趙楊/朱健康合作發現植物滲透脅迫應答新機制責編 | 王一乾旱、鹽脅迫以及低溫等非生物逆境導致的滲透脅迫造成作物生產的巨大損失植物因其固著生長的特性而難以躲避所受到的滲透脅迫,被迫進化出感知和適應逆境的機制,主要包括信號接收與傳導、植物激素脫落酸(ABA)相關調控和後期應答等過程。目前ABA途徑的信號傳導與滲透脅迫後期應答機制已基本解析,然而,對於植物如何感受外界的滲透脅迫信號,以及如何傳遞信號到細胞內並引起早期應答的分子機制仍不清楚。
  • 植物所揭示NADPH氧化酶響應逆境脅迫的自我調節機制
    NADPH氧化酶是一種與哺乳動物嗜中性粒細胞gp91phox同源的氧化還原酶,主要參與植物的防禦反應,並調節植物的生長發育。當植物受到生物或非生物脅迫時,該酶會大量產生活性氧,使植物及時對逆境脅迫做出反應,以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
  • 【科研新進展】(24)蘋果團隊揭示DNA甲基化一種特殊調控機制
    近日,植物科學TOP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IF=7.443)在線發表了我校園藝學院旱區作物逆境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蘋果逆境生物學團隊的論文 「Single-Base Methylome Analysis Reveals Dynamic Epigenomic Differences Associated with Water
  • 中外科研團隊揭示被子植物受精過程關鍵機制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魏海政 通訊員 王靜)3月19日,《自然》在線發表了山東農業大學與美國麻薩諸塞州立大學阿默斯特分校共同完成的科研成果,兩校科研團隊經過長期努力,成功揭示了被子植物阻止多個花粉管進入胚珠的分子機制
  • Mol Plant | 河南大學王學路團隊揭示鹽脅迫抑制豆科植物-根瘤菌...
    非生物脅迫嚴重抑制了豆科植物的根瘤發育和共生固氮。然而,其中的遺傳和分子機制仍知之甚少。  綜上,該研究揭示了非生物脅迫調控豆科植物根瘤發育和共生固氮的分子機制:當豆科植物處於非生物脅迫 (如高鹽) 下,大量誘導某些GSK3的表達 (如GmSK2-8) ,上調的GSK3磷酸化NSP1,抑制其結合下遊共生響應基因表達
  • SnRK2激酶調控植物生長和脅迫響應的機制
    Nature Plants | SnRK2激酶調控植物生長和脅迫響應的機制撰文 | Qu GP責編 | 逸雲脫落酸(abscisic acid,ABA)是植物響應乾旱、鹽脅迫等逆境產生的一種內源激素。ABA與受體蛋白PYR/PYL結合後,解除磷酸酶PP2C對激酶SnRK2活性的抑制,激活SnRK2,誘導植物脅迫響應,抑制生長。
  • 2020年朱健康團隊連續發表2項研究成果,在植物脅迫取得新進展
    在2019 年,朱健康團隊(通訊作者)發表了20篇高水平研究成果,在基因編輯,表觀遺傳及生物脅迫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由於篇幅有限,iNature盤點其中的17篇文章(點擊閱讀): 【1】2019年9月27日,國際頂級綜合類期刊National Science Review(IF:13.22)在線發表了由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朱健康研究組完成的題為
  • Molecular Cell | 英國愛丁堡大學的研究者揭示逆境脅迫誘導翻譯抑制的機制
    文章研究揭示了逆境脅迫誘導翻譯抑制的機制:(1)定量蛋白質組學方法揭示了整體逆境脅迫誘導的RNA結合變化; (2) 翻譯關閉是由關鍵啟始因子導致的mRNA結合快速喪失驅動的; (3) 熱激誘導Xrn1促進普遍mRNA的降解。
  • 朱健康院士2020年度發表6篇綜述文章,涉及植物非生物脅迫的響應、基因編輯技術、表觀遺傳調控及植物激素ABA的研究進展等
    2020年度,來自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的朱健康院士以通訊作者或共同通訊作者,共發表了 6 篇綜述文章,涉及植物非生物脅迫的響應、植物基因編輯技術、表觀遺傳調控、植物激素ABA的研究進展等內容。
  • 科學網—解析豬松果體褪黑素合成的調控機制
    本報訊 松果體是重要的內分泌器官,其分泌的褪黑素能調控相關時鐘基因的表達進而調節生物節律。
  • Plant Cell | 雲南大學餘迪求團隊闡明植物激素茉莉酸協同脫落酸...
    責編 | 奕梵  種子萌發是開花植物生活史中的一個關鍵階段,受到植物體內多種信號物質和外界環境因子的精細調控。例如,各種不利環境因子可誘導植物合成脫落酸激素(Abscisic acid, ABA)從而抑制種子萌發和萌發後生長發育。然而,植物種子只有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萌發,才有可能發育成正常的植株。
  • 山東農業大學段巧紅團隊揭示被子植物受精過程關鍵機制
    2020年3月19日,《自然》在線發表了山東農業大學與美國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共同完成的科研成果,經過長期努力,兩校科研團隊成功揭示了被子植物阻止多個花粉管進入胚珠的分子機制。FERONIA缺失突變體胚珠不能阻止多個花粉管進入  據了解,FERONIA受體激酶調控包括植物生長發育、響應生物及非生物脅迫、及有性生殖等多種生物學過程。
  • 《自然》主刊發表山農大段巧紅團隊被子植物受精過程關鍵機制科研...
    &nbsp&nbsp&nbsp&nbsp大眾網教育·海報新聞訊(記者 鄭蒙蒙 )記者從山東農業大學獲悉,2020年3月19日,《自然》在線發表了山東農業大學與美國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共同完成的科研成果,經過長期努力,兩校科研團隊成功揭示了被子植物阻止多個花粉管進入胚珠的分子機制
  • .| 褪黑素與水稻耐鹽性、青枯病菌T4P組裝蛋白功能、種子休眠調控
    No.1 植物非生物脅迫 河南農業大學趙全志/張靜團隊與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Sergey Shabala團隊研究發現褪黑素通過使K+保留在根中來提高水稻的耐鹽性
  • 茉莉酸協同脫落酸信號延遲種子萌發的分子機制被雲南大學揭示
    Plant Cell | 雲南大學餘迪求團隊闡明植物激素茉莉酸協同脫落酸調控種子萌發的分子機制,受到植物體內多種信號物質和外界環境因子的精細調控。2020年10月6日,雲南大學餘迪求研究員團隊與美國密西根大學Gregg A.
  • 胡章立團隊:讓藻類植物為民所用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發表了CNR10調控植物重金屬轉運機制的研究論文;3月,團隊在生物能源Top刊物Biotechnology for Biofuels上發表了轉錄因子DOF調控衣藻脂代謝的研究成果;4月,團隊與合作者在環境科學
  • 非生物脅迫誘導植物葉綠體降解
    非生物脅迫是包括乾旱、高鹽和極端溫度等在內的影響植物正常生長和發育的環境逆境,是影響農作物產量的主要因素。
  • Plant Physiol:產祝龍等鋅指蛋白調控植物多種脅迫抗性機理研究獲...
    生物脅迫(細菌和真菌侵染等)和非生物脅迫(包括乾旱、鹽和冷害等)是植物生活史中不可避免的不利因素,這些逆境脅迫因子單獨或者共同作用從而制約著農作物的生產。然而,植物由於自身不能移動,當遭受逆境環境時只能應答外界脅迫,從而進化出一系列複雜而精密的調控機制,來感受外部脅迫並傳遞信號,最終在分子、細胞和整個植株水平形成應激性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