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所科研人員揭示光調控種子休眠和萌發的新機制

2021-01-21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休眠是種子植物在長期進化過程中產生的適應性性狀,植物通過抑制種子萌發保證其在逆境中生存。然而,休眠水平過低的作物種子容易出現「胎萌」或穗發芽的現象,導致農業生產中種子產量和質量下降。因此,研究種子休眠和萌發的調控機制對農業生產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光照是影響種子休眠和萌發的重要環境因素。光敏色素B(phyB)光受體接收光信號並調控內源赤黴素(GA)和脫落酸(ABA)的生物合成和信號轉導,進而調控種子萌發。中科院植物所林榮呈研究組前期鑑定到兩個MYB類轉錄因子——RVE1(REVEILLE1)和RVE2,發現phyB和RVE1/2不僅參與種子萌發,還能調控種子休眠,揭示了外源光信號通過phyB-RVE1/2-GA3ox2級聯反應控制GA合成進而調節種子休眠和萌發的分子機制(2016年發表於Nature Communications)。   DELLA蛋白是GA信號轉導的負調控因子。林榮呈研究組最新研究發現,在蛋白水平上,RVE1通過與E3泛素化連接酶SLY1(SLEEPY1)競爭結合DELLA蛋白RGL2進而抑制RGL2發生泛素化降解。在轉錄水平上,RVE1和RGL2協同調控下遊靶基因的表達;RGL2能夠增強RVE1的轉錄活性以及與下遊基因啟動子的結合強度。phyB通過抑制RVE1和RGL2的轉錄而調控種子的休眠和萌發。該研究不僅闡釋了DELLA蛋白被一個轉錄因子直接穩定的作用模式,而且發現DELLA蛋白可以增強轉錄因子的轉錄活性,為研究DELLA蛋白的作用機制和作用方式增加新的認識。同時,該研究揭示了phyB-RVE1-RGL2模塊通過整合光信號、GA合成以及GA信號通路調控種子休眠和萌發的新機制,將為培育更好適應環境和農業生產的作物新品種提供理論支持。 

  phyB-RVE1-RGL2模塊調控種子休眠和萌發的工作模型

  該研究結果於2019年10月3日在線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New Phytologist。林榮呈研究組楊立文博士後和已畢業博士蔣志敏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林榮呈研究員為論文通訊作者。該研究工作得到科技部、農業農村部、中國科學院以及中國博士後基金等項目的支持。 

文章連結:https://nph.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nph.16236 

相關焦點

  • 植物所揭示光調控種子休眠和萌發的分子機理---中國科學院
    植物所揭示光調控種子休眠和萌發的分子機理 2016-08-12 植物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研究人員發現,RVE1和RVE2可以促進種子休眠,同時抑制紅光/遠紅光介導的萌發,並且二者在遺傳上位於phyB的下遊。RVE1可以直接結合到赤黴素合成基因GA3ox2(編碼的酶將無活性的GA轉變為有活性的GA)的啟動子元件上並抑制該基因的表達,從而專一性抑制活性GA的合成(不影響ABA的合成),進而促進休眠和抑制萌發。
  • 【中國科學報】科學家揭示乙烯調控種子休眠新機制
    【中國科學報】科學家揭示乙烯調控種子休眠新機制 2019-03-08 中國科學報 丁佳 【字體,揭示了乙烯調控種子休眠形成的新機制,對開展優化育種、減少作物種子穗發芽提供了新的理論基礎。
  • 植物所揭示種子休眠與萌發的表觀遺傳調控機制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劉永秀研究組利用遺傳和生理生化等手段,揭示了擬南芥SNL1和SNL2調控種子休眠和萌發的分子機制。  該研究為利用分子輔助育種解決農業生產中存在的種子萌發不齊和穗萌發現象提供了理論基礎。
  • Plant Physiol | 中山大學李陳龍團隊揭示種子休眠調控新機制
    然而,很多物種的成熟種子即使在合適的萌發條件下也不能及時萌發,這種現象稱為種子休眠。種子休眠是植物在長期的系統發育過程中獲得的一種抵抗不良環境的適應性狀。休眠的種子對於逆境的耐受性更強,同時也更容易進行長距離擴散與遷移,從而促進物種的繁衍。因此,種子休眠是調節種子萌發最佳時間和空間分布的有效方法。
  • 中科院植物所揭示種子休眠與萌發的表觀遺傳調控機制
    SNL1和SNL2參與調控種子休眠和萌發的分子機制 種子休眠與萌發是植物由生殖生長過渡到營養生長的重要發育轉變進程,涉及大量基因的激活或者沉默。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劉永秀研究組利用遺傳和生理生化等手段,揭示了擬南芥SNL1和SNL2調控種子休眠和萌發的分子機制。2013年,研究人員發現SNL1能夠結合組蛋白去乙醯化酶HDA19,調控組蛋白H3K9K18的乙醯化水平,影響基因轉錄。SNL1/SNL2功能缺失影響脫落酸和乙烯相關基因的表達,增強了乙烯對脫落酸的拮抗作用,降低了種子休眠。
  • 西北工業大學科研人員發現在鹽脅迫下種子萌發的秘密
    西北工業大學舒凱課題組揭示鹽脅迫下種子萌發的調控新機制責編 | 逸雲種子萌發意味著植物從休眠狀態重回活躍的生理狀態,種子適時而整齊地萌發是作物高產穩產的前提。作為全球性的重要非生物脅迫,鹽脅迫負調控植物從種子萌發到開花結實的幾乎所有生理過程。
  • 中科院植物所發現乙烯調控種子休眠形成新機制
    日前,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劉永秀帶領的團隊同德國馬普植物育種所、弗萊堡大學的科研人員合作,揭示了乙烯調控種子休眠形成的新機制,對開展優化育種
  • 科技創新進展:揭示脫落酸與茉莉酸協同調控水稻種子萌發的新機制
    近日,中國水稻研究所種子發育課題組在New Phytologist在線發表了題為「Abscisic acid promotes jasmonic acid biosynthesis via a 'SAPK10-bZIP72-AOC' pathway to synergistically inhibit seed germination
  • 中科院植物所發現乙烯調控種子休眠形成新機制—新聞—科學網
    日前,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劉永秀帶領的團隊同德國馬普植物育種所、弗萊堡大學的科研人員合作,揭示了乙烯調控種子休眠形成的新機制,對開展優化育種
  • Plant Cell | 種子休眠調控新機制
    ,並受到種子休眠的調控【1】。之前的研究表明, DELATION OF GERMINATION1(DOG1)基因是種子休眠的關鍵調節因子【2】。 DOG1的表達受到發育進程和環境條件的調節,但目前尚不清楚哪種轉錄因子(TFs)與DOG1啟動子結合併且在胚胎成熟過程中驅動其表達。
  • 研究發現擬南芥調控種子休眠和萌發的新成員
    研究種子休眠和萌發的調控機理對於植物生存和農業生產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種子休眠屬於數量性狀,受環境因素和遺傳因子的共同調控。擬南芥DOG1(DELAY OF GERMINATION 1)基因是控制種子休眠數量性狀位點(QTL)的主效基因,DOG1功能缺失突變體的種子休眠徹底喪失,並且DOG1相關蛋白在其它植物中具有功能保守性,DOG1是促進植物種子休眠的特異性關鍵因子。鑑定與DOG1功能相關的新成員並解析其作用機理將會進一步完善種子休眠萌發的分子調控網絡。
  • 植物種子萌發的分子信號調控網絡被揭示
    Current Biology | 調控種子萌發的分子信號網絡撰文 | SHR責編 | 逸雲植物的生長具有高度可塑性,可以通過感知複雜環境的變化做出對生長發育有利的決策,種子休眠就是其中一個例子種子休眠是一種適應性症狀,當外部環境不利於植物生長時抑制種子萌發;當種子感知並整合來自環境的適宜的溫度和光照等信號後,才打破休眠並啟動胚胎的重新發育【1】。但是目前對於種子萌發發生的信號調控機制尚不清楚。
  • 植物所發現擬南芥調控種子休眠和萌發的新成員
    研究種子休眠和萌發的調控機理對於植物生存和農業生產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種子休眠屬於數量性狀,受環境因素和遺傳因子的共同調控。鑑定與DOG1功能相關的新成員並解析其作用機理將會進一步完善種子休眠萌發的分子調控網絡。
  • 找到番茄種子萌發基因
    本報訊(記者李晨)近日,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植物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番茄團隊鑑定了番茄種子萌發基因MAPK11,揭示了該基因控制番茄種子萌發的分子機理,為種子萌發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相關論文刊登於《實驗植物學雜誌》。種子是生命的起始,對植物的生命進程具有重要的作用。種子通過感知外界的環境變化打破休眠開始生命進程,從而幫助植物躲避不利的環境條件。
  • 研究發現DNA去甲基化酶ROS1負調控基因印記和種子休眠新機制
    國際學術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黃朝鋒研究組和朱健康研究組合作完成的題為DNA demethylase ROS1
  • 種子萌發調控機制研究取得新進展
    MAPK11,揭示了該基因控制番茄種子萌發的分子機理,為種子萌發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種子是生命的起始,對植物的生命進程具有重要的作用。種子通過感知外界的環境變化打破休眠,從而開始生命的進程,幫助植物躲避不利的環境條件。植物激素能調控種子的休眠和萌發,脫落酸(ABA)促進種子的休眠,而赤黴素(GA)能刺激種子的萌發。研究種子的萌發及其對激素的響應具有重要的意義。
  • 種子的休眠
    另外還有兩種情況:一是在果實、種皮或胚乳中存在抑制發芽的物質如氰酸、氮、植物鹼、有機酸、乙醛等,阻礙胚的萌發;二是種皮太厚、太硬或有蠟質,透水、透氣性能差,影響種子萌發。這兩種現象需要人工利用植物激素以及物理和化學方法來打破種子休眠,促進種子萌發。(1)種子休眠的原因。
  • 【前沿進展】植物所科研人員在合子激活和幹細胞穩態維持機制研究...
    【前沿進展】植物所科研人員在合子激活和幹細胞穩態維持機制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2020-11-20 17: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疆生地所發現異型種子休眠類型的新組合
    種子異型性是指同一植株產生兩種或兩種以上種子類型的現象,是植物在不可預測環境下所採取的「兩頭下注」對策。已有研究結果表明,異型種子的休眠類型組合多數可能是「不休眠+非深度生理休眠」。其他的休眠類型組合還沒有明確報導。
  • 什麼是種子的休眠,如何打破種子休眠?影響外部環境條件有哪些?
    什麼是種子的休眠,如何打破種子休眠?影響外部環境條件有哪些?種子休眠是指活種子在適宜的萌發條件(溫度、水分和氧氣等)下仍不能發芽的現象,是植物重要的適應特性之一。種子休眠是一個可遺傳的性狀,其程度可通過種子發育過程中的環境來調節。用物理、化學方法破壞種皮或去除種殼即可解除休眠。水分:種子萌發過程中,貯存在子葉或胚乳內營養物質的轉運及細胞分裂的進行都需要水分,不同植物的種子萌發時需水量不同,生產中應滿足種子萌發對水的需求,可進行浸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