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A介導植物抗旱機理研究獲進展
中國園林網4月23日消息:水分脅迫是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不利因素,也是農業生產減產的重要因素。植物由於自身限制,當遭受逆境環境時無法逃避,只能選擇應答外界脅迫,因此植物演化出一套複雜而精密的調控機制,來感應外部脅迫並傳遞信號,最終在分子、細胞和整個植株水平上形成精確反應。
-
Plant Physiol | 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中心朱健康課題組揭示植物...
的研究論文,首次證明了葉綠體蛋白PPD5(PsbP domain protein 5)通過OST1介導的活性氧產生途徑調節氣孔護衛細胞中活性氧的積累從而調控植物應答乾旱脅迫。作為光合作用中心的葉綠體在植物抗旱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朱健康研究組的前期工作表明葉綠體蛋白HCF106和THF1相互作用並通過調節光合系統ΙΙ介導的活性氧自由基在護衛細胞中的積累來負調控植物對乾旱脅迫的耐受能力 (Wang et al., 2016)。
-
Plant Physiology|瀋陽農業大學汪澈教授課題組揭示細胞骨架調節根毛生長機理
近日,瀋陽農業大學生物科學技術學院汪澈教授課題組在Plant Physiology在線發表了題為「GLABRA2 Regulates Actin Bundling Protein VILLIN1 in Root Hair Growth in Response to Osmotic Stress」的研究論文
-
Plant Physiology|瀋陽農業大學汪澈課題組在雜誌發文揭示微絲結合蛋白功能
博士研究生畢霜田和王璐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生物學類國際知名雜誌Plant Physiology 上在線發表了題為GLABRA2 Regulates Actin Bundling Protein VILLIN1 inRoot Hair Growth in Response to Osmotic Stress 的研究論文
-
Plant Physiol | 中山大學李陳龍團隊揭示種子休眠調控新機制
因此,研究種子萌發與休眠調控機理在理論研究和生產應用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目前的研究發現植物激素脫落酸 (ABA) 和赤黴素 (GA) 在控制種子休眠中共同起決定作用,種子休眠時間可能依賴於種子內部的ABA和GA的動態平衡。在種子休眠和萌發過程中,ABA主要在種子成熟過程中促進種子成熟、脫落以及維持隨後的種子休眠過程以等待合適的萌發條件,而GA的主要作用是促進種子萌發。
-
PlantPhysiol|中科院植物所程佑發組揭示茉莉酸積累和植物發育的...
Hippo信號通路在調控動物細胞分裂、器官大小和腫瘤發生方面起重要作用,是當前動物和醫學領域的研究熱點,但是植物中相關研究還比較少。 為了進一步揭示擬南芥MOB1基因家族的作用,研究人員採用了遺傳學、生化、細胞生物學和組學等手段,發現MOB1A與MOB1B在體內相互作用,具有相似的表達模式和蛋白亞細胞定位。擬南芥mob1a/1b雙突變體植株表現出嚴重的發育缺陷,植物激素茉莉酸生物合成代謝和信號轉導相關的基因的表達水平都顯著變化。雙突變體的茉莉酸含量升高,對茉莉酸誘導的衰老反應超敏感。
-
研究揭示植物花青素合成調控機理
本文通過解析赤黴素信號轉導途徑中關鍵因子DELLA蛋白調控花青素合成的分子機理,揭示了植物通過調控次生代謝產物合成適應環境變化的新機制。植物雖然不會移動,但也能像動物一樣感知環境的變化並精準應對。大量的研究表明植物抵禦環境脅迫的強大武器就是產生種類豐富的次生代謝產物。
-
Plant Physiol.:水稻泛素連接酶調控乾旱脅迫信號轉導研究獲進展
乾旱脅迫嚴重影響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在當前人口日益增長和糧食缺乏的情況下,對其調控機制進行研究顯得極為迫切和重要。泛素介導的蛋白酶體途徑是植物體內蛋白質修飾最重要的調控機制之一,其功能涉及植物細胞周期和光周期調控、激素信號轉導、新陳代謝調控和DNA修復等多個過程。
-
SnRK2激酶調控植物生長和脅迫響應的機制
Nature Plants | SnRK2激酶調控植物生長和脅迫響應的機制撰文 | Qu GPABA與受體蛋白PYR/PYL結合後,解除磷酸酶PP2C對激酶SnRK2活性的抑制,激活SnRK2,誘導植物脅迫響應,抑制生長。
-
揚州大學園藝與植物保護學院紀兆林和朱峰課題組揭示α-苦瓜素通過調控活性氧信號增強菸草對TMV的抗性機制!
該研究揭示了α-苦瓜素通過激活活性氧清除相關基因的表達,調控活性氧動態平衡,增強菸草對TMV的抗性新機制。 植物病毒對農作物的危害非常大,素有「植物癌症」之稱。目前已知的植物病毒大約有1200種。全世界每年由植物病毒引起病害而造成的經濟損失就超過300億美元。菸草花葉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 TMV)屬於菸草花葉病毒屬(Tobamovirus)病毒,寄主非常廣泛,能侵染30多個科、200多個種,如茄科、葫蘆科等,且極易傳播,在世界各地廣泛分布,可引起多種農作物上的嚴重病害,造成重大經濟損失。該病毒病的防治一直以來是植物病害防治的難點。
-
雲南大學科研團隊解析褪黑素調控植物生物逆境脅迫的機制
. | 雲南大學科研團隊解析褪黑素調控植物生物逆境脅迫的機制責編 | 逸雲褪黑素(N-乙醯基-5-甲氧基色胺,melatonin)是一種起源於35億年前原核細菌的古老分子,在細菌、真菌、原生生物、藻類、動物和植物等生物體中均普遍存在。
-
人才強校 | 何紹貞、劉慶昌教授課題組在甘薯蔓割病抗性機理研究中...
,揭示了B-box鋅指蛋白IbBBX24通過調控茉莉酸途徑增強甘薯蔓割病抗性的分子機理。所以提高甘薯蔓割病抗性成為甘薯品種改良的主要目標之一。但是,目前甘薯對蔓割病的抗性機制尚不清楚。先前的研究表明,植物中B-box轉錄因子家族參與調控植物的多個生命過程,如開花、種子萌發、避蔭反應、非生物脅迫響應以及植物激素信號轉導等,但是B-box鋅指蛋白在植物應對生物脅迫中的功能知之甚少。該研究團隊從甘薯抗病材料中克隆得到IbBBX24,並對其功能進行了探索。
-
科學網—揭示植物花青素合成調控機理
本報訊(記者黃辛)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黃繼榮課題組,通過解析赤黴素信號轉導途徑中關鍵因子DELLA
-
土傳病原真菌染色質重塑抵禦寄主ROS脅迫研究獲進展
ROS stress 的研究論文,發現了土傳病原真菌通過染色質重塑應對寄主活性氧物質(ROS)的脅迫,修復ROS造成的真菌DNA損傷。病原菌與植物的互作過程中,植物病原菌的胞外物質(如真菌細胞壁組分、細菌鞭毛、分泌蛋白等)會誘導植物免疫相關蛋白(如RBOHD)產生大量的ROS。ROS作為植物防禦的第一道防線,一方面啟動傳遞免疫信號,另一方面直接抑制病原菌的生長。ROS可能氧化胺基酸,破壞蛋白功能;氧化脂質體,改變細胞膜通透性,破壞其功能;還可能氧化DNA,損傷遺傳物質。
-
上海生科院揭示植物花青素合成調控機理
本文通過解析赤黴素信號轉導途徑中關鍵因子DELLA蛋白調控花青素合成的分子機理,揭示了植物通過調控次生代謝產物合成適應環境變化的新機制。 植物雖然不會移動,但也能像動物一樣感知環境的變化並精準應對。大量的研究表明植物抵禦環境脅迫的強大武器就是產生種類豐富的次生代謝產物。
-
PLOS GENETICS | 河北農大王海燕教授團隊在小麥病程相關蛋白抗葉銹病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該研究揭示了小麥病程相關蛋白TaPR1和TaTLP1的相互作用,並明確二者的互作增強了小麥對葉鏽菌的抗性。(SAR)中起著關鍵作用,到目前為止,共從植物中鑑定出17個PR蛋白家族,對多種病原菌起到抗性作用。
-
Plant Cell | 硫化氫調控植物細胞自噬的新機制
硫化氫(Hydrogen sulfide,H2S)是目前公認的一種信號分子,在植物生長發育及逆境脅迫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包括細胞自噬和脫落酸(Abscisic研究發現H2S通過硫巰基化作用(S-sulfhydration)翻譯後修飾蛋白,將許多蛋白中半胱氨酸的-SH轉變為-SSH,從而調控蛋白活性【4】
-
山東農大郝玉金課題組在蘋果代謝調控方面連發Plant J和Plant Physiol.
影響果實細胞蘋果酸代謝的遺傳和環境機制已被廣泛研究。然而,蘋果酸代謝酶和液泡轉運蛋白的轉錄調控仍少有報導。以前的研究表明,MdMYB1通過直接激活液泡轉運蛋白基因(包括MdVHA-B1,MdVHA-E,MdVHP1和MdtDT)來調節花青素的積累和液泡酸化。有趣的是,該研究分離並鑑定了MdMYB1轉錄因子的一個「遠親」-MdMYB73。
-
遺傳發育所謝旗研究組發表「泛素化修飾調控植物低磷脅迫響應」的...
磷是植物生長發育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土壤中低磷脅迫會影響植物的生長並影響作物的產量。我國是世界上磷肥使用量最大的國家,施用磷肥在提高作物產量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環境汙染問題。因此,解析植物對低磷脅迫的響應機制並培育磷高效利用的作物是作物育種上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
-
雲南大學趙大克博士等發表褪黑素調控植物生物逆境脅迫機制進展
Reiter教授合作,在國際植物學領域頂級學術期刊Trends in Plant Science發表了題為「Phytomelatonin: an emerging regulator of plant biotic stress resistance」的文章。該論文系統總結了褪黑素增強植物生物逆境脅迫抗性的功能、分子機制及演化路徑,並提出了褪黑素在今後農業生產中的應用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