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解析豬松果體褪黑素合成的調控機制

2020-11-23 科學網

 

本報訊 松果體是重要的內分泌器官,其分泌的褪黑素能調控相關時鐘基因的表達進而調節生物節律。揚州大學獸醫學院教授崔勝帶領團隊持續對褪黑素開展研究,並揭示調控豬褪黑素的合成機制,相關成果發表在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上。

目前對褪黑素合成與分泌的認知主要來源於小型嚙齒類動物,而對家畜家禽的研究較少。去甲腎上腺素可促進褪黑素的分泌,但其分子機制仍不清楚。

團隊通過豬體內側腦室注射去甲腎上腺素與體外松果體原代細胞培養的方法相結合,證明了LIM同源盒家族轉錄因子ISL1介導了去甲腎上腺素對褪黑素合成與分泌的上調作用。實驗證明去甲腎上腺素通過激活ERK信號通路促進ISL1的表達,而ISL1直接結合到N—乙醯轉移酶基因的啟動子上,促進N—乙醯轉移酶基因的轉錄,進而促進褪黑素的合成。團隊成員通過體外培養的豬松果體細胞中發現,過表達MicroRNA-7可顯著抑制N—乙醯轉移酶基因的表達與褪黑素的合成。而體內與體外實驗均證明了瘦素通過激活JAK/STAT3信號通路促進MicroRNA-7的表達。MicroRNA-7直接與RAF1 mRNA的3』-UTR結合,抑制RAF1的翻譯,從而下調由去甲腎上腺素所激活的RAF1/MEK/ERK信號通路,阻礙褪黑素的合成。研究揭示了瘦素拮抗去甲腎上腺素對褪黑素合成調控作用的相關分子機制。

(沙愛紅 張晴丹)

相關論文信息:

https://doi.org/ 10.1111/jpi.12481

https://doi.org/10.1111/jpi.12552

《中國科學報》 (2019-12-10 第5版 農業科技)

相關焦點

  • 雲南大學科研團隊解析褪黑素調控植物生物逆境脅迫的機制
    . | 雲南大學科研團隊解析褪黑素調控植物生物逆境脅迫的機制責編 | 逸雲褪黑素(N-乙醯基-5-甲氧基色胺,melatonin)是一種起源於35億年前原核細菌的古老分子,在細菌、真菌、原生生物、藻類、動物和植物等生物體中均普遍存在。
  • 科學家解析油菜油脂合成的遺傳基礎—新聞—科學網
    油菜籽粒含油量是油菜重要的性狀之一,籽粒含油量的遺傳機理解析對於高含油量品種的選育以及滿足我國不斷增長的食用油需求具有重要意義。 12月10日,華中農業大學教授郭亮課題組與謝為博課題組合作在《分子植物》發表研究論文。該研究在油菜籽粒含油量遺傳基礎解析、新基因挖掘和油脂合成調控網絡等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
  • 南京農大揭示了褪黑素控制植物開花的機制!
    該研究揭示了褪黑素和獨腳金內酯在擬南芥開花方面的內在聯繫,研究結果不僅拓展了人們對植物激素互作調控開花的認識,也為深入探索褪黑素和獨腳金內酯兩個激素調控植物花期的分子機制奠定了良好基礎,具有重要科學意義和應用前景。
  • 農科院破譯環狀RNA調控豬產肉性狀分子機制
    」和農業基因組研究所「豬基因組設計育種創新團隊」合作,歷時3年,開發出環狀RNA研究平臺,繪製豬環狀RNA時空圖譜,破譯環狀RNA對豬產肉性狀形成調控機制,並構建首個農業動物的環狀RNA資料庫。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生豬養殖和豬肉消費國,豬產肉性狀的改良一直是豬育種界最重要的研究課題之一。豬產肉性狀形成分子機制極其複雜,受miRNA、lncRNA和circRNA等多種RNA分子及其多維網絡互作調控。circRNA是區別於傳統線性RNA的一類新型RNA分子,具有閉合環狀結構,在許多生物學過程發揮重要調控作用。
  • 調控費託合成中CO解離作用機制獲進展—新聞—科學網
    在調控費託合成中CO解離的作用機制方面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黃延強
  • 研究解析真菌棒麴黴素生物合成的分子途徑及調控機制
    因此,解析真菌中棒麴黴素生物合成的分子基礎,並闡明其合成途徑及調控機制,對創製果實採後棒麴黴素防控技術至關重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田世平研究組長期從事果實採後病理學研究。研究團隊前期從擴展青黴(Penicillium expansum)中鑑定到一個含有15個基因的棒麴黴素合成基因簇,證明了該簇中基因對棒麴黴素合成的調控作用,揭示了棒麴黴素生物合成的分子基礎,並發現響應環境pH信號的轉錄因子PePacC能通過調控該基因簇中基因表達控制棒麴黴素合成。
  • 褪黑素和血清素調控植物生長發育
    中國科技網•科技日報昆明12月23日電(記者趙漢斌)褪黑素及其前體血清素是人、動物和植物中兩個高度保守的分子,它們在調控一系列生理活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23日來自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的消息,該園研究人員通過比較生理反應和轉錄組學分析,在褪黑素和血清素調控植物生長發育研究方面獲得了重要進展。褪黑素及其前體血清素由共同的前體——L-色氨酸經過一系列酶促反應合成。此前,許多研究揭示它們參與調控植物特定生長發育或逆境響應過程,但其生理與分子機理仍有待進一步研究。
  • 雲南大學趙大克博士等發表褪黑素調控植物生物逆境脅迫機制進展
    該論文系統總結了褪黑素增強植物生物逆境脅迫抗性的功能、分子機制及演化路徑,並提出了褪黑素在今後農業生產中的應用潛力。   褪黑素(N-乙醯基-5-甲氧基色胺,melatonin)是一種起源於35億年前原核細菌的古老分子,在細菌、真菌、原生生物、藻類、動物和植物等生物體中均普遍存在。
  • 褪黑素可改善阿爾茨海默病腦微血管病變?
    來自中國醫科大學的賴紅教授團隊最新研究發現,褪黑素可在Aβ介導的退行性認知障礙疾病中通過改善腦部微血管的異常病變,從而改善阿爾茨海默病的認知功能,該作用可能是通過調節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相關信號通路在發揮作用。
  • 褪黑素或可維護冷凍卵質量
    來源:健康報安徽醫科大學曹雲霞教授帶領的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生殖醫學低溫團隊,經過多年研究發現,褪黑素可以通過抑制氧化損傷和維持卵細胞膜通透性,提高人卵母細胞的冷凍效果。近日,相關研究論文在線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松果體研究》上。
  • 兜蘭種子木質素合成調控其萌發機制研究獲揭示—新聞—科學網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農資中心副研究員房林和碩士生徐新等科研人員,在兜蘭種子木質素合成調控其萌發機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 張德強團隊深度解析林木次生生長遺傳調控機制—新聞—科學網
    近日,北京林業大學教授張德強研究團隊依託林木分子設計育種高精尖創新中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以毛白楊群體為模式,採用轉錄組測序、基因組重測序、SNP檢測等技術手段及關聯作圖策略,系統揭示了林木次生微管組織差異表達lncRNAs的全基因組分布模式與表達規律,發現lncRNA保守序列元件主要與「維管組織模式形成」、「植物細胞壁」和「木質部生長發育」等相關,可通過順式或反式作用方式調控
  • 玉米G蛋白可同時調控發育及免疫機制—新聞—科學網
    因此,確定既控制發育信號又控制免疫信號的關鍵調節機制對於最大化生產率至關重要。12月18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以下簡稱資源區劃所)最新成果,解析了玉米信號開關分子G蛋白對發育及免疫信號的雙重調控機制,為平衡發育及免疫應答
  • 松果體的激活與第3眼的開啟
    松果體的組成細胞類似視網膜的色素細胞,是包藏在腦室內的,負責褪黑素的合成和分泌,褪黑素的化學結構非常簡單,由胺基酸組成,在黑暗中會被誘導產生,而在光亮中被抑制。很多注重養生的朋友對它的巨大作用毫不陌生。它在調節人體晝夜節律中起到主導作用、同時也影響著生殖系統結構的發展。
  • 科學網—中國農科院破譯環狀RNA調控豬產肉性狀形成分子機制
    中國農科院破譯環狀RNA調控豬產肉性狀形成分子機制   本報訊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創新團隊和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合作,開發出環狀RNA研究平臺,繪製豬環狀RNA時空圖譜,破譯環狀RNA對豬產肉性狀形成調控機制,並構建首個農業動物的環狀RNA資料庫。
  • 松果體與腦潛能有關嗎?
    我們現在離弄清楚包括記憶在內的絕大多數大腦功能的生理機制還有非常遙遠的路要走,有一個最常見的比喻是,假如把大腦的全部功能搞清楚比喻成一公裡的話,那麼,我們現在只走出了一釐米。這就是目前公認的腦科學界的研究現狀。 聽眾思語行想問我關於"松果體"和"腦潛能"的問題。他說目前社會上有好多培訓機構在做這方面的事情,都是商業在推動著做。
  • 褪黑素的催眠魔力 是浮誇還是虛假?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服用褪黑素來解決入睡難的問題,儼然成為年輕人中一種帶有無奈意味的「時尚」。然而,褪黑素的催眠魔力究竟有幾分真、幾分假?  褪黑素具有多種生理功能,比如:參與睡眠調節、免疫調節、生殖循環、癌症發生發展、抗氧化等等作用。作為重要的睡眠激素,褪黑素是調節人體晝夜節律的遙控器,一旦分泌減少,可引起晝夜節律延遲,導致入睡困難。
  • 中國農科院破譯環狀RNA調控豬產肉性狀形成分子機制—新聞—科學網
  • 失眠除了吃褪黑素,還該吃什麼?
    褪黑素是什麼? 這是一種由人類松果體產生,能使一種產生黑色素的細胞發亮的胺類激素,其分泌具有晝夜節律:夜間分泌量比白天多5~10倍,在凌晨2:00~3:00達到峰值。 我們一到晚上11點左右就犯困,就是體內褪黑素增多的結果。
  • 研究揭示楊樹木質素單體合成的的表觀調控機制
    國際植物學著名刊物New Phytologist(新植物學家,IF:7.3)在線發表了西南大學羅克明教授研究組題為「MicroRNA6443-mediated regulation of FERULATE 5-HYDROXYLASE gene alters lignin osition and enhances saccharification in Populus tomentosa(miR6443通過調控阿魏酸