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酸協同脫落酸信號延遲種子萌發的分子機制被雲南大學揭示

2020-10-07 BioArt植物

Plant Cell | 雲南大學餘迪求團隊闡明植物激素茉莉酸協同脫落酸調控種子萌發的分子機制


責編 |

種子萌發是開花植物生活史中的一個關鍵階段,受到植物體內多種信號物質和外界環境因子的精細調控。例如,各種不利環境因子可誘導植物合成脫落酸激素(Abscisic acid, ABA)從而抑制種子萌發和萌發後生長發育。然而,植物種子只有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萌發,才有可能發育成正常的植株。前人研究表明,茉莉酸(Jasmonate, JA)是植物體內一類十分重要的生長調節物質,參與調控植物的生長發育及對環境因子的響應,如在一些作物及擬南芥中抑制種子萌發過程,然而相應的分子調控機理及信號傳導通路仍不清楚。


2020年10月6日,雲南大學餘迪求研究員團隊與美國密西根大學Gregg A. Howe教授合作在The Plant Cell 發表了題為Molecular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Synergetic Effect of Jasmonate on Abscisic Acid Signaling during Seed Germination in Arabidopsis的研究論文,揭示了茉莉酸協同脫落酸信號延遲種子萌發的分子機制。



該研究發現,外源施加茉莉酸能增強脫落酸信號延遲種子萌發;相反,阻斷內源茉莉酸信號通路則使種子快速萌發,如jaz突變體對ABA敏感。進一步機理研究表明,茉莉酸信號途徑重要抑制子JAZ蛋白能與ABI3轉錄因子相互作用,從而形成蛋白複合物。此外,JAZ蛋白能抑制ABI3和ABI5的轉錄活性。遺傳表型分析發現,JA激活ABA信號需要ABI3和ABI5的功能。過表達ABI3ABI5基因可以恢復茉莉酸信號缺失突變體(如coi1-2對ABA不敏感表型。


茉莉酸激活脫落酸信號工作模型圖。在適宜環境下,JAZ蛋白能與ABI3/ABI5相互作用,並抑制了ABI3和ABI5的轉錄活性,進而抑制了ABA信號,使種子萌發。當種子受到逆境脅迫時,JA合成增加,JAZ蛋白降解,釋放出ABI3和ABI5;與此同時ABA的合成也增加,激活了ABI3/ABI5的轉錄,從而延遲種子萌發過程。


綜上所述,茉莉酸信號途徑的JAZ抑制蛋白可與ABI3和ABI5轉錄因子相互作用形成轉錄複合物,從而精密調控ABA信號轉導及種子萌發過程。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已畢業潘金晶博士為該論文第一作者,雲南大學省部共建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餘迪求研究員為通訊作者。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資助。


論文連結:

https://doi.org/10.1105/tpc.19.00838

相關焦點

  • 植物激素脫落酸和茉莉酸協同抑制水稻種子萌發的分子機制
    近日,中國水稻研究所種子發育團隊研究首次揭示了SAPK10-bZIP72-AOC通路介導植物激素脫落酸和茉莉酸協同抑制水稻種子萌發的分子機制。該研究為改良水稻穗發芽抗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對於其他禾本科作物調節種子適宜的休眠程度也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 Plant Cell | 雲南大學餘迪求團隊闡明植物激素茉莉酸協同脫落酸...
    例如,各種不利環境因子可誘導植物合成脫落酸激素(Abscisic acid, ABA)從而抑制種子萌發和萌發後生長發育。然而,植物種子只有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萌發,才有可能發育成正常的植株。前人研究表明,茉莉酸(Jasmonate, JA)是植物體內一類十分重要的生長調節物質,參與調控植物的生長發育及對環境因子的響應,如在一些作物及擬南芥中抑制種子萌發過程,然而相應的分子調控機理及信號傳導通路仍不清楚。  2020年10月6日,雲南大學餘迪求研究員團隊與美國密西根大學Gregg A.
  • 科技創新進展:揭示脫落酸與茉莉酸協同調控水稻種子萌發的新機制
    近日,中國水稻研究所種子發育課題組在New Phytologist在線發表了題為「Abscisic acid promotes jasmonic acid biosynthesis via a 'SAPK10-bZIP72-AOC' pathway to synergistically inhibit seed germination
  • 李家洋團隊揭示獨腳金內酯和脫落酸協同調控水稻分櫱的分子機制
    Mol Plant | 李家洋院士團隊揭示獨腳金內酯和脫落酸協同調控水稻分櫱的分子機制來源 | Mol Plant解析水稻分櫱形成的分子機理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在水稻株型改良和品種設計方面也有重要的應用價值。獨腳金內酯(Strigolactone, SL)是一種新型植物激素,通過抑制側芽伸長負調控水稻的分櫱數目。脫落酸(Abscisic acid, ABA)是另一種主要的植物激素,在植物響應非生物和生物脅迫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同時能夠抑制種子萌發以及側枝的生長。
  • 植物種子萌發的分子信號調控網絡被揭示
    Current Biology | 調控種子萌發的分子信號網絡撰文 | SHR責編 | 逸雲植物的生長具有高度可塑性,可以通過感知複雜環境的變化做出對生長發育有利的決策,種子休眠就是其中一個例子種子休眠是一種適應性症狀,當外部環境不利於植物生長時抑制種子萌發;當種子感知並整合來自環境的適宜的溫度和光照等信號後,才打破休眠並啟動胚胎的重新發育【1】。但是目前對於種子萌發發生的信號調控機制尚不清楚。
  • 植物所揭示種子休眠與萌發的表觀遺傳調控機制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劉永秀研究組利用遺傳和生理生化等手段,揭示了擬南芥SNL1和SNL2調控種子休眠和萌發的分子機制。SNL1/SNL2功能缺失影響脫落酸和乙烯相關基因的表達,增強了乙烯對脫落酸的拮抗作用,降低了種子休眠。
  • 植物所揭示光調控種子休眠和萌發的分子機理---中國科學院
    植物所揭示光調控種子休眠和萌發的分子機理 2016-08-12 植物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休眠在種子成熟過程中逐漸形成,其程度往往在新收穫的種子中達到最高,可以幫助植物度過不利的環境、防止穗發芽及「胎萌」現象的發生。後熟、低溫和光照等因素往往可以打破休眠、促使種子萌發,使植物開始新的生命周期。種子休眠與萌發既受內在因素的控制,也受外界環境的調節。赤黴素(GA)和脫落酸(ABA)是決定種子休眠與萌發的兩類主要植物激素,赤黴素抑制休眠、促進萌發,而脫落酸起到相反的作用。
  • 植物所科研人員揭示光調控種子休眠和萌發的新機制
    休眠是種子植物在長期進化過程中產生的適應性性狀,植物通過抑制種子萌發保證其在逆境中生存。
  • 中科院植物所揭示種子休眠與萌發的表觀遺傳調控機制
    SNL1和SNL2參與調控種子休眠和萌發的分子機制 種子休眠與萌發是植物由生殖生長過渡到營養生長的重要發育轉變進程,涉及大量基因的激活或者沉默。組蛋白修飾介導的表觀遺傳基因轉錄調控可能在其中發揮關鍵作用,但其分子機制尚不完全清楚。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劉永秀研究組利用遺傳和生理生化等手段,揭示了擬南芥SNL1和SNL2調控種子休眠和萌發的分子機制。2013年,研究人員發現SNL1能夠結合組蛋白去乙醯化酶HDA19,調控組蛋白H3K9K18的乙醯化水平,影響基因轉錄。
  • 種子萌發調控機制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植物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番茄團隊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上發表題為「MAPK11 regulates seed germination and ABA signaling
  • 找到番茄種子萌發基因
    本報訊(記者李晨)近日,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植物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番茄團隊鑑定了番茄種子萌發基因MAPK11,揭示了該基因控制番茄種子萌發的分子機理,為種子萌發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相關論文刊登於《實驗植物學雜誌》。種子是生命的起始,對植物的生命進程具有重要的作用。種子通過感知外界的環境變化打破休眠開始生命進程,從而幫助植物躲避不利的環境條件。
  • 研究揭示脫落酸替代物分子機制
    Pyrabactin選擇性作用於脫落酸受體的分子機制,為設計發展可施用於農業的ABA替代小分子提供了分子基礎。 脫落酸(Abscisic acid, ABA)是植物中最為重要的激素之一,它與植物生長發育和抗逆抗旱等生理過程都有極為密切的關係。2009年4月,美國和歐洲的兩個研究組獨立發現了一類被命名為PYR1/PYL/RCAR的蛋白可能為ABA受體。
  • 【科技日報】調節植物響應光周期開花的分子機制闡明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人員與上海大學合作,最新闡明了植物通過協調一氧化碳的活性與穩定性以調節開花時間的分子機制。  植物響應季節變化的開花時間,通常是通過植物對日照長度變化的感知來完成的。在基因高度純合的擬南芥中,長日照條件誘導開花啟動因子的表達來加速植物開花。光周期條件對開花啟動因子的激活,主要依賴於轉錄因子一氧化碳的活性。
  • 華中農業大學徐芳森課題組發現茉莉酸信號參與調控缺硼引起的擬南芥生長抑制
    缺硼脅迫時植株的最初反應就是根尖的快速生長受到抑制,然而缺硼抑制根尖生長的生理生化和分子機制還不清楚。硼主要在細胞壁果膠中交聯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分子(RG-II),保持細胞壁的完整性。已有證據表明,缺硼條件下多種植物激素參與了植物的缺硼反應,比如在低硼處理的擬南芥和甘藍型油菜中均發現茉莉酸相關基因和蛋白存在表達差異。
  • 中國農大楊淑華/施怡婷團隊揭示脫落酸和細胞分裂素信號途徑拮抗...
    該研究發現脫落酸與細胞分裂素信號途徑相互拮抗的分子機制,揭示了植物激素平衡植物生長發育和抗逆性的機理。植物激素以協同或拮抗的方式在植物生長發育和抵禦逆境脅迫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來,該研究組陸續發現植物激素調控植物抗逆性的分子機制 (Plant Cell, 2012; New Phytol, 2013; PNAS, 2017; Plant J, 2017; Mol Plant, 2017)。
  • 兜蘭種子木質素合成調控其萌發機制研究獲揭示—新聞—科學網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農資中心副研究員房林和碩士生徐新等科研人員,在兜蘭種子木質素合成調控其萌發機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 茉莉酸調控植物開花時間的分子機制
    茉莉酸調控植物開花時間的分子機制 來源: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發布者:張薦轅   日期:2015-09-30   今日/總瀏覽:2/4188
  • 植物種子對火燒信號產生的適應機制被揭示
    ,特別是火燒發生的生態系統中,火燒信號通過對種子萌發的調控實現植被更新與恢復。植物種子對火燒信號產生的適應機制是什麼樣的,是揭示植物在長期進化過程中保持繁衍能力的關鍵科學問題,但目前國際研究較薄弱。為此,中科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馬紅媛與澳大利亞和美國多家單位的專家合作開展了系列研究,揭示了植物種子對火燒信號產生的適應機制。
  • 研究揭示乙烯和茉莉酸信號途徑相互應答介導水稻響應刺吸式昆蟲的...
    in rice」,該項研究揭示了水稻在響應刺吸式昆蟲的過程中所激發的乙烯和茉莉酸信號途徑的應答機制。  乙烯(Ethylene,ET)和茉莉酸(Jasmonic acid,JA)信號傳導途徑在介導植物響應生物脅迫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兩種信號途徑在介導植物抗病過程中的相互應答也多有揭示。在植物抵禦刺吸式昆蟲取食的過程中,ET和JA之間是否存在相互作用,以及相互作用的機理如何,尚缺乏研究。褐飛蝨是以刺吸式的方式專一性取食水稻的害蟲,對水稻生產危害嚴重。
  • 揭示茉莉酸調控植物開花分子機理
    在被子植物中,開花使植物從營養生長階段順利過渡到生殖生長階段,從而保證植物種子的產生。植物開花的過程受到內外源因素、各種信號網絡及眾多基因的綜合調控。此前研究表明,除了傳統的開花誘導途徑之外,植物激素茉莉酸信號途徑也參與了開花誘導過程;然而,茉莉酸調控植物開花的分子機理仍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